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华夏古代经济史(三)

    汉朝

    邓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种租佃关系虽然缓解了一部分百姓无地可种的窘境,但也会加剧自耕农和佃户的负担。

    如果不能对这种租佃关系加以限制,也很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

    可是作为一个世家女,她很清楚世家对于土地的重视,若是她搞什么土地改革,那些世家是真的会疯给她看的!

    她能够尽力筹谋,便已经算得上是对得起汉室了,有些事她也是无能为力了……

    宋朝

    赵匡胤则陷入了沉思,他突然开口道:“如此下去,农百姓的生活岂不是更加艰难?”

    赵普无言,他今天就是聋子、瞎子,绝对不说一句话!

    是,现在正是国家初立之时,推行一些政策虽然会有阻力,但是远比王朝中后期时简单。

    但问题是,天幕所说的地主阶级,正是此刻的文臣武将们!

    “陛下决定改革”和“陛下在赵普的建议下决定改革”是不一样的啊!

    【随着时间的发展,租佃关系也会带来新的方向。

    因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土地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佃农也会选择在种完地的闲余时间,去研究其他能给家中带来新进项的事物。

    所以这些人口从土地之中解放出来之后,就会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会带来资本主义的萌芽。

    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白银的广泛流通,又使土地兼并更加容易,让土地私有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就形成了一种循环。】

    “土地私有会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又会催生出租佃关系。”刘彻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道:“租佃关系又会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又会反过来巩固土地私有制的地位,如此循环往复,真是环环相扣啊!”

    霍去病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不解:“这个资本主义是什么?”它是怎么在个链条中出现的?

    殿中的大臣们看着皇帝与霍去病说话时那极有耐心的样子,不由得冒出了许许多多的酸泡泡。

    啧啧啧!少年英才可真是招人喜欢啊!

    与他们的酸涩不同,此时的桑弘羊早已陷入了狂喜:芜湖!知识,知识!这么多的知识!这是他的快乐时间啊!

    【同样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之后,农人们不再需要集中起来种植公田,只去种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地就已经能够满足家人对粮食的基本需求,家庭中的女性还能通过纺织满足家人的穿衣需求,基本可以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种通常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在家庭中实行小型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也就是所谓的“男耕女织”,实现了基本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就是我们现在常挂在嘴边的“小农经济”。】

    朱元璋听到这里,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作为底层上来的皇帝,他深知农人的不容易,也明白这个“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但凡遇到天灾**,农人们便可能会失去生计。

    但是……这样的社会确是最稳定的啊!男耕女织有什么不好呢?

    这一次,大明不会再有吸血的藩王了,他也会尽量改善一些不合时宜的法令,希望这些农人还是能够老老实实的为大明缴纳赋税,做大明的好子民吧!

    【我们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小农经济是落后的。

    它的规模小,而且很难扩大再生产,而这种家庭模式的农业、手工业也使得生产工具难以更新换代。

    有些生产工具在汉唐时期可能是很先进的,但是这个工具拿到明清时期,肯定就是相对落后的了。

    再者古代农民的要求是真的很低,他们渴求的也不过就是吃饱穿暖,所以他们很少有动力去扩大再生产。

    因此,到了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就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

    酒楼中,几个世家子弟正聚在一起看着天幕。

    其中一人不屑的嘲讽道:“什么是要求低?明明就是那这个来掩饰自己的无能!”

    有人附和道:“谁说不是呢?总是说什么土地是命根子,可有那么多的土地有什么用?最后不还是把日子过的苦哈哈!还没有我们家的下人过的好!”

    “他们啊,就是一群没远见的懒货!”

    众人顿时笑了起来,笑声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戳那些在外面歇脚的农人的心。

    他们的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这些个贵人才不会理会土地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更不会想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让他们日子变差的罪魁祸首!

    他们的日子的确是穷苦,但这是因为他们懒惰吗?

    不是啊!农忙的时候,太阳未出他们就起来了,月亮出来他们才回家,他们还不够努力吗?

    是他们没办法改变啊!他们有记忆以来,就是种植这样的土地,使用这样的农具,他们怎么会知道还可以有改变的方法?

    而且就是真有这样的心,他们也是承担不起改变失败所带来的后果啊!

    可是那些官老爷们懂啊!他们不是说“士农工商”吗?他们不是说种地重要吗?那为什么这些大官不去研究这个啊!

    他们的愤怒除了同伴无人可知,而天幕还在继续讲述着……

    【而且小农经济很容易就会因为天灾**而破产,比如说遇到了一场蝗灾、洪灾、苛捐杂税、战乱,一个好好的家庭可能就这样散了。】

    百姓们的眼眶之中都噙满了泪水,仿佛下一刻都会决堤一般。

    是啊!他们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只要一场天灾,他们就可能面临着没有饭吃、无法交税的局面!

    然而,他们又能怎样呢?他们只能勉强的活下去罢了!

    还好有天幕……天幕至少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但是作为存在了上千年的经济形式,“小农经济”在古代同样有着有着非常显着的优点。

    虽然小农经济很脆弱,但是它的再生能力非常的顽强,只要人还活着,拿着手中的农具,就能重新起步。

    而农人们在为自己打工,就会有相当高的生产积极性。

    从国家角度来讲,他们还是国家税收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李世民点头,隋朝末年,战争与混乱成了生活的常态,百姓们如同风中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但人的适应性是惊人的,就像是野草,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缝隙顽强生长。

    随着大唐建立后,百姓们也逐渐找回了他们失去的生活,随着朝廷安抚政策的落实,民间的活力开始复苏。

    人们的脸上不再是战乱时期的哀愁,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这样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