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四章我大秦子民就是这么被你祸害的?
“东郡水患,祸及十六郡县,朕有意让其余郡县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嬴政坐在高位,表情澹澹地扫视李斯等人。
赵昊站在角落里,默不作声。
虽然他们俩已经交流出赈灾之法。
但赈灾并不是他们去实行,还是想听听众臣的意见。
这时,李斯上前一步,拱手道:“启禀陛下,臣觉得此事不妥!”
“有何不妥,说来听听!”
嬴政抬手示意。
却见李斯正色道:“陛下,依照秦律,我大秦百余年来,一向讲究赏罚分明,陛下使民无功而受赏,是为不妥!”
“臣建议陛下只需派人加固堤坝,防止水患再发即可!”
听到李斯的话,嬴政面色一肃。
秦法确实有规定。
民有功而受赏。
无功则不可赏。
若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乃乱道也。
这是李斯提出来的治民之策。
要让他否认这条国策,明显是不可能。
所以,嬴政对他也不报有什么希望。
但偏偏这个时候,在场有不少御史,都纷纷赞同李斯。
毕竟东郡那些黔首对大秦的统治,还有些不满,若不管他们,治理东郡水患,自然无需耗费多大的力气。
稍微沉默,嬴政没有理会李斯,转头看向冯去疾:“冯卿觉得如何?”
“这”
冯去疾迟疑了一下,道:“回陛下,老臣觉得李廷尉此言有些偏颇!”
“东郡,以及十六郡县,有傜役于我秦国,这算有功,有耕耘于我秦国,这也算有功,虽是六国故土之人,但也不能说无功”
“冯左相此言差矣!”
还没等冯去疾把话说完,姚贾便横眉冷对道:“六国傜役之人,乃刑徒,耕耘也未见收成,如何算有功?
我大秦以法立国,陛下若行此举,犹如乱法!”
“更何况。”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看向嬴政:“我大秦正在北伐匈奴,钱粮都救济灾民了,北伐钱粮短缺,该如何应对?”
“朕现在是问策尔等,不是让你们将问题抛给朕!”
嬴政面色冷冽的说道。
姚贾和李斯对视一眼,随即拱手道:“陛下,关于水灾之事,臣支持李廷尉,我大秦历来主持治灾,不赈灾,为的就是杜绝不劳而获的事情发生!”
“况且,赈灾也不见得是好事!”
“嗯?”
嬴政愣了下,不动声色地看向赵昊。
却见赵昊也一脸懵逼。
只听姚贾一本正经的道:“当年赵国发生大旱,赵王派人赈灾,结果钱粮都被贪官污吏私自挪用了,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才让我秦军有机可乘,前车之鉴,不得不谨慎!”
闻言,嬴政眯了眯眼睛,没有发表意见,转头看向王绾:
“老丞相为何一言不发?”
“这”
王绾的注意力都在赵昊的身上,忽听嬴政询问,不由微微一愣,旋即拱手答道:“回陛下,老臣觉得诸位大臣都有理,还请陛下决断。”
“”
嬴政面色一沉,刚想呵斥王绾,忽又想起什么似的,澹澹道:“诸位爱卿都是博学多才之人,想必都读过不少书,朕想问问尔等,可听过以工代赈?”
“嗯?”
众人愣住,不禁满脸疑惑。
嬴政嘴角微微上扬,再次看向赵昊。
赵昊别过头去,不与他对视,心里暗骂了一个字:“草。”
“咳!”
嬴政轻咳一声,志得意满的再次询问:
“那诸位爱卿可听过‘刻舟求剑’的故事?”
“刻舟求剑?”
众人再次愣住,少顷,脸色大变。
这‘刻舟求剑’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
乃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而成,李斯也曾编撰过。
自吕不韦死后,这《吕氏春秋便成了嬴政的禁忌。
如今嬴政提起《吕氏春秋里的故事,莫非在敲打李斯?
就在众人胡思乱想,李斯头皮发麻的时候,嬴政又接着说:
“治国之道,在于贤明之士创法立制,庸碌之辈因循守旧,我大秦土地贫瘠,民风彪悍,所以法制严明,才能正视听;
但如今,我大秦已然统一了六国,坐拥六国富庶之地,还要遵循旧制,岂不是与那楚人‘刻舟求剑’无异?”
“那依陛下所言,赈灾难道就不是遵循旧制吗?”
