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阅古籍太子得良策
次日,苻苌虽说暂时还没有想到好办法,但是他决定重新回到弘农县去,因为他发现,要是按照他之前的想法,一个县一个县去过的话,实在是太麻烦了,于是他想着回到弘农县去统一调遣。
于是,他命人在给当地的百姓们留下一些粮食之后,便又重新朝着弘农县的方向赶去,同时,他还派遣麾下军士分头前往弘农郡的其他诸县去打探一下现如今各县的情况。
当苻苌再次回到弘农县的时候,他敏锐的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难民了,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得到多少官府的救济。
而苻靓与袁襄等人也是为苻苌的突然回来感到意外,苻靓询问:“大哥,怎么了?华泽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啊?”
苻苌面沉如水:“情况不妙。”在回来的这几日,他已经差不多了解了弘农郡各县目前的一个状况。
苻苌现在是心急如焚,虽说如今仅仅只是一个开端,目前蝗灾仍旧处于不断扩大的局面,若是放任不管的话,他已经想到了最后的局面——蝗灾肆掠,粮价飞涨,百姓们易子相食,而且还极有可能引发瘟疫,再加上现在关中饥荒,一定会对秦国造成巨大的打击。
“袁太守,你此处可有古籍,类似前汉书那些,都给我拿到府上来吧。”苻苌说完,便又回到了之前袁襄为他们准备的府邸之中。
不一会儿,袁襄便亲自带着几个小吏来了:“太子殿下,这些都是我按照您的吩咐找到的。”说着,袁襄指了指小吏们抬的几箱子书籍。
苻苌看着这些书籍不由得心烦意乱,但还是朝袁襄点了点头:“好,辛苦袁太守了。”
“为太子殿下效力,是我的荣幸,那我就先不打扰太子殿下了。”说罢,袁襄便恭恭敬敬的带着那几个小吏退了出去。
苻苌翻了翻书籍,先找到了一本陈寿所编写的《三国志》来,然后他便坐在一旁阅读了起来。
两个时辰之后,苻苌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合上《三国志》,又开始寻找其他的书籍,结果看到了《论语》、《孟子》等等,苻苌气笑了,自己要找如何对付蝗灾的办法,看这些玩意有什么用,但是一想到是自己没有给袁襄说清楚,便只好忍着烦躁继续翻找,而《论语》那些这都是被苻苌随意的丢在了一旁。
突然,苻苌眼前一亮,竟然发现了一本由晋散骑常侍虞预着作的《晋书》,苻苌依稀记得虞预和他哥哥虞喜(历史、天文学家)都是大才,只不过这两人都在南方的晋室,没想到,在此处居然可以见到他的着作。
可是苻苌在看完之后就后悔了,他有点想破口大骂一番,在《三国志》里,陈寿曾记载了一场关于建安八年(203)的蝗灾,结果最后的总结就是老天爷要灭亡袁尚(当时曹操正在和袁绍诸子交战)。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虞预的《晋书》之中,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十年(274)的时候,出现了蝗灾,然后身居高位的贾充、荀勖就遭殃了,说是因为两人嫉妒陷害忠心正直的人才导致蝗灾的出现。
虽然他也清楚,贾充、荀勖这两个也不是什么好人,可是要是把蝗灾的出现强加在二人的头上,苻苌属实觉得是有些冤枉他们两个了,况且,如今,秦国在自己父皇的英明领导下正在不断变强,结果遇到这么一场蝗灾,他害怕会有有心人跳出来扰乱视听,因此此次他必须将蝗灾镇压下去,以此来堵住那些有心人都嘴才行。
苻苌有些颓废,他将《三国志》和《晋书》收拾好,重新放回到一旁的箱子里,然后又去收拾之前被他丢下一旁的《论语》那些,看来这些书里,还是没有自己想要找的东西啊。
突然,苻苌的目光不由得被一本刚好打开的书上的内容所吸引,他不由得念了出来:“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哈哈哈哈。”苻苌一把抓起那本书突然哈哈大笑:“我想到了,我想到了。”苻苌又合上书看了一眼书名——《诗经》。
“咚咚咚。”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人敲响,苻苌问道:“谁在门口?”
“大哥,是我,我可以进来吗?”门外传来了苻靓的声音。
苻苌将《诗经》放到一旁的桌子上,然后才说道:“二弟,进来吧。”
苻靓得到苻苌的允许,便推开门走了进来,看着正在收拾书籍的苻苌,苻靓问道:“大哥,你要这些书籍干什么啊?”
