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谋士献策
“找到李定国的踪迹?”多尔衮有些费解的看向洪承畴,“洪先生此言何意?”
“回王爷,臣刚才那句话没有隐喻,只有字面意思。”洪承畴回答。
多尔衮更加诧异,“李定国就在这附近,还寻找踪迹吗?”
洪承畴认真解释起来:“李定国先是从镇安堡撤兵,然后分兵偷袭了魏家岭关和花儿营城外的八旗兵。再然后...就没有了他的消息。如果臣没猜错的话,他已经藏起来了。”
“藏起来?他麾下除了数万兵马,还有大量火炮,就算藏能藏到哪儿去?”多尔衮抓了下脑袋上的辫子:“更何况藏起来也没有意义啊!本王要攻打王永吉的后方,断其粮道。如果李定国藏起来不出战,本王正好可以随心所欲。”
“哎!”洪承畴叹了口气,“有没有意义王爷马上就知道了。”
多尔衮不明所以,只能带着兵马南下。
魏家岭关南边是镇边堡,再往南是正安堡。
这两座城堡早已空空如也,多尔衮虽然兵不血刃占领了城池,但一粒粮食都没有得到。
无奈之下他只能继续南下。
过了正安堡是广宁城。
多尔衮的大军在广宁城东北二十里,沿着西沙河扎营。
扎营之后,范文程和洪承畴主动来到多尔衮面前。
“一路至此,王爷是否察觉到了异样?”洪承畴率先问道。
“有异样,”多尔衮点头,紧锁眉头:“路上一个百姓也没遇到,一粒粮食也没抢到!”
“王爷看到的情况,也是臣担心之处。”范文程说道:“明军收缩兵力防守的同时,还进行了坚壁清野。所以接下来我军无法通过战斗获得粮食和补给,进而将会面临一个大问题。”
“粮道!”洪承畴替范文程说出了答案。
多尔衮听完之后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在出兵前,他做了两手计划。
如果李定国迎战。
他就以优势兵力从正面击溃李定国,取得胜利后继续南下窥伺松锦。
如果李定国不迎战。
他就绕过广宁南下劫掠,以战养战的同时断掉王永吉的粮道,迫使王永吉回师。
现在李定国坚壁清野,他无法以战养战。
只能建立粮道,运输粮草。
这可是件天大的麻烦事!
其实李定国能实施坚壁清野,八旗兵功不可没。
坚壁清野不是想实施就能实施的。
尤其是在中原那种人口稠密,城池林立的地方。
人口太多,城池容纳不下。
城池多官员也多。
每个官员的能力和执行力不同。
有人严格执行,有人马马虎虎应对。
最后的结果就是坚壁清不彻底,给了敌人以战养战的机会。
辽东与中原情况不同。
这里人口本就相对稀少。
在经历过努尔哈赤的杀穷鬼和杀富户后,辽东百姓数量骤减。
皇太极继位后又搞出了食人粮。
(皇太极入关劫掠百姓到辽东给建奴种地,收获粮食后为了节省粮食,大肆屠杀种地的百姓,省下来的粮食又称食人粮。百姓不够了继续入关劫掠,周而复始。)
八旗兵上一次入关劫掠已经是七年之前。
这期间他们为了节省粮食又杀了不少百姓。
辽东百姓已经十不存一。
反观明军入辽后军纪严明,平买平卖。
所以当李定国下达了坚壁清野的消息后,百姓们立刻带着全部家当跑到了附近的城池。
不愿意进城的也逃入深山避难。
多尔衮找不到百姓的踪迹,也就无法从他们身上抢到粮食,更没办法以战养战。
对于军队来说,有没有粮道完全是两个概念。
有粮道的军队就像一条被铁链拴着的狗。
无论多么凶猛,都只能在铁链长度范围内活动。
想增加活动范围需要主人增加铁链长度(延长粮道)。
没有粮道的军队就像一头狼。
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神出鬼没,无拘无束。
“粮道确实是个天大问题啊!”多尔衮不得不再次紧皱眉头。
由于经常皱眉,他额头上已经出现了深深的皱纹,倍显苍老之态。
“报!”探马突然来到营帐内汇报:“明军炮兵撤退时留下了非常深的车辙,骑兵也留下了大量的马蹄印。末将顺着这些踪迹一路寻到了广宁城下,本想详细查探,结果被明军探马逼退。”
“也就是说,李定国的主力撤回了广宁?”多尔衮问。
“末将只是顺着踪迹一路寻到了广宁城,其他的不敢猜测。”探马回答。
“退下吧。”
“是,”探马转身离开。
多尔衮看向范、洪二人:“两位先生,有何良策?”
