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施工权与绩效制度
蛀虫是难以彻底消灭的,无论下多大力气。
宋礼不是一个慈悲的人,准备用杀一儆百的方式,让那些利欲熏心的人清楚后果的严重性。
陈瑛作为按察使,山东最高法的第一人,当即表示:“杀民工与匠人,他们必然人心惶惶。但杀贪官污吏,贪腐恶霸,民工与匠人必得安慰,人心稳定,会通河疏浚方不会耽误。郑知府,你认为如何”
兖州知府郑刚一脸苦涩,你们都敲定好了,鬼头刀都扬起来,就准备砍下去了,这个时候还用得着问我的意思
再说了,官大一级压死人,你们说了算。
“一切听大人安排。”
郑刚亮明了立场。
在这种公开场合与上级作对,那只能是找死。
宋礼见这件事已取得一致,便继续说道:“百姓出了死力,我们若连最基本的饭食都不能保障,那还有什么脸面对天下人又如何为君分忧此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还望都察院、给事中与诸位同僚尽心。”
众人纷纷点头应和。
宋礼没有饶弯子,将目光看向耿炳文,道:“眼下最紧要之事有三,其一,都司方面撤走军士,回归各地卫所,并明令鲁王府三卫留在军营之中,无故不得大规模调动!”
耿炳文抬动眉头,有些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一些不快,嘴角微动:“宋侍郎,调动卫所力量维护秩序,以防民怨,民逃,民乱,若撤去卫所军士,一旦出乱,谁来负责”
宋礼肃然道:“百姓不是犯人,无需军士日夜看守。若大人执意要求卫所军士留在会通河两岸,那就请大人下令军士与民工一起疏浚河道!”
“宋礼!”
耿炳文怒喝,可眼前看似文弱的书生并没有半分畏惧。
宋礼不希望数十万百姓在长达几百里的河道里挖石头、挖土,而在这些人身后,站着一群拿着刀枪的军士,似乎看谁不顺眼,就会过来砍一刀。
百姓就是百姓,他们是来干活的,不是来当罪犯的,没有必要去以武力作后盾。
最主要的是,宋礼相信百姓善良,相信他们绝不会无缘无故生乱。
每个人背后都有家人,都有牵挂与羁绊,造反这种事不是说干就能干得起来的,除非他们已经走到了绝境,再无活下去的希望。
耿炳文不想背锅,也不愿与宋礼过多争执,言道:“若你有五军都督府或兵部批文,本都司没有意见。”
宋礼凝重地点了点头,道:“那就请大人暂且撤回看守军士,朝廷批文不日便会下达。”
耿炳文见宋礼竟已提前上了文书,闭目不言。
宋礼将目光看向按察使陈瑛,道:“其二,会通河疏浚绝非一日之功,还请按察使安置一批能臣干吏,派驻济宁府等地,一旦出现贪腐之人,可及早上奏朝廷,提请处置。”
陈瑛放下茶碗,微微颔首:“按察使司会安排按察副使前来配合。”
宋礼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衍圣公孔讷拱了拱手,道:“这其三,就是监工之事。历年来河道工程,总免不了鞭笞百姓,疲民至死的事发生。但疏浚会通河绝不允许如此,而想要杜绝,便需监工用心。”
孔讷有些为难,问道:“若百姓怠工,不愿出力,又当如何”
马不用鞭子,跑不快。
人不用鞭子,他容易偷懒。
有时候打人是不对,但确实是保证工期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边关城池、长城,还是南京城,中都凤阳城,每一项工程里,都有被打死的人。
没这些辛酸,也出不了孟美女哭长城的事。
不过现实中,绝对不止是孟美女一个人哭过,估计还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等……
宋礼听闻之后笑了起来,这轻松的一幕让所有人有些疑惑。
孔讷更是狐疑,不解宋礼是什么意思。
宋礼起身,对众人说道:“对于此事,皇上已给过批示。按照皇上安排,此番疏浚会通河,工部与诸衙、地方官吏,只负责人员调配、物资保障,提出疏浚要求,检验疏浚成果,而施工之权完全下放给匠人与民工,让匠人与民工自主决定施工时间、进度。”
众人惊呼:“什么”
施工之权给匠人与民工,自己监督自己
皇上疯了……
陈瑛当即反对;“这可使不得,万一匠人与民工借此偷懒,日日怠工,耽误了会通河疏浚大事,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周德也附和道:“若施工之事听任民工与匠人自决,一旦他们聚集闹事,岂不是危险应强令官吏统管,严厉监督,绝不可松懈!”
