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金色的瀑布(求订阅)
陈文哲的速度,也再次加快。
两个人几乎同时进入了急速的地下水流之中。
一阵天旋地转,他们两个很快就出现在了一条地下暗河之中。
这里绝对不是长江水面,因为上面是岩石洞穴。
灯光不停的扫射,陈文哲知道,先前进来的几个人,已经停了下来,他们好像正在寻找什么东西。
定了定神,仔细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发现这里又是一处地下水潭,不过这边的水流有落差。
刚才那条地下通道涌进来的水,如同瀑布一样,冲入他现在所处的水潭之中,而且这里的水,还在不停的向未知的地方流淌而去。
很快,陈文哲就反应过来。
穆家父子知道这里的情况,所以他们进来之后,并没有上浮,而是在水潭地下,四处乱窜着寻找东西。
找东西,他是专业的啊!
陈文哲的摸金技能,在这种未知的环境之中,最是好用。
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他随便看几眼,就能发现这里有没有高价值的东西。
所以,陈文哲只是在水潭底部,稍微扫视,就发现了一处奇怪的地方。
那边的泥沙之下,应该有一个东西被掩盖了。
陈文哲没有任何犹豫,他伸手一捞,就抓出来了一颗珠子。
珠子不小,足有乒乓球大小,稍微扫了一眼,陈文哲就确定,这是一枚翡翠珠子。
在灯光的照射之下,珠子一片翠绿,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水下的关系,这只珠子看着十分水润,就跟他见过的冰翠一样。
“在这里发现的,应该不会是玻璃制品!”
陈文哲只是嘀咕了一声,就把珠子塞进了背包之中。
这种东西的价值很高,但是没有特色,如果是真品,想来就是慈禧墓中的陪葬。
只是发现了一件,还不能证明什么,如果发现的这种东西多了,那么事情就很明显了。
上面的墓穴之中,一直没有发现的东陵藏宝,很可能被弄到了这条地下暗河之中。
很显然,这不可能是孙殿英的想法,只能是他的手下做的。
那么大一批财宝,是个人看到了,都会起心思。
更何况,这里距离孙殿英的军队,可是跨越了小半个国家。
那么远的距离,如果再遇上一个有能力的人,把这批珍宝,神不知鬼不觉的转移走,还真不算难。
但是,转移珍宝的过程当中,肯定出问题了,要不然,这批珍宝,不会被洒在这里。
氧气不足,陈文哲也顾不得多想,他快速在水下游动起来。
水底藏珠,还是很好找的,毕竟这座水潭上面有瀑布。
虽然瀑布不算大,但是这里常年被冲刷,潭低基本存不下多少淤泥,所以刚才的那枚珠子,只是被一层薄薄的泥沙覆盖,看着还是比较显眼的。
既然有一,就肯定有二。
只是一回儿功夫,陈文哲就在附近摸到了十几颗珠子,基本都是翡翠珠子,其中只有几颗玉石珠子,甚至还有两枚珍珠。
“东珠?可惜了!”
东珠,满语为“塔娜”。
清朝将产自于东北地区的珍珠称为东珠(或北珠),用于区别产自南方的南珠。
它产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及其流域。
其中一枚蛋黄大小的东珠,在拿到手之后,看的陈文哲就是一阵心疼。
这玩意不好保存,在水下待了七八十年,基本上就报废了。
不过,发现了东珠,基本就能确定,这里就是孙殿英藏宝,因为东珠可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清朝统治者,把东珠看作珍宝,用以镶嵌在表示权利和尊荣的冠服饰物上。
皇后、皇太后的冬朝冠,缀饰的东珠与珍珠约300颗,冠顶东珠13颗,珍珠51颗。
余如耳饰、朝珠等,也用东珠镶嵌,以表示身份并显现皇家的权威。
如同蛋黄一样大小的东珠,肯定是珍宝中的珍宝,发现了这东西,必然会落入皇家手中。
可惜,慈禧生前掌握乾坤,死后却被人呵呵!
