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章 学子(三)

    “谭巡抚?”

    粟在庭的拳头立即收了回去,短暂的慌张了一下,却又恢复镇定,伸出手,“牙牌?”

    谭纶拿出来,象牙制作的牙牌上雕刻着精致的花纹,以及几行文字。

    粟在庭看了看,确实没错。

    谭纶看着粟在庭的眼睛,没有对高位者的畏惧,也没有对高官的慌张。

    穷苦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他们无路可退,他们只能冷静的面对一切。

    就算他们恐惧,他们也没有富豪老子,高权母亲来帮助他们。

    粟在庭并不算穷家孩子,但他的命苦。

    而且,家庭略略富裕也就是他中了举人后的这几年而已。

    “不错!眼里有光!眉目棱角锐利!是个好苗子!”

    谭纶收回牙牌,笑道,“你们县是巩昌府最早完成清查寺庙的,本堂就来巡查看看!”

    “结果知县苦苦哀求让我见一见你!”

    粟在庭消了怒气,面色暖和起来。

    “学生见过大人!”

    “不过您来晚了!学生毅然决定出家,绝不会半途放弃!”

    “不过您的激将法还是有…”

    “本堂这可不是激将法!”,说完,谭纶来到铜制佛像前,自从清查寺庙开始之后,每家寺庙只被允许留下一座铜制佛像,其他的金银铜的佛像均要上交。

    “本堂昨日听到知县的求情,还以为碰到了什么百年不见的天才呢!”

    “其实你心底里也挺得意自已的才能的,是不是?但本堂告诉你,这天下比你强的人多了去了!”

    “全大明十几岁中举人的可不止一个,在朝廷中更是数不胜数!”

    粟在庭听着,悲愤道,“学生此生,只辜负了家母和养我的街坊邻居,除此之外,学生并不亏欠任何人!”

    “学生感谢大人理会我这个不才之人,但学生胸无大志,浪费大人宝贵时间了!”

    粟在庭一直没有从母亲的死亡走出来。

    他愤怒的原因和你女朋友生气的原因一样,就是他心里的那点东西被猜对了。

    他是在逃避。

    说起来很矛盾,但粟在庭的内心就是这么矛盾。

    既自责为什么偏偏是那几天出去研学,又不愿承认是自已造成了母亲的死亡。

    “百无一用是书生!本堂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

    “毕竟一个即将出家的懦弱之人,就算他有宰相之才又如何呢?只会误国而已!”

    “大人自已也是书生,可不是百无一用之辈啊!”

    “本堂初入官场那几年就担任过一些文职!”,谭纶笑道,“之后的十几年一直负责兵事,我骨子里是个武人!”

    这时,从身后走来一个书员,递上一封文书。

    “部堂!边境骚动!”

    粟在庭看着那封书信,面色严峻起来。

    “是几十个鞑靼骑兵在游走!”,谭纶看完报信,还给书员,看着粟在庭道,“应该是斥候!”

    “算算这时间,也应该是他们南下的时候了!”

    “部堂有何准备?”

    “哈哈哈!鞑靼都是老朋友了,花样就那么几招!咱们应对的手段也就那样。”

    “本堂明日就回去了,俺答老贼还等着我伺候呢!”

    粟在庭跟在谭纶身后,二人走出白林寺,寺前有马车等着谭纶。

    寺前来上香的香客络绎不绝,自从整顿寺庙之后,寺庙多了对百姓承担的责任,救济贫困人家,给上不起私塾的孩子们教字认字。

    这反而让老百姓更拥护起了寺庙,来上香的香客也更多了起来。

    “看看这些人!”,谭纶感叹道,“其实大家都知道什么菩萨神佛是不存在的,只是需要找个依托而已!”

    粟在庭看见一个孩子牵着母亲的手,温暖童真,无忧无虑。

    香客们中还有老人,被儿孙搀扶着,不知道是放不下什么。

    看着这些人,粟在庭莫名的心安。

    “鞑靼再次南下,不知道还会有多少老人孩子失去至亲,家庭破散?”

    谭纶忧愁的话语一个字一个字的进入粟在庭耳朵,仿佛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一样,扎的他难受不已。

    “你知道吗?我曾经是晕血的人!”

    “年少时连杀鸡的场面都不敢看,看见血就莫名的恶心和晕厥。”

    “那您后来是怎么带兵的?”,粟在庭吃惊道。

    谭纶双手在背,深吸一口气。

    “硬撑呗!”

    “我年少爱读兵书,排兵布阵也算有天赋!”

    “我可以去当个知府,知县去混日子,但那非我所长,文治方面我给不了百姓太多!兵事才是我最擅长的!”

    “而且…”

    “我更希望溅在我脸上的血是敌人的,而不是大明百姓的!”

    说完,谭纶上了马车,悠悠散散的走了。

    粟在庭站立在原地,若有所思。

    晚上,知县来到了谭纶住的驿站。

    “大明不缺有才华的人!”,谭纶对知县说道,“你这么爱惜这个孩子,在我看来是害了他!”

    “如果以一个普通人的要求来看,这孩子足够优秀!”

    “但从一个国之栋梁的要求来看,他完全不及格!”

    知县尴尬的捏了捏手指甲,解释道,“我是喜欢这孩子,不想荒废了他的才华!”

    “心气不足,再大的才华都没用!”,谭纶严肃道,“靖康东京陷落,满朝文武哪个没有才华?”

    “北京保卫战,哪个官没有才华?”

    “可为何大明没有重蹈北宋的覆辙?是因为每次国家危难之际,总会有一个于少保一样的人站出来,力挽狂澜!”

    “大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总有一些人爱它爱的深沉!”

    “这孩子虽然悲惨,却没有那份与才华匹配的骨气!不考就不考吧,这样的人将来遇到困难,会连累百姓!”

    第二日,知县送谭纶来到城门,亲自送谭纶离开。

    谭纶交代知县,准备好打仗,鞑靼又开始在边境骚动了。

    若战事扩大,到时候需要每个县都派出人手运送粮草物资。

    正准备离开,远处传来一声清脆的声音。

    “部堂大人等等我!”

    二人看过去,是粟在庭换了白长衫,带着包裹,跑了过来。

    “部…部堂大人…载我一程可否?”

    谭纶和知县对视了一下,笑着问道,“干嘛去呀?”

    粟在庭挺直了身子,笑起来。

    “我去给会考的满堂诸公一点小小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