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秋春冬夏儒学
六月六日。
府学生员、地方书院、私塾弟子,汇聚于台州临海府学门外,在府学先生的引导下,站成队列。
训导吴鼎、教授孙安负责监考与场务事宜。
看着参考的三百余弟子,吴鼎摸着胡须满是欣慰,对一旁的孙安道:「这次参考规模远胜去年,看来他们也是得知了国子监扩招的消息,想要赶个好时机,一跃而起进入龙门啊。」
孙安笑得很是慈眉善目,将手中的名录递给吴鼎:「想进入龙门的人可不少,你看看,就连方孝孺的亲传弟子林嘉猷、廖镛也在其列。」
「什么,他们也来了」xь.
吴鼎有些惊讶。
要知道林嘉猷、廖镛可是在方孝孺最倒霉的时候,被皇帝「送出」国子监之后跑到临海的,出于对国子监儒学院的不认可,恼于国子监对儒学的篡改,这才打造了正学书院,旨在传播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以儒家正宗为居,暗地里将国子监「改良儒学」称之为「秋春冬夏儒学」。
这里的秋春冬夏,实际上指的是春秋笔法,就是删删减减,挑出自己喜欢的留着。
之所以改称秋春冬夏,因为儒学院还杂入了太多其他学问,包括过于强调实践与做事,忽视对理的追求,过于关注实干,减少了个人仁义道德的教育。
秋春冬夏儒学,直白一点就是乱来的儒学,是杂儒。更直白一点:
垃圾儒学。
而对于方孝孺正宗儒学最为拥护,最为支持的,莫过于林嘉猷、廖镛、廖铭等亲传弟子。而林嘉猷、廖镛早就成名在外,在正学书院里也算是仅次于方孝孺的大儒,这两人竟然要参加府学考试,着实令人吃惊。
「其中该不会是有什么阴谋吧」
吴鼎有些拿不准。
孙安想了想,摇了摇头:「无论有什么盘算,府学是来者不拒,我倒想看看,这些大儒们能不能妙笔生花,闯入台州府前五。」
吴鼎凝重地点了点头,府学考试相对开放,只要你能拿到一位具备教书资质先生的举荐信就能来,哪怕你今年八岁,想来考一考也没人拦你,何况正学书院的人并不简单。
吉时已到。
教授孙安代表台州府学点燃了三炷香,手持香火看着一众参考之人,沉声喊道:「承蒙陛下开蒙教育,广兴文教,诸位先生呕心沥血,教学育良,方有三百一十六弟子参与建文十二年台州府学大考。」
「我等遵陛下与圣人教诲,以最高学府国子监之标尺,以府衙知府及一干先生为监督,公正评判,绝不掺杂个人喜好,一切以学问论成绩。愿诸位珍惜当下,挥斥方遒,一鸣惊人!来啊,开龙门!」
府学大门内外各搭建了一道龙形大门,象征着过了一道龙门,还有一道龙门。只有经过府学大考的龙门,再经过国子监的那一道龙门,便可接近真龙,听差于天子,化身为官吏。
林嘉猷、廖镛对视了一眼,带正学书院的人排队经过龙门。
进入其内,则分有两个道路,以栏杆分出左右。
前面有先生负责检查,查看是否参考之人是否携带作弊之物。因为府学主动提供了笔墨纸砚,加上考完一场可以离开府学去吃饭,也不用随身带几个馒头,盘查起来简单多了,只要身上不带书、纸,衣裳里面没乱写乱画就行了。
以前参与科考,一个人一个坑,都待在号房里面吃喝拉撒睡,脱掉衣服看看小抄还是有机会,可随着教育不断变革,考试已经没机会脱衣服了……
大家都在教室之内,两个先生一前一后,窗户外面还有时不时走过来偷窥的安全局的人,谁也不可能考试期间玩脱衣的把戏。
检查很快,分开进
入教室之内,一个教室四十人。
在所有参考之人进入教室后,参考之人研磨准备,在知府何文渊、教授孙安、监察御史江圆,安全局千户许勋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将考试试卷从刷印院中搬运出来。箱子打开,交付各个教室监考之人。
