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诏安
“胜了?”
松江府知府府邸内,周中鋐优雅的品了一口茶。
尽管对于这场战争的胜负他早已了然于心,不过对于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他知道的并不清楚。
“是的,根据前线传来的消息来看,太平军于镇江府城前与敌军相遇,敌军本欲攻城,但很快便被太平军击溃,仅仅一个照面的功夫对方损失就不下数千,
而后续的围截计划更是直接将对方杀的溃不成军,经过后续统计,除了那从未见过面的一万骑兵以及死亡的清军外,连统帅带士兵一共抓了七万四千五百余人……”
听着下属的汇报,周中鋐脸色默然的点了点头。
战争往往都是残酷的,这点周中鋐一直都明白,如今他最为在意的其实并不是民间会怎么议论此事,而是紫禁城里对这个消息会有什么反应?
想必那位皇帝这个时候即便是反应再迟钝也应该意识到不对了吧。
“那些战俘,准备怎么处理?”
一想到紫禁城里很可能会因此炸开了锅,周中鋐的心情便一阵大好,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战俘的安排问题。
七万多人,这要是安排不好可是容易出问题的。
“据说镇江那边只留了两万余人,而剩下的则是江宁,苏州以及松江平分,现在都已经在押送路上了。”
听到张凡这般处置,周中鋐这才放下心来。
七万多的数量太多,一旦引起骚乱容易出问题,但如果分化的话,即便是出了问题,危害也会小很多。
……
关于太平军打了胜仗的消息几乎没多久就传遍的整个苏南之地,对于这个消息,百姓们普遍的反应都是以兴奋为主。
而原本紧张的氛围也是随着这一场大战的胜利而变的烟消云散,面对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胜,百姓们也是纷纷涌上街头开始高呼万岁了起来。
甚至就连最初喊出的那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口号在此刻也是被重新提了出来。
清天已死,太平当立!
而此时的张凡正站在松江府的城墙之上注视着这一切。
听着百姓们犹如山呼海啸般的呼喊,这一刻张凡突然有种莫名的成就感涌上了心头。
没人不喜欢被人簇拥的感觉,尤其是在这种时代……
“人心已聚,大业可期啊!”
而这时,站在张凡身边的周中鋐也是欣慰的捻着胡须说道。
“是吗?我都没感觉自己做了什么。”
听着人们口中高呼的万岁,张凡心里感动的同时却又平添了几分压力。
这天下苍生,未来总有一天得压在他的肩膀上,如此重担也算是让他明白了一件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
紫禁城,养心殿中
雍正正阴沉着脸一言不发的坐在龙椅之上,而在他面前则是站着数位朝廷大员。
“怎么,都哑巴了?”
沉默了好一阵后,雍正突然将手里的奏折猛然掷了下去并大声高喊道。
“十万大军!整整十万大军尽数被擒,除了没有参加攻城战的骁骑营以外,其余的所有士卒尽数被杀被俘,自我大清立国以来何时受过此等屈辱?”
说罢雍正还觉得不解气,随即又站起身来拍了一下桌子。
在雍正说完后又过了些许片刻,站着的大臣们却依旧是一言不发。
“怎么,平日里不是一向能说会道吗?怎么今日哑巴了!”
看着沉默的众人,雍正便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既生这场败仗的气,同时也是生自己的气。
经过这一场大败,此刻的雍正总算明白了一件事,这群反贼应该并不是江南士卒搞的鬼,他们还没这种能耐。
但同时他对此也是甚感疑惑了起来,如果不是江南士卒搞的鬼,那又会是谁?
一个能将十万大军都打的溃不成军的势力,即便是当年的吴三桂也远没有他们这般勇猛。
可如此强大的一股势力,他们到底会是谁?背后之人又是何人?
一个个疑团不禁萦绕在雍正的脑海里。
“皇上,眼下还不是生气之时,臣觉得现在应该要先以安抚人心为主。”
这时,一个留着八字胡,神情严肃的男人突然上前一步提议道。
雍正抬眼看了此人一眼,随后慢悠悠道:“张廷玉,你且仔细说来!”
