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一手硬抓,一手软抓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一手硬抓,一手软抓一个强势,一个柔和。
一个挥舞大棒,一个给予安抚。
两人一套组合拳下来,郑从仁终于还是招架不住,乖乖签下了改土归流文书。
没办法,北面强敌都没了,朝廷确实没必要在北面一线驻扎大量军士,完全可以调军士南下而不需要担心草原上再有威胁。
这些草原上最厉害的敌人都被打没了,打服了,这山沟沟里的土司还怎么和朝廷对抗不要说边军下来,就是四川都司郑从仁也挡不住,几百人拿什么对抗朝廷
想要凭借着地利来抗拒朝廷,洪武时期还能抵挡抵抗,但最后也是个死。至于建文朝,抵挡已经抵挡不住了,朝廷的火器可以从山脚下飞到山上,可以从几里之外就飞过来。
什么哨卡,什么一夫当关的地都不好使,纵然是杀伤一部分明军,到最后也难逃覆灭的结局。
相对于盛庸「两手都要抓,一手硬抓,一手软抓」的改土归流策略,在广西的张辅颇是不屑,对付土司,还需要两手
一手提刀上门,喊一声你的名字,就问你敢不敢答应。
不答应,化成血水。
张辅的人屠威名在广西可是令人闻风丧胆,这家伙就是一个不留情面,不懂得商议的主,有几个土司被吓得结巴起来,不过就是说慢了一点,脑袋差点就被砍掉。
广西土司多出狠厉之人,可这个狠厉也分人,对上张辅这号人,只能说是八辈祖宗都没给自己祈福。
张辅不怕事大,在他的想法中,事情越大,敌人越多越好解决,比如安南,比如倭军,集中力量毕其功于一役多好,省得这里跑那里跑了。
云南改土归流更简单了,毕竟打过一仗,当地土司的青壮劳力全打没了,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迁移老弱妇孺便可以了,不需要废多大力气。
但是毛整在湖广遭遇了不少委屈,湖广土司硬气,你想要我的权,我就要你的命,抄家伙干架。毛整算什么东西,把他的毛给整没了再说。
身经百战,也有小名气的毛整被这一幕给整郁闷了,张辅在广西没人敢招惹,沐晟在云南也没人吭声,盛庸在云南不见有人反抗,怎么自己来湖广,还一个个傲气起来了
难不成这群人不怕死
试试。
毛整亲自带人,捡了两千脑袋,然后标榜自己为「小张辅」,并借着这个名号开始扫荡湖广不听话的土司。
对于改土归流带来的阵痛,其中激化出来的矛盾并演变为不当杀戮,这些事都传报到了金陵,不少官员上书希望朱允炆可以下旨,以温和姿态,用三年至十年时间一步步改土归流,可这些奏折送上去之后便石沉大海,没了半点消息。
朱允炆承认,过于激励的手段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但自己不是刚开始登基时的皇帝了,东北自己都没打算羁縻,西疆也全部控制在朝廷手中,凭什么土司还想着独占一方,形成事
实上的割据,享受着羁縻的好处却还时不时伤害大明
土司问题不解决,迟早会出问题,历史书上记载的几次西南之乱便是明证,折腾得大明不轻。
内阁与六部经过七日争吵,摔了十几个杯子,终于商定了建文十二年的财政预算。
兵部拿的钱仅次于工部,这让许多朝臣看不懂。
朱允炆、内阁与六部的考虑是:敌人少了,朝廷虽然不打算良弓藏、走狗烹,但却决定进一步裁军,边疆卫改成所,所改成堡。内地所能撤的直接撤了,卫也能合并。
按照朱允炆的盘算,大明卫所军士将从一百八十万缩减至一百四十万,就连京军,也将花费五年时间,精简至二十万。
水师方面兵力
不减反增,从十万调整至十二万。
即便如此,朝廷也将在一年之内,至少裁军二十万。而为了安抚这些军士,实现顺利裁军,按照新军之策需要给予优抚,而这就需要大量的财政。