吴鼎领了一叠试卷,走入自己需要监考的教室,对众人指了指试卷的封皮与火漆:「试卷未开封,此轮考试为儒学,作答不得超过一个半时辰。作答期间不得来回张望,不得交头接耳,更不得随意离开坐席。」
「若有身体不适,可抬手告知,一旦违规,可能会取消此轮考试成绩,乃至取消今年应考资格。若发现有人公然作弊,按国子监与府学规定,五年内不得应考。诸位可没几个五年可耗,莫要因小失大。」
试卷发放,各自作答。
院内。
何文渊审视着应考名册,对孙安问:「林嘉猷、廖镛可是方孝孺身边最得力之人,他们参与考试,是想进入北平国子监,离开方孝孺吗」
孙安摇了摇头:「难测其用意。若他们当真进入北平国子监,兴许还是个麻烦。」
何文渊有些头疼。
林嘉猷、廖镛学了一辈子正宗儒学,更继承了方孝孺的「复古」思维,极端推崇周朝,认为朝廷礼仪、制度都应该向周朝看齐,所谓的「克己复礼」,复的便是周礼。
他们批判眼下的朝廷礼制与革新,尤其对国子监杂学日益兴盛很是不安,时不时有人跳出来骂几句,像是国子监研究出了火车,可谓震惊世人,可对于正学书院的人,他们却以为「非为人力,岂能为人」,「钢铁猛兽呼啸而过,烧的非是煤炭,而是民脂民膏」,「穷国之力,铸一木马,省却财力,可富万民」等等。.b.
何文渊受国子监新学影响很大,加上妻子叶灵儿是永嘉学派的人,推崇调查与研究,实践出真知,对于方孝孺这些人并不喜欢。
可偏偏这些人还很有影响力,在台州府,甚至是整个浙江行省,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若是林嘉猷、廖镛当真通过府学考试进入北平国子监,那他们的目标很可能不是进入那么简单,而是想要对改良儒学宣战!
府学生员、地方书院、私塾弟子,汇聚于台州临海府学门外,在府学先生的引导下,站成队列。
训导吴鼎、教授孙安负责监考与场务事宜。
看着参考的三百余弟子,吴鼎摸着胡须满是欣慰,对一旁的孙安道:「这次参考规模远胜去年,看来他们也是得知了国子监扩招的消息,想要赶个好时机,一跃而起进入龙门啊。」
孙安笑得很是慈眉善目,将手中的名录递给吴鼎:「想进入龙门的人可不少,你看看,就连方孝孺的亲传弟子林嘉猷、廖镛也在其列。」
「什么,他们也来了」xь.
吴鼎有些惊讶。
要知道林嘉猷、廖镛可是在方孝孺最倒霉的时候,被皇帝「送出」国子监之后跑到临海的,出于对国子监儒学院的不认可,恼于国子监对儒学的篡改,这才打造了正学书院,旨在传播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以儒家正宗为居,暗地里将国子监「改良儒学」称之为「秋春冬夏儒学」。
这里的秋春冬夏,实际上指的是春秋笔法,就是删删减减,挑出自己喜欢的留着。
之所以改称秋春冬夏,因为儒学院还杂入了太多其他学问,包括过于强调实践与做事,忽视对理的追求,过于关注实干,减少了个人仁义道德的教育。
秋春冬夏儒学,直白一点就是乱来的儒学,是杂儒。更直白一点:
垃圾儒学。
而对于方孝孺正宗儒学最为拥护,最为支持的,莫过于林嘉猷、廖镛、廖铭等亲传弟子。而林嘉猷、廖镛早就成名在外,在正学书院里也算是仅次于方孝孺的大儒,这两人竟然要参加府学考试,着实令人吃惊。
「其中该不会是有什么阴谋吧」
吴鼎有些拿不准。
孙安想了想,摇了摇头:「无论有什么盘算,府学是来者不拒,我倒想看看,这些大儒们能不能妙笔生花,闯入台州府前五。」
