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大明皇家报业集团

    孙元化脸上洋溢着得意洋洋、求夸赞的神情,仿佛在说:“快夸夸我吧!”

    崇祯皇帝自然不会扫他的兴,对这位能干的技术型官员给予了高度赞扬,并赐予了一块珍贵的玉佩和一百枚银币作为奖励。

    同样受到赏赐的还有教务处主任茅元仪以及火铳步兵科主任毕懋康。

    三人谢过皇恩后,接下来便轮到为青铜炮命名的环节了。这可引起了在场大臣们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踊跃发言,想要为这门青铜步兵炮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有人提出了“无敌大将军”这个通俗易懂却缺乏创意的名字;有人则想出了“无敌飞雷神”,听起来比“无敌大将军”还要糟糕;

    还有人提议叫做“将军炮”,虽然朴实无华,但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甚至有人异想天开地取名为“小红衣炮”。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取名,崇祯皇帝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微笑着倾听,不发表任何意见。

    显然,他对这些凑合了事的答案并不满意。

    这一世,这种前装滑膛青铜炮自然不能再叫拿破仑炮,毕竟此时此刻,那位被称为“拿破仑”的法兰西皇帝陛下,恐怕都还没有出生呢!

    说不定他正在某个未知的角落里,在某位丈母娘的腿肚子里调皮地转筋呢。

    此时此刻,崇祯皇帝已然离开了观礼台,缓缓走到了青铜炮的旁边。

    他先是轻轻拍了拍负责瞄准射击的炮手——也就是炮长阎应元的肩膀,表示对其工作的肯定与赞赏;紧接着,崇祯又仔细抚摸着那光滑无比的青铜炮身,仿佛在感受它刚刚经历过的激烈战斗所带来的余温。

    眼前的这个小家伙虽然总重量不过一千多斤,但却能够一口气打出二十多发炮弹,其威力之巨大、火力之凶猛,让崇祯皇帝印象极深。

    然而,由于大明王朝缺乏铜矿资源,导致这种青铜炮本身就价值连城、极其珍贵。

    相比之下,用铸铁来铸造大炮显然会更经济实惠一些。

    一旁的崔呈秀显然对此并不了解,于是便好奇地提出了疑问:“孙大人,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选择使用价格更为低廉的铸铁来制造大炮呢?

    这样一来,同样的成本或许可以造出好几门铸铁大炮呢!”

    孙元化颔首点头,表示赞同道:“崔大人所言非虚,此铜确实稀缺无比,其造价更是比铸铁炮高出十倍有余啊!

    然而,皇帝陛下却力排众议,坚决采用青铜炮。

    下官也是极为赞同的。

    究其原因,乃是由于铸铁炮存在诸多针眼,膛壁无法做到青铜炮那样光滑,致使其气密性能大打折扣,无法企及青铜炮的射程、射击频率以及使用寿命。

    若欲彻底挣脱用材方面的束缚,唯有研制新的材料,能够大规模生产钢铁,并以此铸造火炮方可达成。”

    此时,崇祯亦随声附和道:“孙爱卿所言极是,青铜炮纵然价格高昂,但相较于金子银子,甚至朕悉心培育的炮手们而言,实不足为虑。

    为避免炸膛事故,提升其使用效能,选用青铜铸炮又何妨呢?

    贵点就贵点,花钱能办成的事情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钱财赚取即为花销之用,而花销则务必用在关键之处。

    朕身为一国之主,既不沉溺于女色,亦不渴求长生不老之道,更不曾大兴土木,耗费民力财力。

    朕所做一切,无非是期望这些火器能够助力大明军队成为举世无双的精锐之师。”

    崇祯继续摸着光滑的炮身,就像抚摸着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和女人一般爱不释手。

    他轻声呢喃道:“这门大炮就叫崇祯炮吧,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呢?”

    起这样一个直白不要脸的名字,崇祯其实也是在向旧时空的拿破仑炮致以崇高敬意。

    毕竟,他对于这门青铜大炮的喜爱之情,实在难以言表。

    在旧时空里,那个被称为大漂亮国的国家,曾经历过一场激烈的南北内战。

    而在这场战争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野战炮便是拿破仑炮。

    尤其是在葛底斯堡战役时,南北双方更是动用了数百门拿破仑炮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轰,堪称前装滑膛青铜炮最为经典的战役之一。

    然而,那场战役发生的时间已是十九世纪下半叶,距离如今这个时空已然过去了两个世纪之久。

    换句话说,现在时空的崇祯炮,放在明朝的炮兵部队中进行操练和实际作战,就是绝对超级大杀器 。

    崇祯这次如此独断专行地为这门大炮命名,引来了下方众人一片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之声。

    众人心中暗自都在想:“这才对啊!好的燧发枪就应该叫做崇祯一式燧发枪,优秀的大炮自然要称作崇祯炮。

    这样的名字直截了当、简单易懂又响亮霸气。还要咱们这些臣下起名字,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这崇祯炮比之前的红衣大炮、威武大将军炮、神火飞鸦之类听起来牛逼哄哄,但实际上没啥鸟用的名字可强太多了!

    崇祯皇帝站在崇祯炮前,心中感慨万千,有很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其实以崇祯现在的姿势,如果能让随身的记者做好报道,再让画家将他的伟岸身姿和感人的事迹描绘下来,并刊登在报纸上,一定会引起京城轰动,让老百姓们看看皇帝究竟是有什么样的英姿勃发。

    这样的话,大明皇家报业集团也应该尽快成立才行,这样一来,阮大铖差不多就可以担任报社主编一职了。

    毕竟那老小子最近既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又无处投靠,正急得像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呢!

    阮大铖没有前后眼,不知道崇祯皇帝相中了他,还在拼命对东林党和帝党轮番讨好,可惜的是两边的人,他都得罪地死死的,没有人愿意搭理他。

    在官场上能混到这样一步田地,崇祯皇帝也是叹为观止,很期待和这名大奸臣的邂逅。

    看看给他换一条人生的车道,能不能改变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