宋礼清楚众人的反对意见,但问题是,你可以尽情的反对,只是,你反对再多也不算数……
“我再强调下,这件事为皇上钦命而定,我等只能遵旨行事。若真有心提议,大可拟写奏章递送京师。”宋礼以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解释道:“最初时,我也与你们一样反对此举,只不过我被说服了。”
孔讷带着疑惑追问道:“宋大人,不知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按孔讷的认识,宋礼是一个很有主见与底线的人,他并不会过于屈从于朝廷旨意,既然他点了头,想必其中定有缘由。
宋礼询问道:“诸位之中有些是自京师而来,有些未至京师,但想必也知晓混凝土道路修筑一事吧”
众人纷纷点头。
如今大明进行的几项大工程,除了移民、会通河、报恩寺与英烈碑外,就是这混凝土道路了,听闻耗资不小,规模很大。
陈瑛询问道:“这与混凝土道路有何关系”
宋礼淡然一笑,端坐着品了品茶,见茶已凉,便皱了皱眉,搁在小桌上,道:“诸位恐怕不知道,混凝土道路施工并无监工,施工之事,全凭民工做主,也就是自怀远迁移过去的难民,他们只需要按照朝廷给出的路线,修筑好混凝土道路即可,工部只负责对质量的检查,并不会干涉其如何施工,何日施工,何时施工。”
“他们在修筑混凝土道路时,允许有人缺工,也允许偶尔休息,按道理来说,他们的进度应是很慢,可事实不尽然。工部给出一月不低于十里的工期,可他们就是以这种看似慢悠悠的方式,硬生生二十三日,实现了工部给出的目标。”
“皇上告诉我,百姓是有觉悟的,没有监工,他们每个人都是监工。若有了监工,反而他们不自然,时不时会使不出力气。朝廷只需给出工期、任务、标准,做好检查,至于他们如何完成,怎么完成,过程如何,又何必在意”
“我自不敢相信,亲自去了工地,去看那些民工,他们才是真正的在干工,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任务,彼此配合默契,分工协作,个人只负责好自己的任务,一旦出了差池,也不需官员来惩罚,工头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工记好,该满一个工的,记一个工,该是半个工的,则是半个工……”
“每个月结算钱钞,按工来发放。绝不拖延,也不短缺,账目清晰,一目了然。我问工头,为何没有人监工,大家还拼了命的做工。你们猜,他们怎么说”
众人皆是摇头,一脸迷茫。
宋礼想起当时的情景,不由地擦了擦脸,道:“那工头朝地上吐了一口吐沫,问我和婆娘办事的时候那么卖力,可有监工在场”
众人顿时笑开,就连古板的宋讷也忍不住嘴角抖了抖。
粗人就是粗鄙!
宋礼摆了摆手,告诉众人:“后来我想清楚了,人是有**的,百姓的**很简单,那就是赚钱,过好日子,照顾好父母妻儿。没有监工,他们也需要赚钱养家糊口,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将施工之权下放给百姓”
陈瑛皱眉思索着宋礼的话,发现确实是有道理的。
只要朝廷这边把控好疏浚方案,检查好疏浚成果,中间环节确实是不需要计较太多。
只不过,若事情不如宋礼所想的那样,百姓不勤奋,反而懈怠了,每日混日子领银钱,拖延的日子越长,对他们岂不是越有利
不等陈瑛等人提出想法,宋礼便说道:“混凝土道路工地上还有另一条规制,名为绩效制度,据说是皇上亲自设置,具体是,若超出工期完工,则按超期天数,扣罚不等钱钞。即规定工期内正好完工,工头与民工额外奖励五百文钱钞。若提前完成,按提前天数奖励不等钱钞,还奖励布匹、猪肉、米油等物……”
“这……”
陈瑛瞪大眼,这待遇是不是有点太好了,朝廷这简直是乱花钱啊……
宋礼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账本,道:“在京师时,我曾计算过朝廷这种情况的花销,惊奇地发现,朝廷每一里混凝土的耗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降低了两成。原因就在于工期缩短了,朝廷不过是将缩短工期所节省的银钱,以绩效的方式发放给了民工。诸位认为,会通河疏浚需要几年”
宋讷皱眉道:“六至七年!”
陈瑛微微点头,肃然道:“最少六年。”
宋礼摇了摇头,起身环顾,自信地说道:“若下放施工之权于民工、匠人,引入绩效制度,我可以向诸位保证,四年,四年期满,会通河必通!”