吴鼎凝重地点了点头,府学考试相对开放,只要你能拿到一位具备教书资质先生的举荐信就能来,哪怕你今年八岁,想来考一考也没人拦你,何况正学书院的人并不简单。
吉时已到。
教授孙安代表台州府学点燃了三炷香,手持香火看着一众参考之人,沉声喊道:「承蒙陛下开蒙教育,广兴文教,诸位先生呕心沥血,教学育良,方有三百一十六弟子参与建文十二年台州府学大考。」
「我等遵陛下与圣人教诲,以最高学府国子监之标尺,以府衙知府及一干先生为监督,公正评判,绝不掺杂个人喜好,一切以学问论成绩。愿诸位珍惜当下,挥斥方遒,一鸣惊人!来啊,开龙门!」
府学大门内外各搭建了一道龙形大门,象征着过了一道龙门,还有一道龙门。只有经过府学大考的龙门,再经过国子监的那一道龙门,便可接近真龙,听差于天子,化身为官吏。
林嘉猷、廖镛对视了一眼,带正学书院的人排队经过龙门。
进入其内,则分有两个道路,以栏杆分出左右。
前面有先生负责检查,查看是否参考之人是否携带作弊之物。因为府学主动提供了笔墨纸砚,加上考完一场可以离开府学去吃饭,也不用随身带几个馒头,盘查起来简单多了,只要身上不带书、纸,衣裳里面没乱写乱画就行了。
以前参与科考,一个人一个坑,都待在号房里面吃喝拉撒睡,脱掉衣服看看小抄还是有机会,可随着教育不断变革,考试已经没机会脱衣服了……
大家都在教室之内,两个先生一前一后,窗户外面还有时不时走过来偷窥的安全局的人,谁也不可能考试期间玩脱衣的把戏。
检查很快,分开进
入教室之内,一个教室四十人。
在所有参考之人进入教室后,参考之人研磨准备,在知府何文渊、教授孙安、监察御史江圆,安全局千户许勋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将考试试卷从刷印院中搬运出来。箱子打开,交付各个教室监考之人。
吴鼎领了一叠试卷,走入自己需要监考的教室,对众人指了指试卷的封皮与火漆:「试卷未开封,此轮考试为儒学,作答不得超过一个半时辰。作答期间不得来回张望,不得交头接耳,更不得随意离开坐席。」
「若有身体不适,可抬手告知,一旦违规,可能会取消此轮考试成绩,乃至取消今年应考资格。若发现有人公然作弊,按国子监与府学规定,五年内不得应考。诸位可没几个五年可耗,莫要因小失大。」
试卷发放,各自作答。
院内。
何文渊审视着应考名册,对孙安问:「林嘉猷、廖镛可是方孝孺身边最得力之人,他们参与考试,是想进入北平国子监,离开方孝孺吗」
孙安摇了摇头:「难测其用意。若他们当真进入北平国子监,兴许还是个麻烦。」
何文渊有些头疼。
林嘉猷、廖镛学了一辈子正宗儒学,更继承了方孝孺的「复古」思维,极端推崇周朝,认为朝廷礼仪、制度都应该向周朝看齐,所谓的「克己复礼」,复的便是周礼。
他们批判眼下的朝廷礼制与革新,尤其对国子监杂学日益兴盛很是不安,时不时有人跳出来骂几句,像是国子监研究出了火车,可谓震惊世人,可对于正学书院的人,他们却以为「非为人力,岂能为人」,「钢铁猛兽呼啸而过,烧的非是煤炭,而是民脂民膏」,「穷国之力,铸一木马,省却财力,可富万民」等等。.b.
何文渊受国子监新学影响很大,加上妻子叶灵儿是永嘉学派的人,推崇调查与研究,实践出真知,对于方孝孺这些人并不喜欢。
可偏偏这些人还很有影响力,在台州府,甚至是整个浙江行省,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若是林嘉猷、廖镛当真通过府学考试进入北平国子监,那他们的目标很可能不是进入那么简单,而是想要对改良儒学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