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想尽办法报恩
“我早就猜到了,那孩子一路上的人品,我看出来,是个人品非常好的孩子。咱们家欠了人家这么大的人情,该怎么办
你心里得有个数。”
老太太一路上对冯慧珍是赞不绝口。
冯厂长犹豫了一下。
“这个事情是不是要我和妹妹,妹夫商量一下”
“跟你妹妹,妹夫商量什么,他们两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两个人就是书呆子。读书多了,脑筋又死板。做事的时候墨守成规,一点儿不知道变通。
要是他们知道变通,何至于小磊能代替他们去受这个罪。摊上这么一对儿死脑筋的父母,也是多亏了江磊。
咱们报答人家的恩情,这个事情就别跟他父母说,等将来让江磊去跟他爹妈说。”
老太太太了解她的女儿和女婿。
“行吧,娘,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也是,这个时候,妹妹和妹夫条件也不好。他们恐怕受罪也不比江磊少,别看他们是在市里。
可是在市里,恐怕日子过得更艰难。前一段儿我还听说妹妹让去扫厕所,妹夫去了锅炉房成天铲煤渣。”
一提起这件事,他们也很无奈。
很多时候想伸一把援手,可是帮不上什么忙。
越管越扎眼,很容易招人眼球。
后续就会打压得越发厉害。
不如不动。
“他们你就别管,他们再苦再累,难道难得过小磊”
老太太也知道这会儿说什么都没用。
他们这面儿没受牵连,是因为自家老头子在上面顶着。
不是老头子的位置在那里谁都不敢动,恐怕这一阵儿他们家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
“娘,我想到个主意,我们厂这两天就准备招工,年前会招一批,年后还会招一批。虽然招的人不多,不过这是个机会。
冯慧珍已经下乡,肯定没有办法给这孩子帮上忙,可是我瞅着她家里还有四个哥哥姐姐。”
“我也看了慧珍那个家的确是个艰难的家,你瞅见她母亲身子不好。一家人靠挣工分儿,家里还养活四个没有成家的孩子,光是吃饭恐怕都吃不饱。
我看呀,那房子走风漏气,大冬天的屋子里连点儿热乎气儿都没有。中午给咱们吃的饭,人家应该是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咱们。
既然咱们能伸把手,一定得帮上忙。冯慧珍帮了咱们家小磊,咱们帮了冯慧珍的哥哥姐姐也算是一份回报。”
老太太倒是点点头,同意儿子这个主意,这个年月有什么比有一份铁饭碗的工资更让人觉得心安理得。
真正搭把手,不是给别人送多少钱,是让别人可以有生存的技能。
冯厂长思索了一下。
“挂面厂要不了什么技术工。这个上面我这个厂长还能说上话,可以直接给他们两个名额肯定没问题。家里多两个工人的话,起码挣了工资,粮票也能补贴家里。
不过现在有人一直注意我这边的风吹草动,时不时想从我身上找点儿茬子出来。如果我去跟人事科的说这个话,恐怕会被人盯上。
对他们一家可没什么好处。”
他的处境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只是别人没有抓到他的把柄上面还有老爷子在那里顶着。
这也是他做事小心谨慎,江磊想要走,他无法劝外甥留下的缘故。
“你不行,今天跟咱们去的那个冯慧珍的干妈难道也不行吗我可是听说了冯慧珍的那个干爹可是你们厂的书记。”
老太太立马想到了跟他们今天相谈甚欢的刘妈妈。
冯厂长一听这话一拍大腿,“哎呀,我怎么忘了老刘!”
