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春耕
曲绍扬跟宽甸县城一户人家的闺女定亲的消息,也不知道怎么就在猫耳山传遍了。
这回,那些惦记着想把自家闺女嫁到曲家的人,总算死了心。
再也不用隔三差五的往林若兰跟前儿凑,打听消息。
林若兰和刘东山,也耳根子清静了不少,总算不用编各种借口推脱。
谁要是再问,直接回一句,徒弟已经定亲了,入冬就成亲。
进了二月,一天比一天暖和。家家户户,也开始着手准备春耕的事情了。
种地第一件事,肯定就是种子,曲、刘两家一共六七百亩地呢,光是种子也需要不少。
苞米、大豆、高粱这三样是主力,其余的像谷子、糜子、麦子等也得种一些,另外还有土豆、地瓜、小豆、荞麦等等。
住家过日子嘛,就得般般样样都种一些,能不买就不出去买。
虽说曲绍扬他们从宽甸弄了一些种子回来,可差的还挺多。
于是曲绍扬就领着伙计,在猫耳山周边、八道江等地,各处去淘登种子。
忙忙碌碌间,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就要到清明了。
之前跟宽甸那头的果园子定了不少果树苗,这个时候可以弄回来栽上了。
于是曲绍扬又领着几个伙计,前往宽甸,把果树苗拉回来。
然后带着人去荒地那头,把果树苗栽到一些山坡和荒地边缘。
这个时候土地已经化透了,树苗尚未萌发,栽到地里去,过一阵子缓过苗来就能活。
估计再有个三五年,这些果树就该挂果了。
除了这些,曲绍扬还从旁人家买回来两头小猪崽子,鸡、鸭、鹅等种蛋。
这年月,住家过日子主打的就是一个啥都齐全,日常吃用都是自家产出,大多数东西不需要买。
所以,家里必须养一些家禽家畜。
猪崽子好说,家里推磨剩下那些麸子、苞米脐子等,馇了猪食先喂着,等过一阵山上出来野菜了,就掺着野菜喂。
养到秋天就好说了,什么倭瓜、土豆、瞎苞米瓤子、豆毛豆秕稃、干菜等,都能拿来喂猪。
鸡鸭鹅稍微麻烦点儿,主要是家里没有抱窝的老母鸡,只能在炕上铺了被褥,把蛋都摆在上头,慢慢孵化。
这是个技术活,林若兰请教了不少人,跟人家学的,能不能成,不知道呢。
开春,该种地了,在种地之前,还得请了官府的人来清丈,厘定土地数量、等级等。
官府清丈完毕,补交剩余的钱款之后,登记造册,发地契,这块地,才算真正归个人所有。
这一片荒地,清丈后确定,共有七百二十亩。
曲绍扬给官府那头使了钱,最后定了中等田,过几年养成熟地了,税赋可以少交一些。
当初约定好的,伙计们过来给干活开荒,开出来的荒地有他们半成。
这七百二十亩地的半成,就是三十六亩,正好一个伙计能得二亩地。
曲绍扬跟刘东山商议之后,在荒地的东南角,划出来三十六亩地,给那些伙计分了。
当伙计们拿到属于自己那两亩地的地契时,一个个激动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地虽然少,但是这完全属于自己,以后慢慢攒,积少成多,总有一天他们也能有大片的良田。
到时候,他们也可以自己盖一处院子,娶妻生子,在关东山正式落地生根。
除去分给伙计的,剩下那些,曲刘两家平分。、
正好荒地中间还有个大水泡子,就以水泡子为界,往后要是天旱,还能用泡子里的水浇灌庄稼。
地分好了,再用犁杖重新趟一遍,就可以播种。
刘东山、曲绍扬,领着家里这十七八个伙计,成天在地里头忙活,趟地、刨埯、点种、踩埯。
这么大片地,可不是三天五天能种完的,这一忙就到了四月中旬,好歹把大部分地都种上了。
就剩下些地头地脑儿,犄角旮旯的位置,种点儿红小豆、豌豆、倭瓜啥的就行了。
四月十二这天傍晚,地里收了工,众人赶着马,扛着镐头回家来。
