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最是帝王无情
如果没有足以傲人的战功,这个官位,就算是他能够到达的尽头了。
而爵位,此刻的李广,更是早已经达到了军功二十爵位的第三爵位大庶长。
就差一点点,只要一点点…
只要景帝、武帝两帝中,有一个人,能稍微松松口…
李广就能够跨越现在的阶梯,在所有人的羡慕目光下,迈上成侯的阶梯,为子孙后代,搏出一个前程。
但是,景帝、武帝这对父子,默契又残忍的,为李广关上了这道大门。
景帝、武帝因为李广的才能,容忍了李广之前犯下的错误,但是,他们剥夺了李广进一步向上爬的可能性。
政治方面的残酷,便是如此。
软刀子杀人,不见流血,只诛你心!
“………”
而李广这边,不知道这一点吗?不,很明显,他知道。
李广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他也不是那种吃饱了饭,没事干的人。
明知道他这一生注定永远无法封侯,为何他会如此努力,如此热衷?
如果从这个人的经历来分析,应该是不难找到答案的,驱动他的是四个字,荫庇后代。
李广是一位民族英雄,他胸有韬略,心中有大义,但他同样也有私心,这并不矛盾。
是人都有私心,但只要公私分明,那么这个官就是好官。
李广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
旧日的年少青春,早已一去不返了。
时间的流逝,增加了他脸上的皱纹,也让他的身体,变得越发的不堪。
他老了,真的老了。
那个巅峰时期能拉动八十石大弓,一箭射穿巨石的李广,已经不在了。
他为了这个国家付出的太多了,太多了,现在的他,要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考虑了。
“……”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明白了,细水长流的道理。
横财这种东西,来得快去得快,真正靠得住的是长期的公司性股份红利。
在朝局复杂,危机四伏的大汉朝,官位只是一时的横财,长期稳定可以传承下去的红利,便是封侯。
然而,在古代,如果你不和皇帝一个姓,要想得到这种可以传给后代的爵位,是很困难的。
皇帝家开的天下牌上市公司,股份和分红自然是有名额限制的,若非立有大功,是断然不可能分到的。
在汉朝,官职是所谓的流官。
就是说这个官,只能你自己当,你的儿子,不能继承,做官不过三代。
你的后代,要是没本事,饿死、穷死算他活该。
而爵位,就不同了,你死后,你的儿子,儿子的儿子,还可以继承权势。
这也是为什么李广,能忍受各方面打压所带来的苦难。
他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活着,更是为了他的亲人,他的家族活着。
苦难并不值得赞颂,也并不值得传扬。
因为,苦难就是苦难,它除了会给人带来痛苦之外,什么都带来不了…
这天下间,就没有谁,会有自虐病,会真正喜欢苦难。
不仅是,李广不喜欢苦难,就连卫青也不喜欢,没有人会喜欢苦难。
喜欢整天把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毒鸡汤,挂在嘴边的人…
往往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一辈子没有吃过多大苦头的家伙。
至于说,为什么很多出身平凡的英豪,最后能取得成功…
那是因为他们在各种原因的情况下,被迫性的扛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
请注意“被迫”这两个字。
正因为是被迫的,所以说他们在发家之后,往往都会说自己经历过很多苦难…
君不见,那些没有扛住苦难的人,为何从来没有发声…
因为对于-个平凡人来说,他一旦扛不住这次苦难,等待其最终结果,便是死亡!
而死人又怎么会说话?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汉景帝刘启时期的另一位名将了。
“………”
景帝年间,名将如云,李广虽然是一位历史级的名将,但是,在当时,并不算是太突出。
在那个名将一抓一大把的年代,比他强的将领还是有的。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历史上,平定七国之乱,鼎鼎有名的周亚夫。
值得一提的是,周亚夫也收了梁王刘武的好处,可是他最后的下场,却是抄家灭族!
那么问题来了,周亚夫、李广两人,同样都有着不忠的嫌疑…
汉景帝刘启为什么杀了周亚夫,却把李广给留了下来。
其实,秘密就藏在两人军事方面,能力侧重擅长的不同。
李广之所以能在历史之中留下浓厚的一笔,主要取决于,他那历史级别的防御能力。
每个将领,不管多么优秀,都有他自己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
李广的长处就是防守。
联系起来看,你不得不佩服,汉景帝刘启的政治智慧。
擅长进攻,威胁性最大的周亚夫,被他杀了。
擅长防守,威胁性比较小的李广,却被留了下来。
即使将来李广真有异心,没有很强的进攻能力,也翻不起多大的浪…
而如果有外敌入侵,就比如说现在这种情况,李广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这是汉景帝刘启,作为一个父亲,一个帝王,为自己的儿子,为国家,做出的选择。
“……”
话归正题!
李广这边,正带着在雁门关的守军,与匈奴王庭大军血战。
卫青这边,也冒着死亡的风险,偷袭了右贤王大军的粮仓。
名将程不识这边,也在和左贤王的部队,打得脑花,都出来了。
雁门郡、代郡、北地郡三郡,已经成了人肉绞肉机,几百万百姓家破人亡…
在这种情况下,后方的大汉朝廷那边,又在干什么呢?
