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亡羊补牢

    许是因为天气实在炎热,北宫玉堂殿中的吕雉也有些烦躁不安。

    犹记九百年后,自己以周代唐、创立新朝时,果断将都城从长安迁到了神都洛阳,图的就是洛阳城山川形胜、交通发达、漕运便利。

    毕竟,此刻娄敬所提出的一切问题,在彼时她的治下,均已不再是威胁,天下一统,没有东方诸侯分庭抗礼的虎视眈眈,而来自李唐宗室内部接二连三的造反,也都被迅速剿灭。

    汉高祖刘季不敢住在洛阳,全因他惧怕异姓王,而则天皇帝定都洛阳,是为着焕然一新的新朝气象,与作为李唐根基的关中地区,进行彻底切割。

    长安是帝业初兴的金汤所,洛阳是天下大定之王者都,大周朝不再需要天险来维持安定,位于天下中央的洛阳,正是她一手开创的盛世天选国都。

    只是,她明明记得,那几年的洛阳气候宜人,似乎没有如今这么热。

    但随即转念一想,既然中原如此温暖,那处于千里之外的北方匈奴草原,纵然比汉地寒冷,想必也是个牧草丰沛之年。

    上一世与西域诸国纵横捭阖的经验教会了她,但逢水草充足、风调雨顺的年份,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便相对安定,不会急着举国南下劫掠了。

    这样也好,给大汉又争取了些时间,想到此处,吕雉竟有些感激这初夏的酷热,只在空荡荡的殿内不断来回踱步。

    她腰间所挂的玉组佩,随着每一次迈步,叮叮当当纷乱作响。

    这套玉组佩极其精美,长三尺有余,摆出来足有半人高,最上边是一件玉髓环,中间并列穿着一碧玉环与一白玉璧,下系六枚长形玉管,最下并穿一枚虬龙玉器。

    而各层之间,更杂以紫晶珠、白晶珠与绿松石,琳琅夺目,华贵异常。

    上一世,她曾于古画中见过,自周到汉,王室贵族们都流行佩戴这种长长的玉组佩,不仅作装饰之用,更是节行止的礼仪物。

    君子至止,佩玉将将,讲的是若佩玉之人内敛有礼,那么玉组佩在行走之间,也会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

    但若佩玉之人的行为过分激烈,步履慌乱,那么串联组玉的冲牙与两璜的相撞之声便不再动听,只会显得杂乱无章的刺耳。

    此时,略显杂乱无章的不仅是垂荡的玉佩,还有吕雉的心绪,她暗暗自责,怎么再世为人了,竟还会百密一疏。

    《史记》中说,刘季根据来自楚国内部的举报,得知钟离眜为韩信所收留,大为恼怒。但他始终有些忌惮韩信,不敢用强,便采用陈平之计,攻心为上,逼韩信主动献出钟离眜。

    太史公笔下的韩信优柔寡断,想自保,又不愿背友,踌躇不决间,竟主动去找钟离眜商议;

