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4 章 我看好这两个人
给廖永志和邓镇等人布置完了押运粮草的任务,朱樉就下令让他们几个先回去做好准备工作。
廖永忠一行人才刚走不久,冯诚就大喇喇从外边闯了进来。
赛哈智迈步向前长手一伸拦在了冯诚的面前,他厉声喝道:“冯将军,这里是军机重地,寻常人不得擅闯。”
说完,赛哈智的另一只手摸向了腰间系着的绣春刀。看见对方想要拔刀,冯诚将双手高高举起,示意自己身上没有携带任何兵器。
他连忙解释道:“我今日有一件要事来找二哥相商,刚才在情急之下,一时忘记坏了规矩,还请赛千户见谅。”
说完,冯诚对着赛哈智抱了下拳,赛哈智转过头看向朱樉,明显是在询问他的意见。
看见冯诚的脸色很慌张,朱樉笑着跟他打起了招呼。“老冯稀客啊,今天怎么有时间到我这里来啊?”
军中的规矩十分森严,不经通传,擅闯主帐者受到的处罚最轻都是一顿军棍。
看到朱樉没有半点要追究他的意思,冯诚胸中长舒了一口气,他回答道:“二哥,新兵营里有三个弟兄要我帮忙向你引荐,其中领头的两个人家里还跟我爹有一些渊源。我这边实在是不好推托,只能厚着脸皮来找二哥你了。”
听了冯诚的话,朱樉感到有些意外。在军中,找关系,走后门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好比在出征之前,定远侯王弼就企图拿金银来贿赂他以谋取先锋官一职。
令朱樉感到意外的是冯诚这个人虽然说不上是刚正不阿,但也是个油盐不进的主。一般人想要走他的后门,肯定是难如登天。
一想到这,朱樉顿时来了兴趣,他向冯诚问道:“老冯,你说说这几人叫什么名字?家里跟郢国公到底是什么关系?”
郢国公就是冯诚的父亲冯国用,冯诚解释道:“这三个人分别叫李彬、谭渊、薛禄,李彬跟谭渊二人的父辈是我爹曾经的旧部,后来又跟过我二叔一段时间。”
冯诚的二叔就是宋国公冯胜,原名冯国胜。听到冯诚的解释,朱樉瞬间就明白了这几个人为何要走冯胜的门路了。
大概是昨晚,他在台上对李远的亲密举动,刺激到了这三人。
谭渊、李彬、薛禄这三个人的名字引起了朱樉的注意,他问道:“老冯啊,这几个人原籍是哪里的,在哪个卫所任职?”
以冯诚对朱樉多年以来的了解,一听这话就知道今天这件事有门儿了。
冯诚上前了几步凑到了朱樉身边来,他眉开眼笑道:“二哥,这李彬跟谭渊都是我定远的老乡,这个薛禄是胶州人,他们三个都在燕山卫任职。”
燕山卫的卫所驻守在北平,是燕王府的三护卫之一。
朱樉一脸纳闷的说道:“这三个人应该是老四手底下的武官,他们为何要走你的门路来我这里求职?”
听到他的问话,冯诚猛的一拍大腿,朝着他挤眉弄眼道:“二哥,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古人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军中,你现在就是这个。这些人当然挤破了头都想投到你的门下来了。”
冯诚一边说,一边冲着朱樉竖了一个大拇指。听了冯诚的解释,朱樉顿时恍然大悟。
朱樉在潜意识里一直小瞧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于这些武人来说,他秦王朱樉是诸王之长,他的为人豪爽又大方,能在他的手下办事既能升官又能发财。
对于李彬、谭渊、薛禄没有靠山的这三人来说,秦王府简直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去处。
这三人的名字,朱樉当然有印象,历史上李彬、谭渊、薛禄三人都是靖难之役的功臣,也是燕王朱棣能够造反成功的重要班底之一。
一想到这,朱樉就哑然失笑道:“老四手底下的能臣干将都到我这边来了,我这个四弟手下无人可用岂不是太可怜了。”
听到朱樉的话,冯诚也笑着附和道:“跟着燕王有个屁的前途?跟着二哥干,将来搞不好还能封妻荫子。”
冯诚的说法,代表了朝中大部分人的现在主流看法,秦王几乎就是除了太子以外的最好选择,文官还有进东宫去陪伴太子的希望,而武官完全是没得选。
朱樉玩心大起,对着冯诚考校道:“老冯以你之见,李彬、谭渊、薛禄这三人里面,到底哪个是可造之才啊?”
