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交换(下)
二月二十五日,按照双方商定的办法,在赤塘关前用木栅栏搭建了两条通道,一条为进,一条为出。
辰时正,也就是上午八点正,交换正式开始,一名女真官员过来引导战俘走右边通道进入赤塘关,同样,王秋则负责引领宋人被掳百姓从赤塘关出来,走左边通道。
其实双方主要是怕引起骚乱,并不担心对方会搞什么名堂,毕竟真正的交换是三月初一的第二场,那才是重头戏,今天不过是小人物的交换。
这时,一名宋朝官员扶住着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来了,他情绪十分激动,一边走一边哭,都快瘫软了,完全靠官员扶持才走出来。
后面跟着一个老太太,也是一边走一边抹泪,被儿子搀扶着,后面还有一个年轻妇人抱着孩子,这是一家人。
在他们后面,开始有一群群百姓出来了,男女老少都有,基本上都是家庭,个个衣着褴褛,面带菜色,互相搀扶着,跌跌撞撞向前走。
每个人都在哭,不停地抹泪,当他们走出栅栏,看见前面大宋旗帜,还无数气势威武的宋军士兵,很多人开始失控了,有的全家抱头痛哭,也有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悲伤传染,哭声一片。
一名男子跪在地上,低着头,泪水扑簌簌下落,更咽着大喊:“爹,娘,孩儿终于回家了!”
后面的人越来越多,士兵们连忙上前,把情绪失控的百姓搀扶着离去。
不远处站着几名报馆的画匠,把这一幕伤感的情形都绘画下来。
人群中还不少单身女子,都是结伴而行,她们基本上都是宫女或者嫔妃,按照双方敲定的细节,所有的女人都要释放,这里面包括宫女和嫔妃以及她们的子女,她们都要视为普通百姓释放。
交换足足进行了一个多时辰,最后走出来的是王秋和几名官员,赤塘关的大门轰然关闭。
旷野里都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宋军士兵护卫着四万七千多名被掳百姓向二十里外的大营而去,
他们将在这里休整三天,恢复一下身体,然后前往太原城。
他们的安置地也是太原城,太原城当年城破后遭到金兵大屠杀,迄今人口还不足原来的四成,大量房屋空置,四万七千百姓到来,正好填补了太原城人口的不足,也省得他们长途跋涉了。
数万百姓住进了大营,基本上以家庭为单位,每家一顶帐篷,如果都是单身,那么五人一顶帐篷,如果是带孩子的单身妇女,那三对一顶大帐,考虑得非常周全。
不需要他们做饭,每天都会有三顿饭供应,现在是早春二月,天气还没有到暖和的时候,夜里还有点凉,每人提供一张羊皮,一身衣服,一床被褥,这次金国格外苛刻,所有百姓什么都不允许携带,只能穿着破衣破裙,每个人连一文钱都没有。
就算这样,也挡不住数万百姓渴望回家的心情,宁可什么都放弃,只有能回去,哪怕是光着脚也要走回自己的故土。
二月二十七日,数万百姓起身浩浩荡荡前往太原城,他们先住在太原城外大营内,一户户抽签分配房屋,然后领取粮食物资,开始新的生活。
就在百姓离去的第二天,完颜粘罕、完颜银术可以及他们手下大将、家眷共计八百余人被一万宋军押送到大营,同来的还有关师古和徐宁等官员二十余人。
大帐内,关师古问道:“名单中的人都送来吗?”
周宽点点头,“都一一确认过了,金人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讲信用,我仔细问过百姓,金国除了扣下三百五十户匠户,其他都送来了。”
按照双方协议,皇族中的男子,金国只遣返先帝赵桓和太子赵谌,然后赵桓的嫔妃和女儿都可以回来,她们都随百姓一起回来了,包括赵谌的妻子田氏以及两个女儿,赵谌没有儿子。
三月初一交换时,只有先帝赵桓和太子赵谌,以及太上皇赵佶的灵柩。
事实上,最后留在金国的,只有一百多名皇族子弟以及他们的妻儿,不久后,他们被安置在燕京,各自有房宅,条件大大改善,但还要受到监视。
关师古点点头,“希望这次一切顺利!”
周宽问道:“郡王会来吗?”
关师古笑道:“郡王会在太原城等候,他说这里还是要拜托周参事了。”
周宽默默点头,他理解郡王的决定,对待先帝不能过于谦卑,会让对方产生幻觉。
……….
