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深受广大男同胞的喜爱
左莫也回到台里,将姜玉楼的话带给了台长。
然后就是央广电台高层开会了,会议进程中,关于兄弟台的引进到没有问题,就像姜玉楼说的,只要对方给钱,那都不是事。
分歧主要集中在磁带的销售价格上面。
降低售价没有问题,问题是降到多少。
有人说降一块,也有人说降五块。
双方各执一词,都有道理,谁都说服不了谁,最终还是台长拍板决定,将发货价定到了五元,终端价格定在六元钱。
这个价格还算合适,双方都同意了。毕竟央广是制作方,新华书店是渠道方,加上姜玉楼这个版权方,三方都要挣钱,定价太低也不合适。
六元钱的价格正好,三方都挣钱了,对听众来说一盒六元也不是不能接受。
会议结束后,央广电台兵分两路,一路和兄弟电台谈判《暗算》广播剧的引进,另一路监督磁带的制作以及联系销售渠道。
很快,第一批引进《暗算》广播剧的省一级电台名单确定了。
一共有十家电台,而且都选择了第一个标准,也就是掏一百块钱。
一百块钱的版权费用对任何一家省一级的电台来说都是小钱,更何况使用央广已经制作完成的精品广播剧确实省事很多。
一来节目也不需他们要重新录制,二来精品广播剧确实好,听了的都说好,最重要的还是钱不多,区区一百块钱,相比制作费来说,真是毛毛雨了。
央广电台同十家省级电台签订合同后,姜玉楼就收到了版权费,一共五百块钱,这也是说好了的,双方平分。
他相信,这只是个开始,随着《暗算》广播剧的持续火爆,找上门寻求引进版权的电台会越来越多。
对此,姜玉楼和央广电台自然是十分欢迎的,只要交了一百块钱,你们随便播。
当然,前提是他们不能进行分销。分销权只能握在央广手中,其他电台就别想了。
反正只要是想播《暗算》,版权费是不能少的。
《暗算》广播剧的磁带制作也很快,第一批磁带也已经陆陆续续上架新华书店。
根据央广电台给的定价,新华书店会按照每套磁带九十块钱的价格进行销售。不过,他们并不看好磁带销售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利润。
毕竟九十块钱的价格过于昂贵,现在工人工资才多少,有几个家庭舍得花九十块钱买一套广播剧的磁带啊。
不过,这回他们还真错了,低估了《暗算》精品广播剧的影响力。
……
燕京八十中学。
中午午休时间,一堆孩子围在一个桌子上放着录音机的男生身边。
一阵音乐过后,录音机响起了李野墨的声音
【广播连续剧《暗算》根据姜玉楼的同名小说改编,主播李野墨、王刚,第十一集……】
又是一阵悦耳且欢快的音乐传来,
紧接着王刚那带着调侃的声音从收音机里传了出来,“阿炳,腿都快坐断了吧?”
“嗯。”阿炳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疲惫。
然后就是一个清朗的男生介绍阿炳此时所在的位置,以及他现在的状态。
“这就是701来的专家?”一个带着口音的老人问道。
广播里的声音清晰地在教室内扩散着,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广播里的人物对话和音效,稍作做联想就已经能够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部广播剧的音效和人物配音的质量都比传统播讲要高不少,制作之精良在这个年代尚属首次,因此听众在收听过程中很容易沉浸其中。
而且央广电台为了打造沉浸式体验,在《暗算》的广播剧中适当的地减少了传统播讲的旁白,使得广播里所呈现出来的悬疑气氛浓重了许多。
没见这群学生,被广播剧里的配乐或者剧情弄得一惊一乍的,有些胆小的甚至捂住了耳朵。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吧。
总体而言,《暗算》广播连续剧的效果要远胜这个年代传统的小说连播节目。
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故事来到了这一集的结尾,就在学生们以为今天的内容就到此结束了,没想到李野墨的声音再次响起。
【《暗算》广播连续剧磁带已发行,燕京地区听众可到当地新华书店选购,其他省市暂未发售,敬请期待······】
节目结束了,安静的教室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嘿嘿,阿炳好厉害,我以后也成为他那样的人。”
“谁说不是,故事太精彩了,人物出众,还有音效,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是啊,就是时间太短了。”
“唉,节目这么快就结束了,完全听不过瘾啊。”
“是啊,我好想知道后续如何。”
“诶,不是有小说吗?”
“小说哪有这种广播剧精彩啊。”
“诶?新华书店不是有磁带卖吗?咱们可以买磁带听啊?”
就在这时,桌子上摆放着广播的同学突然嘿嘿一笑,从书包里掏出了一盒磁带。
有个眼尖的同学看到了他的动作,惊讶地说道“广志,你……你买了《暗算》的广播剧磁带?”
“广志可以啊,行动迅速。”
“你小子,不声不响地就买了?快说说多少钱,不贵的话我也买来听。”
叫广志的男孩子摆摆手,得意地说道“哈哈,昨天我让我爸带我去新华书店买的,其实也没多少钱,九十块钱就能买一套。”
“什么,九十块钱?”