苻苌也没有对苻靓隐瞒,说道:“我只是想看看以前的人们是怎么对抗蝗灾的罢了。”
“嗯,那大哥你找到方法了吗?”
苻苌停下手里的动作回答:“应该算是找到了吧,对了,我之前叫你注意那袁襄的动静,现在可有了情况?”
“大哥,我这会儿来找你就是为了给你说这个事情,袁襄一事我已经有了一点眉目,可以确定这里边有问题,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什么有力的证据。”苻靓说道。苻苌点了点头:“行,那你这段时间还是主要盯着袁襄,务必要抓到他的证据出来。”
“好的,大哥你放心吧。”
在苻靓走后,苻苌又叫来忠禄吩咐道:“阿禄,你去通知袁襄一声,就说叫他在明天的时候,把灾民们都聚集到一处来,孤要赈灾训话。”
“遵命,殿下。”
苻苌整理好书籍之后,又来到了桌子后边坐下,然后拿起《诗经》又重新将那一篇看了一遍,随后在脑海中不断思考着明天该怎么对所有的老百姓们说才可以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次日一早,思考了半宿的苻苌总算是想好了一套说辞,他拿冷水擦了擦脸,使自己更加清醒一点。
这时,忠禄走了过来汇报道:“殿下,平原王、淮南王还有袁太守都在门外候着了。”
“行,我们走吧。”说着,苻苌便带着忠禄走出了房门。
“太子殿下,您命忠公公吩咐的事情下官已经都安排妥当了。”袁襄看到苻苌出来,便赶紧向他汇报道。
“嗯,辛苦你了,袁太守,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出发吧。”
袁襄一脸谄媚:“能够为太子殿下效劳,是下官的荣幸。”
一行人来到城墙之上,苻苌向下望去,在距离城门不远的地方,搭建了四个施粥的棚子,而底下则已经是聚集满了乌压压的灾民。
这时,袁襄朝着底下大喊了一声:“恭迎太子殿下!”原本有些躁动的百姓们,此时也是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纷纷抬头望向了城头。
苻苌则是朝着底下的百姓们挥手示意:“我大秦的子民们,不要担忧,此次孤亲自前来就是为了帮助大家一起抵御蝗灾的,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可以成功渡过此次灾难的。”
百姓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句:“相信在太子殿下的带领下我们一定可以渡过此次灾难的!”
接着其他的百姓也都是纷纷跟着喊:“太子殿下千岁!”
苻苌则是转头看了袁襄一眼,袁襄则是一脸憨厚老实的模样冲苻苌笑了笑。
苻苌抬起手示意百姓们先安静下来,然后才继续说道:“各位乡亲们,如何抵御蝗灾,孤已经想到了办法,只是还需要各位的帮助才行。”
“太子殿下尽管吩咐便是。”
苻苌这才大声的说道:“孤抵御此次蝗灾的办法,便是消灭它们,希望各位乡亲们可以随孤一同捕杀蝗虫,将其抛入烈火中烧杀掉。”
此话一出,站在苻苌身边的苻靓、袁襄等人也都是一脸吃惊的看向了他,而底下的百姓们也是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之中。
一个百姓说道:“太子殿下,这蝗虫乃是神虫啊,是上天的使者,不可以捕杀的啊。”其他的百姓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很明显他们也是支持这个百姓说的话的。
苻苌却是一脸严肃的说道:“孤不管它们是神虫还是天灾,孤只看到了在它们的肆掠之下,孤的子民们的生命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孤知道,从蝗灾爆发到现在,已经有不少的人离我们而去了,而且像这种远离家乡逃亡他处,孤相信,各位的心中也肯定是不愿意的。苍天不仁,以蝗灾来祸害我大秦的子民,因此,哪怕就算它们真的是神虫,孤也决意灭蝗,若是出了一切差池,便让苍天来惩罚孤吧,孤愿意以一己之力担下所有的惩罚,只希望,上苍不要再伤害我大秦无辜的子民们了。”
(注:1、现在二十四史里的《晋书》是在唐朝的时候由房玄龄等人编撰的,但是在之前,晋朝的散骑常侍虞预(东吴虞翻曾孙)也曾编撰过《晋书》,共计四十四卷,其内容大多经战乱而失佚,到隋朝时,仅剩二十六卷,估计当时房玄龄等人编撰的时候,也曾借鉴过虞预的内容。
2、那段内容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大田》,意思是蛀食稻心的害虫(螟)、食苗叶的害虫(螣)、食稻根的害虫(蟊)、食稻茎的害虫(贼),不许伤害我的幼苗,幸亏田地里有农神保佑,抓住它们扔进火里烧掉。)
喜欢秦武桓帝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于是,他命人在给当地的百姓们留下一些粮食之后,便又重新朝着弘农县的方向赶去,同时,他还派遣麾下军士分头前往弘农郡的其他诸县去打探一下现如今各县的情况。
当苻苌再次回到弘农县的时候,他敏锐的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难民了,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得到多少官府的救济。
而苻靓与袁襄等人也是为苻苌的突然回来感到意外,苻靓询问:“大哥,怎么了?华泽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啊?”
