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亲戚
当郭靖的目光如炬,逐一扫视在场众人时,他的面色逐渐变得冷峻而深沉。他心中泛起一丝波澜,思考着什么才是亲戚朋友。
何为亲戚?何为朋友?所谓亲戚,乃是血脉相连,共同承载着家族传承之人。父亲的家人,我们称之为亲,那是血脉的延续,是家族之树的枝干;而母亲的家人,我们称之为戚,同样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责任,是家族之树的枝叶。亲和戚共同构筑起一个完整的家族体系。
在这世上,还有一种更为珍贵的情谊,那便是朋友。利益相同者,我们称之为朋。他们或许并非血脉相连,但却能在关键时刻与我们并肩作战,共同面对风雨。而心灵相通者,我们称之为友。他们是我们灵魂的知己,是我们心灵的慰藉,他们理解我们的喜怒哀乐,陪伴我们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眼前的这群人,郭靖并未将他们简单地归类于“亲戚”这个词语之下。他们与他并无太多血脉相连,亦非通过真心换真情累积下的深厚情谊。他们与世间大多数人无异,在交往的细微之处,总是难以摆脱那些错综复杂的功利色彩。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着算计与比较,言语间不经意间流露出“我希望你过的好,但不希望你过的比我好”的微妙心理。这种心态并非出于恶意,而是人性中固有的攀比与自我保护机制在作祟。然而,在郭靖看来,这样的关系并不足以支撑起深厚的情感纽带。
他深知,真正的亲戚关系,应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之上。他们无需过多的言语,便能感受到彼此间的温暖与关怀。而眼前的这群人,虽然表面上与他交往,但内心却充满了算计与防备,这种关系让郭靖感到疏离与冷漠。
因此,他在心中默默地与他们划清界限,将他们归类为一般的社交关系。他明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而真正的亲戚关系,却是那些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用真心换真情的人。
这就是人性,郭靖虽从未想过深究。然而,命运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牵扯着他与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他的母亲,李桂芳,总是怀揣着一颗慈悲之心,对那些曾经有过交集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大姨,抱有深深的同情与怜悯。
李桂芳的善良与慷慨,使得她常常在私下里偷偷救济大姨,希望能为她带来一丝生活的希望。然而,这份无私的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让大姨变得愈发依赖,甚至将李桂芳的善良视为理所当然。
上一次,李桂芳更是提出了一个让郭靖感到为难的请求——希望他能拉大姨一把,助她一臂之力。郭靖虽然心中不大情愿,但能理解母亲的苦衷,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未曾料到的是,今天大姨竟然直接登门而来。她的到来,让郭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他知道,大姨的这次来访,必定是带着某种目的而来。
郭靖轻轻关上门,转身之际,他的眉头紧锁,显然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也想知道,这群突如其来的访客究竟怀揣着怎样的目的。大年初一就来拜年,这实在是有违常理,让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在秦川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谚语:“初一十五,只上香,不访友。”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人们认为更适合烧香拜神,以此祈求神灵的保佑,而不是去拜访亲友。
另一种说法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这句俗语让人们觉得在初一和十五这两天走亲戚并不吉利,担心会给他人带来不祥之兆。因此,大年初一更多地被视为家庭团聚的宝贵时光。在这一天,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共度欢乐时光,而不是选择外出拜访亲戚。
这样的习俗和传统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一种默契,人们会在这两天避免拜访亲戚,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然而,今天这群人的到访显然打破了这一惯例,让郭靖感到既惊讶又好奇。
郭靖凝视着眼前突然登门的大姨夫一家,心中原有的宁静和暖意瞬间烟消云散。他对这个大姨夫一家早已心知肚明,他们就是那种典型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访客。平日里,他们鲜少主动与郭靖家来往,除非是有求于人或是有利可图。
