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那些担心是多余的

    两人一个讲解一个听,也是渐渐进入了一种佳境,忘了四处的嘈杂以及喧闹,耳边以及脑海里只剩下那些与医术有关的东西了。

    “治病救人有时不能只盯着那些救人的药材,一些毒物也是要识得一些的,且识得越多越好。

    我们的本职是治病救人,但这世间人心叵测,谁也保不准身边之人是不是鬼。

    毒物也是这世间常有之物,若是只懂医,不懂得解毒,那么遇见中毒之人我们便会变得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这山上植被繁茂,药材很多,那毒草也是不少。

    待春天了,我带你们上山去见识一番,看看什么是上天恩赐。”

    尚思义一听连连点头。

    “师父,我早都想要跟着您去那山里逛逛了。”

    与洛轻姝打交道也是近乎半年光景了。

    在这半年里,这丫头送去他那里的许多珍惜药材样数繁多,好些即便是他在御医院也是没有见过的。

    光是看着那些药材,他就能想象得出这山里药材的种类会有很多,药材的品质也是极其不错的。

    两人正说着话,段洪生带着邱从文赶了过来。

    邱从文来时也是带了铲子的,在段洪生的带领下很快便适应了田间的劳作,帮着做起了药田间的活计。

    洛轻姝倒也没有阻拦,只是在他傍晚回去时带回去了半袋子米面和一些蔬菜。

    初来乍到,他们那边定缺衣少穿。

    既然此人找了来,她便也不会视而不见。

    邱从文千恩万谢,一再表示以后一定会好好干活儿,绝不辜负夜司辰和洛轻姝对他们的恩情。

    邱从文的父母刚来时还害怕村里人会排挤他们,但收到左邻右舍你一个鸡蛋,他一个萝卜白菜后,悬着的心也是放了回去。

    看来那些担心是多余的,这红沟村的人还真是不错。

    尤其是儿子回来时还和段洪生扛了半袋子米面,篮子里还有好些蔬菜,两位老人都是激动得留下了泪水,

    看来跟着儿子来至这红沟村安家落户还真是没选错。

    早先他们待在那信阳府一直被村长欺压不说,光是这一路的见闻就让他们感慨万分。

    同样是遭遇雪灾,但人家河州府这边却是安居乐业,施粥的粥棚随处可见。

    来时他们也是带着几家关系好的邻居来到了河州府,被安置在了其他地方。

    等日子稳定了,他们便会去探望一番。

    来到河州府,哪怕初来苦一点,也总比留在家里活活饿死强。

    一个下午的时间,罗氏很是麻利地收拾干净了有些杂乱的院子,那厨房内更是擦拭得干干净净,没了一丝灰尘。

    段洪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有些凌乱的头发,随即又是憨笑出声。

    真好,有点人气的家里才不会觉得过于冷清和孤单。

    翌日,黄氏上门来征求了罗氏的意见,便带着她去了牙具作坊。

    这老妇人早晚间还要给家里的几个人做饭,这牙具活计便允她来去自如,没有时间限制,安排她到这里做活儿倒是最合适的。

    哪怕是比别人挣得少一点,但总归是有了贴补家用的活计。

    至于邱从文的爹爹邱木年,则是在家照看孩子,教他们识字,帮着段洪生晾晒炮制一些家里的药材,倒是让段洪生乐得合不拢嘴了。

    没想到家里这人是自己的同行,以后倒是在一起有喧头了。

    过了两日,黄管家又是早早来了红沟村接洛轻姝去给家主复诊。

    这两日家主的气色好了许多,每日的吃食也都是有所增加,让家里的每个人都是喜笑颜开。

    待今日过后,家主的身体估计还会好上许多的。

    洛轻姝和夜司辰自是没有耽搁,提着药箱便与黄管家一道去了那永田郡。

    通过夜司辰的调查洛轻姝才知晓,那史家主原籍为河州府的榆林村。

    小时家中很是贫困,父母因病离世走得早,留下两个弟弟与他相依为命。

    不过那史家主是个厉害的,为人很能吃苦,非常能干,用自己的劳力养活着自己和家里的两个弟弟。

    虽是农人出身,但史家主胆子大眼光好,十二岁就去一家木材坊做工,其人脑子好心眼儿灵活,手脚勤快,很得那家掌柜的赏识。

    过了两年后更是带着他走南串北,见过了不少世面。

    等到十八岁时,他便提出单干。

    那掌柜的不但没有生气,还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帮助他逐步成为了永田郡最大最有钱的生意人,家里也是人丁兴旺,在外人眼里那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只是这史家主最大的缺点便是有点好色。

    虽不会去欺男霸女,但只要是他看上的女子,都是会接进府纳为小妾,倒是让他的原配夫人为此伤心不已。

    不过这史家主虽好色了些,但对自己的夫人一直都是很好的,也没做出什么宠妾灭妻的事情来,夫人该有的尊崇与地位谁都无法取代。

    史夫人的娘家虽也是看不惯史家主纳了一房又一房的小妾,但这人不管是对自己的夫人还是对待他们都是礼遇有加,家里有事也是忙前忙后,很得家里老幼喜欢,便也是默许了他的那些不着调的做法。

    总归是有钱了,那些在他们看来只是男人的通病倒也不好再指责他什么了。

    无论如何,只要他还能对家里的姑娘好,能够不忘本,便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史家主的两个弟弟,那老三倒是个老实人,并没有跟着进城,而是留在村里种地。

    因着史家主的地位还做了村里的村长,抽空还会带些自家种的粮食蔬菜进城来看大哥。

    至于那史家老二,其人就是一好吃懒做的懒汉。

    不但身无长物,娶了个媳妇子也是个蛮不讲理的。

    成日里在那史江的耳边贯穿一些不好的言论,使得这史江忘了本,忘了现下这么好的日子都是他大哥带给他的,也忘了要不是他大哥,他和弟弟估计会被饿在村里头。

    尤其是看见大哥领了一个又一个娇妻美眷进门,更是嫉妒的他抓心挠肺的。

    只是他没什么做生意的能力,即便是史家主给了他一个不大的买木材的门面,他也是经营得半死不活的,好些时候都要靠着史家主救济来过活。

    哪像他大哥家,自己就很有能力,两个儿子也是聪慧过人,现在更是能顶好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