此时陈庆就在太原城,看望从辽东回来的百姓,为安置这些百姓,陈庆也下了不少本钱,比如从去年开始,就开始修缮太原城内的空房,修葺了一万三千套房屋,还有十万石粮食,十万匹布以及大量其他物资,然后就是钱,每户人家给二十贯钱的安家费,让他们添置各种日常用品。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要给他们找事情做,得以养家糊口。
陈庆在太原知府裴向君的陪同下走进了一顶大帐,大帐内有七口人。一对老夫妻,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已经成婚,有一个儿子,老夫妻正和两个儿子商量着什么,忽然见一群官员进来,一家人吓得站起身。
陈庆抱拳笑道:“事先没有通告一声,打扰了。”
老者结结巴巴道:“没.....没关系。”
这时,亲兵拿进来十几张凳子,陈庆招呼众人坐下,一家人十分紧张,他们在金国就怕金朝官员上门,每次上门就会有祸事。
陈庆见他们十分紧张,便笑道:“不用紧张,我们就是来聊聊天,看看你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
听这样说,一家人才稍稍松了口气,老者叹口气道:“说实话,我们现在担心的东西太多了,就连最普通的凳子都没有,更别说其他家具了,我们还担心房子是什么样子,还担心怎么烧火做饭,还担心以后该怎么办?”
陈庆笑道:“我们会给每户人家二十贯钱,你们买最便宜的生活用品,十贯钱就能添置齐全,剩下十贯钱给你们攒起来备急用的,房子是什么样子,就看你们明天的运气,你们家是七口人,那应该抽第二类的房子,有一间小院,五间屋,房子不用担心,都修缮好了,至于以后做什么?很简单啊!有手艺就做手艺活,没有手艺去学一门手艺,实在不行做店伙计也不错,你女儿可以去纺织工坊做工,给自己挣一份嫁妆。”
老者点点头道:“我原来是一名鼓匠,专门给军队做战鼓,也会做皮靴,我两个儿子都会做鞋,现在有一个问题,金国不允许匠户分家,所以我们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但按照宋朝的习惯,我大儿子成婚生子,应该分出去独立成家,请问官人,不知我们还有没有机会?”
老者为什么想分家,因为一户二十贯钱补助,分家后,他们就能拿到四十贯钱补助,他们刚才就在商议分家之事。
这时,大帐内挤进来很多人,都纷纷道:“官人,应该考虑具体情报,有的一户十口人,有的一户三口人,都拿二十贯钱,不公平啊!”
陈庆沉吟一下道:“那抽签就推迟两天,分家可以,但自己不能分家,必须申请,由官府来审定是否可以分家。”
7017k
辰时正,也就是上午八点正,交换正式开始,一名女真官员过来引导战俘走右边通道进入赤塘关,同样,王秋则负责引领宋人被掳百姓从赤塘关出来,走左边通道。
其实双方主要是怕引起骚乱,并不担心对方会搞什么名堂,毕竟真正的交换是三月初一的第二场,那才是重头戏,今天不过是小人物的交换。
这时,一名宋朝官员扶住着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来了,他情绪十分激动,一边走一边哭,都快瘫软了,完全靠官员扶持才走出来。
后面跟着一个老太太,也是一边走一边抹泪,被儿子搀扶着,后面还有一个年轻妇人抱着孩子,这是一家人。
在他们后面,开始有一群群百姓出来了,男女老少都有,基本上都是家庭,个个衣着褴褛,面带菜色,互相搀扶着,跌跌撞撞向前走。
每个人都在哭,不停地抹泪,当他们走出栅栏,看见前面大宋旗帜,还无数气势威武的宋军士兵,很多人开始失控了,有的全家抱头痛哭,也有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悲伤传染,哭声一片。
一名男子跪在地上,低着头,泪水扑簌簌下落,更咽着大喊:“爹,娘,孩儿终于回家了!”
