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2章 莫伸手
“起来吧!你的责任等会儿再处理!”
宋知信摆摆手,道:“现在由你负责,执行杨捕头下油锅的惩罚!”
杨捕头两眼一黑,再次昏死过去。
傅奇斌狠起心肠,叫了两个衙役抬着杨捕头,跟着他们走到堂外的油锅煸,闭着眼睛喊了一声:“开始!”
两个衙役也是不敢看到即将出现的那副惨状,闭着眼睛,同时发力,将杨捕头丢进了翻滚的油锅里!
滋——
翻滚的油锅冒出阵阵青烟!
“啊!”
杨捕头发出一声惨痛的嚎叫声,身子在油锅里拼命地挣扎着,双手抓住铁锅的边缘,想从里面爬出来。
可是,整个铁锅都被烧红了,烫得他的手急忙松开,身子又掉进了锅里。
如此反复了几次,杨捕头再也无力挣扎了。
大堂里,听着杨捕头嚎叫声,众人皆是胆战心惊。
西凉王太狠了!
宋知信知道他们的想法。
说实话,他也不想这么狠心,但他明白,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
不然,贪污、受贿会越来越多!
他就是想通过这活生生的一幕,让众人铭记在心,不敢越规。
“各位,本王送给你们几句话!”
宋知信调整了一下心情,语重心长道:“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以上几句话,与诸位共勉。”
众人闻言,齐刷刷地跪下。
在傅奇斌的带领下,齐声喊道:“主公之言,下官谨记在心!”
处理完杨捕头,接着就是粮商文道远了。
依照大宋律法,文道远犯谋害亲王、哄抬物价等罪,被斩立决!
傅奇斌被罚俸禄半年!
很快,杨捕头下油锅、文道远斩立决的消息就传开了。
百姓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齐声夸赞西凉王。
难民们也对西凉王感恩戴德。
宋知信的名声越来越大。
凉州城的粮价马上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郡府也顺利地从各粮商手中借到了粮食,来帮助难民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这一日,铁匠汪东升独自一人来到王府。
宋知信笑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你的婆娘和孩子呢?”
汪东升摸了摸头,憨笑着讲了起来。
前几日,汪东升回家,拿出那张五千两银票交给婆娘邱氏,说是西凉王买下了铁匠铺,邱氏还担心是不是被人骗了。
两人拿着银票到钱庄一问,伙计验过后,说是真的,邱氏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回到家,邱氏有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全家分到了五亩地,虽然有些贫瘠,种不了小麦和玉米,但县衙都在号召百姓种梨树、枸杞、大枣、葡萄。而且,在这些作物没有挂果之前,赋税全免。
与其给别人做长工,不如留在家里搞生产。
她让汪东升一个人去帮西凉王做事,她自己在家做纺衣织布,两个儿子种葡萄,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汪东升听了邱氏的话,只身来了。
宋知信点点头,这个邱氏还是蛮有主张的。
看来,是时候解放女性的思想了!
一旦女性的思想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宋知信静下心来,将设计好的炼钢高炉拿出来,准备耐心地跟汪东升解释。
汪东升一看就笑了起来,道:“王爷,这就是奴才修建的那个炼铁炉的扩大版,只是设计得更加合理,要求高了不少。”
宋知信大喜,自己误打误撞,竟然找对了人。
但汪东升是个粗人,没什么文化,宋知信详细地介绍了设计的原理,以及要求的原因。
汪东升似懂非懂。
宋知信知道他需要时间去消化,但这不重要,只要他知道怎么去修建高炉就行了。
他写了一封书信,让汪东升带去洛川县找李江坤,李江坤会安排好一切。
送走了汪东升不久,离开凉州城半月有余的沈清溪,终于回来了。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章天佑。
沈清溪没有废话,她告诉宋知信,玉门郡林凤山的和朔方郡的阴山,她都派人考察过了,两处确实都是良矿。
现在,就是如何来开采了。
因为两处矿产,都是位于深山老林里,开采之前,必须要修路,修路就需要成千上万的民工。
路修好后,也需要大量的民工采矿。
这么多的民工,去哪里找呢?
两人都陷入沉默。
突然,宋知信眉头一扬!
凉州城现在不是有几万难民吗?
