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中秋节
松摇半夜风声壮,桂染中秋月色香。
田集等地所过年节,有两个十五之说,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主打团圆美满的寓意,前者同吃汤圆,后者以月饼和糯米饭为主。
到这时,便是再穷苦的人家,都会想着阖家团聚,好好吃顿团圆宴。
罗老爹如此好面子的人,怎能例外?老早就安排起来。
“树果,去招呼你二哥一声,明天中午来家吃饭。”
担心老二不愿来,他思考良久,决定采用委托中间人的老办法,避免直接碰撞,免得没有回旋余地。
幺弟没想太多,屁颠屁颠就去寻罗学云报信。
“十五那天城里有事,你告诉爹,我去不了。”
“什么事非要拖到十五?”幺弟问道,“城里人也要过中秋呀。”
他眼珠一转。
“二哥是不是不想跟大哥大嫂一起吃饭?”
“或许吧。”罗学云转头从抽屉里取出纸包,“这是些新鲜月饼,你带回去给爹娘尝尝。”
幺弟接过,顺手撕开一枚。
“好甜,这是什么馅?”
“豆沙。”
“豆沙是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吃呢。”
罗学云忽地想起,往常中秋家里都是随便和面,包些花生芝麻瓜子就算,只图寓意,既没心思,也没能力整些花样。
像豆沙月饼、枣泥月饼这种根本没吃过。
“豆沙就是用红豆磨沙作馅,伱要有兴趣,可以试试用板栗、红枣、莲子作馅包月饼,屋里的面粉柴火随便你用,我不心疼。”
“二哥最大方。”
幺弟三下五除二,把月饼吃完,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
“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团圆过十五,你不回去,爹娘怕会不高兴。”
幺弟瞅着罗学云的神情,放低音量。
“你知道咱爹,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咱娘又喜欢谝嘴(炫耀),都指着你回去团圆,日后才能挺起腰杆和外人说道。
恒恒周岁你都回去了,这次为啥就不能看在爹娘的面子上,将就吃一顿饭呢?”
罗学云讶异地瞧了幺弟一眼,笑道:“啥时候变聪明了,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些天在你这看书,来来往往见了不少人,听了不少事,总是得有些长进的。”
幺弟低着头道:“就像幺爷说的,咱爹确实糊涂,做人做事没有水平,可跟有些人相比,还算合格罢,毕竟干活卖力,把六个孩子拉扯大了。
就算大哥惹到你,不招你喜欢,总得看在爹娘的份上罢,十五不回,过年也不回吗?”
罗学云摸着幺弟的脑袋,叹道:“大哥和黄秀,我并没有放在眼里,我只是单纯觉得,维持表面的和气很不容易,没必要扯开遮羞布,让大家都下不来台。
你该知道,咱爹是个不愿服软的性格,我更不会惯着谁。”
幺弟想了想,道:“我不知道外面人的父母咋样,就我看到村里各人的爹娘,大都跟咱爹娘差不多吧,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就是学着他们爹娘的样子,当一个家。
像曹国良这样把家产都把在自己手里,防媳妇防儿子跟防贼一样的,没几个;像宏叔一样,对儿女都一般看待,不偏谁向谁的,也少。
听评书里说,年纪大的儿子叫什么嫡长子,将来继承家业是古代都开始有的规矩,所以从前爹娘对大哥好,什么东西都紧着大哥,是自然而然的事。
可我想,等二哥需要的时候,爹娘不会省你那一份。”
罗学云惊到了。
这番话无论是大姐二姐,或者堂哥幺爷,谁说他都不会觉得意外,唯有幺弟说出来,令他有种强烈的突兀感。
就像是上高一高二的弟弟,天天不好好学习,只知道逃课打游戏,突然有天醒悟,认识到爹娘持家不易,自己不应该这样荒废,开始发愤图强一样。
罗学云不知道是自己太迟钝,没关注到身边人的变化,还是幺弟突然开窍,突飞猛进开始明白事理。
“你长大了。”罗学云说道,“冲着你这番话,团圆宴我就去了,不过以后,我不会再将你看作小孩,再有事,我要听到你的态度。”
幺弟茫然道:“我什么态度?”
