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一根绣花针

    终南山,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起伏连绵数百里。

    《左传》中称终南山是“九州之险”,《史记》中称秦岭乃“天下之阻”。

    宋人所撰《长安县志》中,有过这样一段话,“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由此可见终南山之险峻雄伟。

    终南山平均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1月份平均气温0.4℃,7月份平均气温26.6℃,年平均气温13.3℃。

    如此气候宜人的终南山,其自然景色,自然也就多姿多彩。

    山上的植被,南北皆有,自下而上繁盛的生长着,丰富且多样。

    尤其是其主峰太乙峰,因盛产中药材,所以素来就有“草药王国”之美誉。

    在当地,至今依旧还在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

    “太乙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

    由此可见,终南山绝对是块风水宝地。

    楼观台到了,孙思邈二人下了房车,沿着山脚下的小路,信步漫游。

    房车再好,坐的时间久了,给谁都会感到疲惫。

    “梅丫头,爷爷问你,你可知这楼观台因何而得名?”

    老小孩又来了。

    不是和人家打赌,就是问人家不知道的问题,人家虽说跟着皇后殿下念过几年书,可也念不成大唐百科不是。

    唉,以前是听福王殿下显摆,现在是看老爷爷摆谱,我冬梅的命咋就这么苦哦!

    “爷爷,冬梅不知,还请爷爷为孙女解惑。”

    诚恳的眼神,甜甜的微笑,再加上小鸟依人般的可爱,就算是神医,也不忍甩开被挽着的臂膀。

    “好,爷爷我就与你好好说道说道,你可要记好啦……”孙思邈抬头仰望山头,指着山峰上的某一处,对冬梅兴高采烈地说道:

    “那里,就是楼观台所在之处。这终南山西段之楼观台,相传乃周大夫关令尹喜,最先于此地结草为楼,以观星气,故先起名曰草楼观,后来,道家始祖老子,于楼观之南筑说经台为之授经传道,又因说经台位于楼观境内,是以草楼观自那之后,便改了名字,叫做楼观台。梅丫头,你现在知道楼观台的来历了吧!”

    看着一脸得意洋洋的老小孩,冬梅很识趣的拍起了巴掌。

    “爷爷,孙女这回总算是知道了,等回去以后,我就拿这个问题考考知画,看她答不答得上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嘛!

    万一给知画烤焦了,那老朽……岂不是又有热闹可看了。

    呵呵~

    “梅丫头,你想不想上去看看?”

    说心里话,冬梅长这么大,先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李代的封地骊山,如今能够远上终南山,是冬梅做梦都不会梦到的地方,她当然想要上去看一看,这楼观台是何种模样。

    可是李代的安危,却如一柄利剑,死死地钉在她的心头,令她不得心安,她哪里还有游玩的心思啊!

    望着山峰附近若即若离的云雾,看着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楼观台,冬梅朱唇紧闭,神情时而向往,时而落寞,眼中流光闪动不停。

    “还是不了,爷爷,我们还是赶快进山采药去吧。”

    冬梅的那点小心思,岂能瞒得过老而弥坚的孙思邈。不过冬梅一心为主,为李代所想的心意,虽然令他心疼,但也让他不再坚持。

    “如此也好,等我们采药归来,若是还有时间的话,爷爷再陪你上去观赏也不迟。”

    “谢谢爷爷,爷爷您可真好!”

    冬梅现在的表现,若是让李代看见,一定会大吃一惊。

    挽着孙思邈的手臂,冬梅嘴角含着甜甜的微笑,就连她的脚步声里,都充满了无限希望和唐草般的柔情。

    曾经那个温柔可爱善良的冬梅,她又回来了。

    这就是爱的魔力!

    孙思邈不仅治好了冬梅的身体,也如春风般,慢慢滋润着她的心灵,真不愧是在世神医也。

    二人在回去的路上,都没再说话,仿佛尽在享受这份难得的静谧,害怕一点儿声音,就再也留不住这份温馨。

    马车继续前行,当赶到太乙山脚下的时候,已经是日暮时分。

    赤字旗队长薛崇文,老练的安排队员们建造驻地,不到半个时辰,十二间用毛毡搭建的行军帐篷,便整齐的排列在房车的两侧,深灰色的毛毡,朴素又大方。

    “这是……?”

    孙思邈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帐篷,当即好奇宝宝在线,又向冬梅打问起来。

    “爷爷,这是王爷设计的行军帐,搭建的时候,只需立起四根立柱,撑起四根横梁,将毛毡覆在上面,即可完成,方便快速的很呐!”

    “那它不怕水吗?要是下雨了怎么办?会不会漏雨?”

    面对好奇宝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亲眼看看,亲手摸摸,自己亲自去感受一下。

    你光用嘴跟他讲,你未必能够讲的清楚,他也未必会听得明白。

    当孙思邈的手,触碰到毛毡的一刹那,老神医就明白了。

    “原来这毛毡的表面不是光滑的,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绒毛,难怪不怕雨水冲刷。”

    “呵呵~爷爷您可真聪明,一摸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不像我,若非王爷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解,我都不知道荷叶为何就不沾水呢!”

    “哦?你是说这毛毡上的绒毛,王爷是依据荷叶制作出来的?”

    “是啊!”

    一讲到李代的发明创造,冬梅整个人,就像春天里的百灵一样,叽叽喳喳个不停。

    “王爷说,荷叶之所以留不住雨水,正是因为荷叶表面上布满了细密的绒毛,能够将雨水托起来送走。那时候我还不解的问他,‘雨水怎会如此听话,它就不会不走吗?’。”

    听到这里,孙思邈也觉得有些古怪,雨水怎么能被托起呢?是不是用错词了。

    “那王爷他是如何回答的?”

    “王爷说,大家都知道舟可行于水上,只道是木轻而水重,却不知铁亦可以飘于水上。”

    “胡说八道,爷爷我活了一百多岁,也没听说过如此怪事。”

    冬梅知道孙思邈一定也会和她当初一样这样想,当即也不再解释,而是兴冲冲地拉着孙思邈,一路小跑,笑嘻嘻的回到了房车里。

    当一根绣花针,通过冬梅的玉手,安安静静的漂浮在脸盆里水面上的时候,孙思邈……

    看着瞪大了双眼,满脸惊讶的爷爷,冬梅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王爷您可真调皮,看把爷爷吓的,说都不会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