洪承畴和范文程对视一眼后沉默些许,过了一会才慢慢说道:“我军现在的粮道是从开原到蒙古草原,然后再从蒙古草原运到这里。粮道已经足够长了,继续延长的话根本不现实。”
“没有粮道就没法进攻,洪先生的意思是不进攻了?”多尔衮有些不高兴地问。
“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在不延长粮道的前提下进攻。”
废话!
多尔衮心中暗骂了一句。
他何尝不想这么做?
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除非主动进攻广宁城。
可是这更不现实。
李定国麾下兵马两万,他只有不到三万。
多出来的兵马在野战时优势非常大。
但要是攻打城池尤其是易守难攻的广宁城,这点优势将荡然无存。
更何况李定国麾下步兵有大量火炮,妥妥的守城利器!
洪承畴这句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多尔衮有些失望的将目光从他身上离开,满怀期待地放到了范文程身上,“范先生呢?”
范文程想了想:“臣以为既不能延长粮道,也不能在广宁僵持。毕竟李定国粮草充足,他能坚守两三个月甚至半年,而辽阳和盛京能不能坚持那么久就不好说了。”
多尔衮很是无语:“两位先生说了这么多大道理,却没说一条有用的良策,难道两位已经江郎才尽了吗?”
范文程和洪承畴两位谋士再次对视一眼,刚要开口说话时被多尔衮打断:“两位先别说,写在手上同时展示给本王看,如何?”
“就依王爷之计。”二人按照多尔衮的要求,用笔在左手上刷刷点点写了下来。
写完之后,二人并排站在多尔衮面前,伸出了左手。
多尔衮定睛看去,发现他们两人左手上都写分兵二字。
“回王爷,臣刚才那句话没有隐喻,只有字面意思。”洪承畴回答。
多尔衮更加诧异,“李定国就在这附近,还寻找踪迹吗?”
洪承畴认真解释起来:“李定国先是从镇安堡撤兵,然后分兵偷袭了魏家岭关和花儿营城外的八旗兵。再然后...就没有了他的消息。如果臣没猜错的话,他已经藏起来了。”
“藏起来?他麾下除了数万兵马,还有大量火炮,就算藏能藏到哪儿去?”多尔衮抓了下脑袋上的辫子:“更何况藏起来也没有意义啊!本王要攻打王永吉的后方,断其粮道。如果李定国藏起来不出战,本王正好可以随心所欲。”
“哎!”洪承畴叹了口气,“有没有意义王爷马上就知道了。”
多尔衮不明所以,只能带着兵马南下。
魏家岭关南边是镇边堡,再往南是正安堡。
这两座城堡早已空空如也,多尔衮虽然兵不血刃占领了城池,但一粒粮食都没有得到。
无奈之下他只能继续南下。
过了正安堡是广宁城。
多尔衮的大军在广宁城东北二十里,沿着西沙河扎营。
扎营之后,范文程和洪承畴主动来到多尔衮面前。
“一路至此,王爷是否察觉到了异样?”洪承畴率先问道。
“有异样,”多尔衮点头,紧锁眉头:“路上一个百姓也没遇到,一粒粮食也没抢到!”
“王爷看到的情况,也是臣担心之处。”范文程说道:“明军收缩兵力防守的同时,还进行了坚壁清野。所以接下来我军无法通过战斗获得粮食和补给,进而将会面临一个大问题。”
“粮道!”洪承畴替范文程说出了答案。
多尔衮听完之后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在出兵前,他做了两手计划。
如果李定国迎战。
他就以优势兵力从正面击溃李定国,取得胜利后继续南下窥伺松锦。
如果李定国不迎战。
他就绕过广宁南下劫掠,以战养战的同时断掉王永吉的粮道,迫使王永吉回师。
现在李定国坚壁清野,他无法以战养战。
只能建立粮道,运输粮草。
这可是件天大的麻烦事!
