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先打个酣畅淋漓再说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正文卷第二百二十二章:先打个酣畅淋漓再说刘协脸色一变,到嘴边的话又生生制住,的确,若是他们得胜的话,也许就不会有这一道奏章了。
曹操看他不说话,冷笑了一声,道:“陛下,如此我可大胆的说一句,而今这请求议和的奏章,是伯常以及我麾下兵马用性命打出来的。”
“当下局势,不该立刻答应他们,令这些荆州士人可予取予求。”
刘协叹了口气,平视远方,心中深深思索,他竟不知如何反驳,按照以往的经历来看……
应当是朕错了,朕不太明了前因后果,也未曾关注各地的军情消息。
“丞相,这些军情日后可多拿来给朕看一些,否则蒙在鼓里,难以思索……”
“遵旨,”曹操躬身而下,面色和蔼,道:“陛下近几年才学,到如今已经通晓前后史鉴,又明内治之事,而军事之能,则不必太急……嗯,慢慢来吧,陛下要深明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圣人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刘协知晓这句话,也明白是圣人说过的道理,军事之时急不得,也不可强逆丞相的想法。
毕竟现在整个境内的大军,所有军情以及与各地诸侯的交错关系,只有丞相心中最为清楚。
刘协面色一软,又向曹操笑着问道:“丞相,那依你看应当如何是好?既然荆州送来的奏章请朕主持议和,现在丞相说不答应,我们该当如何?”
曹操笑了笑,柔声道:“陛下,议和不应该是他们一句话就能得到的,此时陛下应该展示您的威严,议和没问题,但必须让荆州各族、刘表之子,到许都来为质。”
“嗯,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刘协听完之后中意的点头,茅塞顿开。
“我堂堂大汉帝王,如何能任人拿捏?”
曹操终于满意的点点头,笑了:“不错,陛下圣明。”
这才有些许帝王的气质,这样才配得上是坐在帝位上的人。
“那就请陛下决议吧,早些将旨意发下去,让伯常早些有底气继续和荆州对峙。”
“同时,还请陛下再下一道诏书,拜张韩为南阳太守,让他可以名正言顺的稳固在南阳,可以治理新野,我也会将屯民、流民送去数十万,只需一两年,便可让南阳重回当初温饱鼎盛之时。”
“陛下,那里是南阳,曾经百万人丁的大郡。”
“好。”
关乎张韩的事情,刘协一向都颇为宽仁大度,其实曹操不用说方才那一大段话,直接一来就说给张韩一个南阳太守,刘协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并且亲自督尚书台去落定此事,亲力亲为得如同自家亲戚兄长一般。
此节此情,乃是存于刘协的心中,其余之人尽皆不曾知晓。
……
新野。
张韩在睡觉,忽然就被典韦叫醒了,两人睁开眼对愣了片刻。
“干什么?”
“诏书来了。”典韦眨了眨眼,道:“陛下拜君侯为南阳太守。”
“你说什么!?”张韩憋不住笑的快速起身来,“我还捞了个南阳太守!?”
这地方富饶啊。
若是在十几年前,多少大族子弟挤破了脑袋都不一定能当上这太守。
即便是已被战乱损毁,但只要肯花心思治理,最多三年,就可以富饶起来,那时候可以捞多少钱?
呸,捞个屁,我张韩岂是这种人!!可以造福多少百姓!
张韩现在马上就有了一段算计,当初得陈登广陵的收益就已经不算少了。
南阳一旦恢复当年文汇盛景、商贸通行、人丁兴旺之繁荣,起码是广陵的十倍之多。
而任太守,则意味着所有功绩均归于自己。
张韩长舒了一口气。
太守,一地之天青也。
“应该是丞相亲自去请陛下下旨的,据说陛下亲自到了尚书台,看着荀令君初拟此诏。”
张韩起来来回走了好几圈,满脸高兴之色,“真好真好,还能捞个南阳太守,我以前真以为不能任太守等地方要员了,我本来应当避嫌的。”
毕竟自己只是女婿,不是亲儿子,当然岳父要是把自己看成亲儿子倒是也勉强能接受。
南阳这种重要的地方,当然是亲儿子,哪怕是宗亲来呢,现在还能落到自己头上。
这说明什么?说明义父他信任我啊!
