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河北的基建狂魔?

    史朝义给安守忠的命令很简单:不准主动出击!

    众所周知,在古代,上级的命令,一般都给的非常模糊。

    以便于出问题了,随时甩锅。

    不准主动出击六个字,有一个确定的信息:不准。

    但后面的主动俩字,却把这个确定的信息瞬间又模糊化。

    安守忠心中大怒。

    什么他妈的叫不准主动出击!

    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不准主动出击!

    是敌人不对我动手,我就不对敌人动手?

    敌人要对我动手了,我被迫还击?

    这里的模糊地带就在于,事后如果输了,史朝义就说是安守忠主动出击的,自己有言在先。

    如果赢了,史朝义就说,自己安排妥当,让安守忠保守打法,才稳住了大局。

    总之,我史朝义把话撂在这里了,不准主动!

    “为什么会有这种命令?”安守忠质问被派过来的王伷。

    王伷说道:“大夫已经下令全军撤回,上面是担心将军主动出击,有意外发生,现在大夫的意思是,全军主力安全撤回。”

    王伷的用词也很讲究,全军主力安全撤回。

    并不是说全军安全撤回。

    这是不一样的。

    全军主力,包括了安守忠的这一路兵马

    之前史思明给安守忠调拨大军,是让他去拦截郭子仪的。

    史思明敢给粗制滥造的新兵给安守忠吗?

    显然不可能!

    所以安守忠手里的兵,是实打实叛军精锐部队,是原幽州兵马。

    现在大的战略做了调整,史思明已经不在乎郭子仪是不是被打败了。

    因为从大战略来看,郭子仪就算被安守忠打败,意义也不大。

    反而可能会坏事。

    假设安守忠跟郭子仪打了一场,打黏住了,主力都撤了,李光弼腾出手了,把安守忠给做了怎么办?

    战略层面已经被完全掣肘,战术的临时胜利,可能会导致更大规模的战败。

    给安守忠下达这样的命令,你也不能说史朝义错。

    安守忠叹了口气,好不容易熬到郭子仪开始渡河,他觉得这一次的战术,是可以击败郭子仪的。

    没想到这个时候,史思明却改变了战略。

    “难道我们眼睁睁看着唐军渡河过去,攻击我军?”

    “不不,将军,现在主力已经开始尽数撤退,等唐军完全渡河,再抵达战场,留下来的那些,已经不重要了。”

    听到这里,安守忠脑袋上冒出了无数个问题。

    怎么突然之间就要撤军了,而且还如此紧急。

    似乎看出了安守忠的疑惑,王伷说道:“将军,胡人劫掠沧州后,往幽州撤退,大夫担心胡人在幽州对我们不利。”

    “好。”安守忠叹了口气说道,“我这就下达撤兵令。”

    安守忠显然不相信王伷给的这个理由。

    如果胡人抢完后北上想回辽西,史思明完全可以分一支兵马去幽州,牵制住胡人即可。

    没必要全军撤退。

    但安守忠没有多问,安庆绪失势,史思明做大,他安守忠现在虽然有一万兵马,但下面那些将领,都是史思明的人。

    他安守忠根本没有反抗史思明的资格。

    等到中午的时候,已经做好备战的郭子仪突然接到了消息:叛军撤兵了。

    一开始,郭子仪和李怀光甚至以为这是叛军的计策,但转念一想,完全没必要啊。

    等到未时,不断有斥候送回来消息,郭子仪这才确信,叛军真的撤兵了,但却全部聚集在二十里外。

    严格来说,只能撤出战场。

    郭子仪和李怀光等人反复推敲,最后也几乎得到了一个最接近真相的答案:史思明下令的撤兵。

    等傍晚时分,唐军陆陆续续全部渡河。

    这个时候,整个河北战场的局势,几乎已经定下来:史思明的清河之败,引发了常山之战的草草收尾,使得叛军主力仓促撤回幽州。

    接下来数日,郭子仪和李光弼收拾的,不过是叛军的边角料了。

    原本声势浩大的一场战争,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这是谁都没有料到的。

    而且撤兵的不仅仅是叛军,胡人撤兵速度更快。

    奚王的儿子李史那死在沧州,奚王却没有时间愤怒,因为他得快速出关。

    否则可能就永远出不去了。

    现在那五万胡人骑兵,只恨自己爹妈给自己少生了几条腿。

    甚至在骑马的时候,嫌弃马跑得慢,恨不得自己下来背着马跑!

    等到七月二十四日,胡人骑兵进入沧州地界的时候,从刚开始南下的大喊大叫,变得蹑手蹑脚起来。

    连夜赶路,不敢有任何停留。

    到了七月二十五日傍晚,胡人兵马已经进入幽州地界,这个时候,史思明也回到了幽州。

    等七月二十六日,史思明的使者来了。

    奚王和契丹王突然就好像不认识史思明了一样,使者也不见。

    扛着马就跑!

    哦不对,是骑着马就跑!

    整体来说,天生元年的第一次河北之战,在七月底,已经完全收尾。

    这一场战争,参与方有唐军、叛军的两个势力、奚人、契丹人,还有回纥人。

    多方聚集在河北道,相互角逐。

    最后叛军两股势力,在这场战争中合并。

    唐军守住了河北脆弱的防线,为将来赢得了充分的时间。

    七月底,胜利的消息,在河北各州传开,各地一片欢呼。

    就说是圣人亲自到清河扭转了战局,一时间,圣人的英雄故事在民间各处流传。

    这给李倓狠狠刷了一批民望。

    至少河北这些州的百姓,对朝廷的态度有所转变了。

    捷报当然也快速送回洛阳,洛阳的官员也松了口气。

    之后在八月初传回长安,左相元载一边为羊肉涂抹着胡椒,一边感慨说道:“还得是圣人亲自出马啊!”

    当然,胜利是胜利了。

    但李倓也没有立刻返回去,他进入清河城,在清河城待着。

    并且将刘志传唤到了清河。

    他觉得现在有必要在河北掀起一场疯狂的基建。

    毕竟谁不知道叛军什么时候会再一次南下。

    河北防线的建设还得再加快一点。

    而这一切都需要稳定的后勤支撑,和足够的劳动力,以及充足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