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家有子 意欲成圣 第三十六章 你是皇帝,我是宰相

    “算了,你下去吧。”

    赵佶深呼了口气,还是不忍处置这个随了自己二十余年,替自己背了无数口黑锅的老臣。

    “谢陛下。”高俅哽咽谢恩。

    赵佶扶他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道“那些学子先不要动了,后续风波处理好,不要再让我失望了。”

    高俅再度躬身行礼,“再不敢负官家所托。”

    “嗯,去吧。”

    赵佶挥手,转身回到了台上坐下,拿起案上奏疏继续翻阅。

    高俅躬身后退,直到出了殿门才敢回身,刚抬头就看见一人与他擦肩而过进入垂拱殿

    高俅没细瞧也知此人是谁,心中不禁冷哼,却也不敢在此停留,便快步走远。

    “你来了。”

    赵佶抬头看了入殿之人一眼,又继续低头翻看奏疏。

    “是,孩儿来了,不知爹爹召见是有何事?”赵桓行礼询问,心中忐忑不安。

    宋时皇子见皇帝还未有‘父皇’的称呼,而是和民间百姓一般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爹爹’。

    只是他爹赵佶并未理睬他,而是对着一旁侍立的李彦吩咐道“去,和他说说,这个新学是怎么个回事。”

    赵佶说完继续低头翻阅,李彦则称‘是‘走下台来。

    李彦走到赵桓面前行礼,随后微微躬身把新学对于朝廷的利弊给他从头到尾的分析了一遍。

    赵桓听完后彻底明白了自己的皇帝父亲为何要置那些学子为死地,随即更加惶恐不安。

    “听明白了吧。”此时的赵佶才放下手中奏疏,抬头询问。

    “孩儿…孩儿听明白了。”赵桓额头渗汗,脊背发凉,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赵佶看着他这番懦弱模样也是微微皱眉,“那你说说,现在要怎么做?”

    “我…我这就去…”

    赵桓刚想说这就去把府衙学子下狱,又忽然想到,自家表弟才是这个新学的领头羊,又顿时停住。

    “去做什么?”赵佶紧追不舍逼问。

    赵桓闻言两股战战,只感觉思绪停止运转,大脑一片空白,千头万缕却怎么也理不出一个头来。

    赵佶站起身来拍桌大怒,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你这样如何能让我敢把大宋江山交到你的手里。”

    “这种事情你都看不明白,还要替把我赵家根基都给掀翻的人强出头。”

    “我赵家江山交到你手里,怕是你转手就要送人。”

    赵佶指着他的鼻子喋喋不休的怒骂不止,他似乎浑然忘记了刚开始看到新学学说的他,也没能立即领悟其中道理。

    还有他更想不到的是,他的这句话是骂对了,赵宋的江山在交到赵桓手里的第二年,他就转手给送了金人,满打满算下来也就一年零两个月。

    骂了一会的赵佶看样子也累了,便重新坐倒,一边小黄门适时的奉上茶水。

    赵佶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而后又看向台下低着头被骂了半天也不敢回一句的儿子,表示有些心累。

    每每于此,他都会在心里感叹要是自己的三子赵楷来做这个太子该多好,那孩子类父,定能完成自己毕生的理想抱负…收回燕云十六州!

    看来与金国的盟约要尽快实行了,指望这个懦弱无能的儿子肯定是不行了。

    ‘联金灭辽‘一事涌上心头,赵佶也就没有心思再管这些琐事,还有一点是他也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些‘宣扬邪说‘的学子,杀了也不是,放了也不是,所以只说了一句‘随你看着办吧’,便挥手让赵桓退下了。

    此时是宣和四年的三月,距离宋金商谈联合灭辽的‘海上之盟’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

    这两年里金国已经接连攻克辽国上京、东京等大半国土,但是宋军却迟迟未曾动身,一方面是这几年里大宋朝内部起义频发,无暇他顾。

    另一方面就单纯是因为赵佶他怕,被这个北方的邻居整整欺压了一百多年,是真的被打怕了。

    不过最近又有战况传来,辽中京已被攻破,连皇帝都逃亡了,辽国大势已去,大宋若是再不出兵,怕是连最后一杯羹都分不到了。

    赵佶心念于此,便有了决断,当下对一旁小黄门吩咐道“去,把童贯给我找来。”

    ……

    话说回到太子赵桓,被他爹斥退之后,就仿佛行尸走肉一般行走在这皇宫中,眼中空洞,目无焦距,也不知走向了何处,也不知要往何处走。

    他就这么漫无目的的走着……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他爹的那句话还要替把我赵家根基都给掀翻的人强出头……