郭靖不禁回想起与大姨夫一家的过往交往,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凉意。这次他们选择在大年初一这样的日子前来拜访,更让郭靖觉得其中必有蹊跷。
郭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动。他明白,能让大姨夫一家拉下老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前来拜访,其背后的原因必然不简单。结合大姨夫一家的品行和过往经历,郭靖很快便猜到了其中的缘由——他们又赌钱赌输了,被债主追得无处可去,这才厚着脸皮上门寻求帮助。
他们显然是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而来的。随着秦王酒厂年货节和抽奖活动的逐渐传开,村民们已经纷纷知晓这家酒厂重新焕发了生机,甚至活动还由郭靖的丈夫郭援朝亲自主持。只要稍加打听,人们便能知晓郭靖家近期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些访客的到来,除了听闻酒厂复苏的消息外,还有一个更为隐秘的原因。之前,郭靖的二姨在村里承包了山坡和池塘,计划散养野生的野鸡和河中鱼鳖。以二姨的性格,她显然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这样的好事她自然会与亲朋好友分享。郭靖猜测,二姨很可能已经向大姨透露了这个消息。
想到这些,郭靖不由得再次瞥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大姨。她脸上带着几分歉意,但也带着几许期待,但眼中却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郭靖心中不禁感到失望。
在腊月二十二的那天,母亲与自己谈及了大姨的近况。那时,自己已经答应二姨和三姨,会帮助她们建立养鸡场和鱼塘。那时母亲就提到过大姨的事,自己当时也答应让大姨进厂上班,无论是后勤还是质检都可以。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郭靖的意料。当自己满心期待,以为可以拉大姨出坑的时候,母亲却告诉自己,大姨因为要在家里给姨夫做饭,无法离家工作。听到这个消息,郭靖不禁无奈地笑了笑,心中对大姨的期望和信任瞬间崩塌。
正如那句古话所说:“但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郭靖对大姨的同情和怜悯,在这一刻化为了深深的无奈和失望。
大姨夫,一踏入郭靖家的大门,目光便立刻被沙发上那位威严的身影吸引。只见郭援朝身着一袭深色的中山装,端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却自带着一股日积月累形成的上位者气势。中山装上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沉稳与庄重,仿佛无形中散发出一股令人敬畏的威压。这股威压让许建朝在踏入门槛的那一刻,竟然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夺门而出的冲动。
就在许建朝感到有些局促不安时,郭靖的母亲李桂芳听到了客厅的动静,急忙从厨房出来查看。她一眼就看到了大姨和两个熟悉的老表,顿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李桂芳笑容满面地与他们打过招呼,随后便拉着大姨的手,亲切地走进了厨房,想要好好叙叙旧。
客厅的空间原本就有限,此刻大姨夫和两个老表被晾在一旁,更显得空间局促。他们三人站在那儿,彼此间显得有些尴尬,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郭靖见状,立刻从阳台搬来了三个小方凳子,打破了这沉默而略显尴尬的氛围。
他招呼着两个老表先入座,尽量让客厅的空间显得宽敞一些。然后,他走到茶几前,看着父亲郭援朝坐在那里,依旧是一言不发的样子,他知道父亲是不想与这群人产生交集,连话都懒得搭理。
郭靖出于礼貌,便顺手拿起茶壶,给大姨夫和两个老表都倒上了茶水。他小心翼翼地将茶杯放在几人面前的茶几上。然后,他才开口问道,声音温和而又不失礼貌:“姨夫,您们今天特地来访,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许建朝本来心里就有些尴尬和紧张,此刻听到郭靖的话,仿佛是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他松了口气,却故意顾左右而言他,试图掩饰真实的来意:“哪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这不就是大过年的嘛,你大姨想念你妈了,所以我们过来看看。”他的话语中带着些许的闪烁其词,显然是在回避真正的问题。
郭靖听着这个明显有些蹩脚的理由,不由得轻轻地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好笑:我信你个鬼,你这个糟老头子,真是坏得很!这么明显的借口也亏他能说得出来。大年初一的,谁到处走亲戚啊,分明就是有事来找我们,却还偏偏要嘴硬,拉不下脸来明说。好,你不说,我也不问,我倒要看看你能扛到什么时候。
父亲郭援朝静静地坐在沙发上,面容冷峻,一言不发。他自顾自地品着茶,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沉稳而庄重。这种气质无形中给整个客厅带来了一种压力,使得许建朝和他的两个老表都不敢放肆,只能小心翼翼地坐在那儿,如坐针毡,生怕稍有不慎就会触碰到郭援朝的底线。
