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朱榑的小心思
朱榑忧心忡忡的皱起眉头,语气沉重地说道,如今的局势实在太过微妙和危险,必须要小心谨慎!
现在的屠刀虽然还没有落到他们身上,但是唇亡齿寒呐。
朱榑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的确如此,自朱元璋去世后,皇室家族已经遭受了多次不幸事件的打击,仅仅在这段时间里,就有多位皇族成员遭遇不幸。
朱允熥对待皇叔,属实不咋友好,这种紧张而敏感的氛围让人不禁心生恐惧。
“那么,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二哥、三哥和四哥此刻都在战场上,远离京城,只剩下我们几个人,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呢?”朱桢的声音带着无奈和困惑,似乎对眼前的困境感到无从下手。
藩王当中实力最强的就是老二老三,而且他们还穿一条裤子。
其次就是老四和老十七。
然而,宁王朱权还没有就藩呢,就被朱允熥降爵改封加流放,送去海南吃椰子了。
朱榑轻声低语道,“我认为,二哥、三哥和四哥全都被安排到战场上,远离京城,这其中或许存在某种预谋。”
朱榑的目光闪烁不定,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疑虑和猜测。
听到这番话,朱桢顿时面露惊恐之色,急忙压低声音回应道:“你难道是想说,这一切都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吗?甚至连父皇的离世也是有人蓄意为之?这种言论可不能轻易说出口啊,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朱桢吓得一激灵,紧张的看着四周,生怕被人听见。
朱榑连忙回答道,“六哥,你不觉得奇怪吗?父皇被软禁,咱们起初回来参加太孙册封大典,二哥三哥四哥就被留在了京城,再到后来的登基大典,二哥三哥四哥还是留在京城,后来拜将出征之后,他们都远离京城了,父皇就驾崩了,紧接着咱们皇族就遭了屠刀,这真的没有阴谋吗?”
朱榑分析道。
听着朱榑的分析,朱桢闭口沉默了起来,怎么感觉经朱榑这么一分析,这好像真像是一个大阴谋。
莫非……朱允熥自夺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布局到了这一步吗?若真是这样,朱允熥的心思未免也太恐怖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朱桢长叹一声,就算朱榑分析的就是真相,那又能怎么样呢?
干不过朱允熥啊。
朱榑缓缓说道,“六哥,我真正担心的是,如果这一切真的是一个巨大的阴谋,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们虽然身为藩王,但是现在手中只有八百护卫,根本无法与朝廷对抗,而且,如今二哥三哥和四哥都远在他乡,京城中的势力更是错综复杂,我们很难有所作为,可是帝心难测,惶惶不可终日啊。”
朱桢叹了口气,“是啊,帝心难测,我们现在只能保持低调,等国丧过去,返回封地就好了,希望这一切只是我们的多虑,而不是他真的要屠戮亲族吧,否则跟秦之胡亥又有什么区别?”
朱桢他的脸上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六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朱榑沉声道。
朱桢轻哼一声,“老七,你怎么想的我知道,但是你别白费力气了,就算说动了二哥三哥四哥,也只是无用之功,别以为你立了些战功,振臂一呼有人响应,蓝玉他们还没死呢!”
朱桢一下就看出了朱榑的想法。
想挑弄叔侄关系,借机生乱,把水搅浑,窥测神器。
朱榑于洪武三年就被封为齐王,就藩于青州,洪武二十三年,朱榑率护卫及山东徐、邳诸军随从燕王朱棣北征。
次年,又率护卫出击,朱元璋告诫其遇敌当自编阵应敌,奏凯之时勿与诸将争功。
朱榑因为曾经多次出征塞外,取得过一些胜利,因此对自己的军事才能颇为自负,行为也越发肆无忌惮。
他有野心也是人之常情,但此时并非展现野心的时候。
“六哥,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被朱桢看穿心思后,朱榑显得有些尴尬。
朱桢冷静地回应,“君要臣死,臣不死就是不忠,身处帝王之家,难道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吗?”这句话犹如一把利剑,瞬间刺破了朱榑的防线。
朱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朱桢的一番话让他无法再继续争辩下去。
而在屋顶上,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们正仔细聆听着他们的对话,并将每一个字都详细记录下来。
宫中到处都是锦衣卫的身影,甚至花坛里都隐藏着他们。
“冤枉啊!冤枉啊!我要面圣!我要见陛下!我要伸冤!放我出去啊。”
天牢内,朱允炆扒拉着牢房的门大声嚷嚷着,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天牢里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他的脸上满是绝望和愤怒,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失去了一切希望。
朱允炆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从尊贵的皇孙变成阶下囚,被打入这暗无天日的天牢。
想当初,他曾经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即将被册为太孙,成为未来的皇帝,能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
哪怕朱允熥上位,自己也只是去军营里面刷恭桶而已。
可现在,自己却身处在这冰冷的牢房里,要与老鼠为伴,吃着粗糙的食物。
这种落差让他无法接受。
“别吵了,进了这天牢,不管你是什么达官显贵,还是王侯将相,进了天牢就是犯人,再嚎也没用,不知多少人喊冤叫屈,喊着要面圣,都没用。”
狱卒打了个哈欠道。
朱允炆不理会狱卒,继续不停的拍打着牢房的门,用尽全力呼喊着,“我是清白的!我没有犯罪!我要面圣!我要见陛下!”
