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章 分钱
内阁值房内安静了下来。
徐阶低下头,思考着皇帝的这些措施。
他知道,虽然嘴上说是这次对陕西的官员采取这些举动,但是只要开了这个口子,往后就可以慢慢变成常例。
对做官的人来说,这些举动真的比直接砍人更有威慑力。
朱载坖看着他的神色,手指敲打着桌面。
也许他们这些人觉得太严厉了,但是朱载坖自己知道,他还没拿出剥夺功名这个最大的绝杀。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
没错 ,他不敢。
这个口子只要一开,那就是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作对。
朱载坖现在没那个胆子,也没那个实力。
自己笔杆子和枪杆子都还不够粗。
剥夺功名相当于直接抹去了读书人半辈子的寒窗苦读。
本来做官就是为了当人上人,大把大把赚钱。
可大明官员的工资不高,勉强够养活自己。
不贪污还怎么挣钱呐?
朱载坖本来就把他们的操作空间压缩了很多,不能再逼人家了。
这就是政治游戏的规则,即便你是皇帝也要妥协。
不然
真以为大明那么多叛乱都是百姓自发的啊?其中有没有一些官员的推动?
肯定有!
跟粮仓面临检查时突然失火一个道理。
“好!既然你们都没有异议,那就这样定了!”
朱载坖看没人吱声,直接跳过这个议题,进入下一个。
“那
张居正调整了一下坐姿,挺直了身子道,“回陛下,眼下京师各大粮仓已经补满了!”
朱载坖满意的点点头。
想当初自己刚刚继位时,京师的各大粮仓没剩下多少粮食。
还好自己抄了那么多家产,给张居正找了钱,他这才想法调来那么多粮食。
再加上自己给天下减税一半,税收收入也比以前更少。
“户部的存银只剩下60万两!”张居正道,“需要留下200-300万两准备不时之需,以防天灾或者突发的战事!”
确实,国库的钱不能用光,需要留一些钱以防万一的。
“兵部和工部还需要一些开支,总共300万两,还有年底官员们的俸禄,如果可以的话补上以前的欠俸呢?”
朱载坖知道,自己这一年对官场下的手不轻,是应该给他们多发一些钱了。
安抚安抚他们嘛!
“朕同意,官员也比较辛苦!”
“是!”
“戚继光他们那边,边境的城墙要维修,毕竟俺答之前几个月没有动静,这很不正常,臣推测他会在入冬之前来一次大规模劫掠!”
张居正看看杨博道。
后者也点头同意。
“这笔花销不能吝啬!”朱载坖道,“俺答确实安静了很久,这不太像他!”
“陕西内部又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外部再来一次强敌攻击,老百姓的负担就太重了!”
朱载坖相信历史上的石州之战肯定会发生,这是下半年的重中之重。
几万人啊!就被一场战乱夺走了性命!
自己可是刚刚立志要五年内夺回河套地区,决不能迎来开门黑,第一次跟俺答的冲突就吃败仗。
人,朱载坖安排了。
钱,朱载坖给了。
官场,朱载坖整顿了。
该做的自己这个皇帝都做了,接下来就看戚继光他们的表现了。
“好!紧急的开支都不能剩下,把钱花在刀刃上就算我们赚了!”
“臣回去后马上给陕西取信,看看他们需要多少预算…”
“不用去信,直接把500万两留在那里吧!”
石州之战给朱载坖的阴影太大了,对鞑靼的作战更加关系到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这…”张居正略显犹豫,很明显不认为陕西需要这么多钱。
“还剩下多少了?”朱载坖道。
又一次强行通过议题,讨论都不带讨论的。
皇帝说跟你讨论那是客套话而已,打工的永远是打工的,没有资格讨价还价。
“还剩下400万两!”
“还有几颗窟窿眼?”
“上个月云南发生民变!”杨博道,“平乱持续了20多日!”
“100万拨给那边吧!够不够?”朱载坖问。
“够了够了!”杨博笑起来,“民变的开支最主要的是安抚所用的钱,百姓安抚好了其他的可以慢点来,不急!”
平乱也是需要消耗人力物力的,卫所兵要补齐装备,老百姓要安抚,房屋粮食器械也是不少的钱。
还剩300万。
“给工部拨一百万!”
“潘季驯正在巡查黄河往年决口的河堤,大修黄河近几年没钱,但修修补补还是可以的,给他一百万!”
潘季驯是六部尚书中唯一没有入阁的。
倒不是朱载坖对他有什么偏见,而是他这个人跟海瑞一样,是个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
留在朝堂中心反而束缚了他。
海瑞也是不会一直留在北京的,他是一把神剑,自然要往最腐烂,盘根错节的地方砍去。
久久不语的徐阶突然开口,“陛下,内帑也没多少银子了吧?”
“上次御驾亲征之后赏赐了很多人,还有京营恢复三大营建制,陛下的内帑本来就不多,应该是空了!”
为了方便自己指挥京营,朱载坖又恢复了三大营建制,淘汰老弱,精兵强将 ,又再次加强了他们的武器装备。
而这就花光了朱载坖本来就不多的内帑银子。
“哈哈哈哈!确实,朕的私房钱也花完了,哈哈哈…”
“陛下日夜劳累辛苦,操劳国家大事!老臣想这剩下的200万两,就进入内帑吧!”
“好!”
朱载坖很丝滑的答应下来,把所有人都打了个措手不及。
皇帝老儿这么迫不及待的吗?
这吃相就有点难看了啊昂!