帝都长安,朝堂之上。
三公九卿,文武百官位列其中,每个官员脸上的表情,都极其的严肃。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总管春陀,嘹亮的喊声,几百名文武官员,齐刷刷的落在了刘彻的身上。
三十万匈奴大军入侵这样的大事,早就已经,通了各种方式,传到了不少人的耳朵里。
这一个月以来,朝堂之中,百官们因为这件事情,已经吵得是不可开交。
inf。inf
而爵位,此刻的李广,更是早已经达到了军功二十爵位的第三爵位大庶长。
就差一点点,只要一点点…
只要景帝、武帝两帝中,有一个人,能稍微松松口…
李广就能够跨越现在的阶梯,在所有人的羡慕目光下,迈上成侯的阶梯,为子孙后代,搏出一个前程。
但是,景帝、武帝这对父子,默契又残忍的,为李广关上了这道大门。
景帝、武帝因为李广的才能,容忍了李广之前犯下的错误,但是,他们剥夺了李广进一步向上爬的可能性。
政治方面的残酷,便是如此。
软刀子杀人,不见流血,只诛你心!
“………”
而李广这边,不知道这一点吗?不,很明显,他知道。
李广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他也不是那种吃饱了饭,没事干的人。
明知道他这一生注定永远无法封侯,为何他会如此努力,如此热衷?
如果从这个人的经历来分析,应该是不难找到答案的,驱动他的是四个字,荫庇后代。
李广是一位民族英雄,他胸有韬略,心中有大义,但他同样也有私心,这并不矛盾。
是人都有私心,但只要公私分明,那么这个官就是好官。
李广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
旧日的年少青春,早已一去不返了。
时间的流逝,增加了他脸上的皱纹,也让他的身体,变得越发的不堪。
他老了,真的老了。
那个巅峰时期能拉动八十石大弓,一箭射穿巨石的李广,已经不在了。
他为了这个国家付出的太多了,太多了,现在的他,要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考虑了。
“……”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明白了,细水长流的道理。
横财这种东西,来得快去得快,真正靠得住的是长期的公司性股份红利。
在朝局复杂,危机四伏的大汉朝,官位只是一时的横财,长期稳定可以传承下去的红利,便是封侯。
然而,在古代,如果你不和皇帝一个姓,要想得到这种可以传给后代的爵位,是很困难的。
皇帝家开的天下牌上市公司,股份和分红自然是有名额限制的,若非立有大功,是断然不可能分到的。
在汉朝,官职是所谓的流官。
就是说这个官,只能你自己当,你的儿子,不能继承,做官不过三代。
你的后代,要是没本事,饿死、穷死算他活该。
而爵位,就不同了,你死后,你的儿子,儿子的儿子,还可以继承权势。
这也是为什么李广,能忍受各方面打压所带来的苦难。
他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活着,更是为了他的亲人,他的家族活着。
苦难并不值得赞颂,也并不值得传扬。
因为,苦难就是苦难,它除了会给人带来痛苦之外,什么都带来不了…
这天下间,就没有谁,会有自虐病,会真正喜欢苦难。
不仅是,李广不喜欢苦难,就连卫青也不喜欢,没有人会喜欢苦难。
喜欢整天把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毒鸡汤,挂在嘴边的人…
往往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一辈子没有吃过多大苦头的家伙。
至于说,为什么很多出身平凡的英豪,最后能取得成功…
那是因为他们在各种原因的情况下,被迫性的扛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
请注意“被迫”这两个字。
正因为是被迫的,所以说他们在发家之后,往往都会说自己经历过很多苦难…
君不见,那些没有扛住苦难的人,为何从来没有发声…
因为对于-个平凡人来说,他一旦扛不住这次苦难,等待其最终结果,便是死亡!
而死人又怎么会说话?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汉景帝刘启时期的另一位名将了。
“………”
景帝年间,名将如云,李广虽然是一位历史级的名将,但是,在当时,并不算是太突出。
在那个名将一抓一大把的年代,比他强的将领还是有的。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历史上,平定七国之乱,鼎鼎有名的周亚夫。
值得一提的是,周亚夫也收了梁王刘武的好处,可是他最后的下场,却是抄家灭族!
那么问题来了,周亚夫、李广两人,同样都有着不忠的嫌疑…
汉景帝刘启为什么杀了周亚夫,却把李广给留了下来。
其实,秘密就藏在两人军事方面,能力侧重擅长的不同。
李广之所以能在历史之中留下浓厚的一笔,主要取决于,他那历史级别的防御能力。
每个将领,不管多么优秀,都有他自己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
李广的长处就是防守。
联系起来看,你不得不佩服,汉景帝刘启的政治智慧。
擅长进攻,威胁性最大的周亚夫,被他杀了。
擅长防守,威胁性比较小的李广,却被留了下来。
即使将来李广真有异心,没有很强的进攻能力,也翻不起多大的浪…
而如果有外敌入侵,就比如说现在这种情况,李广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这是汉景帝刘启,作为一个父亲,一个帝王,为自己的儿子,为国家,做出的选择。
“……”
话归正题!
李广这边,正带着在雁门关的守军,与匈奴王庭大军血战。
卫青这边,也冒着死亡的风险,偷袭了右贤王大军的粮仓。
名将程不识这边,也在和左贤王的部队,打得脑花,都出来了。
雁门郡、代郡、北地郡三郡,已经成了人肉绞肉机,几百万百姓家破人亡…
在这种情况下,后方的大汉朝廷那边,又在干什么呢?
帝都长安,朝堂之上。
三公九卿,文武百官位列其中,每个官员脸上的表情,都极其的严肃。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总管春陀,嘹亮的喊声,几百名文武官员,齐刷刷的落在了刘彻的身上。
三十万匈奴大军入侵这样的大事,早就已经,通了各种方式,传到了不少人的耳朵里。
这一个月以来,朝堂之中,百官们因为这件事情,已经吵得是不可开交。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