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猫论》与杨士奇

    通晓阴阳,洞察玄机的道衍,向朱允炆下跪行礼。

    朱允炆下旨,恢复道衍世俗之名姚广孝,任命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同时入翰林院,任职侍讲学士,为皇帝进读书史,讲解经义,备顾问应对。

    姚广孝看着朱允炆,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翰林侍讲学士,可谓是半个内阁之人,虽然不具备实际权力,但却拥有着影响皇上决策的能量!

    自己之于建文帝,之于大明,一没有显赫的过去,二没有任何背景,三不是科举出身,四无任何功绩,五没有施政经验,如何能进入翰林院

    原以为朱允炆留下自己,只不过是个虚伪的借口,随意将自己安排在某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可现在看来,他是认真的,是真的想要重用自己!

    难道我姚广孝,蹉跎数十载,终可一展心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了吗

    姚广孝的升迁,在朝堂之上引发了激烈争论,一些官员上书,直指朱允炆,希望皇上不要擅自任命官员,不要听信谗言,更有甚者说朝廷之上无和尚立足之地。

    只不过这些人忘记了,朱元璋曾经也是和尚,凭什么大明就不能多一个和尚

    朱允炆愤怒之余,拿出了邓公的白猫黑猫论,写了一篇三千言文章,发泄出了心中不满,直抒胸臆,点名核心: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不管和尚尼姑,有才能,有才华的人便可为官。

    能者上,庸者下。

    你敢尸位素餐,我就让你下岗分流,为大明农业发光发热去。

    “纳才之道,当观其品,鉴其才,用其人。朕阅览群书,尤为欣赏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朕思虑良久,认为此言,当为帝国选才之本策!”

    朱允炆的文章,从解缙拍案叫绝,到徐辉祖仰天长啸,再到百官拜服,只用了短短两日时间。

    《猫论》成为了内阁、六部讨论的重点,并从朝廷,传入民间。

    一时之间,手抄《猫论》成为南京市民最热读物,一些书坊见状,更是连夜印刷,将《猫论》在京师销售,一些行商之人在离开京师时,也会带上数量不菲的《猫论》。

    于是不久之后,苏州、杭州、南昌、开封、济南、北平等各地,都出现了建文帝的《猫论》。

    武昌府,江夏。

    一位三十余岁,身着玄青色长衣的先生,含笑对学堂的孩子们点了点头,孩子们行礼之后便离开了学堂。

    说这里是学堂,其实并不妥当。

    只不过是一杂物间,收拾出来的屋子罢了。

    而学子,也不过是乡间,寥寥无几的孩童罢了。

    “杨塾师,哈哈,你果然还在这里。”

    员外郎丁谨快步走入学堂,声音洪亮地喊道。

    杨士奇将手中的《大学》合拢起来,抬头看着已到门口的丁谨,起身施礼道:“员外郎有礼了。”

    “哈哈,你我还客气什么。”丁谨爽朗一笑,提了提手中的酒菜,说道:“今日,我是来报喜的。”

    “报喜”

    杨士奇有些诧异,看着丁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丁谨拉着杨士奇坐下,将酒菜摆上桌,笑着说道:“大喜事啊!杨塾师,你要入京了!”

    “入京”

    杨士奇站了起来,一脸惊讶。

    丁谨示意杨士奇坐下,搓了搓手,看了看破败的学堂,说道:“你这也太冷了一些,不过,苦日子也到头了,你先看看这篇文章。”

    杨士奇接过丁谨从怀里掏出的文章,低头看去,只见上面写着《猫论》二字,不由笑道:“什么时候,猫也成了值得你大惊小怪的事”

    “你且看下去。”

    丁谨倒满了酒,自顾自地喝了一口。

    杨士奇仔细看去,原本含笑的面容,逐渐变得严肃起来,当看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时,更是拍案而起,喊道:“好文章啊,好文章!”

    “动静小点,打翻了我的酒,治你不敬之罪!”

    丁谨呵呵笑道。

    杨士奇来回看了数遍,啧啧称绝,道:“这《猫论》通俗易懂,开宗明义,鲜明异常,读之令人振聋发聩,豁然开朗。何为人才,如何选才,当以此策行天下。当今圣上,乃是圣明君主,当我一拜!”

    杨士奇说完,将《猫论》放在桌案上,恭谨至极,肃然行大礼。

    丁谨重重点头,起身,陪着杨士奇行礼。

    《猫论》虽只有三千言,但此论一开,意味着大明万千人才将被重用!而那些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庸才,将会被踢出去。

    杨士奇拜的不只是皇上朱允炆,还有大明未来!

    “今日,当不醉不归!”