杨士奇、夏原吉等人都清楚,户部这一次出血,为的是节省下一年的财政,随着敌人消失,外部威胁变得极弱,加上火器开始进入全面换装阶段,裁军是最节省财政的举措,也可以将这些军士及其家眷安置在适合农耕的地方,加大农垦。
工部一口气拿走了大明年度财政的七分之一,仅仅是铁路一项便拿分走了五百万钱钞的财政。户部因为清丈也需要不少钱,礼部的钱也少不了,主
要还是文教一块,吏部想要借此机会增加下官员俸禄,提下大家待遇,结果被夏原吉给否决了,任凭吏部和其他官员怎么跳脚都不管用。
今年迁都,朝廷需要发放不少「道里费」,朱允炆也不可能让官员自助游跑到北平去,这是一笔大的花销,主要针对迁移的官员及其家眷。而调整官员俸禄,涉及就太多了,天下府州县官都在内,哪怕是一个人增加五百文俸禄,都是一大笔钱,不好办。
刑部想要钱,实在是找不到多少借口,最多就是写写字,开开会,商量商量律令条目,你要啥钱去,给你两个加固下监房,更换下老旧刑具已经不错了,还想多要钱,没门。
无论西南方向怎么折腾,大明主要人口区域与行省,已经进入了全面安稳阶段,运输粮饷的百姓终于返回了家乡,开始农桑。
在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中,兵部、五军都督府最终选定了人选,命令西疆都指挥使瞿能负责瓦剌受降,命令胡濙负责瓦剌族人分配,命令薛禄领兵出关,协助胡濙安置事宜,命北平结束新都营造的匠人与民力转向关外建造城池……
马哈木、捏烈忽被留在了大明,把秃孛罗带使臣队伍随胡濙一同前往瓦剌部落。
朱允炆亲自为把秃孛罗送行,一送再送,送到了长江边才止住脚步,对把秃孛罗给予重托:「瓦剌归顺,你是有大功劳之人,朝廷不会忘了你的
贡献。此番西去,还请多多节制瓦剌,莫出乱子。待你再来时,朕在北平新都外为你设宴。」
把秃孛罗感动不已,保证一番,还给朱允炆预讨美酒,朱允炆身边没带美酒,直接将随身玉佩送给了把秃孛罗,这让把秃孛罗热泪盈眶。
朱允炆不知道古人为何如此感性,但知道,把秃孛罗是一个亲近大明的人,这就足够了。
一个挥舞大棒,一个给予安抚。
两人一套组合拳下来,郑从仁终于还是招架不住,乖乖签下了改土归流文书。
没办法,北面强敌都没了,朝廷确实没必要在北面一线驻扎大量军士,完全可以调军士南下而不需要担心草原上再有威胁。
这些草原上最厉害的敌人都被打没了,打服了,这山沟沟里的土司还怎么和朝廷对抗不要说边军下来,就是四川都司郑从仁也挡不住,几百人拿什么对抗朝廷
想要凭借着地利来抗拒朝廷,洪武时期还能抵挡抵抗,但最后也是个死。至于建文朝,抵挡已经抵挡不住了,朝廷的火器可以从山脚下飞到山上,可以从几里之外就飞过来。
什么哨卡,什么一夫当关的地都不好使,纵然是杀伤一部分明军,到最后也难逃覆灭的结局。
相对于盛庸「两手都要抓,一手硬抓,一手软抓」的改土归流策略,在广西的张辅颇是不屑,对付土司,还需要两手
一手提刀上门,喊一声你的名字,就问你敢不敢答应。
不答应,化成血水。
张辅的人屠威名在广西可是令人闻风丧胆,这家伙就是一个不留情面,不懂得商议的主,有几个土司被吓得结巴起来,不过就是说慢了一点,脑袋差点就被砍掉。
广西土司多出狠厉之人,可这个狠厉也分人,对上张辅这号人,只能说是八辈祖宗都没给自己祈福。
张辅不怕事大,在他的想法中,事情越大,敌人越多越好解决,比如安南,比如倭军,集中力量毕其功于一役多好,省得这里跑那里跑了。
云南改土归流更简单了,毕竟打过一仗,当地土司的青壮劳力全打没了,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迁移老弱妇孺便可以了,不需要废多大力气。
但是毛整在湖广遭遇了不少委屈,湖广土司硬气,你想要我的权,我就要你的命,抄家伙干架。毛整算什么东西,把他的毛给整没了再说。