苻苌面沉如水:“情况不妙。”在回来的这几日,他已经差不多了解了弘农郡各县目前的一个状况。
苻苌现在是心急如焚,虽说如今仅仅只是一个开端,目前蝗灾仍旧处于不断扩大的局面,若是放任不管的话,他已经想到了最后的局面——蝗灾肆掠,粮价飞涨,百姓们易子相食,而且还极有可能引发瘟疫,再加上现在关中饥荒,一定会对秦国造成巨大的打击。
“袁太守,你此处可有古籍,类似前汉书那些,都给我拿到府上来吧。”苻苌说完,便又回到了之前袁襄为他们准备的府邸之中。
不一会儿,袁襄便亲自带着几个小吏来了:“太子殿下,这些都是我按照您的吩咐找到的。”说着,袁襄指了指小吏们抬的几箱子书籍。
苻苌看着这些书籍不由得心烦意乱,但还是朝袁襄点了点头:“好,辛苦袁太守了。”
“为太子殿下效力,是我的荣幸,那我就先不打扰太子殿下了。”说罢,袁襄便恭恭敬敬的带着那几个小吏退了出去。
苻苌翻了翻书籍,先找到了一本陈寿所编写的《三国志》来,然后他便坐在一旁阅读了起来。
两个时辰之后,苻苌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合上《三国志》,又开始寻找其他的书籍,结果看到了《论语》、《孟子》等等,苻苌气笑了,自己要找如何对付蝗灾的办法,看这些玩意有什么用,但是一想到是自己没有给袁襄说清楚,便只好忍着烦躁继续翻找,而《论语》那些这都是被苻苌随意的丢在了一旁。
突然,苻苌眼前一亮,竟然发现了一本由晋散骑常侍虞预着作的《晋书》,苻苌依稀记得虞预和他哥哥虞喜(历史、天文学家)都是大才,只不过这两人都在南方的晋室,没想到,在此处居然可以见到他的着作。
可是苻苌在看完之后就后悔了,他有点想破口大骂一番,在《三国志》里,陈寿曾记载了一场关于建安八年(203)的蝗灾,结果最后的总结就是老天爷要灭亡袁尚(当时曹操正在和袁绍诸子交战)。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虞预的《晋书》之中,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十年(274)的时候,出现了蝗灾,然后身居高位的贾充、荀勖就遭殃了,说是因为两人嫉妒陷害忠心正直的人才导致蝗灾的出现。
虽然他也清楚,贾充、荀勖这两个也不是什么好人,可是要是把蝗灾的出现强加在二人的头上,苻苌属实觉得是有些冤枉他们两个了,况且,如今,秦国在自己父皇的英明领导下正在不断变强,结果遇到这么一场蝗灾,他害怕会有有心人跳出来扰乱视听,因此此次他必须将蝗灾镇压下去,以此来堵住那些有心人都嘴才行。
苻苌有些颓废,他将《三国志》和《晋书》收拾好,重新放回到一旁的箱子里,然后又去收拾之前被他丢下一旁的《论语》那些,看来这些书里,还是没有自己想要找的东西啊。
突然,苻苌的目光不由得被一本刚好打开的书上的内容所吸引,他不由得念了出来:“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哈哈哈哈。”苻苌一把抓起那本书突然哈哈大笑:“我想到了,我想到了。”苻苌又合上书看了一眼书名——《诗经》。
“咚咚咚。”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人敲响,苻苌问道:“谁在门口?”
“大哥,是我,我可以进来吗?”门外传来了苻靓的声音。
苻苌将《诗经》放到一旁的桌子上,然后才说道:“二弟,进来吧。”
苻靓得到苻苌的允许,便推开门走了进来,看着正在收拾书籍的苻苌,苻靓问道:“大哥,你要这些书籍干什么啊?”
苻苌也没有对苻靓隐瞒,说道:“我只是想看看以前的人们是怎么对抗蝗灾的罢了。”
“嗯,那大哥你找到方法了吗?”
