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未知之金属
这几日,健在外奔波,心急如焚。尽管已嘱咐他人按时喂养牲口,但他回来后仍直奔畜栏。见心爱的牲口安然无恙,他才放下心来,扛着矿石来到高炉,倒完又匆匆返回。
在健缺席的日子里,一切还算顺利,只是畜栏略显凌乱,新捉来的两只绵羊虚弱地趴在羊圈内。部落里无人能像健那样驯服动物,而望着不远处活力四溢的咩咩羊,这两只绵羊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只要健及时提供草料,驯化应该不难。在部落中,绵羊的驯化成功率一直最高。咩咩羊与健一唱一和,通常只要不是过于倔强的羊,都能顺利被驯化...
在神秘的大陆上,尚未揭示的新金属仍隐匿于黑暗,黑铁工匠依然投身于铜矿的熔炼,近期打造的模具恰好足以充实部落的武器库。原先,人们的兵器仅部分由铜铸成,而现在,它们纷纷迎来升级的时刻。
部落的铜储备,黑铁并未急于他用,仅制作各种神奇工具,便已足够供应部落长久之需。如今,族人们手持铜质兵刃,技艺更为娴熟,连弓箭手也逐渐适应了铜制箭头带来的力量与精准。
每日额外的修炼成效显着,众人技艺已恢复至昔日的七八成,未来必然还将更进一步。铜制箭头的统一性是骨制无法比拟的,骨箭难以寻觅一对完全相同的,但铜箭则不然。部落采用统一模具,箭头差异微乎其微,习以为常后,无需校准,随手即可射出。
………………
三日之后,微型熔炉终于竣工,四角翘起以稳固炉身,便于火焰环绕,同时能聚焦热力。此炉大小与部落日常炊事之锅相近,轻巧便捷。新矿石已被黑铁精心研磨成粉,剔除明显杂质,显得尤为纯净。
点燃油火,矿粉倾入熔炉,瞬时热度飙升。此前金属冶炼之谜尚存,此刻众人总算亲眼见证。然而,此金属熔点奇低,转眼间犹如沸腾之水。如此露天熔炼,飘散的杂质易于清除,使得金属更显纯正。黑铁用陶勺轻轻捞起一瓢。
此刻,金属种类尚难辨识,但从其闪烁的光芒中,苏晓已能推测几种可能。珍贵如银的金属熔炼不易,而其它稀有金属难得如此大量且纯净,最有可能便是锡。锡的熔点、色泽与产地,皆与此相吻合。作为铜矿常见的共生矿,锡的挖掘难度亦不大。待金属液冷却凝固于盘中,苏晓迅速拿起,虽略烫,但手套的保护使他无虞。
这块神秘的金属薄片,只有微不足道的三四毫米厚度,入手轻盈,苏晓轻易地将其弯曲。置于炼金台上,轻轻一击,便留下深深的印记,展示出其惊人的延展性。数锤过后,金属一角薄如蝉翼,然而稍一用力,它便断裂开来。此刻,苏晓心中大致有数,这新材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精锡。所有关于锡的特质,至少是他所知的,在这片金属上一一应验。
既然精锡已经提炼成功,青铜的探索之旅也得以启动。据苏晓的知识,古老的华夏青铜是由铜与锡这两种神奇金属熔铸而成,但精确比例尚需部落反复试验。不同的铜锡比例,必将铸就迥异的青铜品质。
然而,青铜之名暗示了铜在其中的主导地位,否则何不直呼为青锡?苏晓将自己的设想与黑铁分享,随即着手提炼铜矿。为确保铜液纯净,他还投入了几件预先打造的铜锤与铜斧。
先前的铜斧在使用中证实不如木质斧柄便捷,且消耗更多力气,故渐渐被弃置不用。然而纯铜质地坚硬,熔化后仍可循环利用,这也是金属的魅力所在。即便满是瑕疵,经过再铸造,也能焕发新生。
相较于锡,铜的熔炼过程缓慢得多,尤其当含有大块矿石时,足足燃烧了两个多小时。其间,黑铁多次添入炭粉,清除杂质。待熔液净化,便开始倾注铜水。
当前高炉内的铜液尚不能直接使用,底部沉着诸多杂质。苏晓决定先排出部分,取定量铜液,便于两种金属混合试验。对于青铜的确切制作方法,他一无所知,只能边尝试边摸索。
锡片一直被炽热火焰烘烤,保持液态,随时可用。然而铜液即使置于火上,也很快会凝固,时间把握至关重要。
于是,众人齐心协力,不仅有苏晓和黑铁,就连隔壁陶器工陶和瓷也被召唤过来。为了研究不同配比合金的特性,苏晓准备了相同模具,铸造成形的小刀皆与bihou相似。