哦不是,是岳父。
“走,咱们出去见一见使者,是何人来,他还说了什么!?”
“来人是御史中丞华歆,并未在此停留,他叫人送了诏书之后,说君侯欠他一顿饭回来再吃。”
“去哪儿了?”张韩愣道。
他和华歆没什么交情,这人也是因为江东孙策势大,当初下令让江东送功臣名录时,最近才征辟到许都来的。
“说是去襄阳了,陛下不光给了你封官,还对襄阳刘表等人下了一道命令,据说乃是回应荆州送去的议和之请。”
“嘿嘿,”张韩轻松地笑着,“议和?不可能议和,如今局势宛如天赐,一定要在彻底对峙,不可再进之前,占据足够多的便宜。”
“不然就是亏!”
“是,”典韦挠了挠头,“所以君侯伱赶紧穿上裤头,咱们去军营了。”
“好。”
张韩换了衣服出来,贾诩等人早已在等待,前方送来军情,一切都已布置妥当。
贾诩等到张韩来,一路走出衙署大院的路上,到近前快速说道:“马通果然上当,我们已将前方布防的军队后撤,同时沿途逐渐减少灶火的洞坑。”
“在新野城内,以及外十余里,都安排了数百人驻守,立旌旗于隐蔽之处,带马通军发现前方后撤,定会追来。”
“待他们追到临近新野之地,便会发现两侧与城上均有伏兵旌旗的影子,到时自然就会停滞犹豫,此为疑兵之计。”
张韩满脸堆笑,伸出手在贾诩的肩膀头上拍了拍,“多些文和,此计甚好,如此我便可以率领骑兵奔袭沔水,可侧击黄忠兵马,亲自生擒之。”
“不错,”贾诩自信满满的笑着,“在下建议请子龙留下镇守新野,子龙胆大心细,勇猛无双,正适合驻守此地。”
“不不不,”张韩拍了拍他的手背,“兵马不足,子龙和部曲都必须跟我去,我留下八百人给你,由文和亲自镇守。”
“啊?我……”贾诩一愣,正要推脱,他不是不敢守,就是有点恐惧,总归来说新野只是布疑兵而已,城内是空虚的,真要说底气,没有底气!
压根就站不住脚。
曹操看他不说话,冷笑了一声,道:“陛下,如此我可大胆的说一句,而今这请求议和的奏章,是伯常以及我麾下兵马用性命打出来的。”
“当下局势,不该立刻答应他们,令这些荆州士人可予取予求。”
刘协叹了口气,平视远方,心中深深思索,他竟不知如何反驳,按照以往的经历来看……
应当是朕错了,朕不太明了前因后果,也未曾关注各地的军情消息。
“丞相,这些军情日后可多拿来给朕看一些,否则蒙在鼓里,难以思索……”
“遵旨,”曹操躬身而下,面色和蔼,道:“陛下近几年才学,到如今已经通晓前后史鉴,又明内治之事,而军事之能,则不必太急……嗯,慢慢来吧,陛下要深明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圣人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刘协知晓这句话,也明白是圣人说过的道理,军事之时急不得,也不可强逆丞相的想法。
毕竟现在整个境内的大军,所有军情以及与各地诸侯的交错关系,只有丞相心中最为清楚。
刘协面色一软,又向曹操笑着问道:“丞相,那依你看应当如何是好?既然荆州送来的奏章请朕主持议和,现在丞相说不答应,我们该当如何?”
曹操笑了笑,柔声道:“陛下,议和不应该是他们一句话就能得到的,此时陛下应该展示您的威严,议和没问题,但必须让荆州各族、刘表之子,到许都来为质。”
“嗯,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刘协听完之后中意的点头,茅塞顿开。
“我堂堂大汉帝王,如何能任人拿捏?”
