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要见家长了
由于娘一直挂念在塔沟家里的东西,张华联系了吴江岸才知道,鸡子已经被乡政府食堂抓走了,屋里面的东西还没收拾清点。
张华给吴江岸说明了情况,破家也有值得张兰惦记的物品,再说了张兰不亲自将欠的外债还给别人,她是不心甘的。
吴江岸表示理解,顺便给派出所打了电话,要求户籍警临时加个班,张华书记要亲自来给自己的小姨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周日上午,张兰怀着无比的激动的心情,在张华与高倩的陪同下回到了塔沟夏瑶村。
村支书与塔沟驻村的干部早早的在张兰家的附近迎接原塔沟的张副书记的到来。
张兰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下了车,身边还陪着一个漂亮的女孩,接着张华从驾驶位上走了下来。
张兰逢人都说她找到亲人了,这是她姐的儿子张华,这个是她的外甥媳妇高倩,小两口过来接她去双河享福去的。
村干部也就昨天才知道,张兰竟是张书记的小姨,个个后悔不迭,多好的一份香火情摆在面前,就这样白白的错过了。
张华与众人热情的打着招呼,拿出香烟给大家散烟,大家接烟在手,一个个的都是诚惶诚恐,他张华的小姨好像没有得到大家的一丝帮助,相反的是,张兰夫妻俩前些年还被一些人欺负的睁不开眼啊。
就连张兰还健在的婆婆,前些年带着一家人对张兰两口子也是非打即骂,张兰由于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在这个家里更是活的猪狗不如。
也就因为丈夫的去世,也许是一个女人活得更是艰难了些,也许是张兰的苦难得到了大家的可怜。
自从丈夫去世后,村子里再也没有人欺负张兰了,但也只是不欺负而已,至于张兰过的好坏生死,是没人过问的。
张兰固执倔强,像一棵野草一样,拼着命顽强的活着。
突然乡长吴江岸登门,亲自将张兰用车接走时,大家不明所以,后来有消息传回,张兰居然是张华乡长的亲小姨,张华姓的是他妈妈张梅的姓。
这时许多人才后悔与惶恐,张华的大名无人不晓,在塔沟,尤其在上、下王庄村,谁敢说张华的不是,被村民劈头盖脸的臭骂一顿那只是万幸。
如今张华在老家双河乡不但是乡长,据说还是书记,今天亲自开车来夏瑶,肯定是正式接走他的小姨的。
张兰一走,不止是享福,更是与夏瑶一刀两断了,有这么有本事的一个外甥,她肯定不会回来受苦受累了。
张兰在张华与高倩的陪同下,来到了一户村民家,张兰拿出一个破旧的小塑料皮的记事本,上面用铅笔写的字,字迹虽有些模糊,但依然清晰可辨:借二毛叔六百三十元。
张华从口袋里拿出六百三十元现金,递给了娘口中的二毛叔,一个老实的老庄稼汉子。
二毛叔推辞着不接,张华握着他那粗糙的大手说道:“老人家,钱是借的,不管啥时候都得还,也不多给你,我们借多少还多少,只是这个钱好还,这个情,我们娘俩记您一辈子。”
老庄稼汉子咧着嘴憨笑:“好,张乡长,我收着,我收着,那两年我家也是穷,当时也没办法,只能帮这么点忙了。”
张华拿出烟帮他点上:“这就是帮了大忙,不论借多少,都是人情,那与有钱不借还说难听话,没法相比的啊!”
张兰指着塑料皮本:“还剩一家,还完就不欠账了。”
张华看着上面写着:借顺子哥二百六十五元。
张兰领着张华、高倩,一路上跟村民打着招呼,一直来到村后边的一家,也是一个老实的庄稼汉子,当张华将二百六十五块钱递到他手中的时候,他跟张华推辞了好一阵子。
他告诉张华,他与张华的姨夫是一起长大的,两人关系好,张华的姨夫生病时他的确手里没钱,这还是卖了家里的粮食才凑了这么多。
后来他见张华的小姨一个人艰难,他是想帮忙的,可是,在农村,张兰作为一个寡妇,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话,好说不好听,他也是干着急,没法出手帮。
还完了钱,张兰领着张华、高倩回了她那还算结实的两间破屋,收拾了一番,打了一个小包袱,怀着无限留恋的仔细的看着屋里的一切,像是要装进眼中全部带走。
最后张兰一转身,对着张华说道:“走,咱们回双河!”