李斯疑惑道。
嬴政看了他一眼,澹澹道:“自然不是。
朕遵循的旧制,与你们熟悉的旧制不同!”
“敢问陛下,有何不同?”
姚贾忍不住追问道。
嬴政笑了笑,没有回答,转而看向李斯:“李廷尉可读过《晏子春秋?”
李斯:“”
什么情况?
怎么又问我!
明明是姚贾问的啊!
李斯感觉自己被针对了,但嬴政的问题,他又不敢不答,于是恭敬答道:“回陛下,臣读过。”
“那李廷尉可知晏子修路赈民之事?”
“这”
李斯愣住,其余众人面面相觑。嬴政意味深长的笑道:“晏子赈灾,景公不许,正当时,晏子为景公修筑路台,遂征调饥民为工,三年台成而赈民。”
话到这里,顿了顿,又感慨了一句:“这旧制你们都不知道,看来还是书读少了啊!”
“”
李斯等人听到嬴政的话,不禁老脸一红,哑口无言。
草!
又被陛下装到了。
这办法堪称一绝。
既能赈灾,又不违背大秦律法。
简直两全其美。
“陛下大才,臣等佩服!”
李斯,冯去疾,王绾,姚贾等人,齐齐朝嬴政行礼。
赵昊心里狂翻白眼,不知该说什么好。
晏子赈灾的事,这些治国大臣肯定是知道的。
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活学活用,又是一回事。
毕竟事关晏子,他们了解更多的是晏子的为官之道。
而晏子赈灾,顶多就当作一件奇闻逸事来了解,谁会想到运用到现实中。
所以,古人大多都是死读书,读死书的,真正活学活用的人,没几个。
但是经过嬴政一提醒,众人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只要将这晏子赈灾的办法,稍加改动,就能完美运用到东郡水灾之中。
“好了,尔等回去,记得好好读书,别像今天这样,丢朕的脸,都回去吧!”
“臣,臣等遵旨!”
听到嬴政的话,众人好不憋屈,最终也只能捏着鼻子领旨。
目送他们离去后,赵昊忍不住哈哈大笑。
嬴政也笑了:“哼,一群废物!”
虽然始皇帝在众臣面前找回了在赵昊那里丢的面子,但以工代赈的前提是,有足够多的钱粮。
现在策略是定了,剩下的便是钱粮的问题。
所以赵昊又被始皇帝带回了书房。
然而,赵昊刚回到书房,就对始皇帝表达了不满的情绪。
“父皇,你这也太不厚道了吧,拿我出的主意,提点自己臣子!”
嬴政坐回书桉后,看了他一眼,接过赵高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才不疾不徐的道:“朕答应了你的要求,你给朕出主意,这算什么不厚道?”
“真的吗?父皇答应儿臣了?!”
“行了,你还是说说国债卷的事吧,什么时候能弄出来?”
“这”
赵昊想了想,道:“估计还得半个月!”
“半个月?”
嬴政蹙眉,似乎有些不满:“半个月朕都东巡了,你确定能办好?”
“光靠我一个人,自然办不好。”
赵昊讪笑着挠了挠头,忽又想起什么似的,道:“若父皇担心儿臣办不好,可以成立钱庄,让钱庄代发国债卷!”
“钱庄?”
嬴政一愣,旋即放下茶杯,抬手示意道:“你且详细说说!”
“回禀父皇,其实这钱庄,也涉及到儿臣给你提的国家信誉的问题!”
赵昊说着,话锋一转,又接着道:
“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货币体系改革!”
“货币体系改革?”
听到赵昊接连蹦出的‘新名词’,嬴政下意识看了赵高一眼,后者微微摇头,表示不知。
这时候,赵昊又接着道:
“光说钱庄的作用,可能对父皇来说,有点抽象,这样吧,我给父皇图文介绍!”
话音落下,他上前拿起一张纸,一支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图桉。
“这个国债卷,其实也是票据的一种,我画的这个叫支票,可以用来代替货币使用!”
“支票?”
嬴政一愣。
赵昊挠头:“呃也可以叫银票!”
“那这个东西跟国债卷有何不同?”
嬴政追问道。
赵昊解释道:“国债卷是以国家信用发布的债卷,不具备流通性质,而银票,则可以当作货币来流通!”
嬴政:“”
“其实说简单点,钱庄就是存钱的地方,比如咱们最新统一的货币,秦半两,几十上百钱,可以装在钱包里,但是几千,上万钱,怎么办?只能用车拉,或者兑换成镒金!”
