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石勒的藏宝
“村人都傻了,居然有人如此丧心病狂,老族长当时就气得昏倒了。”
“哼,这家伙倒是胆大妄为的很呢”小娘皮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后来愤怒的村人就拎起马棒揍他,榴书生就逃走,可这次他很不走运,没能像以前一样成功逃走。尽管他身法如电,走位风骚也没用。”
“不会被打死了吧”在小娘皮看来,祭祖时敢玷污祠堂,惊扰祖宗灵位,打死了也是活该。
“没有,他跑错了方向,他跑向村口的井台。那里经常打水,井口都是冰。他一下子的就摔倒了。然后就被追上了。村人乱棍殴打之。”
“他居然非常的抗打,最后打断了好多的木棍,他被打的满地乱滚,然后忽然开始呕吐,吐出来好多白沫子。满地都是。”
小娘皮哆嗦了一下子,说道“好恶心。”
“村人出了气,也不会把一个疯子怎么样。村人走了后他就嚎啕大哭,然后又开始悲伤的口吐白沫,等他哭累了,吐完了,再也吐不出来了,就伤心的打了水,在槽子里洗干净脸和身上的污秽,然后一个人回家了。”
“那后来呢”小娘皮问道。
“从那以后他就正常了,只不过沉默寡言,不爱搭理人。其他的和常人无异了。”
“那本书呢”小娘皮追问道。
“不知道,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杨凡耸耸肩,表示下面的事我也不知道了。
小娘皮第一次遇见断章狗,气愤的狠狠地在杨凡的脚上踩了一下。
“奇门遁甲故老相传有上下两册,上册讲的都是数术,一般用来看风水和算命。也可以从来参预军机。上册流传很广。下册据说讲的是仙术,不过这本书谁也没见过,你说的那些人可能得到是下册。”这时候那个画圈的邬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
“邬先生,我讲的就是故事,没事打发时间的,都是瞎编的,您别当真。您可有发现”杨凡笑着说道。
原来都是胡编乱造的,说的跟真事似的。小娘皮气鼓鼓的用小手在他腰间的嫩肉上掐着旋转了一百八十度。疼的杨凡龇牙咧嘴。
“我仔细的计算过了,生门就在这个地方。”说着邬先生用脚踩了踩脚下的一块石板。
“快,工兵都过来,把石板撬开。”杨凡命令道。
都折腾到半夜了,杨凡都有些困了,赶紧的,外面在烧烤,杨凡吩咐的,杀了陈家的五只羊,大兵们在花园里劈了梅花树烤全羊。作为大家辛苦的夜宵。弄完了赶紧开饭。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
邬九龄的本事果然不是盖的,石板被打开,下面还是一块石板,连续弄出来六块石板,下面出现了一个竖井。
张疙瘩一摆手,盗墓三人组识趣的咬着电石灯,钻了下去。一刻钟后,三兄弟就又爬了上来。
“老爷,下边没有金银财宝,也没有棺椁,全都是竹简和帛书。还有一些写着金字的玉册。算是值点钱。”
说着拿出了几捆竹简递给杨凡。
杨凡其实对金银没有太大的爱好,反倒对古董更加有爱。
“把下边的竹简和帛书都弄上来,注意不要弄乱了,里边摆放的按照顺序弄出来。”
“喏”工兵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一个时辰后足足上千筐的竹简和帛书被弄到了花园最大的房子南花厅,几人认真的翻阅了这些东西后,陷入深深的迷惑。石勒陛下的藏宝吗。怎么都是书。
良久之后,邬先生感叹的说道“史书上记载,石勒是奴隶出身,生逢乱世做了赵国的开国皇帝。他目不识丁,但是非常酷爱听别人给他念书。他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的帝王。他到处收集书籍,收藏在皇宫里,在他看来这些宝藏就是这些图书了。”
小娘皮气恼的扔下一捆竹简,郁闷的说道“找来找去,废了这么大的劲儿,就找到一些破竹子,真是晦气。”
邬先生笑着说道“也不能这么说,姑娘不必气恼。在我看来,这些书的价值远远超过那些金银财宝。”
看到杨凡和小娘皮看他,一副不解的样子。
邬先生介绍道。中国的文化自古以来经理了六次浩劫。