    表弟他真的要掀翻我赵家江山吗……

    他不相信自己最亲近、最信任的表弟会做出这种事,但是李彦的话又盘旋在他脑海中回荡,字字句句又都是事实。

    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不知走了多久,忽然,他感觉眼前的景色有些熟悉,他抬起了头,正是他日日居住了二十年的东宫。

    原来是不知不觉的随着身体的习惯来到了这里。

    他最近是搬去了府衙居住,但是他的妻儿如今还居住在这里。

    这里不仅仅他和他的家人居住的地方,也是他从小到大存留记忆的地方。

    还记得小时候他常常害怕不敢出寝宫,只有在表弟过来找他的时候才敢出门玩耍,表弟和自己一起长大,比亲兄弟还亲,怎么会要掀了我的江山……

    不行,我要去找他问问清楚。

    赵桓定下心来,过了家门而不入,径直出了皇宫,直奔开封府衙而去。

    府衙众学子此时正焦急的等待着,不时传出一两句话来。

    有学子提议趁着赵桓还未回来,赶紧跑路,有多远跑多远。

    最后又被王智否决,新学这么一跑,在失去了整个大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后,还能有什么作为。

    就在这惊疑不定的氛围中,有小厮前来禀告,“府君回来了,要王智王学子前往内院有事相询。”

    王智当即起身,不疑有他,在众人五味杂陈的目光中,跟随小厮前往内院。

    赵桓回来没有直接带兵进堂,已经是预料中最好的情况了,众人心下稍安,但都沉默不语。

    赵桓自然不敢直接进入议事堂,他如今这个面貌实在是没法面对一众学子。

    走之前还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和他们说放心,会护他们安全,回来后就要拿他们下大狱,你说这是人做的事吗……

    看着眼前随着小厮走来的王智,赵桓面色愁苦,不知如何开口,最后只是蹦出了一句,“随我走走吧。”

    说完也不等王智回话,便转身先行。

    小厮回退,王智跟上,也没有先开口,就这么默默的随着自家表哥在这偌大而精美的内院里缓步行走。

    “你知道你的新学一旦宣扬出去会产生什么后果吗?”

    最后还是赵桓忍不住先开口问道,却是也没有回头。

    “我知道。”王智回答,语言简短肯定。

    “你知道,为何还要宣扬这样的学说。”赵桓回头,看向王智的眼睛。

    王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提了一个问题,“表哥我问你,两个帮派打架,一方人多,一方人少,如果要你加入一方,你会选择加入哪一方?”

    赵桓反问,“但如果人少的一方是壮汉,人多的一方是孩童呢?”

    王智默然,他承认这比喻有误,但还是硬着头皮道“自古以来,无数王朝更迭都无不与后人在说一个道理…最后胜利的都是孩童。”

    “可太祖皇帝就不是孩童。”

    王智咬牙,怎么这个一向神经大条的表哥今天就忽然开了窍了,这话怼的他这个舌辩群贤的王大儒都有些语塞。

    王智大脑高速运转,今天必须要说服这厮,对了,王二郎眼前一亮,回怼道“那是太祖皇帝窃取了孩童的果实。”

    此话可谓是真正的大逆不道,要是被朝堂听到,哪里还管你什么因不因言获罪,立马就得拉出去砍头。

    可是这里并无外人,对皇太子赵桓来说,这话在自己表弟的嘴里,那已经是很留情面了,所以根本就未在意,反而沉思起来。

    是的,太祖皇帝起家本身就不光彩,若非是前朝后期的百姓起义掀翻了大唐,又如何会有后周,没有后周怎会有大宋。

    这一下赵桓无话了,半晌憋了一句,“太祖祖训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

    “那是错的!”王智批驳起来毫不留情,直截了当。

    “可王文公新法因此而败。”

    “那是因为掣肘太多!”

    “可你就是士大夫的一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他们会弄死我的。”

    “那他们问过我了吗?”

    “……”

    赵桓沉默的看着面前这位脸色刚毅的表弟,他总是这么的自信,从小到大一直都这么自信。

    可能这就是自己喜欢和他相处的原因吧,因为那正是自己所缺失的东西。

    “你想走王文公的新法?”

    “不,我要走的是我自己的新法!”

    “可那样几乎会得罪天下所有的贵族豪门。”

    “你是皇帝,我是宰相,你我二人联手,管那些土鸡瓦狗作甚?”

    王二郎毫不知耻的把自己未来的官职都给定下来了,而且还是当着未来皇帝的面。

    这可真是……很王智!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