“那么,这就造成了交易难的问题!”
“而银票则可以随身携带,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以后人们大宗交易,便可以用银票结算,这难道不方便吗?”
“这”
嬴政有些吃惊的看着赵昊,隔了半晌才继续追问道;“那为何要在钱庄发行国债卷?”
赵昊笑着解释道: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让权贵信任钱庄,因为大秦的有钱人,基本都是权贵,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将钱存进钱庄,第二个是让他们从中获利,吸引更多人存钱!”
“存钱还能获利?”
嬴政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赵昊信誓旦旦的道:“当然啊!比如十万钱存一年,一年可兑换十万一千钱,等于什么都不做,就可以白赚一千钱!”
“啊?”
赵高吃了一惊,有些担忧的道:“可是公子,这不是赔本买卖吗?我们帮他们保管钱,还要每年付给他们利息,这如何使得?”
闻言,嬴政也眉头紧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我堂堂始皇帝,你让我做亏本买卖,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虽然这样做能吸引不少钱财,但这所谓的钱庄,成了赔本买卖,要是存钱的数量太多,每年光利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额。
“怎么使不得?又不可能赔本!”
赵昊翻了个白眼,然后笑嘻嘻的看着嬴政,挤眉弄眼道:
“我们的钱庄,不光可以存钱,还可以借钱!”
“借钱?”
“没错!就和存钱一样,我们钱庄可以借钱给别人,然后指定一个期限,等到期限到了,他们也要偿还额外利息。”
“嘶”
听到赵昊的话,嬴政和赵高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说还有这种手段?
他们从来没想过,原来赚钱可以这么简单,甚至都不需要出钱,而是用别人的钱,就能帮你赚钱。
但反应了一瞬,嬴政又觉得不对,于是道:“你怎么笃定有人会借钱?”
赵昊闻言,仰头大笑:“哈哈哈,父皇难道忘了?儿臣建立的建筑集团,到时候他们买房,可没那么多钱呀!”
嬴政:“”
我擦!
好你个臭小子!
我大秦的子民就是这么被你祸害的?
现在他终于回过神来了。
为什么赵昊会搞出一个建筑集团,为什么这小子说免费翻修王宫,还给国库增加几千万收入!
原来特么在这里等着呢!
嬴政坐在高位,表情澹澹地扫视李斯等人。
赵昊站在角落里,默不作声。
虽然他们俩已经交流出赈灾之法。
但赈灾并不是他们去实行,还是想听听众臣的意见。
这时,李斯上前一步,拱手道:“启禀陛下,臣觉得此事不妥!”
“有何不妥,说来听听!”
嬴政抬手示意。
却见李斯正色道:“陛下,依照秦律,我大秦百余年来,一向讲究赏罚分明,陛下使民无功而受赏,是为不妥!”
“臣建议陛下只需派人加固堤坝,防止水患再发即可!”
听到李斯的话,嬴政面色一肃。
秦法确实有规定。
民有功而受赏。
无功则不可赏。
若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乃乱道也。
这是李斯提出来的治民之策。
要让他否认这条国策,明显是不可能。
所以,嬴政对他也不报有什么希望。
但偏偏这个时候,在场有不少御史,都纷纷赞同李斯。
毕竟东郡那些黔首对大秦的统治,还有些不满,若不管他们,治理东郡水患,自然无需耗费多大的力气。
稍微沉默,嬴政没有理会李斯,转头看向冯去疾:“冯卿觉得如何?”
“这”
冯去疾迟疑了一下,道:“回陛下,老臣觉得李廷尉此言有些偏颇!”
“东郡,以及十六郡县,有傜役于我秦国,这算有功,有耕耘于我秦国,这也算有功,虽是六国故土之人,但也不能说无功”
“冯左相此言差矣!”
还没等冯去疾把话说完,姚贾便横眉冷对道:“六国傜役之人,乃刑徒,耕耘也未见收成,如何算有功?
我大秦以法立国,陛下若行此举,犹如乱法!”
“更何况。”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看向嬴政:“我大秦正在北伐匈奴,钱粮都救济灾民了,北伐钱粮短缺,该如何应对?”
“朕现在是问策尔等,不是让你们将问题抛给朕!”
嬴政面色冷冽的说道。
姚贾和李斯对视一眼,随即拱手道:“陛下,关于水灾之事,臣支持李廷尉,我大秦历来主持治灾,不赈灾,为的就是杜绝不劳而获的事情发生!”
