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一 刘宏办事很有特色
刘备给州学定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比较多,且每天都会让教员们绞尽脑汁给学生们安排课后作业,还会提出社会实践类型的作业。
社会实践的作业集中在农学和工学方面,务求让学生在成为做题专家的同时,也要有动手能力,让他们下地,让他们学手艺。
他们需要有足够的知识理论储备,更要有足够的实操经验。
大汉是个农业帝国,以农为本,所以他们每个人都要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了解农业生产的艰辛不易,然后掌握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
这对于他们未来走上决策岗位的日子是很有帮助的。
刘备相信对幼年级和少年级所做的这一切教育都是有意义的,在未来,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而对于青年级的大龄学生们来说,除了知识储备之外,基本上就是上手实操了。
他们的年龄和社会履历足以支撑他们经过成人教育一般的教育之后就能直接进入官府部门开始实习。
正好,因为刘备主政凉州以后有非常多的民政事务需要办理,从州府到县府的所有官员、吏员都比较忙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多出一些壮劳力来跑腿,他们肯定很愿意。
所以从中平五年五月份开始,也就是州学开学的三个月以后,州学青年级学生共七百六十七人就开始了轮流的【半工半读】的学习历程。
他们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在官府部门实习,一般上午在州学学习,下午实习,晚上看情况,偶尔也需要留在官府部门继续帮忙跑腿。
他们的实习地点不仅仅是凉州州府和汉阳郡郡府,有时候还需要到汉阳郡的诸多集体农庄内进行为其数日的实习,跟随集体农庄内的负责人学习对集体农庄的管理。
一边学,一边实习,这是刘备为了尽快扩充基层行政官员储备而作出的决定。
在这个凉州大发展的全新状态下,这些青年级的州学学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对他们的成长大有好处。
另外,对于少年级的州学学生们,刘备也会安排他们每半个月一次的官府观摩,让他们每半个月去官府观摩一次官府行政,从州府到郡府再到县府和集体农庄,观摩官员们的办事流程。
总而言之,这两千多名州学学生不单单是学生,也是刘氏门生,更是未来刘备政权的基础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
刘备就这样把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州学当中,尽心尽力培养着他未来改变世界的力量团体。
一直到他接到了朝廷的任命。
益州出现了黄巾军,而朝廷已经分身乏术,所以他将以车骑将军的名义总督凉州、益州二州的兵马,进讨益州黄巾军,务必平定益州黄巾军。
为了帮助刘备尽快成事,朝廷还下令益州官员需要听从刘备的命令,在征讨期间服从刘备的指挥,等于刘备临时成为了益州官员的长官。
而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刘备也相继听说了朝廷以刘虞为青州牧、刘焉为徐州牧、黄琬为豫州牧的消息,等于为了平定复起的黄巾军,朝廷一口气封了三个州牧。
结果到益州又出现黄巾军的时候,刘宏不乐意了,这才把烂摊子都给了刘备,希望刘备替他解决这个事情。
得到任命之后,刘备召集自己的文武两套班子,进行军事会议,商讨此番的作战策略。
因为此番进入川蜀之地作战对于凉州兵团来说是第一次,而对于刘备来说,也是他升任车骑将军以来的第一次正式作战,所以刘备和他的团队都比较重视这次的作战。
经过大家的商议,刘备决定正式在自己的麾下置幕府,以阎温为长吏,以牵招为幕府丞,以贾诩、荀攸为幕府参军,以荀彧、韩浩、尹达为幕府主簿,建立一个专门处理此番行军军务的车骑将军幕府。
值得一提的是,将军幕府在战国时期就有先例,并不是特殊的职能部门,而是将军出征的时候专门设置用来辅佐处理军事事务的参谋机构,与开府并不相同。
在汉代秩序崩坏以前,有开府资格的只有三公和大将军。
得到皇帝的允许之后,他们开府就和皇帝一样,具备了面向全国人才进行辟召的资格,一般官员如郡守、刺史、州牧等等自然也有辟召的权力,但是只面向本地人,范围有限。
三公和大将军的开府就全然不同,可以面向全国,对全国人才都有相当的吸引力,等于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型办事处,名义上有自己独立处理政务的权限,所以地位崇高。
刘备没有开府的资格,不过作为车骑将军,开个幕府帮忙处理军务还是很简单的。
又因为总督凉州、益州二州军事,所以他的幕府里也可以出现益州人,只不过除了此次的军务之外,没有其他职权罢了。
对于刘备来说,这次的任务属实是刚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他前不久才派人去益州打探竹子的事情,本身也对益州的商业市场垂涎三尺,很有开拓益州市场的想法。
此番领兵进入益州,说不准正是可以开拓益州人脉关系的机会。
当然了,也不是全然没有问题,比如朝廷因为用度困难,就和刘备打商量,希望刘备可以承担至少一半的用兵经费,这个事情让刘备颇为无奈。
不过朝廷那边也是给了补偿。
准确的说,是刘宏和张让那边给的私人补偿,就是准备动用他们的权力,帮助刘备打开益州的食盐市场,让刘备可以进入益州贩盐。
他们的手法是把亲信梁鹄派到益州做刺史,用行政力量让凉州细盐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蜀中,以此席卷蜀中市场。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公务上的问题,用私下里的手段来进行弥补,这公私不分的标准手段,还真是刘宏和张让的风格。
而且还是让我进入完全不缺盐的益州市场,是打算让我和掌握益州盐务利益的官员、士族、豪强们提前开战吗?