身经百战,也有小名气的毛整被这一幕给整郁闷了,张辅在广西没人敢招惹,沐晟在云南也没人吭声,盛庸在云南不见有人反抗,怎么自己来湖广,还一个个傲气起来了
难不成这群人不怕死
试试。
毛整亲自带人,捡了两千脑袋,然后标榜自己为「小张辅」,并借着这个名号开始扫荡湖广不听话的土司。
对于改土归流带来的阵痛,其中激化出来的矛盾并演变为不当杀戮,这些事都传报到了金陵,不少官员上书希望朱允炆可以下旨,以温和姿态,用三年至十年时间一步步改土归流,可这些奏折送上去之后便石沉大海,没了半点消息。
朱允炆承认,过于激励的手段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但自己不是刚开始登基时的皇帝了,东北自己都没打算羁縻,西疆也全部控制在朝廷手中,凭什么土司还想着独占一方,形成事
实上的割据,享受着羁縻的好处却还时不时伤害大明
土司问题不解决,迟早会出问题,历史书上记载的几次西南之乱便是明证,折腾得大明不轻。
内阁与六部经过七日争吵,摔了十几个杯子,终于商定了建文十二年的财政预算。
兵部拿的钱仅次于工部,这让许多朝臣看不懂。
朱允炆、内阁与六部的考虑是:敌人少了,朝廷虽然不打算良弓藏、走狗烹,但却决定进一步裁军,边疆卫改成所,所改成堡。内地所能撤的直接撤了,卫也能合并。
按照朱允炆的盘算,大明卫所军士将从一百八十万缩减至一百四十万,就连京军,也将花费五年时间,精简至二十万。
水师方面兵力
不减反增,从十万调整至十二万。
即便如此,朝廷也将在一年之内,至少裁军二十万。而为了安抚这些军士,实现顺利裁军,按照新军之策需要给予优抚,而这就需要大量的财政。
杨士奇、夏原吉等人都清楚,户部这一次出血,为的是节省下一年的财政,随着敌人消失,外部威胁变得极弱,加上火器开始进入全面换装阶段,裁军是最节省财政的举措,也可以将这些军士及其家眷安置在适合农耕的地方,加大农垦。
工部一口气拿走了大明年度财政的七分之一,仅仅是铁路一项便拿分走了五百万钱钞的财政。户部因为清丈也需要不少钱,礼部的钱也少不了,主
要还是文教一块,吏部想要借此机会增加下官员俸禄,提下大家待遇,结果被夏原吉给否决了,任凭吏部和其他官员怎么跳脚都不管用。
今年迁都,朝廷需要发放不少「道里费」,朱允炆也不可能让官员自助游跑到北平去,这是一笔大的花销,主要针对迁移的官员及其家眷。而调整官员俸禄,涉及就太多了,天下府州县官都在内,哪怕是一个人增加五百文俸禄,都是一大笔钱,不好办。
刑部想要钱,实在是找不到多少借口,最多就是写写字,开开会,商量商量律令条目,你要啥钱去,给你两个加固下监房,更换下老旧刑具已经不错了,还想多要钱,没门。
无论西南方向怎么折腾,大明主要人口区域与行省,已经进入了全面安稳阶段,运输粮饷的百姓终于返回了家乡,开始农桑。
在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中,兵部、五军都督府最终选定了人选,命令西疆都指挥使瞿能负责瓦剌受降,命令胡濙负责瓦剌族人分配,命令薛禄领兵出关,协助胡濙安置事宜,命北平结束新都营造的匠人与民力转向关外建造城池……
马哈木、捏烈忽被留在了大明,把秃孛罗带使臣队伍随胡濙一同前往瓦剌部落。
朱允炆亲自为把秃孛罗送行,一送再送,送到了长江边才止住脚步,对把秃孛罗给予重托:「瓦剌归顺,你是有大功劳之人,朝廷不会忘了你的
贡献。此番西去,还请多多节制瓦剌,莫出乱子。待你再来时,朕在北平新都外为你设宴。」
把秃孛罗感动不已,保证一番,还给朱允炆预讨美酒,朱允炆身边没带美酒,直接将随身玉佩送给了把秃孛罗,这让把秃孛罗热泪盈眶。
朱允炆不知道古人为何如此感性,但知道,把秃孛罗是一个亲近大明的人,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