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八 袁绍想要出战
朝廷采纳卢植的建议,对并州山匪和南匈奴展开怀柔攻势。
给他们封官许爵,各种封校尉、中郎将,给予治理地方的权限,希望他们接受雒阳朝廷的号令,从此不要再作乱。
不少人得到了校尉、中郎将的称号,觉得满意,但是张燕并不满意。
因为他只得到了安北校尉的称号,没有得到最高的职位赐封,可明明他是整个并州山区最有权势的人物,是共主。
对此,他觉得很不爽。
他想了想,差不多能想明白雒阳朝廷为什么要这样搞。
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共主地位受到限制,并且动摇,从而使得自己对并州诸多势力的掌控不那么名正言顺。
于是就会有更多人想要挑战自己的权威了。
大义名分这个东西还是很有些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个名分,自己的共主地位是真的会被动摇的。
有些东西可以没有,但是一旦有了,就不能少。
但是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不能推翻雒阳朝廷,雒阳朝廷实力雄厚,自己只能取得短期胜利,不能取得长期胜利。
长期对峙,被拖垮的必然是自己。
而且大战到现在,张燕也渐渐觉得有必要给自己找一条后路,不能继续做土匪,需要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分。
总是做土匪是没有前途的,土匪的最终指向应该是受招安,成为朝廷命官,一跃而上突破阶级限制,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对于游离在主旋律规则之外的家伙们来说,这未尝不是一条危险的进身之阶。
雒阳朝廷封官许爵的行动使他颇为动心,如果能获得名分,然后进行名义上的臣服、实际上的独立,也是不错的。
要是雒阳朝廷这一波就能给他封官封到位,张燕还真就打算暂时和雒阳朝廷握手言和,自己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土皇帝,不再折腾。
但是雒阳朝廷难看的吃相激怒了张燕,使得张燕觉得自己被侮辱了,感到愤怒,于是决定搞事情。
他听说郭太铁了心要抗击雒阳朝廷,拒不接受雒阳朝廷的赐封,还派人来联系自己,希望自己不要和雒阳朝廷走在一起,连雒阳朝廷说的一个字都别相信,否则必然会被害死。
张燕不相信腐朽的雒阳朝廷能害死自己,但是他觉得郭太的意志力不错,或许可以成为自己的手中刀,为自己谋取利益。
于是张燕秘密联系郭太,假称自己也对雒阳朝廷不满,所以可以暗中支援郭太钱粮,继续支撑他的作战,如果他缺人手,自己这边也能派人来帮他。
张燕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郭太能够成为先锋,率领军队先行作战,击破汉军在黄河北岸的防线,为大军渡河作战建立前进基地。
之前汉军的防御非常严密,所以他虽然有心再次发起进攻,但是反对的声音也不小。
如果郭太成功击破汉军的防线,那么他就有理由劝说他的部下一起发兵出击,荡平雒阳,推翻腐朽的雒阳朝廷,抓住该死的汉天子,祭黄天,为大贤良师复仇。
郭太得知张燕的“意志”之后,不疑有他,非常高兴,立刻整顿兵马,准备作战。
反正他和雒阳朝廷不共戴天,不把刘宏的脑袋摘下来祭祀张角,他就算是死都无法瞑目。
于是中平五年年节刚过,郭太便在白波山谷誓师,然后带领一万余兵马出击,短时间内击破了临汾县、降邑县,将二县刚刚履职没多久的县令给杀了,官府人员也被全部杀死。
接着,郭太裹挟很多民众,胁迫他们加入白波军,继而快速领兵南下,进逼闻喜县。
当时,闻喜县还有两万汉军在周慎的统领下,正在进行往各处据点布防的准备,还有两万多人已经随着何苗撤到了黄河南岸加固防线,大家都没什么战斗上的心理准备。
骤然得知白波黄巾军复起、连破两个县城的消息,周慎吓了一大跳。
“怎么会这样?朝廷不是已经派人招安他们了吗?不是说情况很好吗?怎么会如此?”