蛋黄大小的珠子,肯定是不行了,已经失去了光泽,不漂亮了。
也许好好保养一下,还能玩一玩,但是,它应该是即将寿终正寝。
珍珠这种宝物,比较奇特,由于珍珠质不是非常稳定,所以珍珠是有寿命的。
一颗珍珠一般只能“活”一百多岁,它的青春期大约五六十年左右,时间久了,珍珠层里所含的水滴,就会慢慢跑掉而显得黯淡无光。
最后就衰老变色,甚至干枯粉化。
所以,古代的珍珠,一般无法流传到今天。
这枚蛋黄大小的珍珠,存世时间肯定超过一百年了,到了现在,已经差不多要干枯了,所以就算泡在水里,看着也有点粉糠状。
倒是另外一枚,看着还比较饱满,用圆润晶莹来形容,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算是在水下,这一枚珍珠也能散发出五彩光泽,想来用它制成的首饰,肯定光彩熠熠,美丽动人。
这么漂亮的珍珠,也就怪不得被慈禧用来陪葬了。
传说当中,慈禧这个老妖婆,陪葬的珠子可不少。
晚晴实际统治者就是慈溪太后,她死后,被葬在了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陵也非常的不一般,一共修建了十三年。
按照慈禧当时的地位,陵墓的水准,肯定也不会低。
传说慈禧墓中有很多宝贝东西,但是有些贵重物品,目前全都下落不明,毕竟当时国内已经内忧外患,好多事情都顾及不了。
根据陈文哲的了解,慈禧陵墓被盗,其实很早就种下了隐患。
因为到了晚晴时期,满清政府已经压不住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
而在慈禧太后死后,她那惹人窥视的灵柩,就很让人眼红。
传说当中慈禧太后的灵柩,很重很庞大,黄澄澄的灵柩,恰似一沉重的纯金块,其柩衣也像是用金属而非织锦制成。
根据当时的记录传说,慈禧出殡的那天,阳光之下,慈禧太后的灵柩就像是一道金色的瀑布。
在一百多位轿夫的扛抬下,慈禧太后的灵柩,被一步步抬到了清东陵。
如此浩大而奢侈的葬礼,在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同时,无疑也引来了众多的觊觎者。
7017k
两个人几乎同时进入了急速的地下水流之中。
一阵天旋地转,他们两个很快就出现在了一条地下暗河之中。
这里绝对不是长江水面,因为上面是岩石洞穴。
灯光不停的扫射,陈文哲知道,先前进来的几个人,已经停了下来,他们好像正在寻找什么东西。
定了定神,仔细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发现这里又是一处地下水潭,不过这边的水流有落差。
刚才那条地下通道涌进来的水,如同瀑布一样,冲入他现在所处的水潭之中,而且这里的水,还在不停的向未知的地方流淌而去。
很快,陈文哲就反应过来。
穆家父子知道这里的情况,所以他们进来之后,并没有上浮,而是在水潭地下,四处乱窜着寻找东西。
找东西,他是专业的啊!
陈文哲的摸金技能,在这种未知的环境之中,最是好用。
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他随便看几眼,就能发现这里有没有高价值的东西。
所以,陈文哲只是在水潭底部,稍微扫视,就发现了一处奇怪的地方。
那边的泥沙之下,应该有一个东西被掩盖了。
陈文哲没有任何犹豫,他伸手一捞,就抓出来了一颗珠子。
珠子不小,足有乒乓球大小,稍微扫了一眼,陈文哲就确定,这是一枚翡翠珠子。
在灯光的照射之下,珠子一片翠绿,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水下的关系,这只珠子看着十分水润,就跟他见过的冰翠一样。
“在这里发现的,应该不会是玻璃制品!”