罗学云笑而不语。
好一个晴朗的中秋,各家各户都忙活起来,要做一桌不亚于年夜饭的丰盛团圆宴,所谓逢年过节,就该是这般气氛。
罗学云捡拾些城里买的花样月饼,依次给幺爷、五佬和堂哥家送去,挨着饭点回到老屋。
望着土黄色的小院,他陡然生出物是人非的感觉,可能是这短短大半年,见了太多人,做了太多事的缘故。
“乖儿回来啦,饭马上就好。”罗老娘热情地招呼。
大姐掀开锅盖,给罗学云掘了一勺糯米饭。
“又香又软,尝尝。”
“嗯,好吃。”
大姐笑颜如花:“菜炒得差不多了,马上开饭。”
方正的八仙桌,各按规矩坐下。
老爹老娘当仁不让坐在上首,罗学云夫妻坐在东边,罗学云和幺弟坐在西边,大姐三个坐在下方。
说归说,罗学云真没吝惜两三毛钱,他虽来的晚,却早托大姐把食材带来,桌上的大鱼大肉都是他赞助的,
罗老爹努力想带起话题,说些日子越变越好,希望家庭和睦之类的东西,只可惜响应者众,却不热烈。
慢慢就成了他和罗老娘的相声。
罗老爹挨个看过自己的后人,包括一岁多的恒恒,心里越发认识到,这个家早就涣散了,自己活着还能维持表面的团圆,自己一死恐怕要各奔东西。
他从前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自己还能干,儿女都不放在眼里,可现在越发明白,自己已经“老了”,非但二儿比自己挣得多,连大女二女挣的钱,怕是都超过自己。
事实上,小小的罗家,已经散成三团,大儿一家,二儿兄弟姐妹四个,还有自己老两口带个懵懂的幺女。
什么时候造成这个结局的?
可能是匆忙给大女儿定亲,然后把彩礼拿去接大儿媳妇,可能是说好给二儿的田地,临时反悔给了大儿。
那个时候的自己,以为这个家靠自己撑起来的,所有的儿女都仰仗自己,所以做什么决定,都得毋庸置疑地听从自己的。
却没考虑过孩子们自己的感受。
想到这里,罗老爹有些意兴阑珊,再饮数盅酒,开口道:“有些话,趁着你们都在的关口,就说明白罢。”
黄秀闻言,脸色不由一喜。
果然俩老的,还是向着大儿。
罗学云等人却默不作声,听着老爹掰扯。
田集等地所过年节,有两个十五之说,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主打团圆美满的寓意,前者同吃汤圆,后者以月饼和糯米饭为主。
到这时,便是再穷苦的人家,都会想着阖家团聚,好好吃顿团圆宴。
罗老爹如此好面子的人,怎能例外?老早就安排起来。
“树果,去招呼你二哥一声,明天中午来家吃饭。”
担心老二不愿来,他思考良久,决定采用委托中间人的老办法,避免直接碰撞,免得没有回旋余地。
幺弟没想太多,屁颠屁颠就去寻罗学云报信。
“十五那天城里有事,你告诉爹,我去不了。”
“什么事非要拖到十五?”幺弟问道,“城里人也要过中秋呀。”
他眼珠一转。
“二哥是不是不想跟大哥大嫂一起吃饭?”
“或许吧。”罗学云转头从抽屉里取出纸包,“这是些新鲜月饼,你带回去给爹娘尝尝。”
幺弟接过,顺手撕开一枚。
“好甜,这是什么馅?”
“豆沙。”
“豆沙是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吃呢。”
罗学云忽地想起,往常中秋家里都是随便和面,包些花生芝麻瓜子就算,只图寓意,既没心思,也没能力整些花样。
像豆沙月饼、枣泥月饼这种根本没吃过。
“豆沙就是用红豆磨沙作馅,伱要有兴趣,可以试试用板栗、红枣、莲子作馅包月饼,屋里的面粉柴火随便你用,我不心疼。”
“二哥最大方。”
幺弟三下五除二,把月饼吃完,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
“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团圆过十五,你不回去,爹娘怕会不高兴。”
幺弟瞅着罗学云的神情,放低音量。
“你知道咱爹,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咱娘又喜欢谝嘴(炫耀),都指着你回去团圆,日后才能挺起腰杆和外人说道。
恒恒周岁你都回去了,这次为啥就不能看在爹娘的面子上,将就吃一顿饭呢?”
