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增加的盐价

    前宋之富,令人神往。

    若大明真有一日富堪北宋巅峰,又无“三冗”之祸,那这版图、这盛世岂不是远超盛汉唐

    朱棣深深看着朱允炆,他虽然年轻,却怀揣着令人难以揣摩与窥视的智慧,他对大明未来的勾画,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就如他提出想要收回西域,这一点就连太祖也只是想想,仅仅是想而已。

    西域太远太远,远到大明国力只能控制在嘉峪关一线,再远下去,根本就无法控制,除了羁縻之策,笼络地方,根本就无法可行。

    然而,真的不可行吗

    朱棣十分清楚一点,现在的大明朝与父亲朱元璋时期的大明朝有了许多变化,事关军略方面的变化就有三点:

    其一,新军之策,让军士战力稳中有进。

    其二,二炮局。新式火器的出现与应用,证明了其在战场上的威力,眼下朝廷正在积极扩大三大营中的神机营,就是一个显著变化。

    其三,混凝土!

    混凝土已经不再单纯应用于道路一个方面,济宁水柜中的闸门,京师英烈碑的方案,都证明了一点,混凝土是可以用来筑造建筑的,比如说城池!

    大明难以守护关外,一个极大的因素就是缺少骑兵,茫茫大草原毫无遮拦,很难确保不被蒙古骑兵一口吃掉。

    但如果在草原上突然多了一座城池,那事情就两说了。

    大明打野战不厉害,但守城还是一流的,骑兵再凶猛,马也不可能飞到城墙上去,想骑着马爬墙是不可能的,只能用人堆,就是不知道蒙古愿意付出多少代价一座城一座城地啃过来……

    混凝土城墙的出现足以改变大明在关外的格局,即使是出了嘉峪关,也能够在嘉峪关外打造新的城池,到时候,大明军队完全可以将西域从羁縻状态转变为实际控制。

    当然,这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

    朱棣隐隐有些期待,期待朱允炆能做到那一步,到时候,自己的名字也将标榜史册!

    徐辉祖感觉热血沸腾,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金戈铁马的战场,没有父亲徐达与一干开国大将的风采,但自己追随的建文帝并不是一个昏庸的人,他有野心,也有计划,即不冲动也不怯懦,跟着他走,一定有自己比肩父辈的机会!

    解缙目光中有些狂热,朱允炆的布局从来都不是一个方面的,他即重民生,也重军士,即重防守,又重进攻。

    他对自己人很是仁慈,官员中冒犯者无数,犯错者不少,只要不是天怒人怨的大事,基本上官员都活得好好的,多数止步免官发配。同时他对外又是冷酷的,因为他的军令死了无数的安南人,北元人,日本人,南洋人。

    经过四年的相处与陪伴,解缙依旧没有看穿过朱允炆,但现在解缙似乎明白过来,朱允炆想要的盛世,是宋的富裕,汉唐的霸气!

    朱允炆不知道朱棣等人的想法,游走在繁华之中,察访着民情。

    解缙看着不远处的商铺,道:“少爷可知这扬州城什么商人最多”

    徐辉祖呵呵一笑,朱棣连连点头,这个问题问得不错。

    朱允炆走上桥,看着河上的船,笑道:“苏杭以丝绸、农货、番货为主,可扬州大不同,这里虽有丝绸、农活与番货,但占据主导的还是盐。”

    解缙等人笑呵呵地陪在一旁。

    大明盐场不少,主要为两淮、两浙、长芦、山东、福建、广东、海北等盐场。

    但论规模与地位,为首的是两淮盐场。

    两淮即淮北、淮南,以淮河为界。淮北多是晒盐,淮南多是煎盐。

    明代采取的是盐引制,一引是两百斤,一大引是四百斤(中后期偶尔会变动,甚至会达五六百斤)。

    按照洪武年间数据,两淮盐场生产盐三十五万大引,而全国盐产量只有一百三十余万大引,两淮盐在全国盐产量中的占比是两成七,近三分之一。正因如此,民间还有“两淮盐,天下咸”的谚语。

    “那我们去看看盐价如何”

    解缙提议道。

    朱允炆微微点头,不远处就是一盐铺,明代盐铺类似于后世的代-销点,小卖部,但其售卖对象是散户,百姓,以斤售卖,不做也没有条件做批发。

    盐,家家户户都缺少不得,生活必需品,自然少不了买家。

    果然,刚进盐铺,就看到一老妪在买盐。

    掌柜见老妪迟迟不肯掏钱,不由有些恼怒,见朱允炆等人进来,不由将老妪拉扯到一旁:“你就慢慢想吧,等会再与你论。几位客官,想要买多少盐”