“老刘行啊,老刘身家清白,而且老刘家里那是根正苗红。老刘要是出面的话,这事情板上钉钉。”
这可是大喜过望冯厂长,也担心他连累了冯家一家子。
别给人家好心办坏事儿。
“行吧我也不住了,过两天就回,要不然你爹那里该担心,过两天老头子也来了更麻烦。这事情你一定得办好,这是咱们欠人家冯家的人情。”
老太太千叮咛万嘱咐。
第二天,老太太就坐上返程的火车。
回去的路上是孙子亲自送她回去。
冯慧珍并不知道老太太走了。
冯慧珍这两天精心地给母亲调养身体。
生怕她走了,母亲再有个万一。
这一次算得上是机缘巧合,天时地利人和,凑到一块儿。
她才能第一年下乡当知青,就能回来探亲。
她在工地立了功,再加上冬天他们那边没什么活儿,否则的话,谁能有这种待遇
她弄不清楚母亲是什么原因,身体这么衰弱。
不过好好的调理一下,总没错。
刘翠花身体缓了过来,正在厨房里忙着给女儿蒸包子。
女儿最喜欢吃她蒸的酱肉包子。
让儿子去县城里买了二斤肉回来。
肉票和钱还是女儿带回来的。
她不让别人搭把手,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
冯慧珍正打开了母亲的那一个红木箱子。
这两口箱子是母亲当初结婚时候的嫁妆,一般里面藏了不少好东西。
刘翠花把箱子钥匙给了闺女,让闺女从箱子里面把积攒的那些好东西拿出来。
想让女儿解解馋。
冯慧珍在那里挑挑捡捡,一边挑一边捡,还顺带着把箱子里的一些东西替换。
母亲这些东西年代久远。
箱子一打开,就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苹果香气,还有各种食物的香味儿。
不过这是这个年代,家家户户特有的特色。
什么东西都舍不得吃,得攒着。
看看这江米条至少是前年存下来的。
江米条硬得都能当棍子使,槽子糕硬得和一块石头一样。
应该是月5攒下的月饼,硬得也和石头一样。
冯慧珍一边叹气,一边急忙换了东西进去。
这些东西对于其他人来说,那都是好东西对于她来说,还真没多稀罕。
可怜天下父母心。
忽然看到有一个绿色的笔记本从来没见过。
这么厚这么大的笔记本,一般应该是得奖才会拿到的。
冯慧珍无意地翻开,果然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奖励冯大旺同志先进个人。
这是她爹当年得奖留下来的。
想起父亲不由的记忆中很模糊。
父亲去世得早,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把他们拉扯大,所以对于父亲的印象冯慧珍基本已经不太记得。
你心里得有个数。”
老太太一路上对冯慧珍是赞不绝口。
冯厂长犹豫了一下。
“这个事情是不是要我和妹妹,妹夫商量一下”
“跟你妹妹,妹夫商量什么,他们两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两个人就是书呆子。读书多了,脑筋又死板。做事的时候墨守成规,一点儿不知道变通。
要是他们知道变通,何至于小磊能代替他们去受这个罪。摊上这么一对儿死脑筋的父母,也是多亏了江磊。
咱们报答人家的恩情,这个事情就别跟他父母说,等将来让江磊去跟他爹妈说。”
老太太太了解她的女儿和女婿。
“行吧,娘,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也是,这个时候,妹妹和妹夫条件也不好。他们恐怕受罪也不比江磊少,别看他们是在市里。
可是在市里,恐怕日子过得更艰难。前一段儿我还听说妹妹让去扫厕所,妹夫去了锅炉房成天铲煤渣。”
一提起这件事,他们也很无奈。
很多时候想伸一把援手,可是帮不上什么忙。
越管越扎眼,很容易招人眼球。
后续就会打压得越发厉害。
不如不动。
“他们你就别管,他们再苦再累,难道难得过小磊”
老太太也知道这会儿说什么都没用。
他们这面儿没受牵连,是因为自家老头子在上面顶着。
不是老头子的位置在那里谁都不敢动,恐怕这一阵儿他们家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
“娘,我想到个主意,我们厂这两天就准备招工,年前会招一批,年后还会招一批。虽然招的人不多,不过这是个机会。
冯慧珍已经下乡,肯定没有办法给这孩子帮上忙,可是我瞅着她家里还有四个哥哥姐姐。”