一进门,刘东山就喊道,“媳妇,饭好了没有,饿死了。”
春种秋收,是庄稼院里最忙最累的时候,在地里忙活一天了,又累又饿。
回家就想着直接吃饭,吃完往炕上一躺,到头就睡。
“做好了,做好了,桂英帮我做的饭,快洗手进来吃饭吧。
春福,你们那头的饭也好了,今天有咸肉炖干菜。”
林若兰腰里扎着围裙,一手拿着铲子,从屋里出来,见到众人便笑道。
冬天家里弄了那么多猪肉,林若兰不舍得吃,就腌上晾干了,正好到这时候拿出来炖菜。
干活一天累的够呛,肚子里有点儿油水,扛饿。
“哎呀,那可谢谢东家太太了。兄弟们,赶紧回去洗把脸,咱吃饭喽。”江春福一听,乐得高声吆喝道。
伙计们回去吃饭,这边曲绍扬和刘东山洗了手进屋,也坐到炕上。
桌子上摆了一笸箩两合面饼子,还有一盆咸肉炖干豆角,一碟子大酱,几棵发芽葱,还有一盘婆婆丁跟荠菜。
开春,家家户户都一样,地窖里的白菜吃没了,萝卜糠了,酸菜早就吃光了。
唯独剩下去年秋天晒的干菜,这时候就得挑大梁。
除了这些,那就只能是菜园子里的发芽葱,野地里的婆婆丁和荠菜了。
能有这些吃就很不错,刘东山和曲绍扬也不挑拣,坐下来就开吃。
栓柱和小凤俩娃眼见着一周岁了,虽然现在还不会走,却满炕爬特能捣乱。
见刘东山和曲绍扬坐下吃饭,这俩就爬过去,上手抢。
没办法,刘东山和曲绍扬只能一人抱一个,然后掰块儿饼子给他俩,这俩小家伙手里有东西,就不抢了。
“媳妇,赶紧来吃饭啊,还忙活啥呢?”刘东山一边吃着饭,一边招呼林若兰。
“哦,还有个汤,我今天薅了点儿鸡肠子菜,给你们做个汤。”
林若兰端着一小盆汤进屋来,放到了桌上。
鸡肠子菜,是一种野草,开春嫩的时候,可以做汤,打上个鸡蛋花,挺鲜的。
林若兰给每个人都盛了碗汤,自己也坐下来吃饭。
正吃着饭呢,突然就听见外面狗叫声连天,紧接着听见有人喊,“绍扬哥,绍扬哥。”
这回,那些惦记着想把自家闺女嫁到曲家的人,总算死了心。
再也不用隔三差五的往林若兰跟前儿凑,打听消息。
林若兰和刘东山,也耳根子清静了不少,总算不用编各种借口推脱。
谁要是再问,直接回一句,徒弟已经定亲了,入冬就成亲。
进了二月,一天比一天暖和。家家户户,也开始着手准备春耕的事情了。
种地第一件事,肯定就是种子,曲、刘两家一共六七百亩地呢,光是种子也需要不少。
苞米、大豆、高粱这三样是主力,其余的像谷子、糜子、麦子等也得种一些,另外还有土豆、地瓜、小豆、荞麦等等。
住家过日子嘛,就得般般样样都种一些,能不买就不出去买。
虽说曲绍扬他们从宽甸弄了一些种子回来,可差的还挺多。
于是曲绍扬就领着伙计,在猫耳山周边、八道江等地,各处去淘登种子。
忙忙碌碌间,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就要到清明了。
之前跟宽甸那头的果园子定了不少果树苗,这个时候可以弄回来栽上了。
于是曲绍扬又领着几个伙计,前往宽甸,把果树苗拉回来。
然后带着人去荒地那头,把果树苗栽到一些山坡和荒地边缘。
这个时候土地已经化透了,树苗尚未萌发,栽到地里去,过一阵子缓过苗来就能活。
估计再有个三五年,这些果树就该挂果了。
除了这些,曲绍扬还从旁人家买回来两头小猪崽子,鸡、鸭、鹅等种蛋。
这年月,住家过日子主打的就是一个啥都齐全,日常吃用都是自家产出,大多数东西不需要买。
所以,家里必须养一些家禽家畜。
猪崽子好说,家里推磨剩下那些麸子、苞米脐子等,馇了猪食先喂着,等过一阵山上出来野菜了,就掺着野菜喂。
养到秋天就好说了,什么倭瓜、土豆、瞎苞米瓤子、豆毛豆秕稃、干菜等,都能拿来喂猪。