苻苌停下手里的动作回答:“应该算是找到了吧,对了,我之前叫你注意那袁襄的动静,现在可有了情况?”
“大哥,我这会儿来找你就是为了给你说这个事情,袁襄一事我已经有了一点眉目,可以确定这里边有问题,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什么有力的证据。”苻靓说道。苻苌点了点头:“行,那你这段时间还是主要盯着袁襄,务必要抓到他的证据出来。”
“好的,大哥你放心吧。”
在苻靓走后,苻苌又叫来忠禄吩咐道:“阿禄,你去通知袁襄一声,就说叫他在明天的时候,把灾民们都聚集到一处来,孤要赈灾训话。”
“遵命,殿下。”
苻苌整理好书籍之后,又来到了桌子后边坐下,然后拿起《诗经》又重新将那一篇看了一遍,随后在脑海中不断思考着明天该怎么对所有的老百姓们说才可以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次日一早,思考了半宿的苻苌总算是想好了一套说辞,他拿冷水擦了擦脸,使自己更加清醒一点。
这时,忠禄走了过来汇报道:“殿下,平原王、淮南王还有袁太守都在门外候着了。”
“行,我们走吧。”说着,苻苌便带着忠禄走出了房门。
“太子殿下,您命忠公公吩咐的事情下官已经都安排妥当了。”袁襄看到苻苌出来,便赶紧向他汇报道。
“嗯,辛苦你了,袁太守,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出发吧。”
袁襄一脸谄媚:“能够为太子殿下效劳,是下官的荣幸。”
一行人来到城墙之上,苻苌向下望去,在距离城门不远的地方,搭建了四个施粥的棚子,而底下则已经是聚集满了乌压压的灾民。
这时,袁襄朝着底下大喊了一声:“恭迎太子殿下!”原本有些躁动的百姓们,此时也是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纷纷抬头望向了城头。
苻苌则是朝着底下的百姓们挥手示意:“我大秦的子民们,不要担忧,此次孤亲自前来就是为了帮助大家一起抵御蝗灾的,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可以成功渡过此次灾难的。”
百姓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句:“相信在太子殿下的带领下我们一定可以渡过此次灾难的!”
接着其他的百姓也都是纷纷跟着喊:“太子殿下千岁!”
苻苌则是转头看了袁襄一眼,袁襄则是一脸憨厚老实的模样冲苻苌笑了笑。
苻苌抬起手示意百姓们先安静下来,然后才继续说道:“各位乡亲们,如何抵御蝗灾,孤已经想到了办法,只是还需要各位的帮助才行。”
“太子殿下尽管吩咐便是。”
苻苌这才大声的说道:“孤抵御此次蝗灾的办法,便是消灭它们,希望各位乡亲们可以随孤一同捕杀蝗虫,将其抛入烈火中烧杀掉。”
此话一出,站在苻苌身边的苻靓、袁襄等人也都是一脸吃惊的看向了他,而底下的百姓们也是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之中。
一个百姓说道:“太子殿下,这蝗虫乃是神虫啊,是上天的使者,不可以捕杀的啊。”其他的百姓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很明显他们也是支持这个百姓说的话的。
苻苌却是一脸严肃的说道:“孤不管它们是神虫还是天灾,孤只看到了在它们的肆掠之下,孤的子民们的生命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孤知道,从蝗灾爆发到现在,已经有不少的人离我们而去了,而且像这种远离家乡逃亡他处,孤相信,各位的心中也肯定是不愿意的。苍天不仁,以蝗灾来祸害我大秦的子民,因此,哪怕就算它们真的是神虫,孤也决意灭蝗,若是出了一切差池,便让苍天来惩罚孤吧,孤愿意以一己之力担下所有的惩罚,只希望,上苍不要再伤害我大秦无辜的子民们了。”
(注:1、现在二十四史里的《晋书》是在唐朝的时候由房玄龄等人编撰的,但是在之前,晋朝的散骑常侍虞预(东吴虞翻曾孙)也曾编撰过《晋书》,共计四十四卷,其内容大多经战乱而失佚,到隋朝时,仅剩二十六卷,估计当时房玄龄等人编撰的时候,也曾借鉴过虞预的内容。
2、那段内容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大田》,意思是蛀食稻心的害虫(螟)、食苗叶的害虫(螣)、食稻根的害虫(蟊)、食稻茎的害虫(贼),不许伤害我的幼苗,幸亏田地里有农神保佑,抓住它们扔进火里烧掉。)
喜欢秦武桓帝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