罗学云讶异地瞧了幺弟一眼,笑道:“啥时候变聪明了,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些天在你这看书,来来往往见了不少人,听了不少事,总是得有些长进的。”
幺弟低着头道:“就像幺爷说的,咱爹确实糊涂,做人做事没有水平,可跟有些人相比,还算合格罢,毕竟干活卖力,把六个孩子拉扯大了。
就算大哥惹到你,不招你喜欢,总得看在爹娘的份上罢,十五不回,过年也不回吗?”
罗学云摸着幺弟的脑袋,叹道:“大哥和黄秀,我并没有放在眼里,我只是单纯觉得,维持表面的和气很不容易,没必要扯开遮羞布,让大家都下不来台。
你该知道,咱爹是个不愿服软的性格,我更不会惯着谁。”
幺弟想了想,道:“我不知道外面人的父母咋样,就我看到村里各人的爹娘,大都跟咱爹娘差不多吧,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就是学着他们爹娘的样子,当一个家。
像曹国良这样把家产都把在自己手里,防媳妇防儿子跟防贼一样的,没几个;像宏叔一样,对儿女都一般看待,不偏谁向谁的,也少。
听评书里说,年纪大的儿子叫什么嫡长子,将来继承家业是古代都开始有的规矩,所以从前爹娘对大哥好,什么东西都紧着大哥,是自然而然的事。
可我想,等二哥需要的时候,爹娘不会省你那一份。”
罗学云惊到了。
这番话无论是大姐二姐,或者堂哥幺爷,谁说他都不会觉得意外,唯有幺弟说出来,令他有种强烈的突兀感。
就像是上高一高二的弟弟,天天不好好学习,只知道逃课打游戏,突然有天醒悟,认识到爹娘持家不易,自己不应该这样荒废,开始发愤图强一样。
罗学云不知道是自己太迟钝,没关注到身边人的变化,还是幺弟突然开窍,突飞猛进开始明白事理。
“你长大了。”罗学云说道,“冲着你这番话,团圆宴我就去了,不过以后,我不会再将你看作小孩,再有事,我要听到你的态度。”
幺弟茫然道:“我什么态度?”
罗学云笑而不语。
好一个晴朗的中秋,各家各户都忙活起来,要做一桌不亚于年夜饭的丰盛团圆宴,所谓逢年过节,就该是这般气氛。
罗学云捡拾些城里买的花样月饼,依次给幺爷、五佬和堂哥家送去,挨着饭点回到老屋。
望着土黄色的小院,他陡然生出物是人非的感觉,可能是这短短大半年,见了太多人,做了太多事的缘故。
“乖儿回来啦,饭马上就好。”罗老娘热情地招呼。
大姐掀开锅盖,给罗学云掘了一勺糯米饭。
“又香又软,尝尝。”
“嗯,好吃。”
大姐笑颜如花:“菜炒得差不多了,马上开饭。”
方正的八仙桌,各按规矩坐下。
老爹老娘当仁不让坐在上首,罗学云夫妻坐在东边,罗学云和幺弟坐在西边,大姐三个坐在下方。
说归说,罗学云真没吝惜两三毛钱,他虽来的晚,却早托大姐把食材带来,桌上的大鱼大肉都是他赞助的,
罗老爹努力想带起话题,说些日子越变越好,希望家庭和睦之类的东西,只可惜响应者众,却不热烈。
慢慢就成了他和罗老娘的相声。
罗老爹挨个看过自己的后人,包括一岁多的恒恒,心里越发认识到,这个家早就涣散了,自己活着还能维持表面的团圆,自己一死恐怕要各奔东西。
他从前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自己还能干,儿女都不放在眼里,可现在越发明白,自己已经“老了”,非但二儿比自己挣得多,连大女二女挣的钱,怕是都超过自己。
事实上,小小的罗家,已经散成三团,大儿一家,二儿兄弟姐妹四个,还有自己老两口带个懵懂的幺女。
什么时候造成这个结局的?
可能是匆忙给大女儿定亲,然后把彩礼拿去接大儿媳妇,可能是说好给二儿的田地,临时反悔给了大儿。
那个时候的自己,以为这个家靠自己撑起来的,所有的儿女都仰仗自己,所以做什么决定,都得毋庸置疑地听从自己的。
却没考虑过孩子们自己的感受。
想到这里,罗老爹有些意兴阑珊,再饮数盅酒,开口道:“有些话,趁着你们都在的关口,就说明白罢。”
黄秀闻言,脸色不由一喜。
果然俩老的,还是向着大儿。
罗学云等人却默不作声,听着老爹掰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