在众人的目送下,张华的越野车缓缓起步,从一段土路上爬到了公路上,稍后,车辆加速,向着远方的路快速的行驶着。
张兰,这个名字将彻底的从夏瑶村消失,这个人,也慢慢的会从大家的口中遗忘,变成了传说。
张兰的公婆、妯娌一家人在村民的嬉笑声中低着头,一声不吭的回了家。
车子快到县城的时候,张兰才平复住了心情。
高倩和娘二人决定不下馆子,还继续回家做饭吃。
张华问高倩:“你下午还要乘火车回省城,再回家做饭吃,我还得开车送你回县城,在县城吃饭得了,免得让我开车来回跑。”高倩一噘嘴:“娘你看,他就是这么懒,开着车又不累,我又不是让他背着我走路,他都不愿意。”
张兰拍了一下张华的肩膀:“听高倩的,回家做饭,吃完饭了娘陪着你送高倩回来坐火车。”
张华回头看看两人,两人笑着,但表情不对,大有你不听话就试试的意思。
张华一踩油门:“行,听你们的,回双河。”
娘俩在后面“格格格”的笑了起来。
市委龚书记一点都没开玩笑,十月二十五号,由市统计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三家联合派出的六人工作组在一名科长的带领下乘坐一辆商务面包来到了双河乡,对双河乡今年的经济增速做全面、翔实的数据统计。
张华出面接待了他们,并给他们六人安排了住宿和专门的办公室,直接对接乡党政办、农经办、财政所、国税所等相关机构。
十月二十八日,张华如期赶到了省城大学,参加了在职研究生班的毕业典礼,并顺利的拿到了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证书。
当晚,全班三十名同学齐聚一起喝了个天昏地暗,后来又去歌厅唱到了黎明,临分别时,几个老大姐还流下了眼泪。
毕竟两年的时光,虽说是一个月聚一起四天,但依然挡不住同学间的那份真挚无邪的情感,这份情感是不含任何功利与动机的,这是他们三十个人每个人拿出内心深处的一份自留地所汇聚的一片热土。
众人一致决定,微信群不散,同学情不变,他日若有需要,同学们一定伸手援助。
二十九号中午,张华从头一夜的豪饮中完全清醒了过来,看着群里的各位同学都已经更新了自己的职务,他也按格式重新修改了自己的身份:竹林县双河乡长张华。
先前的那位副市长学长职务已经更新为“XX市专职副书记”了。
高倩打电话喊着中午一起吃饭,吃完了午饭,张华决定送高倩回电视台,他也准备退房回竹林县。
哪知高倩对他说:“你今天不许走,下午呢,我好好陪陪你,晚上我爸、我妈,还有我程爸、彭妈要见你。”
“见我干什么?”张华没有多想,脱口而出。
高倩一蹙眉,白了张华一眼道:“你想怎么滴吧?我好歹被你欺负一年了,你总得有个表态吧?你就想这样让我高大记者给你当一辈子地下情人吗?”
喜欢我是乡镇公务员务员
张华给吴江岸说明了情况,破家也有值得张兰惦记的物品,再说了张兰不亲自将欠的外债还给别人,她是不心甘的。
吴江岸表示理解,顺便给派出所打了电话,要求户籍警临时加个班,张华书记要亲自来给自己的小姨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周日上午,张兰怀着无比的激动的心情,在张华与高倩的陪同下回到了塔沟夏瑶村。
村支书与塔沟驻村的干部早早的在张兰家的附近迎接原塔沟的张副书记的到来。
张兰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下了车,身边还陪着一个漂亮的女孩,接着张华从驾驶位上走了下来。
张兰逢人都说她找到亲人了,这是她姐的儿子张华,这个是她的外甥媳妇高倩,小两口过来接她去双河享福去的。
村干部也就昨天才知道,张兰竟是张书记的小姨,个个后悔不迭,多好的一份香火情摆在面前,就这样白白的错过了。
张华与众人热情的打着招呼,拿出香烟给大家散烟,大家接烟在手,一个个的都是诚惶诚恐,他张华的小姨好像没有得到大家的一丝帮助,相反的是,张兰夫妻俩前些年还被一些人欺负的睁不开眼啊。
就连张兰还健在的婆婆,前些年带着一家人对张兰两口子也是非打即骂,张兰由于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在这个家里更是活的猪狗不如。
也就因为丈夫的去世,也许是一个女人活得更是艰难了些,也许是张兰的苦难得到了大家的可怜。
自从丈夫去世后,村子里再也没有人欺负张兰了,但也只是不欺负而已,至于张兰过的好坏生死,是没人过问的。
张兰固执倔强,像一棵野草一样,拼着命顽强的活着。
突然乡长吴江岸登门,亲自将张兰用车接走时,大家不明所以,后来有消息传回,张兰居然是张华乡长的亲小姨,张华姓的是他妈妈张梅的姓。
这时许多人才后悔与惶恐,张华的大名无人不晓,在塔沟,尤其在上、下王庄村,谁敢说张华的不是,被村民劈头盖脸的臭骂一顿那只是万幸。
如今张华在老家双河乡不但是乡长,据说还是书记,今天亲自开车来夏瑶,肯定是正式接走他的小姨的。
张兰一走,不止是享福,更是与夏瑶一刀两断了,有这么有本事的一个外甥,她肯定不会回来受苦受累了。
张兰在张华与高倩的陪同下,来到了一户村民家,张兰拿出一个破旧的小塑料皮的记事本,上面用铅笔写的字,字迹虽有些模糊,但依然清晰可辨:借二毛叔六百三十元。
张华从口袋里拿出六百三十元现金,递给了娘口中的二毛叔,一个老实的老庄稼汉子。
二毛叔推辞着不接,张华握着他那粗糙的大手说道:“老人家,钱是借的,不管啥时候都得还,也不多给你,我们借多少还多少,只是这个钱好还,这个情,我们娘俩记您一辈子。”
老庄稼汉子咧着嘴憨笑:“好,张乡长,我收着,我收着,那两年我家也是穷,当时也没办法,只能帮这么点忙了。”
张华拿出烟帮他点上:“这就是帮了大忙,不论借多少,都是人情,那与有钱不借还说难听话,没法相比的啊!”