    杨士奇肃然道。

    丁谨哈哈笑了起来,说道:“不醉不归的话还是别说了,你少喝点,免得老母亲担心。”

    杨士奇哈哈大笑起来,目光中含有泪花。

    过了年,自己便三十六岁了。

    一岁丧父,随母亲漂泊四方。

    六岁时,母亲改嫁罗性,自己改姓罗。

    因在罗家祭祖时,自己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认为自己有志气,便恢复了杨姓,支持自己读书。

    后来,罗性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

    没有任何依靠的自己,只能带着老母亲,教书为生。

    虽然也曾当过地方教谕,但因丢失了学印,不得不带母亲逃跑,游走于湖北、湖南两地避难。

    人不怕苦,怕的是看不到苦有尽头。

    杨士奇清楚,《猫论》一出,自己必有出头之日。

    丁谨举起酒碗,笑道:“杨塾师,汉阳知县王叔英与翰林学士方孝孺乃是至交,而王叔英又极为看重你的才华。过了年,便是建文元年,皇上必然会下令修撰《明太祖实录》,王知县已经向上推荐了你。我想,用不了多久,你便会进入京城。”

    杨士奇含笑道:“若真如此,当谢王原采。”

    “只谢王知县吗我呢”

    “自当感谢,哈哈。”

    两人在破旧的学堂之中,放声大笑。

    腊月中旬,北平燕王府。

    朱棣是疯癫了有一段时间了,只不过总在外面装疯也不是个办法,毕竟冬泳不算冷,上岸不换衣服的话,会冻死人的。

    装疯卖傻可以,但万一过了头,把命丢了,就不划算了。

    所以朱高炽等人,安排燕王护卫将朱棣绑了起来,抬回了燕王府,虽然偶尔会出去闹街,但毕竟次数越来越少,后来干脆就躲在家里装疯了。

    前段时间,朱棣收到了宁王朱权的来信,信中将朱权离开京师之前,与朱允炆的“殿中对”讲述了出来,告诫朱棣,演个差不多,就收场吧。

    朱棣躲在屋子的一角,身上披着被子,瑟瑟发抖地看着门口,在门口的动静消失之后,便止住颤抖。

    在十一月底的时候,朱高炽代表朱棣,答应平安,新军之策入三卫,稳住了燕王三卫,也赢得了时间。

    只不过朱高炽没想到的是,新军之策可不只是“政策篇”,还有“思想篇”。

    朱允炆的意思很明白,既然你们施行了“新军之策”,那接受“精忠报国,捍我大明山河”的思想教育,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于是,一批儒家学士进驻各卫所。

    这些人忠君报国的思想十分扎实,搞个思想教育,弄个文化宣传,完全不在话下。只不过朱允炆为了强化思想教育效果,给这些儒家学士划了一些重点罢了。

    如要培养士卒“不怕吃苦,顽强作战”的意志;培养士卒为家、为国,为大明,“千里杀敌、马革裹尸”的信仰;培养士卒“燕然勒功,封狼居胥”的理想……

    朱棣清楚,如今的燕王三卫,虽然还带着“燕王”二字,但俨然成为了朱允炆的亲兵卫队。

    三卫出操之前,必宣誓忠于朝廷,忠于建文,忠于大明,训整之后,必高呼“为国杀敌,死而不惧”的口号,就连士卒睡觉之前,都要喊一嗓子“成新军,卫我山河”的话。

    纵然是那些燕王老兵、老将,也渐渐疏远燕王府。

    门外又传来了脚步声,朱棣顿时哆嗦起来。

    门开了,朱高炽走了进来,掩上门,走到朱棣近前,跪在地上,拿出了一本小册子,递给朱棣道:“父王,京城传来消息,道衍师父入了翰林院。这《猫论》,便是皇上为任用道衍师父所写之策,也名《大明人才论》。”

    朱棣停止了颤抖,涣散的目光逐渐凝实,深深看着朱高炽,问道:“道衍师父入了翰林院”

    朱高炽悲伤地点了点头,说道:“千真万确。”

    朱棣嘴角颤动,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说道:“这不是真的!道衍师父与本王情深义重,是本王心腹,本王与他交往十多年,这点如何不知!”

    朱高炽叹息道:“内情儿臣不知,但事实便是如此。从宁王叔那里得到的消息来看,皇上很可能早已预见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父王,我们……低头吧!”

    朱棣将头靠在墙上,呵呵笑了起来。

    曾无数次,自己梦想接过父亲朱元璋手中的权印,坐在至高无上的皇位之上,发号施令,御极大明!

    可梦想,终究要被现实敲碎吗

    朱允炆!

    自己的好侄子!

    他是一个有手段的人,是一个能力的人,看样子,也是一个称职的帝王!

    只是,让自己低头臣服!

    不甘心!

    “父王,大哥。”

    朱高煦闯入房中,带着一阵寒风,喊出了一句令朱棣、朱高炽悚然的话:

    “道衍师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