许建朝和他的两个老表虽然有些尴尬和不安,但看着郭援朝那严肃的面容,他们也不敢轻易开口。而郭靖也看出了他们的不自在,但他并没有追问,而是选择了沉默。
三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喝着茶。直到三杯茶下肚,郭靖刚想开口送客时,厨房的母亲李桂芳的声音打破了这份沉默:“小靖,你过来一下。”郭靖闻言,便起身走向厨房,留下许建朝和他的两个老表在客厅里继续坐着,心中却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郭靖此时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大姨夫并非真的不想说,而是打算利用亲情牌,来作为他们此行的掩护。他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深深的鄙夷之情,他认为作为一个男子,有什么事情就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何必用这种迂回的方式,还要依赖女人来出头。
郭靖应了母亲一声“哦”,便转身走进了厨房。一踏入厨房,他便看到了二姨,她的面庞湿润,梨花带雨,显然刚才也是经历了一场情绪的发泄。
母亲李桂芳紧张地拽着郭靖的胳膊,声音压得极低,生怕被外面的许建朝听到:“小靖,你姨夫在外面赌博,结果输了一千多块钱,这钱现在利滚利,已经涨到了四千多。那些收账的人说了,如果今天还不上钱,他们就要剁了你姨夫的手。他现在无路可走了,才想到来咱家借点钱。”
郭靖听着母亲的话,心中已经明白了大半。他深知大姨夫这次来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借钱还赌债。他想起刚才大姨夫顾左右而言他的样子,心中更加鄙夷。他明白,大姨这次的感情攻势显然是奏效了,母亲在权衡利弊之后,显然倾向于借钱给大姨夫,希望能够平息这场风波。
郭靖并未立刻回应母亲的请求,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大姨,眼中闪烁着几分深思。他斟酌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大姨,其实我一直有句话想问你,但总是担心不太合适,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姨见状,轻轻拭去了眼角的泪水,脸上露出了柔和的笑容。她拍了拍郭靖的手背,安慰道:“靖娃,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在大姨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当讲的。”
何为亲戚?何为朋友?所谓亲戚,乃是血脉相连,共同承载着家族传承之人。父亲的家人,我们称之为亲,那是血脉的延续,是家族之树的枝干;而母亲的家人,我们称之为戚,同样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责任,是家族之树的枝叶。亲和戚共同构筑起一个完整的家族体系。
在这世上,还有一种更为珍贵的情谊,那便是朋友。利益相同者,我们称之为朋。他们或许并非血脉相连,但却能在关键时刻与我们并肩作战,共同面对风雨。而心灵相通者,我们称之为友。他们是我们灵魂的知己,是我们心灵的慰藉,他们理解我们的喜怒哀乐,陪伴我们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眼前的这群人,郭靖并未将他们简单地归类于“亲戚”这个词语之下。他们与他并无太多血脉相连,亦非通过真心换真情累积下的深厚情谊。他们与世间大多数人无异,在交往的细微之处,总是难以摆脱那些错综复杂的功利色彩。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着算计与比较,言语间不经意间流露出“我希望你过的好,但不希望你过的比我好”的微妙心理。这种心态并非出于恶意,而是人性中固有的攀比与自我保护机制在作祟。然而,在郭靖看来,这样的关系并不足以支撑起深厚的情感纽带。
他深知,真正的亲戚关系,应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之上。他们无需过多的言语,便能感受到彼此间的温暖与关怀。而眼前的这群人,虽然表面上与他交往,但内心却充满了算计与防备,这种关系让郭靖感到疏离与冷漠。
因此,他在心中默默地与他们划清界限,将他们归类为一般的社交关系。他明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而真正的亲戚关系,却是那些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用真心换真情的人。
这就是人性,郭靖虽从未想过深究。然而,命运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牵扯着他与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他的母亲,李桂芳,总是怀揣着一颗慈悲之心,对那些曾经有过交集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大姨,抱有深深的同情与怜悯。
李桂芳的善良与慷慨,使得她常常在私下里偷偷救济大姨,希望能为她带来一丝生活的希望。然而,这份无私的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让大姨变得愈发依赖,甚至将李桂芳的善良视为理所当然。