然而,朱允炆的呼喊并没有得到回应,只有天牢外传来阵阵嘲笑和讥讽声。
“进了这天牢,基本上就没有面圣的机会了,省点力气吧,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吃饱了好上路。”狱卒来到朱允炆的面前说道。
现在的屠刀虽然还没有落到他们身上,但是唇亡齿寒呐。
朱榑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的确如此,自朱元璋去世后,皇室家族已经遭受了多次不幸事件的打击,仅仅在这段时间里,就有多位皇族成员遭遇不幸。
朱允熥对待皇叔,属实不咋友好,这种紧张而敏感的氛围让人不禁心生恐惧。
“那么,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二哥、三哥和四哥此刻都在战场上,远离京城,只剩下我们几个人,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呢?”朱桢的声音带着无奈和困惑,似乎对眼前的困境感到无从下手。
藩王当中实力最强的就是老二老三,而且他们还穿一条裤子。
其次就是老四和老十七。
然而,宁王朱权还没有就藩呢,就被朱允熥降爵改封加流放,送去海南吃椰子了。
朱榑轻声低语道,“我认为,二哥、三哥和四哥全都被安排到战场上,远离京城,这其中或许存在某种预谋。”
朱榑的目光闪烁不定,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疑虑和猜测。
听到这番话,朱桢顿时面露惊恐之色,急忙压低声音回应道:“你难道是想说,这一切都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吗?甚至连父皇的离世也是有人蓄意为之?这种言论可不能轻易说出口啊,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朱桢吓得一激灵,紧张的看着四周,生怕被人听见。
朱榑连忙回答道,“六哥,你不觉得奇怪吗?父皇被软禁,咱们起初回来参加太孙册封大典,二哥三哥四哥就被留在了京城,再到后来的登基大典,二哥三哥四哥还是留在京城,后来拜将出征之后,他们都远离京城了,父皇就驾崩了,紧接着咱们皇族就遭了屠刀,这真的没有阴谋吗?”
朱榑分析道。
听着朱榑的分析,朱桢闭口沉默了起来,怎么感觉经朱榑这么一分析,这好像真像是一个大阴谋。
莫非……朱允熥自夺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布局到了这一步吗?若真是这样,朱允熥的心思未免也太恐怖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朱桢长叹一声,就算朱榑分析的就是真相,那又能怎么样呢?
干不过朱允熥啊。
朱榑缓缓说道,“六哥,我真正担心的是,如果这一切真的是一个巨大的阴谋,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们虽然身为藩王,但是现在手中只有八百护卫,根本无法与朝廷对抗,而且,如今二哥三哥和四哥都远在他乡,京城中的势力更是错综复杂,我们很难有所作为,可是帝心难测,惶惶不可终日啊。”
朱桢叹了口气,“是啊,帝心难测,我们现在只能保持低调,等国丧过去,返回封地就好了,希望这一切只是我们的多虑,而不是他真的要屠戮亲族吧,否则跟秦之胡亥又有什么区别?”
朱桢他的脸上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六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朱榑沉声道。
朱桢轻哼一声,“老七,你怎么想的我知道,但是你别白费力气了,就算说动了二哥三哥四哥,也只是无用之功,别以为你立了些战功,振臂一呼有人响应,蓝玉他们还没死呢!”
朱桢一下就看出了朱榑的想法。
想挑弄叔侄关系,借机生乱,把水搅浑,窥测神器。
朱榑于洪武三年就被封为齐王,就藩于青州,洪武二十三年,朱榑率护卫及山东徐、邳诸军随从燕王朱棣北征。
次年,又率护卫出击,朱元璋告诫其遇敌当自编阵应敌,奏凯之时勿与诸将争功。
朱榑因为曾经多次出征塞外,取得过一些胜利,因此对自己的军事才能颇为自负,行为也越发肆无忌惮。
他有野心也是人之常情,但此时并非展现野心的时候。
“六哥,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被朱桢看穿心思后,朱榑显得有些尴尬。
朱桢冷静地回应,“君要臣死,臣不死就是不忠,身处帝王之家,难道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吗?”这句话犹如一把利剑,瞬间刺破了朱榑的防线。
朱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朱桢的一番话让他无法再继续争辩下去。
而在屋顶上,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们正仔细聆听着他们的对话,并将每一个字都详细记录下来。
宫中到处都是锦衣卫的身影,甚至花坛里都隐藏着他们。
“冤枉啊!冤枉啊!我要面圣!我要见陛下!我要伸冤!放我出去啊。”
天牢内,朱允炆扒拉着牢房的门大声嚷嚷着,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天牢里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他的脸上满是绝望和愤怒,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失去了一切希望。
朱允炆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从尊贵的皇孙变成阶下囚,被打入这暗无天日的天牢。
想当初,他曾经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即将被册为太孙,成为未来的皇帝,能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
哪怕朱允熥上位,自己也只是去军营里面刷恭桶而已。
可现在,自己却身处在这冰冷的牢房里,要与老鼠为伴,吃着粗糙的食物。
这种落差让他无法接受。
“别吵了,进了这天牢,不管你是什么达官显贵,还是王侯将相,进了天牢就是犯人,再嚎也没用,不知多少人喊冤叫屈,喊着要面圣,都没用。”
狱卒打了个哈欠道。
朱允炆不理会狱卒,继续不停的拍打着牢房的门,用尽全力呼喊着,“我是清白的!我没有犯罪!我要面圣!我要见陛下!”
然而,朱允炆的呼喊并没有得到回应,只有天牢外传来阵阵嘲笑和讥讽声。
“进了这天牢,基本上就没有面圣的机会了,省点力气吧,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吃饱了好上路。”狱卒来到朱允炆的面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