陈文哲只是嘀咕了一声,就把珠子塞进了背包之中。
这种东西的价值很高,但是没有特色,如果是真品,想来就是慈禧墓中的陪葬。
只是发现了一件,还不能证明什么,如果发现的这种东西多了,那么事情就很明显了。
上面的墓穴之中,一直没有发现的东陵藏宝,很可能被弄到了这条地下暗河之中。
很显然,这不可能是孙殿英的想法,只能是他的手下做的。
那么大一批财宝,是个人看到了,都会起心思。
更何况,这里距离孙殿英的军队,可是跨越了小半个国家。
那么远的距离,如果再遇上一个有能力的人,把这批珍宝,神不知鬼不觉的转移走,还真不算难。
但是,转移珍宝的过程当中,肯定出问题了,要不然,这批珍宝,不会被洒在这里。
氧气不足,陈文哲也顾不得多想,他快速在水下游动起来。
水底藏珠,还是很好找的,毕竟这座水潭上面有瀑布。
虽然瀑布不算大,但是这里常年被冲刷,潭低基本存不下多少淤泥,所以刚才的那枚珠子,只是被一层薄薄的泥沙覆盖,看着还是比较显眼的。
既然有一,就肯定有二。
只是一回儿功夫,陈文哲就在附近摸到了十几颗珠子,基本都是翡翠珠子,其中只有几颗玉石珠子,甚至还有两枚珍珠。
“东珠?可惜了!”
东珠,满语为“塔娜”。
清朝将产自于东北地区的珍珠称为东珠(或北珠),用于区别产自南方的南珠。
它产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及其流域。
其中一枚蛋黄大小的东珠,在拿到手之后,看的陈文哲就是一阵心疼。
这玩意不好保存,在水下待了七八十年,基本上就报废了。
不过,发现了东珠,基本就能确定,这里就是孙殿英藏宝,因为东珠可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清朝统治者,把东珠看作珍宝,用以镶嵌在表示权利和尊荣的冠服饰物上。
皇后、皇太后的冬朝冠,缀饰的东珠与珍珠约300颗,冠顶东珠13颗,珍珠51颗。
余如耳饰、朝珠等,也用东珠镶嵌,以表示身份并显现皇家的权威。
如同蛋黄一样大小的东珠,肯定是珍宝中的珍宝,发现了这东西,必然会落入皇家手中。
可惜,慈禧生前掌握乾坤,死后却被人呵呵!
蛋黄大小的珠子,肯定是不行了,已经失去了光泽,不漂亮了。
也许好好保养一下,还能玩一玩,但是,它应该是即将寿终正寝。
珍珠这种宝物,比较奇特,由于珍珠质不是非常稳定,所以珍珠是有寿命的。
一颗珍珠一般只能“活”一百多岁,它的青春期大约五六十年左右,时间久了,珍珠层里所含的水滴,就会慢慢跑掉而显得黯淡无光。
最后就衰老变色,甚至干枯粉化。
所以,古代的珍珠,一般无法流传到今天。
这枚蛋黄大小的珍珠,存世时间肯定超过一百年了,到了现在,已经差不多要干枯了,所以就算泡在水里,看着也有点粉糠状。
倒是另外一枚,看着还比较饱满,用圆润晶莹来形容,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算是在水下,这一枚珍珠也能散发出五彩光泽,想来用它制成的首饰,肯定光彩熠熠,美丽动人。
这么漂亮的珍珠,也就怪不得被慈禧用来陪葬了。
传说当中,慈禧这个老妖婆,陪葬的珠子可不少。
晚晴实际统治者就是慈溪太后,她死后,被葬在了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陵也非常的不一般,一共修建了十三年。
按照慈禧当时的地位,陵墓的水准,肯定也不会低。
传说慈禧墓中有很多宝贝东西,但是有些贵重物品,目前全都下落不明,毕竟当时国内已经内忧外患,好多事情都顾及不了。
根据陈文哲的了解,慈禧陵墓被盗,其实很早就种下了隐患。
因为到了晚晴时期,满清政府已经压不住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
而在慈禧太后死后,她那惹人窥视的灵柩,就很让人眼红。
传说当中慈禧太后的灵柩,很重很庞大,黄澄澄的灵柩,恰似一沉重的纯金块,其柩衣也像是用金属而非织锦制成。
根据当时的记录传说,慈禧出殡的那天,阳光之下,慈禧太后的灵柩就像是一道金色的瀑布。
在一百多位轿夫的扛抬下,慈禧太后的灵柩,被一步步抬到了清东陵。
如此浩大而奢侈的葬礼,在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同时,无疑也引来了众多的觊觎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