第一次是秦始皇焚书。除了秦宫典藏的外,大部分民间和地方的图书被烧毁。而秦宫的藏书又被项羽焚毁。从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典籍毁于一旦,楚汉战争是一次文化的浩劫。
第二次文化浩劫,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董卓劫持皇帝和大臣,为了逼迫百姓迁都长安,而放火焚烧洛阳房屋,当时的房屋都是木质的,大量书籍跟着烧城被焚毁。
随着皇室搬运到长安的部分藏书,也没有保住。后来长安也沦入战乱,皇家和官府典籍、民间藏书,尽数失踪。
幸亏当时有大才女蔡文姬。
她的父蔡邕曾藏书四千余卷,其被王允杀害,家被焚烧,蔡文姬被乱兵掳走,后又反复被各路叛军抢来抢去。最后又被匈奴人抢去。蔡家家破人亡,这些书籍都在战乱中失散。
曹操把曹文姬从匈奴人那里赎回来后,蔡文姬只凭惊人的记忆力居然能默写出四百卷。这些书被曹操引为至宝。可见东汉末年的战乱对文化的毁灭。
第三次是文化浩劫是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洛阳再次沦为废墟,民间和皇家典籍再一次损失殆尽。
而羯人石勒收集图书就是在这之后不久,司马氏流散的图书被石勒收集了很多,而这个宝藏就是石勒个人收集到的流散的图书典籍。
这些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后面的几次文化大毁灭,还有西魏灭南朝梁、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乾隆编撰四库全书、太平天国烧妖书等等。
杨凡听邬九龄介绍了石勒藏书的来历。敏锐的感觉到这些图书文献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金银玉石。如果能把这些东西带回现代,影印出版,把历史缺失的重要一环补上,对中华文明是巨大的贡献。
要不拍一张照片给管总看看。扬凡记得他好像对古籍很有研究。
。
“哼,这家伙倒是胆大妄为的很呢”小娘皮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后来愤怒的村人就拎起马棒揍他,榴书生就逃走,可这次他很不走运,没能像以前一样成功逃走。尽管他身法如电,走位风骚也没用。”
“不会被打死了吧”在小娘皮看来,祭祖时敢玷污祠堂,惊扰祖宗灵位,打死了也是活该。
“没有,他跑错了方向,他跑向村口的井台。那里经常打水,井口都是冰。他一下子的就摔倒了。然后就被追上了。村人乱棍殴打之。”
“他居然非常的抗打,最后打断了好多的木棍,他被打的满地乱滚,然后忽然开始呕吐,吐出来好多白沫子。满地都是。”
小娘皮哆嗦了一下子,说道“好恶心。”
“村人出了气,也不会把一个疯子怎么样。村人走了后他就嚎啕大哭,然后又开始悲伤的口吐白沫,等他哭累了,吐完了,再也吐不出来了,就伤心的打了水,在槽子里洗干净脸和身上的污秽,然后一个人回家了。”
“那后来呢”小娘皮问道。
“从那以后他就正常了,只不过沉默寡言,不爱搭理人。其他的和常人无异了。”
“那本书呢”小娘皮追问道。
“不知道,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杨凡耸耸肩,表示下面的事我也不知道了。
小娘皮第一次遇见断章狗,气愤的狠狠地在杨凡的脚上踩了一下。
“奇门遁甲故老相传有上下两册,上册讲的都是数术,一般用来看风水和算命。也可以从来参预军机。上册流传很广。下册据说讲的是仙术,不过这本书谁也没见过,你说的那些人可能得到是下册。”这时候那个画圈的邬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
“邬先生,我讲的就是故事,没事打发时间的,都是瞎编的,您别当真。您可有发现”杨凡笑着说道。
原来都是胡编乱造的,说的跟真事似的。小娘皮气鼓鼓的用小手在他腰间的嫩肉上掐着旋转了一百八十度。疼的杨凡龇牙咧嘴。
“我仔细的计算过了,生门就在这个地方。”说着邬先生用脚踩了踩脚下的一块石板。
