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谁更合适
交代完事情之后,程素重新回到屋内。薛庆见程素回来,于是对着刑部尚书戴严使了个眼色。
戴严心领神会地点点头,随即便起身来到赵仁面前,轻声开口道:“王爷,如今陛下情况危急,为以防不测,还需提前做好准备啊!”
戴严说完便静静地看着赵仁,但赵仁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始终一言不发。
戴严见状,又开口说道:“大皇子齐王生性淳朴厚道,为人恭敬孝顺,实在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不知王爷对此有何看法?”
然而,还没等赵仁开口,一旁的方书同就急忙出声打断道:“八皇子赵琮聪明过人,勤奋好学,且为人谦逊,深的陛下喜爱,我看还是八皇子更合适一些。”
听到方书同的话,薛庆不由得冷笑一声:“呵呵,方大人别忘了,八皇子如今年芳不过九岁,还是个娃娃如何能担得起大任!”
方书同不以为意,开口反驳道:“昔年周武帝不过年方八岁便可即位,不也创下不世之伟业吗!”
“周武帝确实很厉害,可你也别忘了,周朝末年数位幼子登基称帝,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天下大乱!”
“笑话,难道长子登基就没有外戚干政的事情发生吗?”方书同冷声反驳道。
他这话算是把话挑明了,你薛家支持大皇子登基,还不是想把持朝政!
刘文达见二人要吵起来,急忙出言劝和道:“二位不必动怒,大皇子也可,八皇子也行,我看不如把燕王赵斌,汉王赵衍同时召回京城再做决议!”
刘文达的话一出,一旁的戴严不由得眉头一动,他没想到这刘文达会提到汉王赵衍,不过细一思量便明白,他这是想把水搅浑,于是开口道:“燕王和汉王都远在边疆,一来路途遥远,二来只怕会引起更大的纷争,眼下大皇子就在京城,又是陛下的长子,是最佳的人选!”
薛庆也急忙开口附和道:“戴大人所言甚是,应立刻诏大皇子前来!”说完,他默默地看向一旁的程素!
程素当然知道薛庆和戴严的用意,可是他们说的也确实是眼下最妥善的办法,他们对于任何一个皇子继承皇位都不关心,他们只忠于陛下,谁继承了皇位,他们就会忠于谁,思索片刻后,他再次望向仁王爷赵仁。
“王爷,要不先诏大皇子前来?”他试探着问道。
赵仁依旧闭着眼睛,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方书同和刘文达见此不由得面露难色,这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画面,一旦大皇子即位,他们两家势必会受到薛家的打压!
刘文达眼眸一转开口道:“仁王,其实我看汉王赵衍也是个不错的人选,汉王赵衍可谓是文武双全,颇有陛下之遗风,若是汉王能继承大统,其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文达说完,还不由得转向方书同和戴严:“方大人,戴大人,你们觉得如何?”
方书同立刻明白了刘文达的用意,急忙开口道:“我觉得不错,汉王不仅文采好,马上功夫也颇为了得,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你说呢戴大人”
薛庆被二人气的牙根直痒痒:“你们.......”
二人态度的突然转变让戴严有些吃惊,显然他们是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大皇子即位,如果方刘两家能同时支持汉王赵衍,那就是三对一的局面。
戴严见此,开口道:“诶,薛兄何必动怒,我看方大人和刘大人所言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倘若汉王能够即位,想来也会非常感激在座的各位!”
方书同和刘文达对视一眼道:“既然如此,应立刻派人前往蜀地迎接汉王回京!”
程素面露为难的看向赵仁:“可是仁王爷刚才已经点头同意大皇子......”
薛庆也急忙出言喝到:“你们想犯上作乱不成?”
刘文达微微一笑说道:“薛大人此言差矣,这里没有人想要犯上作乱,大家只是在商谁来接替皇位更合适,难道不赞成大皇子即位就是犯上作乱吗,别忘了,陛下可没传位给大皇子!”