冯诚低头沉思了一阵,片刻后,他抬起头说道:“谭渊少有臂力,能开两石硬弓且百步穿杨算的上是难得的猛将。”
朱樉没想到冯诚在三人之中最看好的那个谭渊,若论历史上的成就,不论是李彬还是薛禄后来都远远高于谭渊。
特别是薛禄可以说是永乐、洪熙、宣德的三朝元老,还是老四一家爷孙三代人的心腹。
朱樉沉吟了一下,对冯诚说道:“我听说这个谭渊喜欢好勇斗狠,动不动就要取人性命,性情十分好杀。在我看来,薛李两人的成就将来必在谭渊之上。”
冯诚没想到,朱樉给三人的评价里,谭渊是三个人里面最低的那一个。
他一脸不解的问:“二哥,在来之前,我就轮番试探了这三个人,薛、李两人,尤其是这李彬的武艺稀松平常,在小弟看来完全没有过人之处。”
在冯诚看来,三人之中,谭渊的武艺最为高强,又擅骑射。薛禄次之,而李彬是武艺最差的一个,在战场上这种人往往会成为拖累。
朱樉却不这样认为,历史上的李彬在永乐朝平定叛乱的次数最多,尤其是在大明吞并安南以后,李彬一直担任交趾布政使司的总兵。
李彬一死,后继者再也无力镇压交趾的叛乱,直到正统年间,交趾彻底脱离了大明的版图,可以说李彬在交趾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薛禄、李彬这两个能带兵打仗又能治理地方的人才才是朱樉手底下最为稀缺的。
朱樉想了一想,对着冯诚说道:“李彬和薛禄二人,我愿意见他们一面。至于这个谭渊,你告诉他愿不愿意来我身边当一名亲兵?”
朱樉的这个安排让冯诚很不理解,他问道:“二哥,这个谭渊年轻气盛,我担心他会拉不下脸去当一个小兵。”
廖永忠一行人才刚走不久,冯诚就大喇喇从外边闯了进来。
赛哈智迈步向前长手一伸拦在了冯诚的面前,他厉声喝道:“冯将军,这里是军机重地,寻常人不得擅闯。”
说完,赛哈智的另一只手摸向了腰间系着的绣春刀。看见对方想要拔刀,冯诚将双手高高举起,示意自己身上没有携带任何兵器。
他连忙解释道:“我今日有一件要事来找二哥相商,刚才在情急之下,一时忘记坏了规矩,还请赛千户见谅。”
说完,冯诚对着赛哈智抱了下拳,赛哈智转过头看向朱樉,明显是在询问他的意见。
看见冯诚的脸色很慌张,朱樉笑着跟他打起了招呼。“老冯稀客啊,今天怎么有时间到我这里来啊?”
军中的规矩十分森严,不经通传,擅闯主帐者受到的处罚最轻都是一顿军棍。
看到朱樉没有半点要追究他的意思,冯诚胸中长舒了一口气,他回答道:“二哥,新兵营里有三个弟兄要我帮忙向你引荐,其中领头的两个人家里还跟我爹有一些渊源。我这边实在是不好推托,只能厚着脸皮来找二哥你了。”
听了冯诚的话,朱樉感到有些意外。在军中,找关系,走后门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好比在出征之前,定远侯王弼就企图拿金银来贿赂他以谋取先锋官一职。
令朱樉感到意外的是冯诚这个人虽然说不上是刚正不阿,但也是个油盐不进的主。一般人想要走他的后门,肯定是难如登天。
一想到这,朱樉顿时来了兴趣,他向冯诚问道:“老冯,你说说这几人叫什么名字?家里跟郢国公到底是什么关系?”