如果他们愿意做民工,不但可以减轻郡府赈灾用粮的压力,而且,他们还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工钱,足以养家糊口了。
这样,民工有了,难民危机也解决了。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宋知信把自己的想法跟沈清溪说了。
沈清溪也没想到这个难题,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随后,她吩咐章天佑去难民营招募民工,只要有劳动能力的,来者不拒。
打发走章天佑,沈清溪笑着问宋知信:“我听章掌柜说,你要造瓷器,还有那叫水泥的劳什子?”
宋知信点点头。
沈清溪轻笑道:“我沈家在吴、宋两国各有一座瓷器坊,难道还不能满足你制作瓷器的需要吗?”
宋知信摇摇头,笑道:“清姨,我现在急需要生产一种瓷瓶,目前每个月的销量在一万个以上!”
“你说能不能满足?”
沈清溪白他一眼,嗔道:“你就吹吧!我沈家开瓷器坊几十年了,每个月的销量才三千个左右,你才开始销售,怎么会有这么多?”
“不信是吧?”
宋知信笑道:“清姨在玉门郡和朔方郡考察的时候,有没有听说过有一种酒叫得意酒?”
“听说了,是一种非常紧俏的酒,有一位姓肖的商贾请我喝了一回,真是太舒服了,我想买都买不到。”
沈清溪狐疑道:“怎么,这与你卖瓷器有什么关系?”
宋知信道:“既然你喝过,就应该知道那种酒是用什么装的了。”
“知道啊,是一种设计非常优美的瓷瓶。”
这时候,沈清溪才后知后觉地回味过来,惊道:“难道装酒的瓷瓶是你卖给酿酒老板的?”
宋知信含笑点点头道:“现在那老板,整天抱怨说我瓷瓶供应不上,影响了他的酒的销量,我都快烦死了!”
自从看到沈清溪捉摸不透的性格后,宋知信开始对她多了一个心眼,没有将得意酒的实情全部告诉她。
沈清溪惊讶地望着宋知信。
“信儿,没想到你做生意也与众不同!”
良久,沈清溪惋惜道:“如果你专心做生意,将来的成就肯定比我强!”
宋知信摆摆手,道:“现在由你负责,执行杨捕头下油锅的惩罚!”
杨捕头两眼一黑,再次昏死过去。
傅奇斌狠起心肠,叫了两个衙役抬着杨捕头,跟着他们走到堂外的油锅煸,闭着眼睛喊了一声:“开始!”
两个衙役也是不敢看到即将出现的那副惨状,闭着眼睛,同时发力,将杨捕头丢进了翻滚的油锅里!
滋——
翻滚的油锅冒出阵阵青烟!
“啊!”
杨捕头发出一声惨痛的嚎叫声,身子在油锅里拼命地挣扎着,双手抓住铁锅的边缘,想从里面爬出来。
可是,整个铁锅都被烧红了,烫得他的手急忙松开,身子又掉进了锅里。
如此反复了几次,杨捕头再也无力挣扎了。
大堂里,听着杨捕头嚎叫声,众人皆是胆战心惊。
西凉王太狠了!
宋知信知道他们的想法。
说实话,他也不想这么狠心,但他明白,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
不然,贪污、受贿会越来越多!
他就是想通过这活生生的一幕,让众人铭记在心,不敢越规。
“各位,本王送给你们几句话!”
宋知信调整了一下心情,语重心长道:“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以上几句话,与诸位共勉。”
众人闻言,齐刷刷地跪下。
在傅奇斌的带领下,齐声喊道:“主公之言,下官谨记在心!”
处理完杨捕头,接着就是粮商文道远了。
依照大宋律法,文道远犯谋害亲王、哄抬物价等罪,被斩立决!
傅奇斌被罚俸禄半年!
很快,杨捕头下油锅、文道远斩立决的消息就传开了。
百姓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齐声夸赞西凉王。
难民们也对西凉王感恩戴德。
宋知信的名声越来越大。
凉州城的粮价马上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郡府也顺利地从各粮商手中借到了粮食,来帮助难民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这一日,铁匠汪东升独自一人来到王府。
宋知信笑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你的婆娘和孩子呢?”
