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操传(七)

    ——公元177年——

    很明显,曹操的小算盘被识破了,他虽然打着张让的旗号把蹇硕的叔叔收拾了一顿,令两个十常侍之间产生了不小的矛盾,但还远没到撕破脸的地步,于是在双方在中间人的调解下达成共识后,一转脸直接就把捣乱的曹孟德踹了出去。

    由于曹嵩时任大司农,掌握着灵帝大部分的收入,而一定要跟着曹操的袁绍也有四世三公的袁家做后盾,十常侍到底不敢把事情做绝,没有把曹操派往什么边陲小县。

    顿丘,属于东郡,距离洛阳隔着一整个兖州,可以说已经完全脱离了政治中心,另外,由于兖州没有类似于袁家和杨家那样处于领导地位的世家,整个州的势力划分都比较混乱,无论曹操想下达什么政令,总会有不止一方利益受损者会进行阻止。

    显然,十常侍打的主意是把这个“不畏权贵”的洛阳北部尉明升暗降,放在基本不可能出政绩的位置上闲置几年,等他的事迹被遗忘之后,再找些错处进行处罚。

    “顿丘”在王莽时期曾更名“顺丘”,或许十常侍如此处置的隐含意思就是,如果你不“顺”着我们,就得在这停“顿”。

    曹家和袁家的护送队伍虽然声势浩大,但却无法在顿丘久留,实际上,按汉律,官员调任是要孤身前往的,除非是那些并未任职,只充作幕僚的一干手下,所以跟随曹操而来的,除了那些仆役,就只有袁绍、刚刚与曹操成婚的丁依和卞绫,以及……不知怎么混进来的蔡琬蔡贞姬和年仅四岁的蔡琰蔡文姬。

    “回去?别傻了,曹公子,你以为我们姐妹是因为谁才不得不离开洛阳的?”在曹操基本不抱什么希望地劝说这位蔡小姐回洛阳时,她不出所料地如此说道“你那‘防火带’计策完成的不错,十常侍内部焦头烂额,张让根本没心思关注曾被抢了个歌姬的事情,但蹇硕为了弥补两人之间的裂痕,四处甄选歌姬舞女给他送去,更是把主意打到了我头上~”

    虽然照理应该生气,但你那“他们眼光不错”的表情是怎么回事?曹操无话可说,等待蔡琬继续。

    “当然,他们不敢像对待民女那样对待一个御史之女,只是透口风说陛下很欣赏我的才华,希望我进宫献曲,又悄悄向家父施加压力。”蔡琬面带讥笑地说着。

    “哈!开玩笑,那个昏庸的皇帝由于幼时被外戚干政,最讨厌强势有魄力的女子,收的后妃全是些柔柔弱弱、伤春悲秋的模样,只怕看到贞姬就会吓得发抖吧。”“替身”在旁嘲笑。

    “替身”如今的本领越发大了,幼时还无法离开他太远太久,最近已经能外出个一两天不见影子,对于收集情报来说自然是好事,但他的个性实在是——莫非那些其实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曹操不由得如此怀疑。

    “所以,你是害怕牵连蔡先生,而又担心他和仆人照顾不好文姬,这才跟随而来的?”曹操如此问道。

    “哼,怕什么牵连,老头子一辈子刚正不阿,想挑出他的错几乎没可能,”蔡琬凭空抖了抖手腕,做拨动琴弦状“我是怕,把十常侍全都打了,王越来找我麻烦怎么办?”