上一次,李桂芳更是提出了一个让郭靖感到为难的请求——希望他能拉大姨一把,助她一臂之力。郭靖虽然心中不大情愿,但能理解母亲的苦衷,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未曾料到的是,今天大姨竟然直接登门而来。她的到来,让郭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他知道,大姨的这次来访,必定是带着某种目的而来。
郭靖轻轻关上门,转身之际,他的眉头紧锁,显然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也想知道,这群突如其来的访客究竟怀揣着怎样的目的。大年初一就来拜年,这实在是有违常理,让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在秦川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谚语:“初一十五,只上香,不访友。”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人们认为更适合烧香拜神,以此祈求神灵的保佑,而不是去拜访亲友。
另一种说法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这句俗语让人们觉得在初一和十五这两天走亲戚并不吉利,担心会给他人带来不祥之兆。因此,大年初一更多地被视为家庭团聚的宝贵时光。在这一天,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共度欢乐时光,而不是选择外出拜访亲戚。
这样的习俗和传统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一种默契,人们会在这两天避免拜访亲戚,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然而,今天这群人的到访显然打破了这一惯例,让郭靖感到既惊讶又好奇。
郭靖凝视着眼前突然登门的大姨夫一家,心中原有的宁静和暖意瞬间烟消云散。他对这个大姨夫一家早已心知肚明,他们就是那种典型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访客。平日里,他们鲜少主动与郭靖家来往,除非是有求于人或是有利可图。
郭靖不禁回想起与大姨夫一家的过往交往,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凉意。这次他们选择在大年初一这样的日子前来拜访,更让郭靖觉得其中必有蹊跷。
郭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动。他明白,能让大姨夫一家拉下老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前来拜访,其背后的原因必然不简单。结合大姨夫一家的品行和过往经历,郭靖很快便猜到了其中的缘由——他们又赌钱赌输了,被债主追得无处可去,这才厚着脸皮上门寻求帮助。
他们显然是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而来的。随着秦王酒厂年货节和抽奖活动的逐渐传开,村民们已经纷纷知晓这家酒厂重新焕发了生机,甚至活动还由郭靖的丈夫郭援朝亲自主持。只要稍加打听,人们便能知晓郭靖家近期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些访客的到来,除了听闻酒厂复苏的消息外,还有一个更为隐秘的原因。之前,郭靖的二姨在村里承包了山坡和池塘,计划散养野生的野鸡和河中鱼鳖。以二姨的性格,她显然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这样的好事她自然会与亲朋好友分享。郭靖猜测,二姨很可能已经向大姨透露了这个消息。
想到这些,郭靖不由得再次瞥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大姨。她脸上带着几分歉意,但也带着几许期待,但眼中却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郭靖心中不禁感到失望。
在腊月二十二的那天,母亲与自己谈及了大姨的近况。那时,自己已经答应二姨和三姨,会帮助她们建立养鸡场和鱼塘。那时母亲就提到过大姨的事,自己当时也答应让大姨进厂上班,无论是后勤还是质检都可以。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郭靖的意料。当自己满心期待,以为可以拉大姨出坑的时候,母亲却告诉自己,大姨因为要在家里给姨夫做饭,无法离家工作。听到这个消息,郭靖不禁无奈地笑了笑,心中对大姨的期望和信任瞬间崩塌。
正如那句古话所说:“但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郭靖对大姨的同情和怜悯,在这一刻化为了深深的无奈和失望。
大姨夫,一踏入郭靖家的大门,目光便立刻被沙发上那位威严的身影吸引。只见郭援朝身着一袭深色的中山装,端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却自带着一股日积月累形成的上位者气势。中山装上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沉稳与庄重,仿佛无形中散发出一股令人敬畏的威压。这股威压让许建朝在踏入门槛的那一刻,竟然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夺门而出的冲动。
