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至洛阳

    八月初的长安,落了一场雨之后,暑气也退去了不少。

    建宁郡王的宅院里,正在收拾行装,宅院里大车小车的,宫娥和内侍们排队搬运货物。

    李倓躺在他自制的竹椅上,欣赏着雨后的晴天。

    李俶和李媃前来送行。

    “三郎,此次去洛阳,定要收起性子。”李俶耐心地叮嘱道。

    他还是老样子,明明二十岁的人,活得像四十岁一样。

    “知道了,兄长。”李倓笑道。

    “我为你准备了一些书,你去洛阳一定要好好读一读。”

    李倓一看,什么《诗经》、《论语》、《礼记》、《春秋左传》等等,全部是儒家经典。

    好家伙,李俶这是要把自己训练成儒家信徒?

    不对吧,历史上的唐代宗也不算特别崇尚儒家。

    可能是今年二十岁的李俶,还并未成长成那个心急深沉的代宗吧。

    毕竟,百孙院里专养闲王。

    李媃说道:“三郎,你好好保重。”

    “会的。”

    全部都收拾完后,李倓才进宫,去了一趟太子别院。

    “阿耶,我出发了。”

    “路上小心一些。”

    “多谢阿耶关心,我会小心的。”

    “胡姬带太多也不太好,不如留几个,送到我这里来?”

    李倓:“……”

    出宫后,建宁郡王的“大部队”就一路出发,前往洛阳。

    长安每天都有送别,今天也不例外。

    但是像建宁郡王这样高调显眼离开长安的还是头一次。

    主要还不是人多,而是美女多。

    建宁郡王的队伍里,那种让人看一眼就难以忘记的美女,至少有十几个。

    连风情多姿的胡姬都有好几个。

    一路上,女子们有说有笑,这哪里像出远门的,倒是像去秋游的一样。

    等到了春明门外,队伍突然被拦了下来。

    李倓瞧过去,竟然是秦国夫人。

    秦国夫人梳着望仙髻,着了一身碧色长裙,肤白如雪,眉似山黛,目如秋水。

    “都让开!”秦国夫人呵斥一句。

    大队伍的人群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该怎么办。

    后面这才传来李倓的声音:“为秦国夫人让路。”

    秦国夫人骑着马走了过来,她眼中似有泪水一般,含怨地看着李倓说道:“郎君这就要走了?”

    “走得仓促,未能去府上道别,请夫人恕罪。”

    “不能再多待几日?”

    “圣命难为。”

    “郎君难道就要这样舍奴家而去?”说着,秦国夫人已经泪眼婆娑。

    周围的人一听,顿时用奇怪地眼神看过来。

    在李倓身侧的刘婉立刻问道:“郎君,这女人是谁?”

    “她是秦国……”

    秦国夫人这才注意到李倓旁边居然有个漂亮的小娘子,立刻醋意大发,问道:“这女子莫非就是郎君的情人?”

    “秦国夫人不要误会,她是……”李倓正要解释,但突然发现不对劲,连忙说道,“秦国夫人,小王很快就会回长安了。”

    “真的?”

    “绝对是真的!”

    “那郎君带了这么多漂亮娘子,到底是去洛阳寻欢,还是去……”

    “是办事,为圣人办事。”

    秦国夫人眼中那股幽怨,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看出来了。

    “那奴家便等郎君回来。”

    “告辞。”

    好不容易把秦国夫人打发走,李倓这才安心上路。

    一边的颜真卿突然说道:“郎君,我怎么记得秦国夫人是有夫君的?”

    “我知道。”

    “那她刚才……”

    “她刚才不是对我不舍。”

    “那是对什么不舍?”

    “是对我制作的面膜不舍,是担心没有人给她制作面膜了,清臣,你可不要乱想,我与秦国夫人那是清清白白的。”

    颜真卿蹙眉思考起来,他说道:“可秦国夫人看你的那个眼神,好像有些不太一样。”

    “清臣啊,那些都不重要,我们此去洛阳,是要办大事的。”

    颜真卿又问道:“郎君,还有一点我没太想明白。”

    “哪一点?”

    “既然王鉷被贬了,李林甫为何安然无恙?”

    李倓压低声音在颜真卿耳边小声说道:“贬谪王鉷,是为了威慑李林甫,圣人现在还需要李林甫,他不会轻易去动李林甫的。”

    “为什么?”

    “右相走了,谁来维持这偌大的局面?”

    颜真卿陷入沉思中。

    “要换,也是培养出新的人,再慢慢抽丝剥茧。”

    今日的秋阳格外的安宁。

    身后的长安城渐行渐远。

    李倓觉得他来大唐的第一仗,虽然不算完胜,但也还是漂亮。

    李隆基以后肯定不会完全信任李林甫了,朝堂也不可能是李林甫一家独大,至少杨慎矜把持御史台,野心开始膨胀的杨国忠,渐渐开始崭露头角。

    这足以让右相头疼的。

    至于他李倓,去了洛阳,终于离长安远一些,可以稍微大胆一点去办一些事了。

    八月十五日,洛阳城外的树叶一片金黄,秋意正浓之时,李倓进入了洛阳。

    听闻建宁郡王要来洛阳,洛阳的官员们都很有默契地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做什么,该吃什么吃什么。

    倒不是这些人瞧不起李倓,而是为了避嫌。

    作为东都,洛阳的权贵,是仅次于长安的。

    傍晚的时候,刘婉跑来说道:“郎君,宅院都已经布置好了。”

    “颜清臣居住之所要重点布置。”

    “已经都准备好了。”

    说完,刘婉命人将一块雕版拿过来。

    “郎君要的雕版在此。”

    这是典型的大唐雕版印刷的模板。

    “放在这里。”

    李倓在他的书房里指了个位置,那些人便将雕版搬了过去。

    过了一会儿,颜真卿来了。

    “郎君。”

    “清臣找我有何事?”

    “郎君明日去诸冶监任职,我整理了一些诸冶监的事项。”

    李倓倒是颇有些意外。

    他接过来阅读起来,颜真卿将诸冶监的大小事务都写得很详细。

    从这份文书很容易推断出,颜真卿是一个做事很仔细的人。

    颜真卿问道:“诸冶监的事务繁琐细碎,不知郎君该从哪一步入手呢?”

    李倓看了看放在角落的雕版,突然说道:“从铸铜铁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