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皇上有请

    桃园之内桃花正艳,是难得的风景线。</br>萧玉蝉被这漫天飞舞的花瓣所吸引,一时有了诗性,却不知道如何开口。</br>最后只能求助林晚节:“林大,此情此景你不作一首诗吗?”</br>林晚节也在欣赏桃园景色,但所见之物却不是飞舞的桃花,而是桃园内的一景一物。</br>一栋房子、一口水井、一株桃树,又或是一方小亭。</br>目力所及之物都是林晚节的参考,他心里正在盘算这个桃园大概值多少钱,买下之后话多少钱改造能改造成心目中所想的样子。</br>见林晚节并不言语,萧玉蝉还以为是他不愿意作诗,小嘴一撅,有些撒娇地喊了一声:“爹,您就写一首嘛。”</br>林晚节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正要回答,就看见门口见过的林大人大步行来。</br>“大个子,其等等。”</br>同样大的个子叫林晚节大个子显得有些奇怪。</br>林晚节知道对方身份后,多了几分耐心,听到喊声,回头去看。</br>当人到了跟前,才问:“有何事?”</br>“有人要见你。”</br>“有人要见我?”</br>林晚节还有些错愕,林旺已经压低了声音补充了一句:“是皇上。”</br>林晚节心里咯噔一下,瞳孔都是微微一缩。</br>皇帝?</br>这可真是个遥远的称呼!</br>虽然难得穿越一次,林晚节也好奇古代皇帝到底什么模样?</br>但在江南一带,距离武都有千里之遥,要见到皇帝还是不容易的。</br>现在突然有人告诉自己皇帝要见自己一面。</br>林晚节一点儿准备都没有,但熟悉林旺的身份后又觉得有可能。</br>“还等什么?赶紧走吧。”</br>两个同样高的大个头遇到一起,不需要多余的对话。</br>林晚节点了点头,正要走时被萧玉蝉拉了一下:“他们一看就不是好人,凭什么……”</br>林晚节表情严肃,看了萧玉蝉一眼。</br>萧玉蝉知道这是正事了,不然林晚节不会这么严肃。</br>想了想,萧玉蝉松了手。</br>桃园内忽来一阵琴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br>这琴音婉转动人,声音又是清脆干净,在桃花点点的园林中像是带起了一阵风,又吹下了一片桃花,如梦似幻给桃园平添了几分景致。</br>随着琴音而是一段歌声,唱的正是时下正火的月满西楼。</br>这歌声一出,场面就更加震撼了。</br>因为所有人都听得出,这琴音和歌声比之前诗诗姑娘弹唱得更好!</br>无论是歌喉还是技艺,又或是琴本身都更上一层楼。</br>之前诗诗姑娘身份作假的事情给当下文人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冲击。</br>这突如其来的琴音比诗诗姑娘更好?</br>真符合了当下文人的需要。</br>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几乎都要激动地流泪了。</br>纷纷起身寻找声音来处。</br>“是谁?是谁在弹唱?”</br>“好优美的声音。”</br>“到底是从哪儿传来的?”</br>林晚节都停下了脚步,顺着声音望向桃园里头。</br>那里是一群小姐们相聚的小诗会所在。</br>到底是谁在弹唱呢?</br>林晚节也有几分好奇。</br>这时,林旺问道:“月满西楼的词真是你所写?”</br>林晚节点了点头。</br>林旺张嘴想要质疑一下,想想还是变成了称赞:“写的不错,但现在不是停步的时候,赶紧走吧。”</br>的确,不能让皇上等久了。</br>小亭下,武帝坐在石凳上眯起了眼睛,口中喃喃:“好曲好词好人,江南代有才人出,果然没让朕失望。”</br>“皇上,要不要去把弹唱的女子叫来?”扬州知府壮着胆子询问。</br>武帝摇摇头:“不必了,朕来江南是听闻最近白莲教作祟,而且还深得民心,连朝廷都不得不为其让步。”</br>一听这话,莫说是杭州知府,连扬州知府都被吓得直接跪在了地上。</br>杭州知府更是匍匐在地,身子如筛糠一般抖动:“皇上息怒,皇上息怒,是下官无能……”</br>武帝眉头一皱,不屑的啐了一口:“瞧瞧你们这些窝囊废!朕说自己怒了吗?动不动就皇上息怒,皇上息怒,能不能说几句新词?朕就算不动怒也会被你们这群猪给迁怒!”</br>两位知府都跪在地上不敢说话了。</br>武帝稍作停顿,点着二人道:“朕要真治你们的罪就不会再桃园内问你们,来时朕有所耳闻,不得不承认白莲教有些手段。不过嘛,一个民间组织也犯不着朕亲往,来此还有一件别的事情。”</br>“皇上请吩咐。”</br>“武都人人都说诚王意图谋反,都调查到江南一带来了。朕就是很好奇,想看看那些从江南传回来的话真实与否。朕始终更相信自己的眼睛。”</br>武帝顿了顿,看到外面有人来了。</br>正是林旺带着林晚节返回。</br>但武帝没有停下的意思,继续说着话。</br>外面,林旺提醒林晚节:“你在此稍后,叫你的时候你再进来。”</br>林晚节点点头,毕竟是在皇帝面前,还是规矩些好。</br>林旺进入小亭没有立即说话,就听见武帝继续说:“有人说当年诚王将老家奴送回杭州,还赐给他一座豪宅,是要借萧家之名在江南结党营私,为后来做准备。你们都是当地的父母官,都说说看,对此有何看法?”</br>这话显然是在问两个知府。</br>二人有些为难,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开始。</br>武帝继续说:“不求证据,只凭感觉。”</br>徐化便说:“依臣之间,十几年间,萧家在杭州本分经营,实在找不出什么出格之举。如果是为了诚王谋反,家里总该抄出来什么吧。”</br>“有人给朕的奏折中提到,萧家制造出某种大棚蔬菜,能逆转冬夏,在风雪之中生出青菜来。古来春种秋收,日月更替,各有规矩,萧家此法乃逆天而为,擅自篡改时令,有意谋反。”</br>“这……”徐化直接傻眼了,还有这种事?</br>如此都能告萧家谋反?</br>“皇上,那大棚蔬菜在杭州的确普及,各家各户都学得一些门道,开始尝试种植。可那些蔬菜极大改善了民生,让百姓有多余的食物,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