“况且,赈灾也不见得是好事!”
“嗯?”
嬴政愣了下,不动声色地看向赵昊。
却见赵昊也一脸懵逼。
只听姚贾一本正经的道:“当年赵国发生大旱,赵王派人赈灾,结果钱粮都被贪官污吏私自挪用了,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才让我秦军有机可乘,前车之鉴,不得不谨慎!”
闻言,嬴政眯了眯眼睛,没有发表意见,转头看向王绾:
“老丞相为何一言不发?”
“这”
王绾的注意力都在赵昊的身上,忽听嬴政询问,不由微微一愣,旋即拱手答道:“回陛下,老臣觉得诸位大臣都有理,还请陛下决断。”
“”
嬴政面色一沉,刚想呵斥王绾,忽又想起什么似的,澹澹道:“诸位爱卿都是博学多才之人,想必都读过不少书,朕想问问尔等,可听过以工代赈?”
“嗯?”
众人愣住,不禁满脸疑惑。
嬴政嘴角微微上扬,再次看向赵昊。
赵昊别过头去,不与他对视,心里暗骂了一个字:“草。”
“咳!”
嬴政轻咳一声,志得意满的再次询问:
“那诸位爱卿可听过‘刻舟求剑’的故事?”
“刻舟求剑?”
众人再次愣住,少顷,脸色大变。
这‘刻舟求剑’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
乃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而成,李斯也曾编撰过。
自吕不韦死后,这《吕氏春秋便成了嬴政的禁忌。
如今嬴政提起《吕氏春秋里的故事,莫非在敲打李斯?
就在众人胡思乱想,李斯头皮发麻的时候,嬴政又接着说:
“治国之道,在于贤明之士创法立制,庸碌之辈因循守旧,我大秦土地贫瘠,民风彪悍,所以法制严明,才能正视听;
但如今,我大秦已然统一了六国,坐拥六国富庶之地,还要遵循旧制,岂不是与那楚人‘刻舟求剑’无异?”
“那依陛下所言,赈灾难道就不是遵循旧制吗?”
李斯疑惑道。
嬴政看了他一眼,澹澹道:“自然不是。
朕遵循的旧制,与你们熟悉的旧制不同!”
“敢问陛下,有何不同?”
姚贾忍不住追问道。
嬴政笑了笑,没有回答,转而看向李斯:“李廷尉可读过《晏子春秋?”
李斯:“”
什么情况?
怎么又问我!
明明是姚贾问的啊!
李斯感觉自己被针对了,但嬴政的问题,他又不敢不答,于是恭敬答道:“回陛下,臣读过。”
“那李廷尉可知晏子修路赈民之事?”
“这”
李斯愣住,其余众人面面相觑。嬴政意味深长的笑道:“晏子赈灾,景公不许,正当时,晏子为景公修筑路台,遂征调饥民为工,三年台成而赈民。”
话到这里,顿了顿,又感慨了一句:“这旧制你们都不知道,看来还是书读少了啊!”
“”
李斯等人听到嬴政的话,不禁老脸一红,哑口无言。
草!
又被陛下装到了。
这办法堪称一绝。
既能赈灾,又不违背大秦律法。
简直两全其美。
“陛下大才,臣等佩服!”
李斯,冯去疾,王绾,姚贾等人,齐齐朝嬴政行礼。
赵昊心里狂翻白眼,不知该说什么好。
晏子赈灾的事,这些治国大臣肯定是知道的。
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活学活用,又是一回事。
毕竟事关晏子,他们了解更多的是晏子的为官之道。
而晏子赈灾,顶多就当作一件奇闻逸事来了解,谁会想到运用到现实中。
所以,古人大多都是死读书,读死书的,真正活学活用的人,没几个。
但是经过嬴政一提醒,众人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只要将这晏子赈灾的办法,稍加改动,就能完美运用到东郡水灾之中。
“好了,尔等回去,记得好好读书,别像今天这样,丢朕的脸,都回去吧!”
“臣,臣等遵旨!”
听到嬴政的话,众人好不憋屈,最终也只能捏着鼻子领旨。
目送他们离去后,赵昊忍不住哈哈大笑。
嬴政也笑了:“哼,一群废物!”