“我也看了慧珍那个家的确是个艰难的家,你瞅见她母亲身子不好。一家人靠挣工分儿,家里还养活四个没有成家的孩子,光是吃饭恐怕都吃不饱。
我看呀,那房子走风漏气,大冬天的屋子里连点儿热乎气儿都没有。中午给咱们吃的饭,人家应该是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咱们。
既然咱们能伸把手,一定得帮上忙。冯慧珍帮了咱们家小磊,咱们帮了冯慧珍的哥哥姐姐也算是一份回报。”
老太太倒是点点头,同意儿子这个主意,这个年月有什么比有一份铁饭碗的工资更让人觉得心安理得。
真正搭把手,不是给别人送多少钱,是让别人可以有生存的技能。
冯厂长思索了一下。
“挂面厂要不了什么技术工。这个上面我这个厂长还能说上话,可以直接给他们两个名额肯定没问题。家里多两个工人的话,起码挣了工资,粮票也能补贴家里。
不过现在有人一直注意我这边的风吹草动,时不时想从我身上找点儿茬子出来。如果我去跟人事科的说这个话,恐怕会被人盯上。
对他们一家可没什么好处。”
他的处境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只是别人没有抓到他的把柄上面还有老爷子在那里顶着。
这也是他做事小心谨慎,江磊想要走,他无法劝外甥留下的缘故。
“你不行,今天跟咱们去的那个冯慧珍的干妈难道也不行吗我可是听说了冯慧珍的那个干爹可是你们厂的书记。”
老太太立马想到了跟他们今天相谈甚欢的刘妈妈。
冯厂长一听这话一拍大腿,“哎呀,我怎么忘了老刘!”
“老刘行啊,老刘身家清白,而且老刘家里那是根正苗红。老刘要是出面的话,这事情板上钉钉。”
这可是大喜过望冯厂长,也担心他连累了冯家一家子。
别给人家好心办坏事儿。
“行吧我也不住了,过两天就回,要不然你爹那里该担心,过两天老头子也来了更麻烦。这事情你一定得办好,这是咱们欠人家冯家的人情。”
老太太千叮咛万嘱咐。
第二天,老太太就坐上返程的火车。
回去的路上是孙子亲自送她回去。
冯慧珍并不知道老太太走了。
冯慧珍这两天精心地给母亲调养身体。
生怕她走了,母亲再有个万一。
这一次算得上是机缘巧合,天时地利人和,凑到一块儿。
她才能第一年下乡当知青,就能回来探亲。
她在工地立了功,再加上冬天他们那边没什么活儿,否则的话,谁能有这种待遇
她弄不清楚母亲是什么原因,身体这么衰弱。
不过好好的调理一下,总没错。
刘翠花身体缓了过来,正在厨房里忙着给女儿蒸包子。
女儿最喜欢吃她蒸的酱肉包子。
让儿子去县城里买了二斤肉回来。
肉票和钱还是女儿带回来的。
她不让别人搭把手,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
冯慧珍正打开了母亲的那一个红木箱子。
这两口箱子是母亲当初结婚时候的嫁妆,一般里面藏了不少好东西。
刘翠花把箱子钥匙给了闺女,让闺女从箱子里面把积攒的那些好东西拿出来。
想让女儿解解馋。
冯慧珍在那里挑挑捡捡,一边挑一边捡,还顺带着把箱子里的一些东西替换。
母亲这些东西年代久远。
箱子一打开,就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苹果香气,还有各种食物的香味儿。
不过这是这个年代,家家户户特有的特色。
什么东西都舍不得吃,得攒着。
看看这江米条至少是前年存下来的。
江米条硬得都能当棍子使,槽子糕硬得和一块石头一样。
应该是月5攒下的月饼,硬得也和石头一样。
冯慧珍一边叹气,一边急忙换了东西进去。
这些东西对于其他人来说,那都是好东西对于她来说,还真没多稀罕。
可怜天下父母心。
忽然看到有一个绿色的笔记本从来没见过。
这么厚这么大的笔记本,一般应该是得奖才会拿到的。
冯慧珍无意地翻开,果然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奖励冯大旺同志先进个人。
这是她爹当年得奖留下来的。
想起父亲不由的记忆中很模糊。
父亲去世得早,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把他们拉扯大,所以对于父亲的印象冯慧珍基本已经不太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