还没来得及撤走的袁绍和袁术也大为惊讶,一时间颇为慌乱。
但是没办法,既然对方已经来了,现在逃跑,丢失城池,周慎回去之后绝对逃不过牢狱之灾。
想到已经被斩杀的皇甫嵩的前车之鉴,周慎咽了口唾沫,召集了包括袁绍和袁术在内的军将,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当前局势,如果吾等舍弃城池南下,丢失城池,一定会被问罪,皇甫嵩前车之鉴不远,战,还有一线生机,不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该如何选择,诸位应该心中有数。”
其他人心里有没有数不晓得,但是袁术的心里绝对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战场真的很让他不适应。
上次战败的影响让他好一阵子没缓过来,现在只想赶快回到雒阳的温柔乡里去疗伤,根本不想继续呆在军队里和一帮臭哄哄的大老爷们儿相处。
但是吧,很让袁术恶心的就是,袁绍似乎对这个局面颇为适应。
上一次打仗的时候,袁术崩溃的逃跑,但是后来却得知袁绍居然逆势冲阵,还冲阵成功,成功遏制了叛军的兵锋,展现出了真男儿的勇武姿态,
后面虽然因为没有获胜而没有受到赏赐,但是军中对袁绍的评价是不错的。
袁绍的勇武得到了何苗、周慎的高度评价,与之相对的,袁术这个转进速度与何苗不相上下的长腿将军就成了大家调侃的对象。
袁术不止一次在军队里的某个角落听到有人嘲讽他,说他是长腿将军,飞将军,然后夸奖袁绍,说什么袁术怯懦,袁绍勇猛,袁氏家族未来能够兴盛,希望肯定在袁绍身上。
这对袁术来说无异于酷刑。
他能够接受一些指责,但是不能接受有人说袁绍比他强,他发誓,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在各个方面压过袁绍。
但是发誓归发誓,真的到了战事来临的时候,袁术还是忍不住的有些胆怯。
若不是他身边有了孙坚这头江东猛虎,他甚至想要装病撤退了。
但是就算有了孙坚,就一定能打胜仗吗?
袁术表示怀疑。
但是袁绍却没有任何的怀疑,袁绍一听有战况,立刻红了眼睛,去向周慎请战。
之前因为被何苗与袁术这两位猪队友连累,拼了命的搏杀都没能得到战功,袁绍气的不行。
这一次又有机会,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
他的心里现在除了对死亡的本能恐惧之外,更多的,是想要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强烈**,这种**促使着他向周慎请战。
“逆贼一定是贪得无厌,想要以此要挟朝廷增加赏赐,此等贪婪之举万万不可放纵!否则天下贼人都敢于和朝廷讨价还价,朝廷还有什么威严?
如今县内还有两万军兵整装待发,兵力并不稀少,士气并不低落,若是与之对战,未必不能赢,属下请兵讨之!”
本章完
给他们封官许爵,各种封校尉、中郎将,给予治理地方的权限,希望他们接受雒阳朝廷的号令,从此不要再作乱。
不少人得到了校尉、中郎将的称号,觉得满意,但是张燕并不满意。
因为他只得到了安北校尉的称号,没有得到最高的职位赐封,可明明他是整个并州山区最有权势的人物,是共主。
对此,他觉得很不爽。
他想了想,差不多能想明白雒阳朝廷为什么要这样搞。
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共主地位受到限制,并且动摇,从而使得自己对并州诸多势力的掌控不那么名正言顺。
于是就会有更多人想要挑战自己的权威了。
大义名分这个东西还是很有些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个名分,自己的共主地位是真的会被动摇的。
有些东西可以没有,但是一旦有了,就不能少。
但是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不能推翻雒阳朝廷,雒阳朝廷实力雄厚,自己只能取得短期胜利,不能取得长期胜利。
长期对峙,被拖垮的必然是自己。
而且大战到现在,张燕也渐渐觉得有必要给自己找一条后路,不能继续做土匪,需要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分。
总是做土匪是没有前途的,土匪的最终指向应该是受招安,成为朝廷命官,一跃而上突破阶级限制,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对于游离在主旋律规则之外的家伙们来说,这未尝不是一条危险的进身之阶。
雒阳朝廷封官许爵的行动使他颇为动心,如果能获得名分,然后进行名义上的臣服、实际上的独立,也是不错的。
要是雒阳朝廷这一波就能给他封官封到位,张燕还真就打算暂时和雒阳朝廷握手言和,自己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土皇帝,不再折腾。
