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巨变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历史的车轮偏离既定轨道,无声无息间,大明开始翻天覆地的巨变。

    一年时间,物流驿站成了大明最便民的官立设施,每天都有海量信件和货物奔涌在路上,创造出以此谋生的上百个不同类别的岗位和数以十万计以此为生的信差与货差。

    朱雄英、户部大臣、布政使司的人正齐聚御书房中,向朱元璋禀告这一年来的收获。

    首先是布政使司的人,他们终日奔波在路上,对于驿站是既爱又恨。

    驿站原本功能太少,经过朱雄英的补充,驿站一开始承担信件往来和货物运输后,仅仅刚开始的那月就赚了三十万两银子,而后的十一个月里,驿站的收入呈爆发式倍增。

    短短一年时间,物流驿站就盈余一千万两银子,足以抵得上国库半年的总收入!

    虽然物流驿站因为大量招收人手,修建通往奴儿干都指挥使的驿站耗费了上百万两银子,但在可见的未来,物流驿站的收入还将急速增加。

    其中信件运送是小头,货物运输才是大头。

    大明定国已有十余年,但依然有劫匪零星分布在各个险要地势上据险而守,他们干一票就消失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时间,很是难以一网打尽。

    官立物流驿站的出现,让大量从商之人从中获益,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货物被劫,因为物流驿站的人会全程携带武器,严密保护货物的安全。

    而那些从商之人只需坐在家中,依靠手底下人打听来的情报,足不出户便可东买海鱼西送应天府,不仅省去了担惊受怕,只要他们手里有各种货物的渠道来源,就可将手里的货卖到整个大明境内。

    而且布政使司的官员还发现,物流驿站的兴盛还带动了沿途州县大城的经济,各个已经纳入物流驿站体系的城市税收比往年都提高了不止一成。

    特别是江南等地,这些地方的税收不仅提高了三成,商户竟然都自发出资修建河堤,修缮官路。

    说起修路,布政使司的官员就对朱雄英以前提起的修路大计赞不绝口。

    沈万三之子沈旺在购买天价明酒后,在扬州遇到了乔装打扮视察修路进展的朱雄英,当沈旺得知朱雄英要修一条路通往天津卫之时,被朱雄英这番举动惊得合不拢嘴,当即提出想修一条从南京到苏州,再到松江、宁波,经温州最后抵达福州的路。

    朱雄英当时没有表明身份,只当沈旺在说笑,直到沈旺找到南京城外的水泥坊,提出购买大量水泥的想法,朱雄英才确认沈旺没有开玩笑。

    而后朱雄英一查才知道沈旺是沈万三之子,而沈万三早已被朱元璋发配充军,让他生出了些许同情之感。

    沈万三这老头,朱雄英在后世可是耳熟能详,他迫于无奈造出的聚宝盆至今还被收藏在宫中。

    朱雄英在得知沈旺就是沈万三之子后,专门找到沈旺提出了一个要求,若他能将路修到大明以南的车里司,也就是云南边境,濒临老挝的地带,便有办法让朱元璋赦免沈万三,并且保证不会故意针对沈家之人。

    沈旺当然不信,全当朱雄英在开玩笑,直到朱雄英表明自己的身份,并且将沈万三从边境接到南京城,沈旺才终于相信,直接答应下来。

    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修水泥路,就要海量水泥。

    这点对于朱雄英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他当即保证可以无限量供应水泥,沈旺修到哪里,他就在哪里兴建水泥坊。

    朱雄英与沈旺的合作从沈旺开始修建苏州城外的水泥路开始,被大量商贾得知,成了一桩美谈。

    原因是,若沈旺修好路,这条贯穿华夏海岸线一半的路,就以沈字命名,就叫沈路!

    此等光宗耀祖之事,果然如朱守仁之言,引得大量商贾效仿。

    在这个人力充沛,卖力气的价格低廉无比的时代,修路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可修路带来的名声和面子却是无价之宝。

    若有人走在一条水泥路上,骄傲的向同行者炫耀,这条路以他家族的姓氏为名,这是何等荣耀?

    靠着物流驿站发家的新进豪绅和那些越来越富的老牌豪绅不约而同的做下决定,他们要修路,要修很多条路。

    为此也引发了不少乱象。

    直到朱守仁回京,敏锐的从中察觉到乱象,向朱雄英提出一条建议,修路引发的各种矛盾才终于得以解决。

    朱守仁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让朝廷派人去勘测路线,只修有必要修的路,同时将水泥厂开遍需要修路的地方。

    随着这条建议,诞生出许多条条框框,修路之事步入正轨,却不料发现诡异之事。

    原本朱元璋批给朱雄英五十万两银子,用以修建南京到天津卫的路,可事实上,这五十万两银子却越用越多。

    随着水泥厂的大量兴建,有人看上了水泥的可塑性与坚固的特点,从水泥坊购买大量水泥用以修建房屋,修建堤坝。

    对此,朱雄英一律放行,还降低了水泥的价格,现在一担水泥用新量称重,一担为六十斤,一斤不过三十文钱,也就是说一担水泥也才不过接近二两银子的价格。

    这个价格对于一些极度贫困的农民来说或许拿不出来,但对于日子稍微好一些的农民来说,咬咬牙也能负担得起,只要有石块或者转头填充,再辅以竹子作为骨架,造出来的房屋不仅坚固耐用,还能想怎么造就怎么造。

    渐渐的,民间开始出现大量造房匠游走在街头巷尾,包工包料,只需五十两银子左右,便可造一处房屋。

    朱雄英也没有过多干涉,这些事都是好事,或许有坏事发生,比如偷工减料之类。

    但这样的事一出现,他必定会向朱元璋开口商量设立相应律法。

    好在这行一开始,所有人都及其看中名誉,都想从其他人那里抢生意,不敢在原材料上动手脚,倒是没让朱雄英废多少心思。

    而水泥坊也因此盈余近三百万两白银,远超朱元璋批给朱雄英的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