“皇上,眼下朝廷大败,满朝文武皆是议论纷纷,如若放任不管下去恐怕于社稷不利,
另外济州防军在这一战里也皆是损失殆尽,眼下济州军防空虚,还需得额外调兵进驻,以防滋生内乱。”
听着张廷玉这一通分析,雍正也是默默坐回到龙椅上,眼神里也是闪过思索的神色。
“陛下,张大人所言确有道理,不过依老臣之见,除了得稳定朝野和济州的人心外,扬州恐怕也得早做打算才行。”
就在张廷玉话音落下后不久,一旁的隆科多在这时也是跟着附和道。
“扬州……”
听到隆科多说起扬州,雍正脸色当即一正。
如今朝廷平叛大军大败,反贼士气正盛,说不定就会趁此机会直接进军扬州,一旦扬州一丢,那么到时候恐怕徐州乃至整个江苏之地都会变得岌岌可危。
但……自己现在又能做什么呢?
八旗精锐固守京师,甘陕一带又得防备准葛尔,若只是抽调一部分去山东倒也罢了,若是还要分兵去扬州的话,这可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如今他刚刚登基不过四年,虽然根基已稳,但之前平定罗布藏丹津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消弭以及这一次的大败,若是再贸然开战的话,国库方面钱粮不足不说,士气也是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陛下,万万不可!
如今沈自山大败,朝廷损失巨大,若是再想兴兵可谓是困难重重,一旦到时候再被对方抓住机会,到时候恐怕会有社稷倾覆之危啊!”
听到隆科多要派兵前往扬州,张廷玉当即表示了反对。
“张大人此言差矣,难不成你是要看着这帮反贼在江苏肆无忌惮不成?”
隆科多闻言当即也是眉头一皱,随即便和张廷玉争论起来。
“这伙反贼如今士气正盛,我们若是此刻出兵对方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到时候一旦围而不打,你又当如何?”
对于出兵扬州,张廷玉可谓是强烈的反对。
“那以张大人高见,该以何为?”
“陛下,如今反贼势大,已然有尾大不掉之势,既然正面强攻不成,为何不效仿先帝以诏安呢?”
对于张凡这一伙人,张廷玉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先诏安,再分化,随后再慢慢处理便是。
“诏安?”
听到这话,雍正不禁一怔,眉头也是紧锁了起来,显然是有些心动了。
松江府知府府邸内,周中鋐优雅的品了一口茶。
尽管对于这场战争的胜负他早已了然于心,不过对于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他知道的并不清楚。
“是的,根据前线传来的消息来看,太平军于镇江府城前与敌军相遇,敌军本欲攻城,但很快便被太平军击溃,仅仅一个照面的功夫对方损失就不下数千,
而后续的围截计划更是直接将对方杀的溃不成军,经过后续统计,除了那从未见过面的一万骑兵以及死亡的清军外,连统帅带士兵一共抓了七万四千五百余人……”
听着下属的汇报,周中鋐脸色默然的点了点头。
战争往往都是残酷的,这点周中鋐一直都明白,如今他最为在意的其实并不是民间会怎么议论此事,而是紫禁城里对这个消息会有什么反应?
想必那位皇帝这个时候即便是反应再迟钝也应该意识到不对了吧。
“那些战俘,准备怎么处理?”
一想到紫禁城里很可能会因此炸开了锅,周中鋐的心情便一阵大好,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战俘的安排问题。
七万多人,这要是安排不好可是容易出问题的。
“据说镇江那边只留了两万余人,而剩下的则是江宁,苏州以及松江平分,现在都已经在押送路上了。”
听到张凡这般处置,周中鋐这才放下心来。
七万多的数量太多,一旦引起骚乱容易出问题,但如果分化的话,即便是出了问题,危害也会小很多。
……
关于太平军打了胜仗的消息几乎没多久就传遍的整个苏南之地,对于这个消息,百姓们普遍的反应都是以兴奋为主。
而原本紧张的氛围也是随着这一场大战的胜利而变的烟消云散,面对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胜,百姓们也是纷纷涌上街头开始高呼万岁了起来。
甚至就连最初喊出的那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口号在此刻也是被重新提了出来。
清天已死,太平当立!
而此时的张凡正站在松江府的城墙之上注视着这一切。
听着百姓们犹如山呼海啸般的呼喊,这一刻张凡突然有种莫名的成就感涌上了心头。
没人不喜欢被人簇拥的感觉,尤其是在这种时代……
“人心已聚,大业可期啊!”