其实李定国能实施坚壁清野,八旗兵功不可没。
坚壁清野不是想实施就能实施的。
尤其是在中原那种人口稠密,城池林立的地方。
人口太多,城池容纳不下。
城池多官员也多。
每个官员的能力和执行力不同。
有人严格执行,有人马马虎虎应对。
最后的结果就是坚壁清不彻底,给了敌人以战养战的机会。
辽东与中原情况不同。
这里人口本就相对稀少。
在经历过努尔哈赤的杀穷鬼和杀富户后,辽东百姓数量骤减。
皇太极继位后又搞出了食人粮。
(皇太极入关劫掠百姓到辽东给建奴种地,收获粮食后为了节省粮食,大肆屠杀种地的百姓,省下来的粮食又称食人粮。百姓不够了继续入关劫掠,周而复始。)
八旗兵上一次入关劫掠已经是七年之前。
这期间他们为了节省粮食又杀了不少百姓。
辽东百姓已经十不存一。
反观明军入辽后军纪严明,平买平卖。
所以当李定国下达了坚壁清野的消息后,百姓们立刻带着全部家当跑到了附近的城池。
不愿意进城的也逃入深山避难。
多尔衮找不到百姓的踪迹,也就无法从他们身上抢到粮食,更没办法以战养战。
对于军队来说,有没有粮道完全是两个概念。
有粮道的军队就像一条被铁链拴着的狗。
无论多么凶猛,都只能在铁链长度范围内活动。
想增加活动范围需要主人增加铁链长度(延长粮道)。
没有粮道的军队就像一头狼。
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神出鬼没,无拘无束。
“粮道确实是个天大问题啊!”多尔衮不得不再次紧皱眉头。
由于经常皱眉,他额头上已经出现了深深的皱纹,倍显苍老之态。
“报!”探马突然来到营帐内汇报:“明军炮兵撤退时留下了非常深的车辙,骑兵也留下了大量的马蹄印。末将顺着这些踪迹一路寻到了广宁城下,本想详细查探,结果被明军探马逼退。”
“也就是说,李定国的主力撤回了广宁?”多尔衮问。
“末将只是顺着踪迹一路寻到了广宁城,其他的不敢猜测。”探马回答。
“退下吧。”
“是,”探马转身离开。
多尔衮看向范、洪二人:“两位先生,有何良策?”
洪承畴和范文程对视一眼后沉默些许,过了一会才慢慢说道:“我军现在的粮道是从开原到蒙古草原,然后再从蒙古草原运到这里。粮道已经足够长了,继续延长的话根本不现实。”
“没有粮道就没法进攻,洪先生的意思是不进攻了?”多尔衮有些不高兴地问。
“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在不延长粮道的前提下进攻。”
废话!
多尔衮心中暗骂了一句。
他何尝不想这么做?
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除非主动进攻广宁城。
可是这更不现实。
李定国麾下兵马两万,他只有不到三万。
多出来的兵马在野战时优势非常大。
但要是攻打城池尤其是易守难攻的广宁城,这点优势将荡然无存。
更何况李定国麾下步兵有大量火炮,妥妥的守城利器!
洪承畴这句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多尔衮有些失望的将目光从他身上离开,满怀期待地放到了范文程身上,“范先生呢?”
范文程想了想:“臣以为既不能延长粮道,也不能在广宁僵持。毕竟李定国粮草充足,他能坚守两三个月甚至半年,而辽阳和盛京能不能坚持那么久就不好说了。”
多尔衮很是无语:“两位先生说了这么多大道理,却没说一条有用的良策,难道两位已经江郎才尽了吗?”
范文程和洪承畴两位谋士再次对视一眼,刚要开口说话时被多尔衮打断:“两位先别说,写在手上同时展示给本王看,如何?”
“就依王爷之计。”二人按照多尔衮的要求,用笔在左手上刷刷点点写了下来。
写完之后,二人并排站在多尔衮面前,伸出了左手。
多尔衮定睛看去,发现他们两人左手上都写分兵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