但是雒阳朝廷难看的吃相激怒了张燕,使得张燕觉得自己被侮辱了,感到愤怒,于是决定搞事情。
他听说郭太铁了心要抗击雒阳朝廷,拒不接受雒阳朝廷的赐封,还派人来联系自己,希望自己不要和雒阳朝廷走在一起,连雒阳朝廷说的一个字都别相信,否则必然会被害死。
张燕不相信腐朽的雒阳朝廷能害死自己,但是他觉得郭太的意志力不错,或许可以成为自己的手中刀,为自己谋取利益。
于是张燕秘密联系郭太,假称自己也对雒阳朝廷不满,所以可以暗中支援郭太钱粮,继续支撑他的作战,如果他缺人手,自己这边也能派人来帮他。
张燕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郭太能够成为先锋,率领军队先行作战,击破汉军在黄河北岸的防线,为大军渡河作战建立前进基地。
之前汉军的防御非常严密,所以他虽然有心再次发起进攻,但是反对的声音也不小。
如果郭太成功击破汉军的防线,那么他就有理由劝说他的部下一起发兵出击,荡平雒阳,推翻腐朽的雒阳朝廷,抓住该死的汉天子,祭黄天,为大贤良师复仇。
郭太得知张燕的“意志”之后,不疑有他,非常高兴,立刻整顿兵马,准备作战。
反正他和雒阳朝廷不共戴天,不把刘宏的脑袋摘下来祭祀张角,他就算是死都无法瞑目。
于是中平五年年节刚过,郭太便在白波山谷誓师,然后带领一万余兵马出击,短时间内击破了临汾县、降邑县,将二县刚刚履职没多久的县令给杀了,官府人员也被全部杀死。
接着,郭太裹挟很多民众,胁迫他们加入白波军,继而快速领兵南下,进逼闻喜县。
当时,闻喜县还有两万汉军在周慎的统领下,正在进行往各处据点布防的准备,还有两万多人已经随着何苗撤到了黄河南岸加固防线,大家都没什么战斗上的心理准备。
骤然得知白波黄巾军复起、连破两个县城的消息,周慎吓了一大跳。
“怎么会这样?朝廷不是已经派人招安他们了吗?不是说情况很好吗?怎么会如此?”
还没来得及撤走的袁绍和袁术也大为惊讶,一时间颇为慌乱。
但是没办法,既然对方已经来了,现在逃跑,丢失城池,周慎回去之后绝对逃不过牢狱之灾。
想到已经被斩杀的皇甫嵩的前车之鉴,周慎咽了口唾沫,召集了包括袁绍和袁术在内的军将,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当前局势,如果吾等舍弃城池南下,丢失城池,一定会被问罪,皇甫嵩前车之鉴不远,战,还有一线生机,不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该如何选择,诸位应该心中有数。”
其他人心里有没有数不晓得,但是袁术的心里绝对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战场真的很让他不适应。
上次战败的影响让他好一阵子没缓过来,现在只想赶快回到雒阳的温柔乡里去疗伤,根本不想继续呆在军队里和一帮臭哄哄的大老爷们儿相处。
但是吧,很让袁术恶心的就是,袁绍似乎对这个局面颇为适应。
上一次打仗的时候,袁术崩溃的逃跑,但是后来却得知袁绍居然逆势冲阵,还冲阵成功,成功遏制了叛军的兵锋,展现出了真男儿的勇武姿态,
后面虽然因为没有获胜而没有受到赏赐,但是军中对袁绍的评价是不错的。
袁绍的勇武得到了何苗、周慎的高度评价,与之相对的,袁术这个转进速度与何苗不相上下的长腿将军就成了大家调侃的对象。
袁术不止一次在军队里的某个角落听到有人嘲讽他,说他是长腿将军,飞将军,然后夸奖袁绍,说什么袁术怯懦,袁绍勇猛,袁氏家族未来能够兴盛,希望肯定在袁绍身上。
这对袁术来说无异于酷刑。
他能够接受一些指责,但是不能接受有人说袁绍比他强,他发誓,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在各个方面压过袁绍。
但是发誓归发誓,真的到了战事来临的时候,袁术还是忍不住的有些胆怯。
若不是他身边有了孙坚这头江东猛虎,他甚至想要装病撤退了。
但是就算有了孙坚,就一定能打胜仗吗?
袁术表示怀疑。
但是袁绍却没有任何的怀疑,袁绍一听有战况,立刻红了眼睛,去向周慎请战。
之前因为被何苗与袁术这两位猪队友连累,拼了命的搏杀都没能得到战功,袁绍气的不行。
这一次又有机会,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
他的心里现在除了对死亡的本能恐惧之外,更多的,是想要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强烈**,这种**促使着他向周慎请战。
“逆贼一定是贪得无厌,想要以此要挟朝廷增加赏赐,此等贪婪之举万万不可放纵!否则天下贼人都敢于和朝廷讨价还价,朝廷还有什么威严?
如今县内还有两万军兵整装待发,兵力并不稀少,士气并不低落,若是与之对战,未必不能赢,属下请兵讨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