“对,而且我们好像也没听到仁王爷说让大皇子继位吧!”方书同附和道。
“可是王爷刚才点头了!”程素出言说道。
“程将军,仁王爷只是瞌睡导致的点头吧,你说呢戴大人?”刘文达说道。
就在几人争论之时,原本一言不发的赵仁却突然睁开了双眼道:“那就接汉王回京吧!”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惊,尤其是薛庆,他浑身的汗毛陡然而立,眉毛倒竖,指着刘文达和方书同吼道:“好啊,你们,你们......”
你们了半天也没你们出个所以然来,不过片刻之后他便冷笑起来,笑的让人不寒而栗,想让汉王回京,必然会经过薛家或者张家的地界,他绝对不会让汉王活着通过。
“程将军,既然此事已定,还请将军速速派人前往蜀中迎接汉王!”方书同提醒道。
程素没在迟疑,随即应道:“好,我这就安排人前往!”
皇宫外,前来上朝的大臣越来越多,但是都被挡在了应天门外,宫门紧闭,百官们议论纷纷!一个小太监从应天门内缓缓而出,来到聚集的大臣面前朗声说道:“陛下有旨,今日早朝取消!”
小太监说完话,便转身钻回应天门内,不给大臣们丝毫提问的机会!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冬日了清晨显得异常寒冷,白成率领金吾卫追了大半夜,始终没有追上太子等人的踪影。李茂先是去了京城西南的大营,好在太子并未前来,这让他长出了一口气。
李茂不敢耽搁,当即下令全军集合,半个时辰之后,两万大军向着函谷关方向进发!函谷关是京城西侧的门户,潼关是关中的东侧门户,两个关口一个掌握在朝廷之中,另一个则掌握在关中张家手里。
太子携带传国玉玺西逃,这让李茂不得不有所防备,一旦函谷关落在太子手里,太子和张家有可能直接攻打京城。
李茂率领一千骑兵先行赶往函谷关,清晨时分正好追上白成等人,此时白成等人都已疲惫不堪。李茂不敢停留,驱马继续向前追去,一路上所过驿站,马匹尽皆被太子等人牵走,气的李茂破口大骂!
第二日中午,当李茂率领部队到达函谷关前之时,只见城门紧闭,李茂心下一凉,心道不好,这一天一夜他们马不停蹄,还是来晚了。
戴严心领神会地点点头,随即便起身来到赵仁面前,轻声开口道:“王爷,如今陛下情况危急,为以防不测,还需提前做好准备啊!”
戴严说完便静静地看着赵仁,但赵仁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始终一言不发。
戴严见状,又开口说道:“大皇子齐王生性淳朴厚道,为人恭敬孝顺,实在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不知王爷对此有何看法?”
然而,还没等赵仁开口,一旁的方书同就急忙出声打断道:“八皇子赵琮聪明过人,勤奋好学,且为人谦逊,深的陛下喜爱,我看还是八皇子更合适一些。”
听到方书同的话,薛庆不由得冷笑一声:“呵呵,方大人别忘了,八皇子如今年芳不过九岁,还是个娃娃如何能担得起大任!”
方书同不以为意,开口反驳道:“昔年周武帝不过年方八岁便可即位,不也创下不世之伟业吗!”
“周武帝确实很厉害,可你也别忘了,周朝末年数位幼子登基称帝,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天下大乱!”
“笑话,难道长子登基就没有外戚干政的事情发生吗?”方书同冷声反驳道。
他这话算是把话挑明了,你薛家支持大皇子登基,还不是想把持朝政!
刘文达见二人要吵起来,急忙出言劝和道:“二位不必动怒,大皇子也可,八皇子也行,我看不如把燕王赵斌,汉王赵衍同时召回京城再做决议!”
刘文达的话一出,一旁的戴严不由得眉头一动,他没想到这刘文达会提到汉王赵衍,不过细一思量便明白,他这是想把水搅浑,于是开口道:“燕王和汉王都远在边疆,一来路途遥远,二来只怕会引起更大的纷争,眼下大皇子就在京城,又是陛下的长子,是最佳的人选!”
薛庆也急忙开口附和道:“戴大人所言甚是,应立刻诏大皇子前来!”说完,他默默地看向一旁的程素!
