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漠北之北柳驴城

    几十把刀锋落在方永的脖子上。

    方永左侧的脖子流出了血,脸上却是露出了玩味的笑意。

    “杨大人带着史官来方府,不就是为了逼我说出心里话吗?”

    “我这才刚开口,杨大人怎么就动起刀了?”

    “在朝廷伯爵的府邸上殴杀当朝伯爵,这份罪名杨家恐怕担待不起呀?”

    杨彪没有接话,只是淡淡向那些官兵挥了挥冷汗涔涔的手。

    他虽是文臣,却自幼习武。

    从踏进方家大门那一刻开始,他就察觉到了四面八方袭来的监视感。

    就在刚才,一众官兵上前擒拿方家次子的时候,他更是听到了机关响动的声音。

    那是手射弩的声音。

    如果不是方永挥手示意,此刻的自己和那些官兵已经是死人了。

    “方伯爷乃是朝廷伯爵之身,拥有着皇室身份,岂是你们这些武夫能妄动的?”

    “都给我退下!”

    “退到大街上去!”

    杨彪故作愤怒的看着近百名官兵规规矩矩的退出了方府后,才收敛脾气望向了方永。

    “刚才事发突然,老夫也来不及阻止。”

    “不过老夫也要先提醒方大人一句。”

    “方大人注定是要化龙化虎的人,在这小小的金陵胡诌两句倒是没人敢说什么,但要是在京城,就凭方大人之前那几个字,就有千百人能要了你的脑袋。”

    想到不久前在京城见过的那位老国丈,杨彪忍不住出声教诲道。

    “做人做事,要和光同尘。”

    “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心里要掂量清楚。”

    “有时候一步踏错,或许就是万丈深渊。”

    方永任由方奴找来白药替自己处理脖子的划伤,愈发狂妄的向杨彪笑了笑。

    “七王

    之乱,不过是一场用江南几千万平民百姓的性命作为牺牲的皇权保卫战,似乎也没有杨大人说的那么夸张吧?”

    “你!”

    杨彪伸手指着方永的鼻子,看到一旁奋笔疾书的起居注,到嘴边的劝诫又收了回去。

    这是太皇太后安插在他身边的史官,史官想做什么,就连他都不敢阻止。

    既然方家次子不听劝阻,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如你所料。”

    “先皇身体不好,却有了陛下这么个胆识过人的儿子。”

    “当年七王之乱的风波,的确是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掀起来的。”

    杨彪顿了顿,脸上不由露出了深深的恐惧。

    “那一年,他才五岁!”

    五岁!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绝不会相信,一个五岁的孩子,会和先皇合谋出一套屠尽天下嫡系皇族的大计。

    而这场大计从密谋到付诸实践,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

    “七王之乱中,杨家是否也荼毒了江南百姓?”

    “那倒没有。”

    杨彪想也不想的答道。

    “杨家兵马自古以来拱卫京都,就算天下大乱也不会离开京城附近。”

    “当年主要进攻江南的,是李家。”

    方永早有预料的点了点头,再次问道。

    “李玉?”

    见杨彪不答话,方永又道,“那就是李显庆了。”

    陇西李氏,仅次于弘农杨氏的第二大兵武世家,前有三朝老臣李显庆,后有当今太尉李玉。

    李家在朝廷的权柄,不弱于弘农杨氏半分。

    当初李显庆造访方府的时候,徐凤先提及过李显庆的事迹。

    李显庆为了扶持当今陛下登上皇位,曾亲自带军坑杀千万反对之人。

    方永调查过朝廷的历史,除了二十

    年前的七王之乱以及数百年前连续三年的大疫,天下几乎没有一次性死亡千万人以上的历史记载。

    他一直认为李显庆和七王之乱存在莫大的关系,今日总算在同为朝廷重臣的杨彪嘴里得到了证实。

    到如今,七王之乱的来龙去脉他算是基本捋清了。

    但想要清楚其中细节,还需要找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方永看了一眼不远处奋笔疾书的史官,淡淡向杨彪询问道。

    “最后一个问题。”

    “公孙恺,现在在哪里?”

    杨彪向来平静的脸忽然一愣,一双眼睛又惊又怒的瞪了一眼方永。

    当年的十万禁军总教头公孙恺,七王之乱中极其重要的人物,自七王之乱后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普天之下,有不少人在寻找公孙恺的行踪,譬如公孙恺之女公孙兰牵扯起来的红袖堂,与公孙恺亦师亦友的勇武王,乃至于当今皇室。

    没有人知道公孙恺是生是死。

    偏偏他杨彪,还真他娘的知道公孙恺的那么一点儿行踪。

    “当年公孙恺从皇宫抢走小公主后,和老夫说过一句话。”

    “漠北之北,柳驴城!”