虽然始皇帝在众臣面前找回了在赵昊那里丢的面子,但以工代赈的前提是,有足够多的钱粮。
现在策略是定了,剩下的便是钱粮的问题。
所以赵昊又被始皇帝带回了书房。
然而,赵昊刚回到书房,就对始皇帝表达了不满的情绪。
“父皇,你这也太不厚道了吧,拿我出的主意,提点自己臣子!”
嬴政坐回书桉后,看了他一眼,接过赵高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才不疾不徐的道:“朕答应了你的要求,你给朕出主意,这算什么不厚道?”
“真的吗?父皇答应儿臣了?!”
“行了,你还是说说国债卷的事吧,什么时候能弄出来?”
“这”
赵昊想了想,道:“估计还得半个月!”
“半个月?”
嬴政蹙眉,似乎有些不满:“半个月朕都东巡了,你确定能办好?”
“光靠我一个人,自然办不好。”
赵昊讪笑着挠了挠头,忽又想起什么似的,道:“若父皇担心儿臣办不好,可以成立钱庄,让钱庄代发国债卷!”
“钱庄?”
嬴政一愣,旋即放下茶杯,抬手示意道:“你且详细说说!”
“回禀父皇,其实这钱庄,也涉及到儿臣给你提的国家信誉的问题!”
赵昊说着,话锋一转,又接着道:
“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货币体系改革!”
“货币体系改革?”
听到赵昊接连蹦出的‘新名词’,嬴政下意识看了赵高一眼,后者微微摇头,表示不知。
这时候,赵昊又接着道:
“光说钱庄的作用,可能对父皇来说,有点抽象,这样吧,我给父皇图文介绍!”
话音落下,他上前拿起一张纸,一支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图桉。
“这个国债卷,其实也是票据的一种,我画的这个叫支票,可以用来代替货币使用!”
“支票?”
嬴政一愣。
赵昊挠头:“呃也可以叫银票!”
“那这个东西跟国债卷有何不同?”
嬴政追问道。
赵昊解释道:“国债卷是以国家信用发布的债卷,不具备流通性质,而银票,则可以当作货币来流通!”
嬴政:“”
“其实说简单点,钱庄就是存钱的地方,比如咱们最新统一的货币,秦半两,几十上百钱,可以装在钱包里,但是几千,上万钱,怎么办?只能用车拉,或者兑换成镒金!”
“那么,这就造成了交易难的问题!”
“而银票则可以随身携带,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以后人们大宗交易,便可以用银票结算,这难道不方便吗?”
“这”
嬴政有些吃惊的看着赵昊,隔了半晌才继续追问道;“那为何要在钱庄发行国债卷?”
赵昊笑着解释道: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让权贵信任钱庄,因为大秦的有钱人,基本都是权贵,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将钱存进钱庄,第二个是让他们从中获利,吸引更多人存钱!”
“存钱还能获利?”
嬴政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赵昊信誓旦旦的道:“当然啊!比如十万钱存一年,一年可兑换十万一千钱,等于什么都不做,就可以白赚一千钱!”
“啊?”
赵高吃了一惊,有些担忧的道:“可是公子,这不是赔本买卖吗?我们帮他们保管钱,还要每年付给他们利息,这如何使得?”
闻言,嬴政也眉头紧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我堂堂始皇帝,你让我做亏本买卖,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虽然这样做能吸引不少钱财,但这所谓的钱庄,成了赔本买卖,要是存钱的数量太多,每年光利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额。
“怎么使不得?又不可能赔本!”
赵昊翻了个白眼,然后笑嘻嘻的看着嬴政,挤眉弄眼道:
“我们的钱庄,不光可以存钱,还可以借钱!”
“借钱?”
“没错!就和存钱一样,我们钱庄可以借钱给别人,然后指定一个期限,等到期限到了,他们也要偿还额外利息。”
“嘶”
听到赵昊的话,嬴政和赵高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说还有这种手段?
他们从来没想过,原来赚钱可以这么简单,甚至都不需要出钱,而是用别人的钱,就能帮你赚钱。
但反应了一瞬,嬴政又觉得不对,于是道:“你怎么笃定有人会借钱?”
赵昊闻言,仰头大笑:“哈哈哈,父皇难道忘了?儿臣建立的建筑集团,到时候他们买房,可没那么多钱呀!”
嬴政:“”
我擦!
好你个臭小子!
我大秦的子民就是这么被你祸害的?
现在他终于回过神来了。
为什么赵昊会搞出一个建筑集团,为什么这小子说免费翻修王宫,还给国库增加几千万收入!
原来特么在这里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