而这时,站在张凡身边的周中鋐也是欣慰的捻着胡须说道。
“是吗?我都没感觉自己做了什么。”
听着人们口中高呼的万岁,张凡心里感动的同时却又平添了几分压力。
这天下苍生,未来总有一天得压在他的肩膀上,如此重担也算是让他明白了一件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
紫禁城,养心殿中
雍正正阴沉着脸一言不发的坐在龙椅之上,而在他面前则是站着数位朝廷大员。
“怎么,都哑巴了?”
沉默了好一阵后,雍正突然将手里的奏折猛然掷了下去并大声高喊道。
“十万大军!整整十万大军尽数被擒,除了没有参加攻城战的骁骑营以外,其余的所有士卒尽数被杀被俘,自我大清立国以来何时受过此等屈辱?”
说罢雍正还觉得不解气,随即又站起身来拍了一下桌子。
在雍正说完后又过了些许片刻,站着的大臣们却依旧是一言不发。
“怎么,平日里不是一向能说会道吗?怎么今日哑巴了!”
看着沉默的众人,雍正便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既生这场败仗的气,同时也是生自己的气。
经过这一场大败,此刻的雍正总算明白了一件事,这群反贼应该并不是江南士卒搞的鬼,他们还没这种能耐。
但同时他对此也是甚感疑惑了起来,如果不是江南士卒搞的鬼,那又会是谁?
一个能将十万大军都打的溃不成军的势力,即便是当年的吴三桂也远没有他们这般勇猛。
可如此强大的一股势力,他们到底会是谁?背后之人又是何人?
一个个疑团不禁萦绕在雍正的脑海里。
“皇上,眼下还不是生气之时,臣觉得现在应该要先以安抚人心为主。”
这时,一个留着八字胡,神情严肃的男人突然上前一步提议道。
雍正抬眼看了此人一眼,随后慢悠悠道:“张廷玉,你且仔细说来!”
“皇上,眼下朝廷大败,满朝文武皆是议论纷纷,如若放任不管下去恐怕于社稷不利,
另外济州防军在这一战里也皆是损失殆尽,眼下济州军防空虚,还需得额外调兵进驻,以防滋生内乱。”
听着张廷玉这一通分析,雍正也是默默坐回到龙椅上,眼神里也是闪过思索的神色。
“陛下,张大人所言确有道理,不过依老臣之见,除了得稳定朝野和济州的人心外,扬州恐怕也得早做打算才行。”
就在张廷玉话音落下后不久,一旁的隆科多在这时也是跟着附和道。
“扬州……”
听到隆科多说起扬州,雍正脸色当即一正。
如今朝廷平叛大军大败,反贼士气正盛,说不定就会趁此机会直接进军扬州,一旦扬州一丢,那么到时候恐怕徐州乃至整个江苏之地都会变得岌岌可危。
但……自己现在又能做什么呢?
八旗精锐固守京师,甘陕一带又得防备准葛尔,若只是抽调一部分去山东倒也罢了,若是还要分兵去扬州的话,这可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如今他刚刚登基不过四年,虽然根基已稳,但之前平定罗布藏丹津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消弭以及这一次的大败,若是再贸然开战的话,国库方面钱粮不足不说,士气也是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陛下,万万不可!
如今沈自山大败,朝廷损失巨大,若是再想兴兵可谓是困难重重,一旦到时候再被对方抓住机会,到时候恐怕会有社稷倾覆之危啊!”
听到隆科多要派兵前往扬州,张廷玉当即表示了反对。
“张大人此言差矣,难不成你是要看着这帮反贼在江苏肆无忌惮不成?”
隆科多闻言当即也是眉头一皱,随即便和张廷玉争论起来。
“这伙反贼如今士气正盛,我们若是此刻出兵对方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到时候一旦围而不打,你又当如何?”
对于出兵扬州,张廷玉可谓是强烈的反对。
“那以张大人高见,该以何为?”
“陛下,如今反贼势大,已然有尾大不掉之势,既然正面强攻不成,为何不效仿先帝以诏安呢?”
对于张凡这一伙人,张廷玉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先诏安,再分化,随后再慢慢处理便是。
“诏安?”
听到这话,雍正不禁一怔,眉头也是紧锁了起来,显然是有些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