如此制作,部落的多种需求都能兼顾。追求硬度的刀剑和箭簇,可通过刃口展现;强调韧性的斧头,刀柄也可进行初步试验,以减少浪费。铜矿丰富,取之不尽,而锡矿则颇为稀缺,相比铜矿更为珍贵。此刻节省一分,将来zuouqi的产出便会多出一分... 除了铸造模具之外,巨大的熔炼坩埚亦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搅拌神秘合金的容器。在缺乏精确计量的年代,只能大致以一个模具十勺熔融金属为准,铜与锡以各自独特的比例混合。即便如此,也只能得出大致的配比,只要能找出相近的配方,其余的便可一步步来。
首先尝试的是九勺铜与一勺锡,搅拌后,色泽并未产生显着差异,主要仍以铜的金黄为主。接着是两勺锡,直至五勺锡的配比。苏晓意识到锡水有限,不宜再继续实验。
稍待冷却,明显可见锡含量增加,最终的色泽愈发淡雅,由最初的深赭黄渐变为浅黄,直至五五分的比例,那色泽竟变得苍白如灰。
而且锡多,冷却速度也快得多,无足为奇,毕竟锡的凝固点较低,自然冷却更快。
苏晓以前见过的青铜器表面常覆有翠绿的锈迹,因此他对原始青铜的色泽一无所知。只有等这些模具彻底冷却,才能比较出哪种比例更适合部落。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远不止于此。华夏曾发掘出数千年前的青铜剑,即便历经漫长岁月,出土时依然锐利无比,这非简单铸造所能达成。然而,这种技艺对部落而言太过高深,苏晓暂未考虑去挑战。
当几副模具中的小刀冷却完毕,众人砸碎模具,揭示出内含的利刃。尽管未知最佳比例,苏晓毫不犹豫地淘汰了色泽灰白的五五分配比,那颜色显然不符需求。
部落制造青铜,关键在于其高硬度。无论是日常的农具还是战斗武器,都需要足够的硬度。特别是部落的箭矢,硬度越高,对猎物或敌人的杀伤力越强。
硬度检测并不复杂,通过相互切削打磨好的刀锋就能看出差别,尤其是在部落中,这次的配比差异显着,单凭颜色就能初见端倪。
磨砺是部落每个人的基本技能,几乎人人配有磨刀石,因此这些小刀得以同时打磨。不久便全部完成,此刻已近午餐时间,苏晓决定让大家用餐后再继续工作。反正配比的探索非一日之功,不必急于一时。
在健缺席的日子里,一切还算顺利,只是畜栏略显凌乱,新捉来的两只绵羊虚弱地趴在羊圈内。部落里无人能像健那样驯服动物,而望着不远处活力四溢的咩咩羊,这两只绵羊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只要健及时提供草料,驯化应该不难。在部落中,绵羊的驯化成功率一直最高。咩咩羊与健一唱一和,通常只要不是过于倔强的羊,都能顺利被驯化...
在神秘的大陆上,尚未揭示的新金属仍隐匿于黑暗,黑铁工匠依然投身于铜矿的熔炼,近期打造的模具恰好足以充实部落的武器库。原先,人们的兵器仅部分由铜铸成,而现在,它们纷纷迎来升级的时刻。
部落的铜储备,黑铁并未急于他用,仅制作各种神奇工具,便已足够供应部落长久之需。如今,族人们手持铜质兵刃,技艺更为娴熟,连弓箭手也逐渐适应了铜制箭头带来的力量与精准。
每日额外的修炼成效显着,众人技艺已恢复至昔日的七八成,未来必然还将更进一步。铜制箭头的统一性是骨制无法比拟的,骨箭难以寻觅一对完全相同的,但铜箭则不然。部落采用统一模具,箭头差异微乎其微,习以为常后,无需校准,随手即可射出。
………………
三日之后,微型熔炉终于竣工,四角翘起以稳固炉身,便于火焰环绕,同时能聚焦热力。此炉大小与部落日常炊事之锅相近,轻巧便捷。新矿石已被黑铁精心研磨成粉,剔除明显杂质,显得尤为纯净。
点燃油火,矿粉倾入熔炉,瞬时热度飙升。此前金属冶炼之谜尚存,此刻众人总算亲眼见证。然而,此金属熔点奇低,转眼间犹如沸腾之水。如此露天熔炼,飘散的杂质易于清除,使得金属更显纯正。黑铁用陶勺轻轻捞起一瓢。
此刻,金属种类尚难辨识,但从其闪烁的光芒中,苏晓已能推测几种可能。珍贵如银的金属熔炼不易,而其它稀有金属难得如此大量且纯净,最有可能便是锡。锡的熔点、色泽与产地,皆与此相吻合。作为铜矿常见的共生矿,锡的挖掘难度亦不大。待金属液冷却凝固于盘中,苏晓迅速拿起,虽略烫,但手套的保护使他无虞。
