第359章 苏盟版借刀杀人

    “长官,苏-27战斗机刚刚列装,属于无数人盯着的重要武器,航空部那些头头脑脑,未必有胆子跟我们合作,将它的生产线卖给龙国。”

    “依我看,我们可以换一种战斗机的生产线,龙国空军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即便给了他们苏-27生产线和相关的发动机技术,他们未必能够搞明白。”

    “相比于苏-27战斗机,我反而认为另一种战斗机生产线和发动机技术,更加适合龙国。”

    谢尔盖跟随康斯坦丁大将多年,属于心腹里的心腹。

    对方心里想什么瞒得了别人,绝对瞒不过谢尔盖。

    无论国家还是个人,缺粮绝对是天塌地陷的头等大事。

    要从龙国手里购买到足够多的粮食,必然要拿出能够让龙国满意的条件。

    这一点,谢尔盖心里很清楚。

    什么是龙国满意的条件,答案自然是各种先进的战斗机生产线。

    不过话说回来。

    康斯坦丁大将和谢尔盖常年在海外工作,与国内各部门联系不算频繁。

    要搞到苏-27战斗机生产线,需要先打通负责管理苏盟航空产业的航空部门路。

    航空部虽然有一些二人的朋友,不过都是次一级的角色。

    二人调回国内的时间不长,别说与航空部主要负责人建立深厚友谊,连集团军群的指挥权都没有完全掌握。

    若非如此,谢尔盖何必做这么多掩人耳目的举动。

    康斯坦丁大将不置可否道:“你说的另外一种战斗机是什么?”

    “米格25。”

    谢尔盖不假思索道:“龙国各类型国产战斗机,几乎都是在米格系列的基础上进行研发和发展,对于米格系列战机,龙国有着丰富的使用和研究经验。”

    “米格25战机刚刚停止生产,没人再关心这种战斗机的生产线和相关技术资料。”

    “和苏-27相比,我们拿到米格25生产线和资料的难度相对会小很多。”

    “只要稍微付出些利益,航空部的那些人,一定会给我们整套的米格25生产线。”

    “哼,事情没你想的这么简单。”

    康斯坦丁大将面无表情地说道:“米格25战斗机恐怕满足不了林凯峰的胃口。”

    “你别忘了,他是懂军事的。”

    说完,康斯坦丁大将叹了口气。

    和林凯峰打了近一个多月的交道,康斯坦丁大将对于林凯峰的情况,有着一个清晰的认知。

    林凯峰不仅是一位商人,更是一个军事专家。

    对于苏盟武器的了解,比普通的苏盟军人还要熟悉。

    林凯峰不可能不知道,米格25存在的各种问题。

    多年前。

    一名苏盟飞行员驾驶米格25战斗机逃往西方。

    从那天开始,西方各国对米格25战斗机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林凯峰对苏盟武器装备知之甚详,岂会不知道米格25已经过时了,不再属于先进机型。

    和苏-27比起来,米格25战斗机整整差了一代。

    想到林凯峰铢锱必较的谈判风格,康斯坦丁大将顿感头疼。

    谢尔盖不死心地说道:“可是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不将航空部的高层拉到我们这边,我们能搞到的只有米格25战斗机的生产线和相关发动机,零配件技术。”

    第2/2页)

    “要得到苏-27战斗机生产线,要么搞定航空部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搞定军事装备部。”

    谢尔盖口中的军事装备部,属于航空部的管理单位。

    不论康斯坦丁大将还是谢尔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视财如命。

    从他们身上拿走一毛钱,好像要了二人的命。

    二人贪婪成性,军事装备部和航空部负责人同样胃口极大。

    几百上千万美刀,未必能够满足他们。

    米格25战斗机已经退役,生产线全部停止工作。

    在军工部门眼中,这些东西就是废品。

    购买废品和购买先进战机,哪个容易哪个简单,谢尔盖相信康斯坦丁大将心里比谁都清楚。

    “哈哈哈,有办法了。”

    突然,康斯坦丁大将露出冰冷的笑容。

    谢尔盖先是一愣,小心翼翼地说道:“长官,您有什么办法?”

    康斯坦丁大将拍了拍谢尔盖的肩膀,玩味道:“亲爱的谢尔盖,你刚才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我们走不通航空部的关系,军事装备部二号人物,可是我们的好朋友。”

    “如今国内物资匮乏,某些家伙为了钱,泄露我们苏盟的重要机密,我想应该不奇怪吧?”

    闻听此言,谢尔盖脸色一变。

    “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你什么都会明白。”

    康斯坦丁大将得意洋洋说道:“你马上去一趟首府,去见军事装备部的二把手米哈耶维奇,只要他愿意配合我,我会给他提供大量资金,帮助他顶替他的上级,成为部门的最高负责人。”

    谢尔盖难以置信道:“长官,您……您难道要……要让那个人消失?”

    “有的人确实要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但不是我让他消失,而是米哈伊尔。”

    听完康斯坦丁大将狠辣主意,谢尔盖整个人如遭雷击。

    知道康斯坦丁大将心狠手辣,更知道他为了达成目标会不择手段。

    只是怎么都没有料到,康斯坦丁大将会把事情做得这么绝。

    要用无数人的脑袋,苏盟的最高机密,换取大量的外汇,解决目前的缺粮问题。

    1980年,苏盟情报部门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外工作。

    旨在解决苏盟难以解决的高精度数控机床问题。

    从苏盟制造出第一艘核潜艇到现在,攻击核潜艇始终存在着噪音过大等问题。

    数控机床领域,苏盟长期受到西方和束缚和制裁,始终生产不出符合标准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时间过去十余年,苏盟数控机床技术一直在原地踏步。

    军事装备部急不可耐,海军也有着诸多怨言。

    每次苏盟核潜艇出动巡航,噪音隔着上百海里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经过漫长的研究,苏盟情报部门将目光盯上了岛国东之公司。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

    通过利益交换等方式,苏盟从东之公司手里得到多套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有了它,核潜艇噪声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