鸡鸭鹅稍微麻烦点儿,主要是家里没有抱窝的老母鸡,只能在炕上铺了被褥,把蛋都摆在上头,慢慢孵化。
这是个技术活,林若兰请教了不少人,跟人家学的,能不能成,不知道呢。
开春,该种地了,在种地之前,还得请了官府的人来清丈,厘定土地数量、等级等。
官府清丈完毕,补交剩余的钱款之后,登记造册,发地契,这块地,才算真正归个人所有。
这一片荒地,清丈后确定,共有七百二十亩。
曲绍扬给官府那头使了钱,最后定了中等田,过几年养成熟地了,税赋可以少交一些。
当初约定好的,伙计们过来给干活开荒,开出来的荒地有他们半成。
这七百二十亩地的半成,就是三十六亩,正好一个伙计能得二亩地。
曲绍扬跟刘东山商议之后,在荒地的东南角,划出来三十六亩地,给那些伙计分了。
当伙计们拿到属于自己那两亩地的地契时,一个个激动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地虽然少,但是这完全属于自己,以后慢慢攒,积少成多,总有一天他们也能有大片的良田。
到时候,他们也可以自己盖一处院子,娶妻生子,在关东山正式落地生根。
除去分给伙计的,剩下那些,曲刘两家平分。、
正好荒地中间还有个大水泡子,就以水泡子为界,往后要是天旱,还能用泡子里的水浇灌庄稼。
地分好了,再用犁杖重新趟一遍,就可以播种。
刘东山、曲绍扬,领着家里这十七八个伙计,成天在地里头忙活,趟地、刨埯、点种、踩埯。
这么大片地,可不是三天五天能种完的,这一忙就到了四月中旬,好歹把大部分地都种上了。
就剩下些地头地脑儿,犄角旮旯的位置,种点儿红小豆、豌豆、倭瓜啥的就行了。
四月十二这天傍晚,地里收了工,众人赶着马,扛着镐头回家来。
一进门,刘东山就喊道,“媳妇,饭好了没有,饿死了。”
春种秋收,是庄稼院里最忙最累的时候,在地里忙活一天了,又累又饿。
回家就想着直接吃饭,吃完往炕上一躺,到头就睡。
“做好了,做好了,桂英帮我做的饭,快洗手进来吃饭吧。
春福,你们那头的饭也好了,今天有咸肉炖干菜。”
林若兰腰里扎着围裙,一手拿着铲子,从屋里出来,见到众人便笑道。
冬天家里弄了那么多猪肉,林若兰不舍得吃,就腌上晾干了,正好到这时候拿出来炖菜。
干活一天累的够呛,肚子里有点儿油水,扛饿。
“哎呀,那可谢谢东家太太了。兄弟们,赶紧回去洗把脸,咱吃饭喽。”江春福一听,乐得高声吆喝道。
伙计们回去吃饭,这边曲绍扬和刘东山洗了手进屋,也坐到炕上。
桌子上摆了一笸箩两合面饼子,还有一盆咸肉炖干豆角,一碟子大酱,几棵发芽葱,还有一盘婆婆丁跟荠菜。
开春,家家户户都一样,地窖里的白菜吃没了,萝卜糠了,酸菜早就吃光了。
唯独剩下去年秋天晒的干菜,这时候就得挑大梁。
除了这些,那就只能是菜园子里的发芽葱,野地里的婆婆丁和荠菜了。
能有这些吃就很不错,刘东山和曲绍扬也不挑拣,坐下来就开吃。
栓柱和小凤俩娃眼见着一周岁了,虽然现在还不会走,却满炕爬特能捣乱。
见刘东山和曲绍扬坐下吃饭,这俩就爬过去,上手抢。
没办法,刘东山和曲绍扬只能一人抱一个,然后掰块儿饼子给他俩,这俩小家伙手里有东西,就不抢了。
“媳妇,赶紧来吃饭啊,还忙活啥呢?”刘东山一边吃着饭,一边招呼林若兰。
“哦,还有个汤,我今天薅了点儿鸡肠子菜,给你们做个汤。”
林若兰端着一小盆汤进屋来,放到了桌上。
鸡肠子菜,是一种野草,开春嫩的时候,可以做汤,打上个鸡蛋花,挺鲜的。
林若兰给每个人都盛了碗汤,自己也坐下来吃饭。
正吃着饭呢,突然就听见外面狗叫声连天,紧接着听见有人喊,“绍扬哥,绍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