“嘶,有点小贵了。”
“好想买,但是零花钱不够。”
“算了,找爸妈要钱买吧。”
同学们议论纷纷,不过嫌贵的同学还真不多。
不是这个年代的人都变有钱了,而是上八十中的普通群众还真少。
对他们的家庭来说,九十块钱还真就是个小钱。
当熟悉的声音再次从录音机传出来时,班级再次安静了下来。有不少学生决定,过两天一定要缠着父母也给他们买一套。
《暗算》不能说是人见人爱的作品,但是靠着题材,靠着悬疑的描写,征服了不少男性听众。但是这就够了,就这个年代,男性还是很舍得为自己花钱的。
更别说有钱人家庭,给孩子买喜欢的更不算什么了。
然后就是央广电台高层开会了,会议进程中,关于兄弟台的引进到没有问题,就像姜玉楼说的,只要对方给钱,那都不是事。
分歧主要集中在磁带的销售价格上面。
降低售价没有问题,问题是降到多少。
有人说降一块,也有人说降五块。
双方各执一词,都有道理,谁都说服不了谁,最终还是台长拍板决定,将发货价定到了五元,终端价格定在六元钱。
这个价格还算合适,双方都同意了。毕竟央广是制作方,新华书店是渠道方,加上姜玉楼这个版权方,三方都要挣钱,定价太低也不合适。
六元钱的价格正好,三方都挣钱了,对听众来说一盒六元也不是不能接受。
会议结束后,央广电台兵分两路,一路和兄弟电台谈判《暗算》广播剧的引进,另一路监督磁带的制作以及联系销售渠道。
很快,第一批引进《暗算》广播剧的省一级电台名单确定了。
一共有十家电台,而且都选择了第一个标准,也就是掏一百块钱。
一百块钱的版权费用对任何一家省一级的电台来说都是小钱,更何况使用央广已经制作完成的精品广播剧确实省事很多。
一来节目也不需他们要重新录制,二来精品广播剧确实好,听了的都说好,最重要的还是钱不多,区区一百块钱,相比制作费来说,真是毛毛雨了。
央广电台同十家省级电台签订合同后,姜玉楼就收到了版权费,一共五百块钱,这也是说好了的,双方平分。
他相信,这只是个开始,随着《暗算》广播剧的持续火爆,找上门寻求引进版权的电台会越来越多。
对此,姜玉楼和央广电台自然是十分欢迎的,只要交了一百块钱,你们随便播。
当然,前提是他们不能进行分销。分销权只能握在央广手中,其他电台就别想了。
反正只要是想播《暗算》,版权费是不能少的。
《暗算》广播剧的磁带制作也很快,第一批磁带也已经陆陆续续上架新华书店。
根据央广电台给的定价,新华书店会按照每套磁带九十块钱的价格进行销售。不过,他们并不看好磁带销售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利润。
毕竟九十块钱的价格过于昂贵,现在工人工资才多少,有几个家庭舍得花九十块钱买一套广播剧的磁带啊。
不过,这回他们还真错了,低估了《暗算》精品广播剧的影响力。
……
燕京八十中学。
中午午休时间,一堆孩子围在一个桌子上放着录音机的男生身边。
一阵音乐过后,录音机响起了李野墨的声音
【广播连续剧《暗算》根据姜玉楼的同名小说改编,主播李野墨、王刚,第十一集……】
又是一阵悦耳且欢快的音乐传来,
紧接着王刚那带着调侃的声音从收音机里传了出来,“阿炳,腿都快坐断了吧?”
“嗯。”阿炳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疲惫。
然后就是一个清朗的男生介绍阿炳此时所在的位置,以及他现在的状态。
“这就是701来的专家?”一个带着口音的老人问道。
广播里的声音清晰地在教室内扩散着,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广播里的人物对话和音效,稍作做联想就已经能够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部广播剧的音效和人物配音的质量都比传统播讲要高不少,制作之精良在这个年代尚属首次,因此听众在收听过程中很容易沉浸其中。
而且央广电台为了打造沉浸式体验,在《暗算》的广播剧中适当的地减少了传统播讲的旁白,使得广播里所呈现出来的悬疑气氛浓重了许多。
没见这群学生,被广播剧里的配乐或者剧情弄得一惊一乍的,有些胆小的甚至捂住了耳朵。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吧。
总体而言,《暗算》广播连续剧的效果要远胜这个年代传统的小说连播节目。
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故事来到了这一集的结尾,就在学生们以为今天的内容就到此结束了,没想到李野墨的声音再次响起。
【《暗算》广播连续剧磁带已发行,燕京地区听众可到当地新华书店选购,其他省市暂未发售,敬请期待······】
节目结束了,安静的教室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嘿嘿,阿炳好厉害,我以后也成为他那样的人。”
“谁说不是,故事太精彩了,人物出众,还有音效,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是啊,就是时间太短了。”
“唉,节目这么快就结束了,完全听不过瘾啊。”
“是啊,我好想知道后续如何。”
“诶,不是有小说吗?”
“小说哪有这种广播剧精彩啊。”
“诶?新华书店不是有磁带卖吗?咱们可以买磁带听啊?”
就在这时,桌子上摆放着广播的同学突然嘿嘿一笑,从书包里掏出了一盒磁带。
有个眼尖的同学看到了他的动作,惊讶地说道“广志,你……你买了《暗算》的广播剧磁带?”
“广志可以啊,行动迅速。”
“你小子,不声不响地就买了?快说说多少钱,不贵的话我也买来听。”
叫广志的男孩子摆摆手,得意地说道“哈哈,昨天我让我爸带我去新华书店买的,其实也没多少钱,九十块钱就能买一套。”
“什么,九十块钱?”
“嘶,有点小贵了。”
“好想买,但是零花钱不够。”
“算了,找爸妈要钱买吧。”
同学们议论纷纷,不过嫌贵的同学还真不多。
不是这个年代的人都变有钱了,而是上八十中的普通群众还真少。
对他们的家庭来说,九十块钱还真就是个小钱。
当熟悉的声音再次从录音机传出来时,班级再次安静了下来。有不少学生决定,过两天一定要缠着父母也给他们买一套。
《暗算》不能说是人见人爱的作品,但是靠着题材,靠着悬疑的描写,征服了不少男性听众。但是这就够了,就这个年代,男性还是很舍得为自己花钱的。
更别说有钱人家庭,给孩子买喜欢的更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