剩下的大臣们一时也不知道说啥,又尴尬的沉默下来。
这时李芳端来一杯新茶,稳稳的放在桌边。
刚要退后下去,谁知朱载坖的胳膊碰到了那杯茶,落地碎了一地。
“陛下恕罪!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李芳连忙下跪,惊恐不已。
徐阶低下头,思考着皇帝的这些措施。
他知道,虽然嘴上说是这次对陕西的官员采取这些举动,但是只要开了这个口子,往后就可以慢慢变成常例。
对做官的人来说,这些举动真的比直接砍人更有威慑力。
朱载坖看着他的神色,手指敲打着桌面。
也许他们这些人觉得太严厉了,但是朱载坖自己知道,他还没拿出剥夺功名这个最大的绝杀。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
没错 ,他不敢。
这个口子只要一开,那就是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作对。
朱载坖现在没那个胆子,也没那个实力。
自己笔杆子和枪杆子都还不够粗。
剥夺功名相当于直接抹去了读书人半辈子的寒窗苦读。
本来做官就是为了当人上人,大把大把赚钱。
可大明官员的工资不高,勉强够养活自己。
不贪污还怎么挣钱呐?
朱载坖本来就把他们的操作空间压缩了很多,不能再逼人家了。
这就是政治游戏的规则,即便你是皇帝也要妥协。
不然
真以为大明那么多叛乱都是百姓自发的啊?其中有没有一些官员的推动?
肯定有!
跟粮仓面临检查时突然失火一个道理。
“好!既然你们都没有异议,那就这样定了!”
朱载坖看没人吱声,直接跳过这个议题,进入下一个。
“那
张居正调整了一下坐姿,挺直了身子道,“回陛下,眼下京师各大粮仓已经补满了!”
朱载坖满意的点点头。
想当初自己刚刚继位时,京师的各大粮仓没剩下多少粮食。
还好自己抄了那么多家产,给张居正找了钱,他这才想法调来那么多粮食。
再加上自己给天下减税一半,税收收入也比以前更少。
“户部的存银只剩下60万两!”张居正道,“需要留下200-300万两准备不时之需,以防天灾或者突发的战事!”
确实,国库的钱不能用光,需要留一些钱以防万一的。
“兵部和工部还需要一些开支,总共300万两,还有年底官员们的俸禄,如果可以的话补上以前的欠俸呢?”
朱载坖知道,自己这一年对官场下的手不轻,是应该给他们多发一些钱了。
安抚安抚他们嘛!
“朕同意,官员也比较辛苦!”
“是!”
“戚继光他们那边,边境的城墙要维修,毕竟俺答之前几个月没有动静,这很不正常,臣推测他会在入冬之前来一次大规模劫掠!”
张居正看看杨博道。
后者也点头同意。
“这笔花销不能吝啬!”朱载坖道,“俺答确实安静了很久,这不太像他!”
“陕西内部又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外部再来一次强敌攻击,老百姓的负担就太重了!”
朱载坖相信历史上的石州之战肯定会发生,这是下半年的重中之重。
几万人啊!就被一场战乱夺走了性命!
自己可是刚刚立志要五年内夺回河套地区,决不能迎来开门黑,第一次跟俺答的冲突就吃败仗。
人,朱载坖安排了。
钱,朱载坖给了。
官场,朱载坖整顿了。
该做的自己这个皇帝都做了,接下来就看戚继光他们的表现了。
“好!紧急的开支都不能剩下,把钱花在刀刃上就算我们赚了!”
“臣回去后马上给陕西取信,看看他们需要多少预算…”
“不用去信,直接把500万两留在那里吧!”
石州之战给朱载坖的阴影太大了,对鞑靼的作战更加关系到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这…”张居正略显犹豫,很明显不认为陕西需要这么多钱。
“还剩下多少了?”朱载坖道。
又一次强行通过议题,讨论都不带讨论的。
皇帝说跟你讨论那是客套话而已,打工的永远是打工的,没有资格讨价还价。
“还剩下400万两!”
“还有几颗窟窿眼?”
“上个月云南发生民变!”杨博道,“平乱持续了20多日!”
“100万拨给那边吧!够不够?”朱载坖问。
“够了够了!”杨博笑起来,“民变的开支最主要的是安抚所用的钱,百姓安抚好了其他的可以慢点来,不急!”
平乱也是需要消耗人力物力的,卫所兵要补齐装备,老百姓要安抚,房屋粮食器械也是不少的钱。
还剩300万。
“给工部拨一百万!”
“潘季驯正在巡查黄河往年决口的河堤,大修黄河近几年没钱,但修修补补还是可以的,给他一百万!”
潘季驯是六部尚书中唯一没有入阁的。
倒不是朱载坖对他有什么偏见,而是他这个人跟海瑞一样,是个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
留在朝堂中心反而束缚了他。
海瑞也是不会一直留在北京的,他是一把神剑,自然要往最腐烂,盘根错节的地方砍去。
久久不语的徐阶突然开口,“陛下,内帑也没多少银子了吧?”
“上次御驾亲征之后赏赐了很多人,还有京营恢复三大营建制,陛下的内帑本来就不多,应该是空了!”
为了方便自己指挥京营,朱载坖又恢复了三大营建制,淘汰老弱,精兵强将 ,又再次加强了他们的武器装备。
而这就花光了朱载坖本来就不多的内帑银子。
“哈哈哈哈!确实,朕的私房钱也花完了,哈哈哈…”
“陛下日夜劳累辛苦,操劳国家大事!老臣想这剩下的200万两,就进入内帑吧!”
“好!”
朱载坖很丝滑的答应下来,把所有人都打了个措手不及。
皇帝老儿这么迫不及待的吗?
这吃相就有点难看了啊昂!
剩下的大臣们一时也不知道说啥,又尴尬的沉默下来。
这时李芳端来一杯新茶,稳稳的放在桌边。
刚要退后下去,谁知朱载坖的胳膊碰到了那杯茶,落地碎了一地。
“陛下恕罪!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李芳连忙下跪,惊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