在这种经济命脉的事情上和益州人翻脸,差不多就要做好将益州整个犁一遍的准备了,要把他们全部干掉,连根拔起,否则必然被益州的土著们集体反对,坚决抵抗。
当然不是说不可以,刘备当然可以办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是把他们全部干掉的合适时机吗?
还说什么只要四成收益,留给我六成……搞得好像这是什么了不得的恩赐一样。
不得不说,你们也真是够大方的。
刘备对此颇感无奈,并且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对刘宏太好了,处处为他着想,搞得他有点弄不清楚这个世界的险恶了。
而在战略战术方面,阎忠、贾诩、荀攸等人为刘备出谋划策,收集关于蜀道的讯息,在地图上作画,指出进军益州应该走的路线是祁山道。
大军越过祁山,进入武都郡,再从武都郡顺着西汉水一路抵达益州,跋涉一段距离,过白水关,然后进入广汉郡。
在广汉郡,大军休整一番,与广汉太守、巴郡太守等联系,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向绵竹地区前进,一路往巴郡突击。
消灭巴郡黄巾军之后,军队再回师广汉会合主力,在成都休整,然后进入犍为郡,继续剿灭黄巾军。
刘备点头认可了这个计划,随后决定调动五个营兵力,随他一起进入川蜀之地,去解决这一路黄巾军,留下自己在益州的最初的痕迹。
社会实践的作业集中在农学和工学方面,务求让学生在成为做题专家的同时,也要有动手能力,让他们下地,让他们学手艺。
他们需要有足够的知识理论储备,更要有足够的实操经验。
大汉是个农业帝国,以农为本,所以他们每个人都要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了解农业生产的艰辛不易,然后掌握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
这对于他们未来走上决策岗位的日子是很有帮助的。
刘备相信对幼年级和少年级所做的这一切教育都是有意义的,在未来,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而对于青年级的大龄学生们来说,除了知识储备之外,基本上就是上手实操了。
他们的年龄和社会履历足以支撑他们经过成人教育一般的教育之后就能直接进入官府部门开始实习。
正好,因为刘备主政凉州以后有非常多的民政事务需要办理,从州府到县府的所有官员、吏员都比较忙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多出一些壮劳力来跑腿,他们肯定很愿意。
所以从中平五年五月份开始,也就是州学开学的三个月以后,州学青年级学生共七百六十七人就开始了轮流的【半工半读】的学习历程。
他们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在官府部门实习,一般上午在州学学习,下午实习,晚上看情况,偶尔也需要留在官府部门继续帮忙跑腿。
他们的实习地点不仅仅是凉州州府和汉阳郡郡府,有时候还需要到汉阳郡的诸多集体农庄内进行为其数日的实习,跟随集体农庄内的负责人学习对集体农庄的管理。
一边学,一边实习,这是刘备为了尽快扩充基层行政官员储备而作出的决定。
在这个凉州大发展的全新状态下,这些青年级的州学学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对他们的成长大有好处。
另外,对于少年级的州学学生们,刘备也会安排他们每半个月一次的官府观摩,让他们每半个月去官府观摩一次官府行政,从州府到郡府再到县府和集体农庄,观摩官员们的办事流程。
总而言之,这两千多名州学学生不单单是学生,也是刘氏门生,更是未来刘备政权的基础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
刘备就这样把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州学当中,尽心尽力培养着他未来改变世界的力量团体。
一直到他接到了朝廷的任命。
益州出现了黄巾军,而朝廷已经分身乏术,所以他将以车骑将军的名义总督凉州、益州二州的兵马,进讨益州黄巾军,务必平定益州黄巾军。
为了帮助刘备尽快成事,朝廷还下令益州官员需要听从刘备的命令,在征讨期间服从刘备的指挥,等于刘备临时成为了益州官员的长官。
