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陛下您不会祖坟冒青烟了吧

    在内阁中吃了一顿铜火锅,诸臣明显熟络起来。

    内阁首辅暴昭吃了一筷子羊肉,说道:“陛下,最近朝廷各部,眼见着内廷的御膳坊买卖不错,东厂的各类御用物品畅销应天府,货殖府也广布货物,我朝一些衙门,能否也做些买卖营生?”

    暴昭为人正派,他说此话倒不是为了私心,而真是在为朝廷考虑。

    没办法,我大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朝廷缺钱。

    缺到什么地步了?洪武年间朱元璋经常拖欠官员的俸禄,有时候好几个月不发俸禄,等到秋税夏税收起来了,才给补上,还只补部分。

    而朱允炆搞出来的御膳坊,还有现在已经开业的御兽园,别说,还真有点给朝廷打开了脑洞的意思,货殖府开设的各个工坊,东厂御用监卖的各种御物,让大明朝廷如今这帮顶级的聪明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思路。

    朝廷,为什么不能赚钱?

    商为官利,利为官声。

    朝廷怎么会不喜欢能赚钱的官员呢?瞧瞧如今夏原吉,杨士奇,这几个负责各地工坊的官员多受天子器重就可得知,连负责海贸的姚广孝都隐隐有要入阁的迹象了。

    朱允炆停下了筷子。

    大明的内廷,现在渐渐有点前世自负盈亏的差额事业型单位那味儿。

    内廷也就是朱允炆的后宫,御膳房搞了个御膳坊,不说日进斗金,一日散客和外卖,能净赚上千两。

    可别小瞧这一千两银子,如今大明还没有白银大爆发,这一千两银子的购买力十分强劲。

    御兽园也十分火爆,这时代野兽虽多,但是天子的御花园改成的御兽园可比较稀奇,里面有安南等地进献的大象,还有猛虎,豹子,豺狼,各种珍奇猛兽,一应俱全。

    最重要的是,入园只需要两文钱。

    两文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就能够参观天子才能看的御兽,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吸引力太强了,朝廷中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前去打卡看稀奇。

    如今,御兽园已成了应天府居家旅行必去打卡的网红地,每日都能接待许多游客,前期改造御花园所耗费的金银,也渐渐回本。

    “暴昭大人言之有理……”

    朱允炆说道。

    “我朝廷各地供养了许多匠户,朝廷需要供给衣食,若是各部衙门,也都开一些公司,面向民间揽活儿,一来百万匠户衣食有系,二来也可以促进新钱流通,咱们大明永乐新钱,纸币占大头,若是朝廷下场做买卖,纸币的流通就更加顺畅了。”

    朱允炆说出了内心真实想法。

    其实大明朝廷麾下,有许多匠户。

    就拿工部,礼部来说,给工部修建房屋,城池的工匠,都是世袭的匠户,无论是木匠还是石匠。

    礼部鸿胪寺的乐工,也都是世袭。

    平日里除了国家大型庆典,这些乐工其实很闲。

    朱允炆听了觉得有些道理。

    若是搞个大明大剧院,让鸿胪寺的乐工,还有教坊司的那些舞姬过去表演节目,卖卖门票,能收不少钱。

    无论什么时代,大明都不缺少又闲又喜欢看热闹的有钱人。

    这個时代,没有电视手机,戏曲就是最大的娱乐。

    若是朝廷能够打个样儿,民间的此类活动,公司必定蓬勃发展,对于大明的工商业萌芽也有好处。

    朱允炆瞥了一眼朱棣,蜀王朱椿,周王朱橚,说道:“工部倒是可以接一些民生工程,如疏通漕运这类,民间要是有大财主修建房屋,也可以请工部的匠户前去修建,但是得给钱。”

    朱高煦眼睛一亮。

    他举起大拇指夸赞道:“陛下真是高啊,如此以来,工部的匠户也能得些工钱。”

    朱允炆淡笑道:“另外,我朝可以改建鸿胪寺,将礼部的一些匠户,还有宫中的一些乐户都派遣去组建大明皇家戏剧院,在其中定期表演戏剧,卖门票,平日里多多表演节目,朝廷有大型庆典,就在各处多开戏剧,给老百姓们义演,也算与民同乐了。”

    朱高煦大声道:“善策!”

    暴昭老成持重一些,闻言思索一番。

    他拱手道:“陛下,此事固然不难,但臣担心的是民间嬉戏荒废了务农,元朝时,北方山西,山东等地地方戏剧流行,老百姓为了听戏,甚至耽误农时,我朝官方开戏剧院,是否……”

    “哎!”

    朱允炆摆摆手。

    “老百姓听些浑曲儿俚戏,那不是老百姓的正常需求嘛,暴大人你平时一看就不喜欢听戏,老百姓忙活了许久,能够在村头听听戏,那是多少老百姓梦寐以求的事儿,为了听戏耽误农事,更说明文化下乡的重要性。”

    “这国家戏剧院,要编一些我朝故事,还有我朝新政故事,如免除人头税的好处,摊丁入亩的好处,在各地传唱,还有我大明初代英烈,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都写成戏曲,在各地传唱,好教老百姓知道诸大明英烈之勇。”

    齐泰微笑着抚了抚胡须,和黄子澄等人对视一眼,眼中极为欣慰。

    大明这种活动其实搞过不少,洪武皇帝朱元璋在的时候,为了宣传大诰,还在全国各地搞过背诵大诰的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农民还被朱元璋亲自接见。

    暴昭闻言,也就不再说话,他也欣慰道:“若是朝廷各部都能想办法开源节流,我朝的确是可以省下一大笔开支。”

    “就俸禄而言,今年秋税快收完了,除去各地的赈灾,救济,秋税抵不了俸禄,但是我朝因为陛下您开源节流,宫里放出去数千宫女,我朝光是内廷的耗费就少了五万两银子,如今从别处找补,朝廷各部官员的俸禄不仅补齐了,甚至还有些结余……”

    暴昭唏嘘不已。

    朱棣也是感慨地瞥了朱允炆一眼。

    自己这个大侄子,在搞经济上的确是有两把刷子。

    如今大明朝廷,总算是不会拖欠官员俸禄了。

    朱高煦闻言笑道:“暴大人,那是自然,陛下在外地游历一番,不仅不准地方耗费金银接待,还自己倒贴了不少银子在各地修建学校,就拿凤阳来说,陛下可是专门拿出三十万两银子,为凤阳各地打水井,兴修学校,并且在凤阳移民,沿途还杀了不少贪官污吏,所得金银一并供给地方修学校,为百姓做实事,陛下之贤德,古来也少见啊。”

    朱高煦倒不是拍马屁。

    而是朱允炆所作所为,和以前的皇帝比起来的确有所不同,就连爱民如子的朱元璋,都没有做到像是朱允炆这般,把自家老祖的祖坟都挖了,从中间搞出金银来给凤阳老百姓谋福利……

    暴昭疑惑道:“凤阳府连年遭灾,从哪里来的三十万两银子呢?”

    齐泰也道:“是啊陛下,凤阳府如此富庶?”

    “您莫非……”

    齐泰心里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他们可是知道,朱允炆在最富庶的扬州府,也不过才捞了三四万两银子。

    一个连年遭灾的凤阳府,三十万两!?

    陛下您不会祖坟冒青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