曹操终于满意的点点头,笑了:“不错,陛下圣明。”
这才有些许帝王的气质,这样才配得上是坐在帝位上的人。
“那就请陛下决议吧,早些将旨意发下去,让伯常早些有底气继续和荆州对峙。”
“同时,还请陛下再下一道诏书,拜张韩为南阳太守,让他可以名正言顺的稳固在南阳,可以治理新野,我也会将屯民、流民送去数十万,只需一两年,便可让南阳重回当初温饱鼎盛之时。”
“陛下,那里是南阳,曾经百万人丁的大郡。”
“好。”
关乎张韩的事情,刘协一向都颇为宽仁大度,其实曹操不用说方才那一大段话,直接一来就说给张韩一个南阳太守,刘协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并且亲自督尚书台去落定此事,亲力亲为得如同自家亲戚兄长一般。
此节此情,乃是存于刘协的心中,其余之人尽皆不曾知晓。
……
新野。
张韩在睡觉,忽然就被典韦叫醒了,两人睁开眼对愣了片刻。
“干什么?”
“诏书来了。”典韦眨了眨眼,道:“陛下拜君侯为南阳太守。”
“你说什么!?”张韩憋不住笑的快速起身来,“我还捞了个南阳太守!?”
这地方富饶啊。
若是在十几年前,多少大族子弟挤破了脑袋都不一定能当上这太守。
即便是已被战乱损毁,但只要肯花心思治理,最多三年,就可以富饶起来,那时候可以捞多少钱?
呸,捞个屁,我张韩岂是这种人!!可以造福多少百姓!
张韩现在马上就有了一段算计,当初得陈登广陵的收益就已经不算少了。
南阳一旦恢复当年文汇盛景、商贸通行、人丁兴旺之繁荣,起码是广陵的十倍之多。
而任太守,则意味着所有功绩均归于自己。
张韩长舒了一口气。
太守,一地之天青也。
“应该是丞相亲自去请陛下下旨的,据说陛下亲自到了尚书台,看着荀令君初拟此诏。”
张韩起来来回走了好几圈,满脸高兴之色,“真好真好,还能捞个南阳太守,我以前真以为不能任太守等地方要员了,我本来应当避嫌的。”
毕竟自己只是女婿,不是亲儿子,当然岳父要是把自己看成亲儿子倒是也勉强能接受。
南阳这种重要的地方,当然是亲儿子,哪怕是宗亲来呢,现在还能落到自己头上。
这说明什么?说明义父他信任我啊!
哦不是,是岳父。
“走,咱们出去见一见使者,是何人来,他还说了什么!?”
“来人是御史中丞华歆,并未在此停留,他叫人送了诏书之后,说君侯欠他一顿饭回来再吃。”
“去哪儿了?”张韩愣道。
他和华歆没什么交情,这人也是因为江东孙策势大,当初下令让江东送功臣名录时,最近才征辟到许都来的。
“说是去襄阳了,陛下不光给了你封官,还对襄阳刘表等人下了一道命令,据说乃是回应荆州送去的议和之请。”
“嘿嘿,”张韩轻松地笑着,“议和?不可能议和,如今局势宛如天赐,一定要在彻底对峙,不可再进之前,占据足够多的便宜。”
“不然就是亏!”
“是,”典韦挠了挠头,“所以君侯伱赶紧穿上裤头,咱们去军营了。”
“好。”
张韩换了衣服出来,贾诩等人早已在等待,前方送来军情,一切都已布置妥当。
贾诩等到张韩来,一路走出衙署大院的路上,到近前快速说道:“马通果然上当,我们已将前方布防的军队后撤,同时沿途逐渐减少灶火的洞坑。”
“在新野城内,以及外十余里,都安排了数百人驻守,立旌旗于隐蔽之处,带马通军发现前方后撤,定会追来。”
“待他们追到临近新野之地,便会发现两侧与城上均有伏兵旌旗的影子,到时自然就会停滞犹豫,此为疑兵之计。”
张韩满脸堆笑,伸出手在贾诩的肩膀头上拍了拍,“多些文和,此计甚好,如此我便可以率领骑兵奔袭沔水,可侧击黄忠兵马,亲自生擒之。”
“不错,”贾诩自信满满的笑着,“在下建议请子龙留下镇守新野,子龙胆大心细,勇猛无双,正适合驻守此地。”
“不不不,”张韩拍了拍他的手背,“兵马不足,子龙和部曲都必须跟我去,我留下八百人给你,由文和亲自镇守。”
“啊?我……”贾诩一愣,正要推脱,他不是不敢守,就是有点恐惧,总归来说新野只是布疑兵而已,城内是空虚的,真要说底气,没有底气!
压根就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