    这下即使是牙尖嘴利的“替身”都无话可说了,最终曹操只得单独为她们姐妹安置在一处临近县令府的院落,并派些侍女与护卫前去照顾,并做出保护的样子。

    ————

    兖州治所,陈留。

    “孟德,你到底什么时候回顿丘收拾那些阴奉阳违的世家官吏?”一间酒楼上,换成便服的曹操正从窗口向外看,而袁绍则闷头吃饭,似乎感觉差不多饱了之后,才抬头问道“要我说,直接把他们全抓起来,再换上听话的人,什么事都解决啦。”

    “此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本初,”曹操缓缓摇头,望向窗外的眼神有如鹰隼般锐利“区区一群县城的小吏,竟然敢违抗朝廷指派的上官之命,若说背后没有人指使,连昂儿都不会信。”

    由于顿丘的工作无法开展,曹操顺藤摸瓜找来了陈留,但线索却丢了,时值正午,便与同来的袁绍和蔡琬蔡琰一同寻了个酒楼用餐,而蔡氏姐妹此时正在曹操和袁绍隔壁的另一个雅间。

    “哦,我那大侄子确实挺机灵的。”袁绍连连点头。

    “机灵过头了,那小鬼看见我就哭……话说他到底是怎么看见的……”“替身”在旁闷闷地说着。

    曹昂现在半岁,是曹操的嫡长子,为正妻丁依所生,这一事实令一干明显知道曹操多么喜欢妾室卞绫的亲眷大吃一惊,只有曹操的母亲丁氏和丁依本人对此毫不意外。

    之后,众人才纷纷反应过来,这妻妾同时进门之举,虽然事急从权,但丁氏母家肯定有所不满,大约是通过丁氏和曹操达成了协议,比如正妻丁依诞下嫡长子之前,妾室卞绫不得有孕之类。

    而且,与外人想象中不同,曹操的妻妾之间关系很好,这大概与丁氏早就做好思想工作,以及卞绫身为歌姬本身就不会去争什么有关。

    至于“替身”,他对见到曹操的妻妾感觉十分尴尬——即使别人看不到他,因此,在曹操成婚后就不再进入后宅,只留在书房或者客房过夜。

    但出人意料的是,曹昂似乎自一出生起就能看见“替身”,偶尔见到时便挣扎着想要他抱,丁依或者卞绫自然不知道小公子冲着空气挣扎个什么劲,强行抱走之后就是一顿大哭,现在已经成了某种条件链条看到“替身”、要抱抱、不给抱、难过大哭,最后简化为,看到“替身”,大哭。

    对于这种奇妙好笑的误会,曹操自是不会去告诉“替身”的。

    “呵……”想到自己虎头虎脑的儿子,曹操的面目也稍稍柔和了一些“我看文姬挺喜欢他的,自小有个姐姐‘照顾’,这很好。”

    “不不,按照辈分,文姬是昂儿的姑妈。”袁绍这次脑筋转得飞快。

    “是姑妈?你确定?不是姨妈?”曹操故意摆出疑惑脸。

    “啊……是姨妈么?等等,我算算,我与孟德同年,当时是永寿元年,现今是熹平六年……所以我和孟德应该是二十有二,而贞姬的年龄大概……”袁绍开始扳指头。

    “嘻嘻~脑筋不好的老年人~”一个翠绿衣衫,头发绑成一对团子的可爱小女童从门外跑进来,冲袁绍做鬼脸“无论姐姐多大,我都是阿昂的姑姑哟~”

    “啊,原来如此,孟德你又骗我。”袁绍一拍桌子。

    还是一如既往的三句骗到……曹操别过脸“我可不曾说过辈分和年龄有关。”

    “孟德大人,”面对曹操,蔡文姬反而规规矩矩地行礼,只是由于体型太娇小,动作走形,给人一种带着滑稽的可爱感觉“姐姐说,她已经察觉到线索啦,正用‘惑音之术’把那人引向这边,您只要拿住等下从酒店门口跑过,正在被追的胖子就好。”

    ————

    “贼子莫跑!”“你们,快给我拦住他!”