这块神秘的金属薄片,只有微不足道的三四毫米厚度,入手轻盈,苏晓轻易地将其弯曲。置于炼金台上,轻轻一击,便留下深深的印记,展示出其惊人的延展性。数锤过后,金属一角薄如蝉翼,然而稍一用力,它便断裂开来。此刻,苏晓心中大致有数,这新材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精锡。所有关于锡的特质,至少是他所知的,在这片金属上一一应验。
既然精锡已经提炼成功,青铜的探索之旅也得以启动。据苏晓的知识,古老的华夏青铜是由铜与锡这两种神奇金属熔铸而成,但精确比例尚需部落反复试验。不同的铜锡比例,必将铸就迥异的青铜品质。
然而,青铜之名暗示了铜在其中的主导地位,否则何不直呼为青锡?苏晓将自己的设想与黑铁分享,随即着手提炼铜矿。为确保铜液纯净,他还投入了几件预先打造的铜锤与铜斧。
先前的铜斧在使用中证实不如木质斧柄便捷,且消耗更多力气,故渐渐被弃置不用。然而纯铜质地坚硬,熔化后仍可循环利用,这也是金属的魅力所在。即便满是瑕疵,经过再铸造,也能焕发新生。
相较于锡,铜的熔炼过程缓慢得多,尤其当含有大块矿石时,足足燃烧了两个多小时。其间,黑铁多次添入炭粉,清除杂质。待熔液净化,便开始倾注铜水。
当前高炉内的铜液尚不能直接使用,底部沉着诸多杂质。苏晓决定先排出部分,取定量铜液,便于两种金属混合试验。对于青铜的确切制作方法,他一无所知,只能边尝试边摸索。
锡片一直被炽热火焰烘烤,保持液态,随时可用。然而铜液即使置于火上,也很快会凝固,时间把握至关重要。
于是,众人齐心协力,不仅有苏晓和黑铁,就连隔壁陶器工陶和瓷也被召唤过来。为了研究不同配比合金的特性,苏晓准备了相同模具,铸造成形的小刀皆与bihou相似。
如此制作,部落的多种需求都能兼顾。追求硬度的刀剑和箭簇,可通过刃口展现;强调韧性的斧头,刀柄也可进行初步试验,以减少浪费。铜矿丰富,取之不尽,而锡矿则颇为稀缺,相比铜矿更为珍贵。此刻节省一分,将来zuouqi的产出便会多出一分... 除了铸造模具之外,巨大的熔炼坩埚亦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搅拌神秘合金的容器。在缺乏精确计量的年代,只能大致以一个模具十勺熔融金属为准,铜与锡以各自独特的比例混合。即便如此,也只能得出大致的配比,只要能找出相近的配方,其余的便可一步步来。
首先尝试的是九勺铜与一勺锡,搅拌后,色泽并未产生显着差异,主要仍以铜的金黄为主。接着是两勺锡,直至五勺锡的配比。苏晓意识到锡水有限,不宜再继续实验。
稍待冷却,明显可见锡含量增加,最终的色泽愈发淡雅,由最初的深赭黄渐变为浅黄,直至五五分的比例,那色泽竟变得苍白如灰。
而且锡多,冷却速度也快得多,无足为奇,毕竟锡的凝固点较低,自然冷却更快。
苏晓以前见过的青铜器表面常覆有翠绿的锈迹,因此他对原始青铜的色泽一无所知。只有等这些模具彻底冷却,才能比较出哪种比例更适合部落。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远不止于此。华夏曾发掘出数千年前的青铜剑,即便历经漫长岁月,出土时依然锐利无比,这非简单铸造所能达成。然而,这种技艺对部落而言太过高深,苏晓暂未考虑去挑战。
当几副模具中的小刀冷却完毕,众人砸碎模具,揭示出内含的利刃。尽管未知最佳比例,苏晓毫不犹豫地淘汰了色泽灰白的五五分配比,那颜色显然不符需求。
部落制造青铜,关键在于其高硬度。无论是日常的农具还是战斗武器,都需要足够的硬度。特别是部落的箭矢,硬度越高,对猎物或敌人的杀伤力越强。
硬度检测并不复杂,通过相互切削打磨好的刀锋就能看出差别,尤其是在部落中,这次的配比差异显着,单凭颜色就能初见端倪。
磨砺是部落每个人的基本技能,几乎人人配有磨刀石,因此这些小刀得以同时打磨。不久便全部完成,此刻已近午餐时间,苏晓决定让大家用餐后再继续工作。反正配比的探索非一日之功,不必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