张兰指着塑料皮本:“还剩一家,还完就不欠账了。”
张华看着上面写着:借顺子哥二百六十五元。
张兰领着张华、高倩,一路上跟村民打着招呼,一直来到村后边的一家,也是一个老实的庄稼汉子,当张华将二百六十五块钱递到他手中的时候,他跟张华推辞了好一阵子。
他告诉张华,他与张华的姨夫是一起长大的,两人关系好,张华的姨夫生病时他的确手里没钱,这还是卖了家里的粮食才凑了这么多。
后来他见张华的小姨一个人艰难,他是想帮忙的,可是,在农村,张兰作为一个寡妇,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话,好说不好听,他也是干着急,没法出手帮。
还完了钱,张兰领着张华、高倩回了她那还算结实的两间破屋,收拾了一番,打了一个小包袱,怀着无限留恋的仔细的看着屋里的一切,像是要装进眼中全部带走。
最后张兰一转身,对着张华说道:“走,咱们回双河!”
在众人的目送下,张华的越野车缓缓起步,从一段土路上爬到了公路上,稍后,车辆加速,向着远方的路快速的行驶着。
张兰,这个名字将彻底的从夏瑶村消失,这个人,也慢慢的会从大家的口中遗忘,变成了传说。
张兰的公婆、妯娌一家人在村民的嬉笑声中低着头,一声不吭的回了家。
车子快到县城的时候,张兰才平复住了心情。
高倩和娘二人决定不下馆子,还继续回家做饭吃。
张华问高倩:“你下午还要乘火车回省城,再回家做饭吃,我还得开车送你回县城,在县城吃饭得了,免得让我开车来回跑。”高倩一噘嘴:“娘你看,他就是这么懒,开着车又不累,我又不是让他背着我走路,他都不愿意。”
张兰拍了一下张华的肩膀:“听高倩的,回家做饭,吃完饭了娘陪着你送高倩回来坐火车。”
张华回头看看两人,两人笑着,但表情不对,大有你不听话就试试的意思。
张华一踩油门:“行,听你们的,回双河。”
娘俩在后面“格格格”的笑了起来。
市委龚书记一点都没开玩笑,十月二十五号,由市统计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三家联合派出的六人工作组在一名科长的带领下乘坐一辆商务面包来到了双河乡,对双河乡今年的经济增速做全面、翔实的数据统计。
张华出面接待了他们,并给他们六人安排了住宿和专门的办公室,直接对接乡党政办、农经办、财政所、国税所等相关机构。
十月二十八日,张华如期赶到了省城大学,参加了在职研究生班的毕业典礼,并顺利的拿到了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证书。
当晚,全班三十名同学齐聚一起喝了个天昏地暗,后来又去歌厅唱到了黎明,临分别时,几个老大姐还流下了眼泪。
毕竟两年的时光,虽说是一个月聚一起四天,但依然挡不住同学间的那份真挚无邪的情感,这份情感是不含任何功利与动机的,这是他们三十个人每个人拿出内心深处的一份自留地所汇聚的一片热土。
众人一致决定,微信群不散,同学情不变,他日若有需要,同学们一定伸手援助。
二十九号中午,张华从头一夜的豪饮中完全清醒了过来,看着群里的各位同学都已经更新了自己的职务,他也按格式重新修改了自己的身份:竹林县双河乡长张华。
先前的那位副市长学长职务已经更新为“XX市专职副书记”了。
高倩打电话喊着中午一起吃饭,吃完了午饭,张华决定送高倩回电视台,他也准备退房回竹林县。
哪知高倩对他说:“你今天不许走,下午呢,我好好陪陪你,晚上我爸、我妈,还有我程爸、彭妈要见你。”
“见我干什么?”张华没有多想,脱口而出。
高倩一蹙眉,白了张华一眼道:“你想怎么滴吧?我好歹被你欺负一年了,你总得有个表态吧?你就想这样让我高大记者给你当一辈子地下情人吗?”
喜欢我是乡镇公务员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