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天上还能住人?各朝的震撼

    “我写的《梦天》!”

    “竟然被后人用作实验舱的名字!”

    李贺怔住了。

    他何德何能啊!

    他自小家境贫寒。

    虽然他七岁能诗,名扬京洛。

    但是科举屡屡不顺。

    他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

    但因弱冠遭遇父丧,需守孝三年。

    终于他可以参加河南府试,并一举获隽。

    可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些日子因遭遇妒才者以流言攻讦,他未能参加进士考试。

    这对他的打击甚重。

    他最近几天都有些精神恍惚。

    今日韩愈到访,准备慰藉落第的他。

    韩愈此时一脸激动。

    他握住李贺的双臂,轻轻摇晃。

    “长吉,如今天幕昭示你的诗名传后世。”

    “相信你的才学和声名也即将传遍大唐大街小巷。”

    “待我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你辩解。“

    “相信朝廷必能还你个公道。”

    “你必能重新参加科考!”

    李贺感觉幸福来的太突然。

    他连忙对着韩愈郑重的施了一礼。

    “多谢老师!”

    接着又对着天幕作了一揖。

    “多谢后世之人!”

    ......

    【“天宫”空间站。】

    【“天宫”又名“紫微宫”,是华夏神话中天地居住的宫殿。】

    【古之天地居所,今之载人空间站。】

    【以“天宫”为空间站取名,一方面寓意对未知天空的探索。】

    【另一方面,也有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得舒服之意。】

    【“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一起与“天宫”融为一体。】

    【向天发问,去发现那些藏在自然规律中的答案。】

    ......

    天幕中闪过一些剪辑过的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的画面。

    永乐年间。

    朱棣懵了。

    这可不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吗!

    他还以为三个航天员就是乘坐载人飞船溜一圈了就会返回地球。

    没想到他们还要在天外生活!

    “华夏后人也太不可思议了!竟然在天外之地建造了住所!”

    朱瞻基也傻眼了。

    “他们居住的名字叫天宫。”

    “这不就是像神话中的那样,在天外之地建造出了真实的天宫?”

    “后人不会还要在天外之地建个天庭出来吧?”

    朱瞻基沉默了,片刻之后又开口道:

    “嘶!”

    “这是不是后世新的“换家计划”?”

    “几十年前,换家毛熊国。”

    “现在,换家天宫?”

    ......

    嘉靖帝朱厚熜浑浊的老眼又泛起了亮光。

    他激动的霍然起身。

    “这是神迹吗?”

    “这里面居住的到底神仙还是人类?”

    “是神仙吧!”

    方才他看见天外之地一片虚无,已对修仙死心。

    而现在他看到天宫中是有“神仙”居住的。

    他更加确信自己的修道之路是对的!

    他又重新坐在炼丹炉前。

    不禁加快了扇炉火的速度。

    仿佛扇的越快,就越快见到神仙。

    然而回答他的只有“轰”的一声爆炸。

    ......

    李世民的眼睛瞬间瞪大。

    华夏把人运上天还不算完,还让别人在天上住一段时间。

    他感觉匪夷所思!

    华夏后世本事也太大了吧!

    “嘶!”

    “天上还能居住!”

    “朕不是在做梦吧!”

    “魏征,快喷喷朕!”

    李世民等了一会,都没听见魏征的声音。

    他疑惑地向魏征看去。

    只见朝堂上不止是魏征,其余大臣们均是一副呆若木鸡的神情。

    ......

    【“长征”运载火箭。】

    【“长征”一词,出自四渡赤水指挥官的诗《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火箭的命名,就是期望华夏航天事业能继承万里长征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不惧任何艰难险阻。】

    【实现华夏人“上九天揽月,踏宇宙星河”的航天梦。】

    ......

    诸葛亮捋了捋胡子。

    “长征......”

    “长路漫漫,征途星河。”

    “果然好名字!”

    似乎这些名字都是从华夏的历史长河中而来。

    这就是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

    ......

    【“天舟”货运飞船。】

    【“天舟”一词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

    【寓意着天地往来的星汉之舟。】

    【正是因为他们“天地运输”的属性,很多网友将天“天舟”货运飞船称为“天舟快递”。】

    ......

    辛弃疾正在田间劳作。

    他看到天幕中出现自己的诗,有一瞬间的恍惚。

    这是给范南伯的祝寿诗,结尾处意在劝勉范南伯出仕。

    他此刻想起了自己命运多舛的仕途。

    他年少时期便有着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他聚集了两千人,加入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担任掌书记,主管文书。

    而他奉命南下和南宋朝廷联络后,在返回途中,义军内部却发生了重大变故。

    叛徒张安国谋害耿京,并带领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

    为替耿京报仇,他率领五十骑兵袭击五万人敌营,成功捉拿张安国。

    自此他一战成名。

    当他踏入南宋政坛之时,他踌躇满志。

    他一心匡扶宋室、精忠报国。

    日夜渴望驰骋沙场,收复失地。

    他上书《美芹十论》《九议》,提出的北伐方法却一直都不被采纳。

    只因他是“归正人”的身份,并没有完全得到朝廷信任。

    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担任地方小官,远离军务。

    为官二十年,依然不受皇帝重用。

    最后他遭同僚弹劾,朝廷终于罢去他的所有职务。

    他也知道为何被朝廷所不喜。

    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

    他早就已经做好了归隐的准备。

    在被罢官之时,带湖新居正好落成。

    他将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他的妻子范氏正坐在一旁的树荫下休息。

    见他愣神,于是问道:

    “你年少何等英姿,如今在山中赋闲,难道不遗憾?”

    他淡淡一笑:

    “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如同钱老一样,我何尝不是在种一颗苹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