    片刻之后,随着市集街道上的一阵兵荒马乱,一个穿着良好明显是富家翁的胖子正在前面跑,后面则正有一个面目凶恶的健壮秃头年轻人穷追不舍,被富家翁留下阻拦的护卫保镖连迟缓那少年一丝一毫都做不到,位置绍偏的直接被他撞飞,即使拦在路当中,被年轻人随手一拨就会撞到路边墙上去。

    “呵呵……还真是熟人。”曹操看着那由近及远的胖子冷笑。

    此人在顿丘时自称李永,乃是专门为各地衙门采购物资,有着半官面身份的商人,在诸多小官小吏对曹操的政令阴奉阳违的时候,只有他如期送来了曹操要求的购置物品,但问题在于他宣称要去徐州,为何会比自己更早出现在兖州的治所陈留?方向上可是完全相反的。

    “啧,大意了,”“替身”略显恼怒地说着“我跟踪时发现他在顿丘境内从未联络任何世家或官吏,但想必命令和指示已经在完成交易的过程中传达完毕。”

    “兖州世家势力错综复杂,我们一时查不到顿丘究竟是谁的地盘,但现在看来,竟是一直没放在心上的陈留,”曹操冷笑一声“——张氏。”

    “呃?那不是张孟卓的本家?”袁绍诧异道。

    “所以才会对我们的喜好和作风如此清楚,张邈说他在家族中不受重视,真是太谦虚了,他们家族明显是看好他才会在他身边安置耳目。”曹操摇头“有机会的话,扶植孟卓回来继承家业吧,这么小家子气的主家,早晚会因为惹到不该惹的人而覆灭。”

    “便如你?”“替身”调笑道。

    “擒住之后,直接带回顿丘,”曹操收束了一下衣衫,攀上酒楼窗户“我们并不需要他交代什么,若是抖出和张氏的关系,对当前形势反而不利,我们只需在顿丘传出一个‘从陈留捉回了李永’的风声,那些见风使舵的小吏自会听话。”

    谈话间,那矫健的胖子已经行至酒楼楼下,曹操猛然从楼上扑击而去,借势直接将李永按伏在地,并将佩剑搭在他脖子侧面“几日不见,甚是想念啊,原本要去徐州的李大商人?”

    “呃——这是,是误会!”胖子眼神直转。

    “可惜,我们的计划里并不需要你交代或者解释什么。”“替身”一挥剑柄将商人敲晕。

    “喂!那是俺的猎物!”此时那秃头青年也追了过来“他骗了俺同乡一大笔钱,俺正要把他捉回去!”

    “喂!这家伙好像很强啊!那胖子已经跑得快喘死了,他连汗都没出。”“替身”仗着对方看不见,围着那秃头青年打转。

    “哦?只骗了你同乡一人?”曹操上下打量了一下那青年“可他骗了我整整一县人,我得抓他回去给乡亲们一个交代,你怎么说?”

    “这……”青年抓了抓秃头“自然是一整县人更重要些,俺跟你去好了,得保证你们县城的人不会把他打死,最后一口气还得留给俺那同乡呐。”

    所以你们那里的风俗是直接把骗子打死?

    “此地不宜久留,陈留衙门的人应当即将赶来,”曹操看着周围指指点点的人群“具体情况,我们便走边谈。”

    “好勒!”秃头青年抬手一抓,揪着那胖子的衣领就将他提了起来扛到肩上“往哪走?”

    “顿丘,离此并不太远,不过得先去车马行取我们的车,”曹操当先引路“吾名曹操,曹孟德,不知壮士姓名?”

    “俺叫典韦,本地人,还没字,叫我老典就行。”典韦扛着那胖子仿佛毫无负担地一路跟随。

    此时,酒楼之上。

    “呃呃呃——卡住了——”原本也想学曹操跳出窗外的袁绍却被窗户卡住,动弹不得。

    “看到没,吃太多就是这个下场。”蔡琬一边和蔡琰说着,一边举起她结实厚重的箜篌接近“我来助你一臂之力。”

    “那不叫一臂之力吧!?”

    “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