“快,工兵都过来,把石板撬开。”杨凡命令道。
都折腾到半夜了,杨凡都有些困了,赶紧的,外面在烧烤,杨凡吩咐的,杀了陈家的五只羊,大兵们在花园里劈了梅花树烤全羊。作为大家辛苦的夜宵。弄完了赶紧开饭。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
邬九龄的本事果然不是盖的,石板被打开,下面还是一块石板,连续弄出来六块石板,下面出现了一个竖井。
张疙瘩一摆手,盗墓三人组识趣的咬着电石灯,钻了下去。一刻钟后,三兄弟就又爬了上来。
“老爷,下边没有金银财宝,也没有棺椁,全都是竹简和帛书。还有一些写着金字的玉册。算是值点钱。”
说着拿出了几捆竹简递给杨凡。
杨凡其实对金银没有太大的爱好,反倒对古董更加有爱。
“把下边的竹简和帛书都弄上来,注意不要弄乱了,里边摆放的按照顺序弄出来。”
“喏”工兵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一个时辰后足足上千筐的竹简和帛书被弄到了花园最大的房子南花厅,几人认真的翻阅了这些东西后,陷入深深的迷惑。石勒陛下的藏宝吗。怎么都是书。
良久之后,邬先生感叹的说道“史书上记载,石勒是奴隶出身,生逢乱世做了赵国的开国皇帝。他目不识丁,但是非常酷爱听别人给他念书。他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的帝王。他到处收集书籍,收藏在皇宫里,在他看来这些宝藏就是这些图书了。”
小娘皮气恼的扔下一捆竹简,郁闷的说道“找来找去,废了这么大的劲儿,就找到一些破竹子,真是晦气。”
邬先生笑着说道“也不能这么说,姑娘不必气恼。在我看来,这些书的价值远远超过那些金银财宝。”
看到杨凡和小娘皮看他,一副不解的样子。
邬先生介绍道。中国的文化自古以来经理了六次浩劫。
第一次是秦始皇焚书。除了秦宫典藏的外,大部分民间和地方的图书被烧毁。而秦宫的藏书又被项羽焚毁。从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典籍毁于一旦,楚汉战争是一次文化的浩劫。
第二次文化浩劫,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董卓劫持皇帝和大臣,为了逼迫百姓迁都长安,而放火焚烧洛阳房屋,当时的房屋都是木质的,大量书籍跟着烧城被焚毁。
随着皇室搬运到长安的部分藏书,也没有保住。后来长安也沦入战乱,皇家和官府典籍、民间藏书,尽数失踪。
幸亏当时有大才女蔡文姬。
她的父蔡邕曾藏书四千余卷,其被王允杀害,家被焚烧,蔡文姬被乱兵掳走,后又反复被各路叛军抢来抢去。最后又被匈奴人抢去。蔡家家破人亡,这些书籍都在战乱中失散。
曹操把曹文姬从匈奴人那里赎回来后,蔡文姬只凭惊人的记忆力居然能默写出四百卷。这些书被曹操引为至宝。可见东汉末年的战乱对文化的毁灭。
第三次是文化浩劫是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洛阳再次沦为废墟,民间和皇家典籍再一次损失殆尽。
而羯人石勒收集图书就是在这之后不久,司马氏流散的图书被石勒收集了很多,而这个宝藏就是石勒个人收集到的流散的图书典籍。
这些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后面的几次文化大毁灭,还有西魏灭南朝梁、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乾隆编撰四库全书、太平天国烧妖书等等。
杨凡听邬九龄介绍了石勒藏书的来历。敏锐的感觉到这些图书文献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金银玉石。如果能把这些东西带回现代,影印出版,把历史缺失的重要一环补上,对中华文明是巨大的贡献。
要不拍一张照片给管总看看。扬凡记得他好像对古籍很有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