就在许建朝感到有些局促不安时,郭靖的母亲李桂芳听到了客厅的动静,急忙从厨房出来查看。她一眼就看到了大姨和两个熟悉的老表,顿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李桂芳笑容满面地与他们打过招呼,随后便拉着大姨的手,亲切地走进了厨房,想要好好叙叙旧。
客厅的空间原本就有限,此刻大姨夫和两个老表被晾在一旁,更显得空间局促。他们三人站在那儿,彼此间显得有些尴尬,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郭靖见状,立刻从阳台搬来了三个小方凳子,打破了这沉默而略显尴尬的氛围。
他招呼着两个老表先入座,尽量让客厅的空间显得宽敞一些。然后,他走到茶几前,看着父亲郭援朝坐在那里,依旧是一言不发的样子,他知道父亲是不想与这群人产生交集,连话都懒得搭理。
郭靖出于礼貌,便顺手拿起茶壶,给大姨夫和两个老表都倒上了茶水。他小心翼翼地将茶杯放在几人面前的茶几上。然后,他才开口问道,声音温和而又不失礼貌:“姨夫,您们今天特地来访,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许建朝本来心里就有些尴尬和紧张,此刻听到郭靖的话,仿佛是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他松了口气,却故意顾左右而言他,试图掩饰真实的来意:“哪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这不就是大过年的嘛,你大姨想念你妈了,所以我们过来看看。”他的话语中带着些许的闪烁其词,显然是在回避真正的问题。
郭靖听着这个明显有些蹩脚的理由,不由得轻轻地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好笑:我信你个鬼,你这个糟老头子,真是坏得很!这么明显的借口也亏他能说得出来。大年初一的,谁到处走亲戚啊,分明就是有事来找我们,却还偏偏要嘴硬,拉不下脸来明说。好,你不说,我也不问,我倒要看看你能扛到什么时候。
父亲郭援朝静静地坐在沙发上,面容冷峻,一言不发。他自顾自地品着茶,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沉稳而庄重。这种气质无形中给整个客厅带来了一种压力,使得许建朝和他的两个老表都不敢放肆,只能小心翼翼地坐在那儿,如坐针毡,生怕稍有不慎就会触碰到郭援朝的底线。
许建朝和他的两个老表虽然有些尴尬和不安,但看着郭援朝那严肃的面容,他们也不敢轻易开口。而郭靖也看出了他们的不自在,但他并没有追问,而是选择了沉默。
三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喝着茶。直到三杯茶下肚,郭靖刚想开口送客时,厨房的母亲李桂芳的声音打破了这份沉默:“小靖,你过来一下。”郭靖闻言,便起身走向厨房,留下许建朝和他的两个老表在客厅里继续坐着,心中却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郭靖此时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大姨夫并非真的不想说,而是打算利用亲情牌,来作为他们此行的掩护。他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深深的鄙夷之情,他认为作为一个男子,有什么事情就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何必用这种迂回的方式,还要依赖女人来出头。
郭靖应了母亲一声“哦”,便转身走进了厨房。一踏入厨房,他便看到了二姨,她的面庞湿润,梨花带雨,显然刚才也是经历了一场情绪的发泄。
母亲李桂芳紧张地拽着郭靖的胳膊,声音压得极低,生怕被外面的许建朝听到:“小靖,你姨夫在外面赌博,结果输了一千多块钱,这钱现在利滚利,已经涨到了四千多。那些收账的人说了,如果今天还不上钱,他们就要剁了你姨夫的手。他现在无路可走了,才想到来咱家借点钱。”
郭靖听着母亲的话,心中已经明白了大半。他深知大姨夫这次来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借钱还赌债。他想起刚才大姨夫顾左右而言他的样子,心中更加鄙夷。他明白,大姨这次的感情攻势显然是奏效了,母亲在权衡利弊之后,显然倾向于借钱给大姨夫,希望能够平息这场风波。
郭靖并未立刻回应母亲的请求,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大姨,眼中闪烁着几分深思。他斟酌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大姨,其实我一直有句话想问你,但总是担心不太合适,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姨见状,轻轻拭去了眼角的泪水,脸上露出了柔和的笑容。她拍了拍郭靖的手背,安慰道:“靖娃,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在大姨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当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