汪东升摸了摸头,憨笑着讲了起来。
前几日,汪东升回家,拿出那张五千两银票交给婆娘邱氏,说是西凉王买下了铁匠铺,邱氏还担心是不是被人骗了。
两人拿着银票到钱庄一问,伙计验过后,说是真的,邱氏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回到家,邱氏有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全家分到了五亩地,虽然有些贫瘠,种不了小麦和玉米,但县衙都在号召百姓种梨树、枸杞、大枣、葡萄。而且,在这些作物没有挂果之前,赋税全免。
与其给别人做长工,不如留在家里搞生产。
她让汪东升一个人去帮西凉王做事,她自己在家做纺衣织布,两个儿子种葡萄,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汪东升听了邱氏的话,只身来了。
宋知信点点头,这个邱氏还是蛮有主张的。
看来,是时候解放女性的思想了!
一旦女性的思想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宋知信静下心来,将设计好的炼钢高炉拿出来,准备耐心地跟汪东升解释。
汪东升一看就笑了起来,道:“王爷,这就是奴才修建的那个炼铁炉的扩大版,只是设计得更加合理,要求高了不少。”
宋知信大喜,自己误打误撞,竟然找对了人。
但汪东升是个粗人,没什么文化,宋知信详细地介绍了设计的原理,以及要求的原因。
汪东升似懂非懂。
宋知信知道他需要时间去消化,但这不重要,只要他知道怎么去修建高炉就行了。
他写了一封书信,让汪东升带去洛川县找李江坤,李江坤会安排好一切。
送走了汪东升不久,离开凉州城半月有余的沈清溪,终于回来了。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章天佑。
沈清溪没有废话,她告诉宋知信,玉门郡林凤山的和朔方郡的阴山,她都派人考察过了,两处确实都是良矿。
现在,就是如何来开采了。
因为两处矿产,都是位于深山老林里,开采之前,必须要修路,修路就需要成千上万的民工。
路修好后,也需要大量的民工采矿。
这么多的民工,去哪里找呢?
两人都陷入沉默。
突然,宋知信眉头一扬!
凉州城现在不是有几万难民吗?
如果他们愿意做民工,不但可以减轻郡府赈灾用粮的压力,而且,他们还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工钱,足以养家糊口了。
这样,民工有了,难民危机也解决了。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宋知信把自己的想法跟沈清溪说了。
沈清溪也没想到这个难题,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随后,她吩咐章天佑去难民营招募民工,只要有劳动能力的,来者不拒。
打发走章天佑,沈清溪笑着问宋知信:“我听章掌柜说,你要造瓷器,还有那叫水泥的劳什子?”
宋知信点点头。
沈清溪轻笑道:“我沈家在吴、宋两国各有一座瓷器坊,难道还不能满足你制作瓷器的需要吗?”
宋知信摇摇头,笑道:“清姨,我现在急需要生产一种瓷瓶,目前每个月的销量在一万个以上!”
“你说能不能满足?”
沈清溪白他一眼,嗔道:“你就吹吧!我沈家开瓷器坊几十年了,每个月的销量才三千个左右,你才开始销售,怎么会有这么多?”
“不信是吧?”
宋知信笑道:“清姨在玉门郡和朔方郡考察的时候,有没有听说过有一种酒叫得意酒?”
“听说了,是一种非常紧俏的酒,有一位姓肖的商贾请我喝了一回,真是太舒服了,我想买都买不到。”
沈清溪狐疑道:“怎么,这与你卖瓷器有什么关系?”
宋知信道:“既然你喝过,就应该知道那种酒是用什么装的了。”
“知道啊,是一种设计非常优美的瓷瓶。”
这时候,沈清溪才后知后觉地回味过来,惊道:“难道装酒的瓷瓶是你卖给酿酒老板的?”
宋知信含笑点点头道:“现在那老板,整天抱怨说我瓷瓶供应不上,影响了他的酒的销量,我都快烦死了!”
自从看到沈清溪捉摸不透的性格后,宋知信开始对她多了一个心眼,没有将得意酒的实情全部告诉她。
沈清溪惊讶地望着宋知信。
“信儿,没想到你做生意也与众不同!”
良久,沈清溪惋惜道:“如果你专心做生意,将来的成就肯定比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