郢国公就是冯诚的父亲冯国用,冯诚解释道:“这三个人分别叫李彬、谭渊、薛禄,李彬跟谭渊二人的父辈是我爹曾经的旧部,后来又跟过我二叔一段时间。”
冯诚的二叔就是宋国公冯胜,原名冯国胜。听到冯诚的解释,朱樉瞬间就明白了这几个人为何要走冯胜的门路了。
大概是昨晚,他在台上对李远的亲密举动,刺激到了这三人。
谭渊、李彬、薛禄这三个人的名字引起了朱樉的注意,他问道:“老冯啊,这几个人原籍是哪里的,在哪个卫所任职?”
以冯诚对朱樉多年以来的了解,一听这话就知道今天这件事有门儿了。
冯诚上前了几步凑到了朱樉身边来,他眉开眼笑道:“二哥,这李彬跟谭渊都是我定远的老乡,这个薛禄是胶州人,他们三个都在燕山卫任职。”
燕山卫的卫所驻守在北平,是燕王府的三护卫之一。
朱樉一脸纳闷的说道:“这三个人应该是老四手底下的武官,他们为何要走你的门路来我这里求职?”
听到他的问话,冯诚猛的一拍大腿,朝着他挤眉弄眼道:“二哥,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古人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军中,你现在就是这个。这些人当然挤破了头都想投到你的门下来了。”
冯诚一边说,一边冲着朱樉竖了一个大拇指。听了冯诚的解释,朱樉顿时恍然大悟。
朱樉在潜意识里一直小瞧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于这些武人来说,他秦王朱樉是诸王之长,他的为人豪爽又大方,能在他的手下办事既能升官又能发财。
对于李彬、谭渊、薛禄没有靠山的这三人来说,秦王府简直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去处。
这三人的名字,朱樉当然有印象,历史上李彬、谭渊、薛禄三人都是靖难之役的功臣,也是燕王朱棣能够造反成功的重要班底之一。
一想到这,朱樉就哑然失笑道:“老四手底下的能臣干将都到我这边来了,我这个四弟手下无人可用岂不是太可怜了。”
听到朱樉的话,冯诚也笑着附和道:“跟着燕王有个屁的前途?跟着二哥干,将来搞不好还能封妻荫子。”
冯诚的说法,代表了朝中大部分人的现在主流看法,秦王几乎就是除了太子以外的最好选择,文官还有进东宫去陪伴太子的希望,而武官完全是没得选。
朱樉玩心大起,对着冯诚考校道:“老冯以你之见,李彬、谭渊、薛禄这三人里面,到底哪个是可造之才啊?”
冯诚低头沉思了一阵,片刻后,他抬起头说道:“谭渊少有臂力,能开两石硬弓且百步穿杨算的上是难得的猛将。”
朱樉没想到冯诚在三人之中最看好的那个谭渊,若论历史上的成就,不论是李彬还是薛禄后来都远远高于谭渊。
特别是薛禄可以说是永乐、洪熙、宣德的三朝元老,还是老四一家爷孙三代人的心腹。
朱樉沉吟了一下,对冯诚说道:“我听说这个谭渊喜欢好勇斗狠,动不动就要取人性命,性情十分好杀。在我看来,薛李两人的成就将来必在谭渊之上。”
冯诚没想到,朱樉给三人的评价里,谭渊是三个人里面最低的那一个。
他一脸不解的问:“二哥,在来之前,我就轮番试探了这三个人,薛、李两人,尤其是这李彬的武艺稀松平常,在小弟看来完全没有过人之处。”
在冯诚看来,三人之中,谭渊的武艺最为高强,又擅骑射。薛禄次之,而李彬是武艺最差的一个,在战场上这种人往往会成为拖累。
朱樉却不这样认为,历史上的李彬在永乐朝平定叛乱的次数最多,尤其是在大明吞并安南以后,李彬一直担任交趾布政使司的总兵。
李彬一死,后继者再也无力镇压交趾的叛乱,直到正统年间,交趾彻底脱离了大明的版图,可以说李彬在交趾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薛禄、李彬这两个能带兵打仗又能治理地方的人才才是朱樉手底下最为稀缺的。
朱樉想了一想,对着冯诚说道:“李彬和薛禄二人,我愿意见他们一面。至于这个谭渊,你告诉他愿不愿意来我身边当一名亲兵?”
朱樉的这个安排让冯诚很不理解,他问道:“二哥,这个谭渊年轻气盛,我担心他会拉不下脸去当一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