后面的人越来越多,士兵们连忙上前,把情绪失控的百姓搀扶着离去。
不远处站着几名报馆的画匠,把这一幕伤感的情形都绘画下来。
人群中还不少单身女子,都是结伴而行,她们基本上都是宫女或者嫔妃,按照双方敲定的细节,所有的女人都要释放,这里面包括宫女和嫔妃以及她们的子女,她们都要视为普通百姓释放。
交换足足进行了一个多时辰,最后走出来的是王秋和几名官员,赤塘关的大门轰然关闭。
旷野里都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宋军士兵护卫着四万七千多名被掳百姓向二十里外的大营而去,
他们将在这里休整三天,恢复一下身体,然后前往太原城。
他们的安置地也是太原城,太原城当年城破后遭到金兵大屠杀,迄今人口还不足原来的四成,大量房屋空置,四万七千百姓到来,正好填补了太原城人口的不足,也省得他们长途跋涉了。
数万百姓住进了大营,基本上以家庭为单位,每家一顶帐篷,如果都是单身,那么五人一顶帐篷,如果是带孩子的单身妇女,那三对一顶大帐,考虑得非常周全。
不需要他们做饭,每天都会有三顿饭供应,现在是早春二月,天气还没有到暖和的时候,夜里还有点凉,每人提供一张羊皮,一身衣服,一床被褥,这次金国格外苛刻,所有百姓什么都不允许携带,只能穿着破衣破裙,每个人连一文钱都没有。
就算这样,也挡不住数万百姓渴望回家的心情,宁可什么都放弃,只有能回去,哪怕是光着脚也要走回自己的故土。
二月二十七日,数万百姓起身浩浩荡荡前往太原城,他们先住在太原城外大营内,一户户抽签分配房屋,然后领取粮食物资,开始新的生活。
就在百姓离去的第二天,完颜粘罕、完颜银术可以及他们手下大将、家眷共计八百余人被一万宋军押送到大营,同来的还有关师古和徐宁等官员二十余人。
大帐内,关师古问道:“名单中的人都送来吗?”
周宽点点头,“都一一确认过了,金人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讲信用,我仔细问过百姓,金国除了扣下三百五十户匠户,其他都送来了。”
按照双方协议,皇族中的男子,金国只遣返先帝赵桓和太子赵谌,然后赵桓的嫔妃和女儿都可以回来,她们都随百姓一起回来了,包括赵谌的妻子田氏以及两个女儿,赵谌没有儿子。
三月初一交换时,只有先帝赵桓和太子赵谌,以及太上皇赵佶的灵柩。
事实上,最后留在金国的,只有一百多名皇族子弟以及他们的妻儿,不久后,他们被安置在燕京,各自有房宅,条件大大改善,但还要受到监视。
关师古点点头,“希望这次一切顺利!”
周宽问道:“郡王会来吗?”
关师古笑道:“郡王会在太原城等候,他说这里还是要拜托周参事了。”
周宽默默点头,他理解郡王的决定,对待先帝不能过于谦卑,会让对方产生幻觉。
……….
此时陈庆就在太原城,看望从辽东回来的百姓,为安置这些百姓,陈庆也下了不少本钱,比如从去年开始,就开始修缮太原城内的空房,修葺了一万三千套房屋,还有十万石粮食,十万匹布以及大量其他物资,然后就是钱,每户人家给二十贯钱的安家费,让他们添置各种日常用品。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要给他们找事情做,得以养家糊口。
陈庆在太原知府裴向君的陪同下走进了一顶大帐,大帐内有七口人。一对老夫妻,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已经成婚,有一个儿子,老夫妻正和两个儿子商量着什么,忽然见一群官员进来,一家人吓得站起身。
陈庆抱拳笑道:“事先没有通告一声,打扰了。”
老者结结巴巴道:“没.....没关系。”
这时,亲兵拿进来十几张凳子,陈庆招呼众人坐下,一家人十分紧张,他们在金国就怕金朝官员上门,每次上门就会有祸事。
陈庆见他们十分紧张,便笑道:“不用紧张,我们就是来聊聊天,看看你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
听这样说,一家人才稍稍松了口气,老者叹口气道:“说实话,我们现在担心的东西太多了,就连最普通的凳子都没有,更别说其他家具了,我们还担心房子是什么样子,还担心怎么烧火做饭,还担心以后该怎么办?”
陈庆笑道:“我们会给每户人家二十贯钱,你们买最便宜的生活用品,十贯钱就能添置齐全,剩下十贯钱给你们攒起来备急用的,房子是什么样子,就看你们明天的运气,你们家是七口人,那应该抽第二类的房子,有一间小院,五间屋,房子不用担心,都修缮好了,至于以后做什么?很简单啊!有手艺就做手艺活,没有手艺去学一门手艺,实在不行做店伙计也不错,你女儿可以去纺织工坊做工,给自己挣一份嫁妆。”
老者点点头道:“我原来是一名鼓匠,专门给军队做战鼓,也会做皮靴,我两个儿子都会做鞋,现在有一个问题,金国不允许匠户分家,所以我们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但按照宋朝的习惯,我大儿子成婚生子,应该分出去独立成家,请问官人,不知我们还有没有机会?”
老者为什么想分家,因为一户二十贯钱补助,分家后,他们就能拿到四十贯钱补助,他们刚才就在商议分家之事。
这时,大帐内挤进来很多人,都纷纷道:“官人,应该考虑具体情报,有的一户十口人,有的一户三口人,都拿二十贯钱,不公平啊!”
陈庆沉吟一下道:“那抽签就推迟两天,分家可以,但自己不能分家,必须申请,由官府来审定是否可以分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