    朱允炆低头看着盐篓子,里面的盐可都不是后世的白花花的精盐,而是粗盐,颜色有些暗,有些盐颗粒比花生米还大,不由问道:“这里没有精盐吗”

    “精盐”掌柜有些疑惑,连忙说:“客官说的是细盐吧,那都是贡品,咱这小店可没细盐。”

    朱允炆无奈,后世**十年代还要吃大粗盐疙瘩,指望大明生产出精细盐更是别想了,看来以后需要改进改进……

    “盐价如何”

    解缙在一旁问。

    掌柜笑呵呵地说:“诚惠十八文一斤。”

    “十八文”

    朱允炆看向解缙、徐辉祖与朱棣,这三位大爷有些茫然,也不知道这个价是高还是低,身份最低的是解缙,那也是内阁大臣,根本不用自己去买盐,也不知道京师盐价多少。

    老妪在一旁喊道:“掌柜,一个月前还只需要十四文,怎突然涨了如此多”

    掌柜脸色有些难看,无奈地朱允炆等人苦笑解释:“这盐价也不是咱家说改就改的,还需要看水商,看牙行不是,我这也是小本买卖,若便宜的话,亏本不说,牙行也不让干啊。”

    朱允炆拿起一块盐粒,仔细端详着说:“你这盐铺开了多少年了”

    掌柜哀叹一声:“不瞒这位客官,我这盐铺开了也有十几年了,从来都是童叟无欺。”

    朱允炆看了看店铺,从其老旧程度来看,差不多也有十多年,问:“不知掌柜是否还记得建文元年时,这盐价多少”

    掌柜点了点头,道:“记得,建文元年时,每斤合十文钱。”

    “那洪武朝呢”

    朱允炆继续问。

    掌柜思索了下:“洪武朝盐价最高时是洪武二十四年之后,黄河夺淮毁掉了不少盐场,盐价每斤合十四文。”

    朱允炆有些疑惑,反问:“黄河夺淮,毁去盐场无数,减产之下盐价最高尚只有十四文每斤,眼下天下太平,两淮灾荒也过去了,缘何反而达到了每斤十八文的价”

    掌柜苦涩地摇了摇头:“哎,不瞒这位客官,盐价怎么高起来的我也不清楚,但牙行规定了,每斤盐十八文,这是最低的价了,不信你去另一条街问问,他们有些盐铺要十九文、二十文都有。”

    朱允炆见掌柜实在为难,便没有追问。

    老妪为难不已,哀求掌柜能便宜一点,掌柜不敢答应,看着老妪从破旧的手绢里拿出了十四个铜板要交给掌柜,掌柜不由推辞:“都告诉你多少次了,你需要先拿铜钱去换成宝钞,买盐需要用宝钞,铜钱可不好使,在这里用铜钱,十四文只能合十三文用。”

    老妪为难,低头看着手中的铜钱:“这也是朝廷的铜钱啊。”

    掌柜摆手,坚决地说:“我们牙行有规定,买盐必须用宝钞,非宝钞则二十文需出一文跑路费,我们拿去兑换宝钞。”

    朱允炆看着这一幕并没有阻止。

    虽说铜钱、银两都存在着购买力,是眼下规定的合法货币,但为了让百姓家更认可宝钞,提升宝钞流通占比,缓解大明白银与铜钱不足的窘境,只能将宝钞与盐绑在一起。

    朝廷与晋商商会、英烈商会等商人已达成协议,商人负责积极推动宝钞流通,而这小小的店铺虽然不起眼,却承担着扩大宝钞流通的重要使命。

    没错,这给百姓带来了一些不方便,需要将手中的铜钱、白银兑换为宝钞再购置货物,但考虑长远,考虑眼下大明根本不可能有海量的白银输入进来,想要促使商业持续发展下去,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商人还是讲诚信的,答应朝廷的事并没有推诿,也没有拖沓,估计这也与其在安南大赚一笔有关。

    “正好我需要去钱庄兑换,老人家把铜钱给我,我来出宝钞吧。”

    朱允炆侧身,看向解缙。

    解缙无奈,只好拿出了一张十文宝钞,另加了两张两文宝钞,接过了老人家手中的铜钱。

    最初朝廷宝钞面额只有六种,即:一百文、两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贯。

    但随着宝钞流通需要,朝廷必然需要制造一定的小钞。

    在小钞面额设计上,户部提议最小是十文,然后每次加十文,至五十文。

    但朱允炆考虑十文根本无法取代铜钱,下令设计了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五十文,合计五等,同时取消了大钞中的三百文、四百文,只保留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贯。

    这种小钞的设计与发行,为宝钞取代铜钱打下了基础,也让宝钞在市场中的流通变得更为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