程素当然知道薛庆和戴严的用意,可是他们说的也确实是眼下最妥善的办法,他们对于任何一个皇子继承皇位都不关心,他们只忠于陛下,谁继承了皇位,他们就会忠于谁,思索片刻后,他再次望向仁王爷赵仁。
“王爷,要不先诏大皇子前来?”他试探着问道。
赵仁依旧闭着眼睛,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方书同和刘文达见此不由得面露难色,这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画面,一旦大皇子即位,他们两家势必会受到薛家的打压!
刘文达眼眸一转开口道:“仁王,其实我看汉王赵衍也是个不错的人选,汉王赵衍可谓是文武双全,颇有陛下之遗风,若是汉王能继承大统,其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文达说完,还不由得转向方书同和戴严:“方大人,戴大人,你们觉得如何?”
方书同立刻明白了刘文达的用意,急忙开口道:“我觉得不错,汉王不仅文采好,马上功夫也颇为了得,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你说呢戴大人”
薛庆被二人气的牙根直痒痒:“你们.......”
二人态度的突然转变让戴严有些吃惊,显然他们是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大皇子即位,如果方刘两家能同时支持汉王赵衍,那就是三对一的局面。
戴严见此,开口道:“诶,薛兄何必动怒,我看方大人和刘大人所言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倘若汉王能够即位,想来也会非常感激在座的各位!”
方书同和刘文达对视一眼道:“既然如此,应立刻派人前往蜀地迎接汉王回京!”
程素面露为难的看向赵仁:“可是仁王爷刚才已经点头同意大皇子......”
薛庆也急忙出言喝到:“你们想犯上作乱不成?”
刘文达微微一笑说道:“薛大人此言差矣,这里没有人想要犯上作乱,大家只是在商谁来接替皇位更合适,难道不赞成大皇子即位就是犯上作乱吗,别忘了,陛下可没传位给大皇子!”
“对,而且我们好像也没听到仁王爷说让大皇子继位吧!”方书同附和道。
“可是王爷刚才点头了!”程素出言说道。
“程将军,仁王爷只是瞌睡导致的点头吧,你说呢戴大人?”刘文达说道。
就在几人争论之时,原本一言不发的赵仁却突然睁开了双眼道:“那就接汉王回京吧!”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惊,尤其是薛庆,他浑身的汗毛陡然而立,眉毛倒竖,指着刘文达和方书同吼道:“好啊,你们,你们......”
你们了半天也没你们出个所以然来,不过片刻之后他便冷笑起来,笑的让人不寒而栗,想让汉王回京,必然会经过薛家或者张家的地界,他绝对不会让汉王活着通过。
“程将军,既然此事已定,还请将军速速派人前往蜀中迎接汉王!”方书同提醒道。
程素没在迟疑,随即应道:“好,我这就安排人前往!”
皇宫外,前来上朝的大臣越来越多,但是都被挡在了应天门外,宫门紧闭,百官们议论纷纷!一个小太监从应天门内缓缓而出,来到聚集的大臣面前朗声说道:“陛下有旨,今日早朝取消!”
小太监说完话,便转身钻回应天门内,不给大臣们丝毫提问的机会!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冬日了清晨显得异常寒冷,白成率领金吾卫追了大半夜,始终没有追上太子等人的踪影。李茂先是去了京城西南的大营,好在太子并未前来,这让他长出了一口气。
李茂不敢耽搁,当即下令全军集合,半个时辰之后,两万大军向着函谷关方向进发!函谷关是京城西侧的门户,潼关是关中的东侧门户,两个关口一个掌握在朝廷之中,另一个则掌握在关中张家手里。
太子携带传国玉玺西逃,这让李茂不得不有所防备,一旦函谷关落在太子手里,太子和张家有可能直接攻打京城。
李茂率领一千骑兵先行赶往函谷关,清晨时分正好追上白成等人,此时白成等人都已疲惫不堪。李茂不敢停留,驱马继续向前追去,一路上所过驿站,马匹尽皆被太子等人牵走,气的李茂破口大骂!
第二日中午,当李茂率领部队到达函谷关前之时,只见城门紧闭,李茂心下一凉,心道不好,这一天一夜他们马不停蹄,还是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