    ……

    与此同时,柳驴城内,欢声一片。

    三千女兵和柳驴城四百多户人家错杂的坐在一起,碗里装着马血,手里举着半生不熟的烤肉,如痴如醉的模样像是最后的狂欢。

    “三百匹马,足够四千来人吃一顿饱饭了。”

    阳春儿坐在倒塌的围墙土坯上,吃力的从半生不熟还带着毛的马腿上咬下一口肉,含笑打量着举肉狂欢的人群。

    马肉发酸难以咀嚼,马血腥膻味刺鼻难以入口,却是她这些天以来吃过最好吃的食物。

    数千人群中,一个头发

    银白的老者引起了阳春儿的注意。

    其他人都吃着发酸的马肉,百米外的人群中,一头发银白的老者手里却是握着一只烤熟的大雁,夹杂着辣椒和孜然的气味隔着几百米都能闻到。

    让人惊奇的是,周围的人都眼汪汪的看着老者吃肉,却没有一个刚上去争抢。

    见老者拿起腰间的葫芦往嘴里灌绿色的汁液,阳春儿再也坐不住了。

    她三步作两步的走到了老者两米开外。

    一旁的村民注意到阳春儿的举动,主动上前介绍道,“将军,这位是二十年前迁居来我们柳驴城的猎户,孙恺孙先生。”

    “孙先生武艺惊人,箭术上更是出神入化。”

    “自从孙先生来了我们柳驴城后,我们柳驴城附近的土地再也没有受到过野兽侵扰,咱们城里的百姓还能偶尔吃到孙先生打来的野味呢。”

    “什么豺狼虎豹大雁野马,咱们城里人都吃过。”

    看到阳春儿吞咽口水的举动,那名村民主动挡在了老者面前。

    “将军,孙先生老了,牙齿不利索,咬不动马肉,您……”

    阳春儿哽咽着吞了口唾沫,打断村民的话道,“李大哥误会了。”

    “这位爷爷的装扮很像我的主人,我不过是一时激动罢了。”

    老者头上戴着白玉冠,身上衣裳虽然肮脏,却是一件正儿八经的子爵朝服,再配上那满头银发,从侧面看上去竟和他印象中的方永有八分相似。

    黄沙遍布的土地上,孙恺惊讶的抬起了脑袋。

    “主人?”

    孙恺指了指阳春儿身上的战甲,嘲笑道,“都尉甲,是列入武将行列的一大标志。”

    “你好歹是大隋的武将,却甘心去当别人家的狗,就不怕辱没了自己的身

    份?”

    面对老者的嘲笑,阳春儿不仅没有半点愤怒,心里反倒多了几分荣幸。

    “古人云,人无信,则不立。”

    “我已经把自己卖给他了。”

    “他让我做人,我这辈子就做人,他让我做狗,我这辈子便是方家的狗。”

    阳春儿颇有感慨的遥望着沉入西边的最后一点阳光。

    天暗下来了,时机也到了。

    他神色一凝,转身扫向了将视线投向自己的众将士。

    “姐妹们!”

    “匈奴人断了水源,切断了商道,阻止了柳驴城百姓换取粮食过冬的最后机会。”

    “这是我们啼血都尉营占据柳驴城造成的后果。”

    “我们的错,应该我们自己承担,不可让无辜百姓无端受到牵连。”

    “今夜,所有啼血都尉营随我出城,向山国开战,为柳驴城百姓谋取一线生机。”

    说话间,三千女兵已经握紧手中的兵器,在阳春儿身前组成了一个个方阵。

    阳春儿无视忽然走到身旁看戏的孙恺,继续高声大喝道。

    “全都给我记住了。”

    “战端一开,即为死战,凡我啼血都尉营战士,必英勇杀敌。”

    “谁要是敢留在柳驴城拖累城中百姓,立斩不赦!”

    “末将莫轻生,领命!”

    “末将领命!”

    阵阵附和声响起的同时,一侧的孙恺忽然走到了阳春儿面前,在阳春儿身上看了又看。

    “金陵口音?”

    “姓方?”

    “你是金陵方家的狗?”

    “你和方靖是什么关系?”

    孙恺说着,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哎哟!瞧我这智商。”

    “老糊涂了,你这个年纪应该不知道方靖。”

    “你和方家那小杂种方问君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