    而钟离眜早已看透了自己从小深知的这位楚王,为了保全朋友,选择了拔剑自刎。

    只可惜,钟离眜的自我牺牲与成全,并未换来韩信的生机。

    当颓丧的韩信将钟离眜的首级亲手献予刘季时,换来的是楚王头衔的废黜,以及长达五年的近乎软禁的生涯。

    最终,在刘季的授意下,韩信被皇后吕雉骗至长乐宫中,死于妇人之手。

    而这一世的吕雉,不想杀他,却想保他。

    襁褓中的汉帝国表面光鲜,内里却如风雨欲来时的一幢旧屋,处处漏风,东西南北边疆都需逐一征战平定,朝廷正是用人之时,这一批能征善战的骁将,杀了实在太可惜。

    吕雉本想着,只要自己妥善安置好钟离眜这条线,刘季就会再晚一些对韩信动手,这样,留给大家腾挪转圜的空间也就更大些。

    但此刻的她,只痛恨自己大意,于层层安排中,居然疏忽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

    韩信的性格。

    在战场上攻无不克的韩信,每每面对政治斗争,便如毫无经验的小儿,敏感又嚣张,鲁莽又狐疑,总是患得患失,永远举棋不定。

    性格决定命运,看来,即使没有钟离眜这个药引,单凭这番冲动的陈兵扬威,便足以给他引来大祸。

    好在,尚未决定痛下杀手的刘季,已决定采用叔孙通关于大朝会的建言,打算通知各位诸侯王,于数月后进京述职。

    那么,若韩信顺水推舟,主动前来洛阳述职,便能再为自己多争取一次展示忠心的机会。

    只是,这次他需要速来,务必要赶在那件即将爆发的大祸事之前进京,以表达忠心。

    否则,一切都将于事无补,若那件事爆发,刘季对异姓王的提防与杀心便会更加坚定,而韩信迟到的忠诚,也断然不会得到皇帝的丝毫信任,只会被认为是可疑的虚假作态。

    想到此处,吕雉急急看向左右宫人,“太傅到了吗”

    待张良于堂下坐定,等不及宫女奉茶,吕雉便焦急地问,

    “太傅,你可确定韩信会来”

    张良十分淡定,显得老神在在,

    “也多亏皇后的提醒,我甫一听闻韩信耀武扬威的消息,便已即刻给他去信,一来,让他收收锋芒,二来,也让他做好速来洛阳的准备。

    “他一口答应了”

    “是啊,老臣也有些诧异,他在信中说什么,于楚地再无挂念了,这就自请于陛下,请求来洛阳小住。

    想必这会儿接了大朝会的通知,更会快马加鞭而来。”

    韩信竟然不再犹疑,吕雉也略感奇怪,但是,他愿意来洛阳,总归是好的。忽然,她又想到了什么似的,赶忙问,

    “太傅,你与韩信之间的密信往来,依旧是简牍刀刻的吗”

    “不是,韩信嫌简牍上刻来刻去太麻烦,又无法假手他人,我们一早改用墨书了。”

    “墨书......岂不是很易被他人涂改”

    吕雉不明白,老成谋国的张良为何如此托大。

    张良抚须一笑,

    “哈哈,皇后请不必多虑。

    老臣只让他用左手书写,那笔东倒西歪的字啊,混沌之中又隐隐有些捉摸不透的规律,饶是神仙也模仿不来,一眼可辨别真伪。”

    “那,自你这边的去信呢你在朝中多年,善于模仿你字迹的人想必也不少。”

    听到此问,张良的神情更是得意骄矜,

    “所以啊,老臣不亲笔写,全都交给舍下的小孙女去写,我说一句,她写一句。

    小女娃手腕无力,一笔一划写得工整死板,力道却又不足,也是最难仿的。”

    好个开两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心思缜密至此,吕雉心下赞叹,顿时放下心来,又好奇问,

    “可孩童讲话,最是童言无忌,你就不怕小孙女把信中的内容四处乱说吗”

    “这个小孙女,是犬子不疑的幺女,今年十岁,平日最是沉稳寡言。

    亏她小小年纪,世事通达,心里明镜似的。

    老臣斗胆说一句,她恐怕不输皇后你年少的时候啊。”

    张良又笑了,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自得与疼惜。

    “下次,你将她带来宫里,让我也好好赏她点什么。”

    吕雉笑说,心下却不免唏嘘。

    据她所知,留侯张良虽在刘季治下保了一条命,但他的儿子张不疑后来却于文帝朝因罪除国,全家不知去向,再不见于史册,宛如洒进浩浩大海的一滴墨水。

    煌煌开国帝师家族,竟昙花一现,不到三世便彻底烟消云散了,包括他口中那名冰雪聪明的小孙女。

    不知,若她及时插手的话,是否来得及改变张家的命运

    这一世,她想保的人越来越多,想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必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