而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刘备也相继听说了朝廷以刘虞为青州牧、刘焉为徐州牧、黄琬为豫州牧的消息,等于为了平定复起的黄巾军,朝廷一口气封了三个州牧。
结果到益州又出现黄巾军的时候,刘宏不乐意了,这才把烂摊子都给了刘备,希望刘备替他解决这个事情。
得到任命之后,刘备召集自己的文武两套班子,进行军事会议,商讨此番的作战策略。
因为此番进入川蜀之地作战对于凉州兵团来说是第一次,而对于刘备来说,也是他升任车骑将军以来的第一次正式作战,所以刘备和他的团队都比较重视这次的作战。
经过大家的商议,刘备决定正式在自己的麾下置幕府,以阎温为长吏,以牵招为幕府丞,以贾诩、荀攸为幕府参军,以荀彧、韩浩、尹达为幕府主簿,建立一个专门处理此番行军军务的车骑将军幕府。
值得一提的是,将军幕府在战国时期就有先例,并不是特殊的职能部门,而是将军出征的时候专门设置用来辅佐处理军事事务的参谋机构,与开府并不相同。
在汉代秩序崩坏以前,有开府资格的只有三公和大将军。
得到皇帝的允许之后,他们开府就和皇帝一样,具备了面向全国人才进行辟召的资格,一般官员如郡守、刺史、州牧等等自然也有辟召的权力,但是只面向本地人,范围有限。
三公和大将军的开府就全然不同,可以面向全国,对全国人才都有相当的吸引力,等于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型办事处,名义上有自己独立处理政务的权限,所以地位崇高。
刘备没有开府的资格,不过作为车骑将军,开个幕府帮忙处理军务还是很简单的。
又因为总督凉州、益州二州军事,所以他的幕府里也可以出现益州人,只不过除了此次的军务之外,没有其他职权罢了。
对于刘备来说,这次的任务属实是刚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他前不久才派人去益州打探竹子的事情,本身也对益州的商业市场垂涎三尺,很有开拓益州市场的想法。
此番领兵进入益州,说不准正是可以开拓益州人脉关系的机会。
当然了,也不是全然没有问题,比如朝廷因为用度困难,就和刘备打商量,希望刘备可以承担至少一半的用兵经费,这个事情让刘备颇为无奈。
不过朝廷那边也是给了补偿。
准确的说,是刘宏和张让那边给的私人补偿,就是准备动用他们的权力,帮助刘备打开益州的食盐市场,让刘备可以进入益州贩盐。
他们的手法是把亲信梁鹄派到益州做刺史,用行政力量让凉州细盐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蜀中,以此席卷蜀中市场。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公务上的问题,用私下里的手段来进行弥补,这公私不分的标准手段,还真是刘宏和张让的风格。
而且还是让我进入完全不缺盐的益州市场,是打算让我和掌握益州盐务利益的官员、士族、豪强们提前开战吗?
在这种经济命脉的事情上和益州人翻脸,差不多就要做好将益州整个犁一遍的准备了,要把他们全部干掉,连根拔起,否则必然被益州的土著们集体反对,坚决抵抗。
当然不是说不可以,刘备当然可以办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是把他们全部干掉的合适时机吗?
还说什么只要四成收益,留给我六成……搞得好像这是什么了不得的恩赐一样。
不得不说,你们也真是够大方的。
刘备对此颇感无奈,并且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对刘宏太好了,处处为他着想,搞得他有点弄不清楚这个世界的险恶了。
而在战略战术方面,阎忠、贾诩、荀攸等人为刘备出谋划策,收集关于蜀道的讯息,在地图上作画,指出进军益州应该走的路线是祁山道。
大军越过祁山,进入武都郡,再从武都郡顺着西汉水一路抵达益州,跋涉一段距离,过白水关,然后进入广汉郡。
在广汉郡,大军休整一番,与广汉太守、巴郡太守等联系,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向绵竹地区前进,一路往巴郡突击。
消灭巴郡黄巾军之后,军队再回师广汉会合主力,在成都休整,然后进入犍为郡,继续剿灭黄巾军。
刘备点头认可了这个计划,随后决定调动五个营兵力,随他一起进入川蜀之地,去解决这一路黄巾军,留下自己在益州的最初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