宋礼不是一个慈悲的人,准备用杀一儆百的方式,让那些利欲熏心的人清楚后果的严重性。
陈瑛作为按察使,山东最高法的第一人,当即表示:“杀民工与匠人,他们必然人心惶惶。但杀贪官污吏,贪腐恶霸,民工与匠人必得安慰,人心稳定,会通河疏浚方不会耽误。郑知府,你认为如何”
兖州知府郑刚一脸苦涩,你们都敲定好了,鬼头刀都扬起来,就准备砍下去了,这个时候还用得着问我的意思
再说了,官大一级压死人,你们说了算。
“一切听大人安排。”
郑刚亮明了立场。
在这种公开场合与上级作对,那只能是找死。
宋礼见这件事已取得一致,便继续说道:“百姓出了死力,我们若连最基本的饭食都不能保障,那还有什么脸面对天下人又如何为君分忧此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还望都察院、给事中与诸位同僚尽心。”
众人纷纷点头应和。
宋礼没有饶弯子,将目光看向耿炳文,道:“眼下最紧要之事有三,其一,都司方面撤走军士,回归各地卫所,并明令鲁王府三卫留在军营之中,无故不得大规模调动!”
耿炳文抬动眉头,有些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一些不快,嘴角微动:“宋侍郎,调动卫所力量维护秩序,以防民怨,民逃,民乱,若撤去卫所军士,一旦出乱,谁来负责”
宋礼肃然道:“百姓不是犯人,无需军士日夜看守。若大人执意要求卫所军士留在会通河两岸,那就请大人下令军士与民工一起疏浚河道!”
“宋礼!”
耿炳文怒喝,可眼前看似文弱的书生并没有半分畏惧。
宋礼不希望数十万百姓在长达几百里的河道里挖石头、挖土,而在这些人身后,站着一群拿着刀枪的军士,似乎看谁不顺眼,就会过来砍一刀。
百姓就是百姓,他们是来干活的,不是来当罪犯的,没有必要去以武力作后盾。
最主要的是,宋礼相信百姓善良,相信他们绝不会无缘无故生乱。
每个人背后都有家人,都有牵挂与羁绊,造反这种事不是说干就能干得起来的,除非他们已经走到了绝境,再无活下去的希望。
耿炳文不想背锅,也不愿与宋礼过多争执,言道:“若你有五军都督府或兵部批文,本都司没有意见。”
宋礼凝重地点了点头,道:“那就请大人暂且撤回看守军士,朝廷批文不日便会下达。”
耿炳文见宋礼竟已提前上了文书,闭目不言。
宋礼将目光看向按察使陈瑛,道:“其二,会通河疏浚绝非一日之功,还请按察使安置一批能臣干吏,派驻济宁府等地,一旦出现贪腐之人,可及早上奏朝廷,提请处置。”
陈瑛放下茶碗,微微颔首:“按察使司会安排按察副使前来配合。”
宋礼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衍圣公孔讷拱了拱手,道:“这其三,就是监工之事。历年来河道工程,总免不了鞭笞百姓,疲民至死的事发生。但疏浚会通河绝不允许如此,而想要杜绝,便需监工用心。”
孔讷有些为难,问道:“若百姓怠工,不愿出力,又当如何”
马不用鞭子,跑不快。
人不用鞭子,他容易偷懒。
有时候打人是不对,但确实是保证工期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边关城池、长城,还是南京城,中都凤阳城,每一项工程里,都有被打死的人。
没这些辛酸,也出不了孟美女哭长城的事。
不过现实中,绝对不止是孟美女一个人哭过,估计还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等……
宋礼听闻之后笑了起来,这轻松的一幕让所有人有些疑惑。
孔讷更是狐疑,不解宋礼是什么意思。
宋礼起身,对众人说道:“对于此事,皇上已给过批示。按照皇上安排,此番疏浚会通河,工部与诸衙、地方官吏,只负责人员调配、物资保障,提出疏浚要求,检验疏浚成果,而施工之权完全下放给匠人与民工,让匠人与民工自主决定施工时间、进度。”
众人惊呼:“什么”
施工之权给匠人与民工,自己监督自己
皇上疯了……
陈瑛当即反对;“这可使不得,万一匠人与民工借此偷懒,日日怠工,耽误了会通河疏浚大事,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周德也附和道:“若施工之事听任民工与匠人自决,一旦他们聚集闹事,岂不是危险应强令官吏统管,严厉监督,绝不可松懈!”
