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晶圆厂与硅晶片

    林凯峰将在当地,鹏城,国内十几个主要城市,设置分公司,铺设商品销售网络。

    搭建一个个免费的计算机培训班。

    推广计算机知识,培训这方面的人才。

    想入职北方机械集团的待业青年,需要先报名参加培训。

    经过系统培训,才能获得参加招聘的资格。

    即使在招聘中落选,能够免费学一门手艺,相信也不会有人有怨言。

    在林凯峰的带领下,集团拥有其他企业和部门没有的执行力。

    深知时间就是金钱,林凯峰最恨拖拖拉拉。

    连续处理了多个不作为的中高层领导。

    以杀鸡儆猴的方式,将雷厉风行四个字贯彻到整个集团的发展精神里。

    三天后。

    全国十几个主要城市的街头,一同出现北方机械集团的招聘海报,计算机培训班的招生简章。

    初中学历,三十岁以下。

    目前待业的知识青年。

    不限户籍,不限男女。

    哪怕来自乡下,也可以报名参加免费培训班。

    唯一的要求算不上苛刻。

    报名者要有当地出具的介绍信。

    这么做,是为了培训班的有序发展。

    各城市的培训班规模不同,计算机数量也不同。

    少的几十台,多的两三百台。

    龙光计算机市场价8800元。

    如果有小偷小摸,手脚不干净的人混进培训班。

    不但会对培训班造成财产损失,还会产生各种负面影响。

    只有身家清白的人,才能拿到所在街道,居委会,公社开具的介绍信。

    林凯峰以这种较为简单的方式,筛掉了一群不安定的因素。

    “同志,这是我和我妹妹的介绍信,麻烦你赶紧给我们登记吧。”

    “大爷,您今年贵庚了?没六十,也有五十吧?”

    “招聘简章说得很清楚,只要三十岁以下才能报名,大娘,您这么大年纪还要报名,这不是添乱吗?啥,这里是培训计算机的地方,不是免费发东西,您就别在这里跟挤了。”

    京城街头一处报名培训点,早早排起了人龙。

    几千块的国产计算机,一毛钱不用花就能用。

    只要拿到介绍信,报名参加培训,每天都能接触计算机。

    完成培训有机会成为北方机械集团职工。

    谁说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不就是掉下馅饼了吗?

    而且还是热乎的。

    和林凯峰想的一样。

    招聘海报和培训简章刚刚推出,马上引爆年轻人的报名热情。

    许多人有着和林凯峰相同的想法。

    反正也不花钱,不来白不来。

    身家清白,便能拿到居委会和公社的介绍信。

    即使最后落选,不能进入北方机械集团工作,掌握了一门先进技术,以后找工作肯定会成为香饽饽。

    将报名年龄限制在三十岁以下,主要是为了带动知青就业。

    返城知青数量超过千万。

    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接父母的班,更不是谁家都有门路,能够安排返城子女上班就业。

    一千六百万知青,能被解决工作的只有一半。

    剩下的一半,或是以临时工的身份在街道企业混日子。

    又或者待在家里啃老。

    第2/2页)

    两天时间,各城市报名点的报名人数,全部超过五千。

    林凯峰及时下达命令。暂停培训招生。

    机械集团一共在十三座城市开设分公司,建立培训班。

    每座城市报名人数超过五千,换算下来相当于六万五千人。

    人数接近饱和。

    剩下的工作,就要交给勇敢吃螃蟹的个体户。

    83年,龙国大地出现了一大批万元户,个体户。

    放在龙国近十亿人口基数面前,这些人占据着庞大的比例。

    北方机械集团大张旗鼓,开设分公司,设置免费培训班。

    招聘一大批懂得计算机计算的工作人员。

    说明什么?

    说明集团将要大力推广计算机技术。

    一些有眼力,有商业脑筋的个体户,一定能从中看到商机。

    所谓的以点带面,正是如此。

    北方机械集团身先士卒,带动其他人将注意力投入到计算机行业。

    “林总,四机部刚发来文件,同意将国有晶圆厂,并入到我们集团,条件和之前一样,不得随意开除职工,保障职工权益,由集团提供资金和技术协助,帮助这家晶圆厂扩建产业规模。”

    助理白茹最新收到的四机部红头文件,详细汇报给林凯峰。

    林凯峰心心念念的晶圆厂,即将落户特区半导体产业园。

    晶圆片又名硅晶片,属于是半导体芯片中的重要一环。

    林凯峰不止一次在集团工作会议上讲过。

    数控机床是工业母机。

    半导体芯片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心脏。

    能不能研发出性能卓越的芯片,三个问题至关重要。

    光刻机,芯片制造材料,芯片设计软件。

    晶圆厂生产的硅晶片,是芯片生产最重要的材料。

    光刻机研发方面,龙国始终和世界并驾齐驱,纵使量产方面存在问题,但说起总体科研实力,丝毫不弱于任何一家国外半导体企业。

    林凯峰说道:“马上和鹏城市府取得联系,告诉他们,这家晶圆厂是半导体工业区最重要的一家工厂,请当地有关部门多多配合,协助国有晶圆厂,尽快完成新工厂建设。”

    为得到这座国有晶圆厂,林凯峰向四机部无偿贡献3000万美刀。

    承诺搞出性能更加卓越的硅晶片,林凯峰会用平价调拨的方式,向四机部尽心供应。

    不为别的。

    只为尽早得到这家国有晶圆厂。

    内部的几条硅晶生产线采购自岛国。

    月产量达到五万片。

    家用电器生意能为林凯峰获得足够多的发展资金。

    半导体产业链,才是林凯峰重点发力的领域。

    完成半导体上下游构建,将半导体产业与北方机械集团进行深度捆绑。

    走外国人的路,让外国人无路可走。

    21世纪,龙国的芯片发展进入辉煌年代。

    中低端芯片市场,龙国企业占有着庞大的份额。

    唯独高端芯片领域,始终被国外卡着脖子。

    一大批国内智能手机生产企业的旗舰机芯片,几乎全部来自少数几家国外芯片大厂。

    不但什么权利都没有,还要随时接受对方的霸王条款。

    买家市场变成了卖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