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苏堤春晓(六)

    【乌台诗案后,苏轼成了罪官,也没什么政治前途可言,所以利落的躺平了。

    在封建社会里,士大夫阶层的遭际总是得意时少,失意时多,所以“独善之义”的闲适诗特别容易被理解,被仿效。

    因此宋代士大夫普遍倾慕白居易,而苏轼受白居易影响颇多。

    白居易曾经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官,在忠州的时候,白居易在城东开垦了一片荒地,栽花种树。

    而苏轼在黄州的时候,也效仿白居易在城东开垦了一片坡地,种田帮补生计,还幽默地自称 “东坡居士”。】

    白居易觉得有些神奇,天幕并没有具体的说过他的事,但是他已经知道自己未来被贬官的消息了,而且那个宋朝的士大夫居然还很倾慕于他,真是神奇。

    他作为一个有名的诗人,受人追捧是很正常的,面对这些早已宠辱不惊。

    但是……“我不如他!”

    在白居易看来,自己是写不出“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的词句的。

    【然后苏轼就在黄州开发了新的副业——美食博主!

    苏轼手里没钱,平时自然也吃不上什么好肉,自然只能把目光投向了猪肉,宋朝士大夫轻贱猪肉,所以他们是不屑于吃猪肉的。

    而百姓们要么没钱买肉,要么没有足够的香料去处理,所以猪肉的味道并不算太好。

    但是苏轼发明出的新做法非常不错, 一下子就风靡开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将这种肉叫做东坡肉。

    其实当时东坡肉的做法并没有现在这么复杂, 现在的这些工序是后世不断改良得来的。】

    “一会去吃一份东坡肉”

    “吸溜~”

    此时还没有经历过生活毒打的苏轼只觉得未来生活一片黑暗,宋朝的正经肉食是羊肉,那个他居然只能吃猪肉了,真是太可怜了……

    苏轼的粉丝们也是这么想的。

    向皇后已经要窒息了,苏仙这样光风霁月的大才子,怎么能吃这些贱肉呢!

    “得和官家说说,就算要贬官,也得赐给苏仙一些银钱才行!”

    【不只有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凉粉、东坡腿、东坡墨、东坡饼……这些食物都多少和苏轼有些关系。

    虽然手中不宽裕,但是他的日子过得还是有滋有味的,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官员与文学家,还是一名美食家。】

    “吸溜~”苏轼咽了咽口水,突然觉得未来的那个自己一点都不可怜!这样的生活,即使是他也不能说不好啊!

    王安石闷闷地笑了出来,“这个苏子瞻,都经历了那个乌台诗案,居然还有心情搞这些,看来是真的不在意了啊!”

    也好,如果不愿意随波逐流,那么能够豁达开朗一些也不错。

    此时的百姓们则吸溜着口水,想象着天幕说的那些美食,那都是怎么做的啊!想学!

    【不仅是新职业,苏轼在这里也有了新的朋友。

    没错,就是“怀民亦为寝”的主角——张怀民。】

    “至今我们仍未知道,在那一晚,张怀民到底有没有睡觉”

    “张怀民:ZZZ

    苏轼:怀民!怀民!你睡了吗?我知道你没睡!

    ——怀民亦为寝”

    “怀民,别睡了,起来嗨!你这个年纪是怎么睡得着的”

    “张怀民: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是我的福气~”

    此时的张怀民:“……”

    是我吗?我这样的人怎么也不至于名传后世吧!应该是同名的人。

    【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苏轼看着月色睡不着,就跑到承天寺找自己新认识的好朋友玩。

    这位好朋友就是张怀民,张怀民在元丰六年的时候同样因为变法之争被贬到了黄州,官职不大,就是个主簿之类的小官,初到黄州时,就居住在承天寺中。

    在做官一途,张怀民没有政绩流芳后世,但是他的心胸也很阔达,即使被贬,他仍然认真办公。

    还和苏轼做了好朋友,留名于《记承天寺夜游》,被后人熟知。

    张怀民有了自己的住所后,在住所的西南方修筑了一个亭子,可观赏江流浩荡盛景,苏轼称此亭为“快哉亭”,就是苏辙那个《黄州快哉亭记》的快哉亭。】

    “哇呜,这就是传说中的浩然气吗”

    “总觉得张怀民也很了不起”

    百姓们对这位张怀民的观感不错,毕竟他是愿意认真办公的官啊!

    【他们两个的友情还是很真的,之前有人说,怀民亦为寝是因为苏轼有一个高官弟弟,但事实并非如此。

    苏辙的履历的确精彩,但是乌台诗案的时候,苏辙曾愿意用自己的官位来给哥哥赎罪,最后同样被贬官了,那时的苏辙也就是比苏轼要强一些。

    所以,张怀民那会儿不管有没有睡,他愿意出来一起玩肯定是出于本心的。】

    “多么纯洁干净的友谊!”

    “感天动地的兄弟情”

    三国

    曹操看着人家苏轼苏辙两兄弟又看看自己的儿子,慢慢的心塞,“瞧瞧人家!再瞧瞧你们!”

    曹丕:“……”人家的弟弟愿意为了哥哥放弃前程,他的弟弟就是一个讨债鬼!

    曹植:“……”人家的哥哥动不动就想念自己的弟弟,自己哥哥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呢?

    曹操:“……”那个苏洵到底是怎么养儿子的?出书吧!

    不管张怀民睡还是没睡,苏轼乘兴而来,他就起床了,文人还是很喜欢这种雅事的

    所以一时之间,苏轼和张怀民之间的友谊被天幕下的古人们津津乐道。

    苏辙也很是欣慰,人生在世,知己难求,有了一个朋友,想来兄长就不会那么寂寞了。不管是哪一个兄长,他能过的好,自己就高兴了。

    【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去汝州就任,途中还去看了弟弟,去了庐山,写出了小学生必背的《题西林壁》,又去拜访了王安石。

    虽然看上去这一路游山玩水,很是自在。

    但是古代的交通条件就在那里,旅途劳顿,苏轼的小儿子不幸夭折了。

    汝州的路途遥远,但是已经没有路费了,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向朝廷上书,请求暂时先到常州居住。】

    “题西林壁是真的绝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天幕下的茶楼小馆里都开始对这首诗议论起来。

    “我以前也去过庐山,那时就觉得庐山一步一景,气象万千,苏轼简简单单几个字就能把这种移步换景的感觉写出来……”

    苏轼大才这几个字这位书生已经说倦了!

    “这其实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借庐山之景,巧妙地说出来,妙啊!”

    “怪不得成了名篇呢!”

    【没多久,神宗去世了,哲宗上位。

    但是哲宗那时候太小了,高太后就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高太后不支持变法,所以他重新启用了司马光为相。

    旧党就此重回朝堂,新党开始了被打压的日常。

    高太后是苏轼的粉丝,而朝堂又是旧党当政,所以因为和新党玩儿不来而被贬谪的苏轼先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又以礼部郎中被召回朝廷,不到半个月,又被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又升为中书舍人,不久后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实现了N连跳。】

    “艾玛,这就是朝中有人的感觉吗”

    “舒服了”

    古人们也为这样的展开而开心,他们现在也很喜欢这位诗人,他们希望这位诗人能有一个好一些的结果。

    唐朝

    李世民长长的的舒了一口气,“还好,苏轼的后半生就不会这么苦了。”

    魏征:“……”

    魏征欲言又止,他并不觉得苏轼回朝就能一帆风顺了,毕竟苏轼的耿直大家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