宋礼清楚众人的反对意见,但问题是,你可以尽情的反对,只是,你反对再多也不算数……
“我再强调下,这件事为皇上钦命而定,我等只能遵旨行事。若真有心提议,大可拟写奏章递送京师。”宋礼以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解释道:“最初时,我也与你们一样反对此举,只不过我被说服了。”
孔讷带着疑惑追问道:“宋大人,不知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按孔讷的认识,宋礼是一个很有主见与底线的人,他并不会过于屈从于朝廷旨意,既然他点了头,想必其中定有缘由。
宋礼询问道:“诸位之中有些是自京师而来,有些未至京师,但想必也知晓混凝土道路修筑一事吧”
众人纷纷点头。
如今大明进行的几项大工程,除了移民、会通河、报恩寺与英烈碑外,就是这混凝土道路了,听闻耗资不小,规模很大。
陈瑛询问道:“这与混凝土道路有何关系”
宋礼淡然一笑,端坐着品了品茶,见茶已凉,便皱了皱眉,搁在小桌上,道:“诸位恐怕不知道,混凝土道路施工并无监工,施工之事,全凭民工做主,也就是自怀远迁移过去的难民,他们只需要按照朝廷给出的路线,修筑好混凝土道路即可,工部只负责对质量的检查,并不会干涉其如何施工,何日施工,何时施工。”
“他们在修筑混凝土道路时,允许有人缺工,也允许偶尔休息,按道理来说,他们的进度应是很慢,可事实不尽然。工部给出一月不低于十里的工期,可他们就是以这种看似慢悠悠的方式,硬生生二十三日,实现了工部给出的目标。”
“皇上告诉我,百姓是有觉悟的,没有监工,他们每个人都是监工。若有了监工,反而他们不自然,时不时会使不出力气。朝廷只需给出工期、任务、标准,做好检查,至于他们如何完成,怎么完成,过程如何,又何必在意”
“我自不敢相信,亲自去了工地,去看那些民工,他们才是真正的在干工,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任务,彼此配合默契,分工协作,个人只负责好自己的任务,一旦出了差池,也不需官员来惩罚,工头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工记好,该满一个工的,记一个工,该是半个工的,则是半个工……”
“每个月结算钱钞,按工来发放。绝不拖延,也不短缺,账目清晰,一目了然。我问工头,为何没有人监工,大家还拼了命的做工。你们猜,他们怎么说”
众人皆是摇头,一脸迷茫。
宋礼想起当时的情景,不由地擦了擦脸,道:“那工头朝地上吐了一口吐沫,问我和婆娘办事的时候那么卖力,可有监工在场”
众人顿时笑开,就连古板的宋讷也忍不住嘴角抖了抖。
粗人就是粗鄙!
宋礼摆了摆手,告诉众人:“后来我想清楚了,人是有**的,百姓的**很简单,那就是赚钱,过好日子,照顾好父母妻儿。没有监工,他们也需要赚钱养家糊口,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将施工之权下放给百姓”
陈瑛皱眉思索着宋礼的话,发现确实是有道理的。
只要朝廷这边把控好疏浚方案,检查好疏浚成果,中间环节确实是不需要计较太多。
只不过,若事情不如宋礼所想的那样,百姓不勤奋,反而懈怠了,每日混日子领银钱,拖延的日子越长,对他们岂不是越有利
不等陈瑛等人提出想法,宋礼便说道:“混凝土道路工地上还有另一条规制,名为绩效制度,据说是皇上亲自设置,具体是,若超出工期完工,则按超期天数,扣罚不等钱钞。即规定工期内正好完工,工头与民工额外奖励五百文钱钞。若提前完成,按提前天数奖励不等钱钞,还奖励布匹、猪肉、米油等物……”
“这……”
陈瑛瞪大眼,这待遇是不是有点太好了,朝廷这简直是乱花钱啊……
宋礼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账本,道:“在京师时,我曾计算过朝廷这种情况的花销,惊奇地发现,朝廷每一里混凝土的耗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降低了两成。原因就在于工期缩短了,朝廷不过是将缩短工期所节省的银钱,以绩效的方式发放给了民工。诸位认为,会通河疏浚需要几年”
宋讷皱眉道:“六至七年!”
陈瑛微微点头,肃然道:“最少六年。”
宋礼摇了摇头,起身环顾,自信地说道:“若下放施工之权于民工、匠人,引入绩效制度,我可以向诸位保证,四年,四年期满,会通河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