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送车

    穆云海走进教室,本来想随便打声招呼,但看到所有人都用看怪物的眼光看向自己,登时把想要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双方大眼瞪小眼地看了下后……

    有个人反应最快。

    本来习惯性的一句“学弟”就要冒出来。可话到嘴边,忽然觉得不对劲。

    开玩笑....刚刚人家还说老郭敢真拿他当学弟来看就是傻子,可到自己这……这一声学弟要是喊出来.……还不被这些同学笑话死,自己就这么不自量力的吗?

    正尴尬呢,系主任苏乐慈陪着笑得像弥勒佛一样张校长走了进来,而两人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吕乐。

    看到平时一脸严肃的校长这副面容,研究生们都十分诧异,“这是遇到多大的喜事啊!能给校长开心成这样?”

    不过很快就有了答案,校长握住穆云海的手,“穆同学,原本你开着2000来到学校,我就感到学校能培养出这样出色的人才感到欣慰,哪想到苏老师把车钥匙放到我办公桌上,我还纳闷呢。后来听到苏老师讲,你今天开来的新车是送给学校的礼物,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感谢你啊,这以后学校就有了两台车,每位教职员工都可以在有公事出差的时候能用到车了。”

    几位学生更感距离穆云海的差距了,“这么好的新车说送就送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吗!公司的孙总打算购置两台2000,但被我否了,我给他的建议是,要不不买,大家一视同仁。要买就买四台,我和孙总每人一台外,给张校长和黄祖模老师也各购置一台。不过我为黄祖模老师配备了专门的司机,张校长我就不为你配司机了。”

    “哪里哪里,我这虽然是学校,但还是算政府衙门,能收你们公司一台车已经够感激不尽了,哪能让你们再配司机啊!老黄认了一个好徒弟呀!在上影厂劳碌了一辈子,也没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临老了,倒享到了徒弟的福了。这真让人感慨呀!你不是还要到剪辑室忙吗!走,一起看看去,边走边说……”

    十几人一起向剪辑室走去,“张校长,这都三月中旬了,学校今年导演系、编辑系还有没有去处的吗!要是有,我给学校兜底,没地方去都可以到我那里,学了几年专业知识,大半毕业后由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都转行了,张校长问问他们,如果愿意,可以到我那试试。

    不过我们私企可没有铁饭碗,我们公司将采取末位淘汰制,如果不适合走这条路,那时候再转行也不迟,谁让我们都是同校同学呢?总归要给他们一次入行的机会。”

    有了穆云海这个承诺,张校长收车就不再感到突兀了,“好啊!我代表这两个戏的同学们感谢东方梦工厂的提携,下次教职工会议上我会宣布穆同学的提议。”

    到了剪辑室,学校剪辑班的刘文远老师坐在椅子上看到乌泱的一群人走了就来,感到有些诧异,由于长时间坐在这里,一时半会还不适应门外的光亮,等到看清校长后才起身相迎。

    刘文远这段时间不但粗剪了一个版本出来,而且还根据故事内容捡剪出了一个精华版。

    所谓粗剪就是把一些不必要的废镜头和重复镜头剔除出去,长达八百多分钟的胶片,现在在他的剪辑下,还余大约三百分钟左右。

    穆云海的《海滨之城》还算好的,大部分导演,一部一百分钟左右的电影拍摄出的胶片都在两三千分钟左右。

    有墨镜王之称的王家卫更是不得了,拍《东邪西毒》的时候,剪辑师拿到的胶片竟然有一万多分钟的镜头,不怪投资人蔡松林投拍这部电影后就破产了。

    等众人坐好,那边投影仪的幕布就降下来了。

    所有人不再说话,一起盯着屏幕上的片子开始看。

    先放映的是故事脉络版本,这部脉络版本的《海滨之城》是五十分钟。

    故事的内容主线简单概括就是:宁愈铭从不小心忘盖炉盖,又忘了拉开窗帘就去小店购物,致使家中发生火灾,烧死两个孩子后自闭的整个过程,直到大哥去世,把宁仕委托给他,叔侄两人的冲突和宁愈铭逃避现实,离开家乡,远赴海港生活的全过程。

    之所以说是脉络版本,是因为这个影片的转场还相当生硬,不自然。

    但最大的特点是所有影片的色彩已经渲染完了。

    穆云海要的一切画面的质感都已经呈现了出来。

    色彩该饱满的时候饱满,该苍白的时候苍白。而这一项只要穆云海满意,那么接下来就是精剪,把整个故事通过小片段填充起来。

    而五十分钟看完,在座的人各自心里分别都有不同的想法。

    穆云海是在挑选整个影片的节奏。

    刘文远这一版的精华,是属于把片子的所有主线都穿插了起来。但作为导演,他知道自己拍过多少幕镜头,而这些镜头在拍摄前,就已经在目前刘文远呈现的骨架内。

    他要做的仍然是摘选,利用自己对整个剧本、故事、演员的感觉,来进行筛选,找到侧重点后告诉剪辑师自己要的是什么,该侧重哪一块。

    看完后,穆云海思考了大约十几分钟,对刘文远点点头,认可了对方的处理方法。下面刘文远开始放映三百分钟的粗剪版本。

    如果说一部电影的成品需要在精华剪版本上做加法的话,那么粗剪版本就要做减法了。

    这也是导演、摄影师、剪辑师三方最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要把这三百分钟变成一百分钟左右的成品电影,就要去除三分之二,大部分导演都想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保留下来,有时候导演并不能和观众的需求保持一致,这就导致电影在和观众见面的时候,观众会感觉不适。

    绝大多数时候导演都想当然了,有些导演在观众放弃观看的时候反而埋怨观众不懂艺术。

    甚至和观众在媒体上对骂,比如日常文青病泛滥的凯哥大导演。

    中饭是在剪辑室吃的,穆云海一边观看,一边和刘文远老师交流,什么镜头不需要,什么镜头保留,想要呈现怎样的效果。

    直到下午一点多影片放完后张校长就和其他人走了。

    剪辑室只留下吕乐、刘文远、穆云海三人。

    穆云海和刘文远又商量了一个多小时,其间又征询了吕乐的意见,反倒是吕乐对穆云海决定去除那么多唯美的海景感到愤愤不平。

    等三人谈通了,并统一了意见,穆云海才离开剪辑室,他大概计算了一下,按自己的要求剪辑,最后成片估计在一百分钟左右,再加上片头片尾,影片时长正好可以控制在一百零五分钟内。

    在剪辑室忙碌了一整天,晚上,张校长邀请两人来到学校的小食堂。

    包厢内,张校长、苏乐慈、萧英以及其他一些系的领导也都到了。

    拢共算上穆云海和吕乐十来个人。

    其实这顿饭并不是穆云海打招呼,说自己来了,要和领导一起吃个饭。

    而是苏乐慈通知的他,晚上校长在小食堂安排你们俩吃饭。

    而穆云海落座后,张校长的第一句话就是:“穆导比开学见面时有些清减,南方的水土不养人,这两天回家得好好补补。”

    “谢谢张校长关心、嘿嘿~”

    在关心了一句后,“听说你要拿这部电影参加法国戛纳电影节?”

    说到这,他对穆云海微微点头:“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