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全国大考。

    叶坤点点头:

    “那就尊重地方官吏的意思,适可而止。以后种棉花还是种桑养蚕,让老百姓自己选择。一旦棉纺品供不应求,价格起来了,老百姓就会大力种植棉花。”

    其实棉花产业,也就刚刚起步。

    现在年产量不错,但是以前没有库存,棉纺产品的缺口很大。

    棉衣棉被,还是民间不敢想象的奢侈物!

    总得三五年以后,棉被这样的高端用品,才会进入寻常百姓家。

    倒是棉籽油,大多进了民间。

    因为棉籽油带有一点苦味,远不如菜籽油、核桃油、黄豆油的口感,所以有钱人不吃这个。

    秦丑汇报完毕,坐了回去。

    叶坤询问刘艾:“请问刘艾先生,对于农桑工作,有何高见?”

    刘艾也不客气,问了秦丑几个问题,了解了大致情况,然后说道:

    “棉花做衣服被子,优于丝麻,适合所有人。但是想把棉花推广开来,还得下放权力,允许民间纺棉织布,自由交易。朝廷只需要征收农税就行,没必要进行棉纺专卖。”

    叶坤点点头:“这两年缺钱,所以我们棉纺产品专卖,不许民间插手。开放棉纺业,我们也有打算,估计在明年。

    但是有个问题,一旦放开了,地方豪绅士族,也会垄断这个产业,高价销售,老百姓还是买不起。”

    刘艾一笑:“棉纺业用工巨大,豪绅士族,也得雇佣百姓干活。百姓有活干,就能在这个行业里赚钱吃饭。”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确如此。

    看来刘艾这家伙,还懂得经济学。

    叶坤笑道:“刘艾先生的话,有道理。各位大人看看,今年的棉纺业,能不能放开?”

    工部反对:“原定是明年放开的,今年放开,来不及。”

    财税部也反对:“如果今年放开,我们的财税任务就不能完成。”

    “这样吧。”叶坤想了想:

    “今年局部放开,做几个试点,同时检测一下我们设计的民用纺织机械,培训一批民间技术员。高端棉纺产品,就算放开了,民间也做不来,还是我们的垄断生意。”

    因为生产力、文化程度、组织能力的限制,高端产业,民间注定做不来。

    比如现在的煤炭开采、铁矿开采、钢铁、炼焦,甚至瓷器和玻璃,肥皂和火柴,民间都搞不起来。

    豪绅士族有钱,也办不成。技术不到位,勉强上马,产品也没有竞争力。

    榨油业,叶坤早就开放了。

    但是各地豪绅士族的作坊里,同类产品,产油率明显低于国营大厂。

    叶坤只要做高端产业,加上税收和徭役,就能维持朝廷正常运转了。

    毕竟这时候的人口,才两千万出头,规模也就后世的半个省。

    农桑问题议定以后,户部和工部,汇报情况。

    户部反映的情况是,民间新生儿很多,也有很多少年成长起来,需要授田。

    田地倒是很多,但是每年授田,每年都要登记,增加了管理成本。

    叶坤询问刘艾的意见。

    刘艾说道:“三年一授田,统一登记管理。荒地可以让百姓开发,三年以后征税。缺田的,自己就会去开垦荒地。”

    叶坤摇摇头:“荒田也不能随便放手,一旦被百姓开荒了,再拿回来,就伤感情。我们有屯田军,到处整理废弃的农田,可以忙过来。”

    刘艾问道:“你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屯田兵也忙不过来。”

    “劳动力,很快就会有了。”叶坤拿起手边的一封信,笑道:

    “宋婆留和秦二午、王猛,从交址半岛,请来了六万异族劳工,很快就到。男工送去挖煤炼铁,女工进入纺织厂。这样的话,我们本地百姓,就可以安心搞农业了。”

    刘艾很吃惊:“我们已经打到交址了吗?”

    “何止是交址?”叶坤嘿嘿一笑:

    “劳动力的事,大家不用担心。我们计划,每年从海外,引进二三十万异族劳工,来参与我们的建设。”

    粮食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今年的粮食产量,两年都吃不完。

    而劳动力问题,却依旧严重。

    开山修路,挖煤炼铁,需要大量的苦工。

    还有五大都城建设,还有大运河计划,给叶坤两百万苦力,都不嫌多!

    听说从交址请来几万异族劳工,大家都心领神会地笑了。

    叶坤让工部继续汇报。

    工部和交通部,实际上很忙,工作千头万绪。

    一上午的会议结束,叶坤宣布道:

    “我回到许昌这些天,大家连续开会,都很累。给大家几天假,都放松一下。以后形成一个制度,每十天放假两天,每个月,六天假期。”

    众人都开心了,笑道:“这样最好,也让我们手下的官吏,稍微休息一下。”

    叶坤看着刘艾,说道:

    “刘艾先生,你跟着总理大臣桑不疑,做个助手吧。学习一个月,了解九部具体工作和形势以后,我再另外委任你的工作。”

    初来乍到,再厉害的人,也不能担当重任。

    必须学习历练。

    刘艾抱拳遵命,又说道:“我有个建议……”

    叶坤点头:“直说无妨。”

    刘艾想了想:“九部大臣,都是南方人,没有中原人。所以中原士族和读书人,多少有些意见和牢骚。汉王既然以全国为棋局,就该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棋子,而不是偏向南方。”

    于归农等人,都一脸不爽。

    因为刘艾这句话,把九部大臣都得罪光了。

    刘艾一笑:“其实这话,只是借我的口说出来而已。汉王心里,想必也是这么打算的。”

    “刘先生,你一说话就得罪人。”

    叶坤叹气,笑道:“并非我不用北方士人,只是没发现合适的。你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不论老幼,有才能都可担当大任。”

    刘艾抱拳道:“何不全国选拔,收揽人才?”

    科举制,叶坤早就有打算了。

    但是目前,只在大学里选拔人才,算是小规模的科举,没有举办全国大考。

    既然刘艾提起,叶坤便说道:

    “既然如此,就让吏部和文教部负责,讨论一下全国大考的可行性。刘艾先生,参与讨论。”

    于归农笑道:“那还是考不过益州,因为成都大学,办得最早。益州百姓,学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