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父子反目
很多时候,政治总与婚姻挂钩,有时婚姻是政治的衍生物,有时政治是婚姻的衍生物,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娄敬向刘邦提议和亲,婚姻是政治的衍生物;刘邦死后,吕雉擅权,硬将吕氏家族的女人嫁给刘氏子弟,只为将政治变为婚姻的衍生物。凭着外戚身份,王莽一路盘旋攀升,自然知道“外戚”二字意味什么。傅昭仪差一点将王氏集团搞垮,幸好她早死,刘欣又短命,王莽才能东山再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杜绝他姓外戚进入皇权范围,王莽决定将刘箕子牢牢控制在掌心。登基的时候,刘欣将定陶的老家一起搬到长安。而刘箕子登基时才九岁,没能力将外戚带进长安。王莽告诉王政君,说外戚专权坏事,破坏朝纲,扰乱人伦,以傅昭仪为代表的傅氏家族就是典型。王莽的深意是,刘箕子登基,千万不能让刘箕子的外家干政。王莽太会做戏了,他的话必须经过意译才能让人了解明白。傅昭仪在世时死整王氏家族,总想与王政君平起平坐;死后仍不甘心,连王政君的墓地都给抢了。王政君知道外戚厉害,同意王莽的请求。刘箕子的外婆家姓卫,他的母亲是卫姬。王莽派人到中山国,封卫姬为中山孝王后,封卫姬的两个兄弟为关内侯,封刘箕子的三个妹妹为“君”。现在解释一下“关内侯”,它相当于准侯爵,有名无实,即有封号,没待遇。分封卫氏家族,王莽只为一个目的,让他们乖乖地待在中山国,没事别乱跑。王莽对待卫氏家族,就像大人对待小孩子。如果大人在忙正事,总会对小孩子说,乖乖地待着别乱跑,如果不听话,就要被打屁股。登基两年了,大汉百姓没见刘箕子办过一件实事,所有的事都是王莽代为处理。登基两年后,刘箕子十一岁。事实证明,领养孩子越小越好,培养感情越早越好。国家动乱,多数原因是皇帝无子——王莽如是说。皇帝的继承人关系天下百姓安危,朝臣应该重视;刘箕子十一岁了,应该选立皇后了。平心而论,太子确实是天下百姓的根本,如果皇位的继承人出问题,天下真会大乱。王莽能够东山再起,独步长安,一个原因就是刘欣专宠男子,没留下子嗣。选立皇后,应该从天下选择。如果说从天下百姓人家选择是虚话,也应该从达官贵人家选择。然而,皇后人选花名册上,姓王的人很多。姓王的人很多,就是说王氏集团垄断了嫁女给皇帝的权力,想当年吕雉就曾玩过这一招。正当王政君要从花名册上选人之际,王莽突然说,他女儿才浅德薄,不能辅佐皇帝,请求弃权。王莽要求选立皇后,自然希望他女儿被选上。王莽突然弃权,王政君很害怕,她仔细想在什么地方得罪了王莽。王莽很会作伪,别人得罪他,他不直说,而是让别人去想;他也不说想要什么,只是稍微示意,然后让别人去想。天下之人,王莽最难对付。万幸,王政君居然能领会王莽的意思。王政君下诏,说既然功勋盖世的安汉公之女弃权,王氏女子就不配入选。诏书颁发后,天下人都知道王莽有个能够入选为皇后的女儿,纷纷齐集未央宫门口,静坐请愿。王莽善于制造流言,略施小计,他女儿的人气顿时飙升,成了百姓心目中的皇后。百姓请愿,万人称颂,这是王莽最想看到的局面。百姓请他嫁女,他欣然答应。王政君派长乐少府、宗正、尚书令三大部门高官,奔赴王家考察王莽的女儿。政府高官出动,还是为王莽造声势,这就叫作伪。三部门的人觉得王莽的女儿很好,就像王莽,天下无双。选立皇后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比选立刘箕子为皇帝所造成的还大,这就是王莽的功劳。事实证明,王莽留下老古董孔光很有用。孔光在神坛前卜了一卦,说刘箕子迎娶王莽的女儿十分吉利,两个娃娃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很难说他们是否天生一对,只知道他们是王莽撮合的,不是地造的。在当今社会,娶媳妇很看重礼金,在古代也一样。朝廷给王家二万斤黄金的聘礼,折合下来有二万万钱。这个聘礼有多少呢吕雉规定,皇后的聘礼是黄金二百斤和十二匹马。朝廷拨二万斤黄金为聘礼,相当于迎娶两百个皇后。王莽功高势大,这不是他敲诈国家,而是国家贿赂他。王莽不爱钱,只收六千三百万,再从中拨四千三百万送给王氏集团中的贫困人家。王莽嫁女儿为皇后,实际收纳朝廷两千万钱的聘礼。王莽借机送王氏集团中贫寒人家钱财,这叫借花献佛。如果按照今天的逻辑,肯定会有好多达官贵人,借王莽嫁女儿的机会,大送礼物给王莽。如果估计没错,女儿的婚事办完后,王莽富可敌国。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为了名声,王莽舍得逼死儿子王获;为了权力,王莽舍得女儿。对于婚姻而言,如果没有感情,两个人相处会很痛苦;如果彼此是为了利用对方才结合在一起,婚姻会很疲惫;如果一方被迫而娶,另一方被逼而嫁,这样的婚姻就是罪孽。刘箕子已经有十多岁,开始懂事了,王莽的女儿的年龄和刘箕子相仿,也知道她父亲是怎样的人。这两个孩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只是王莽的心愿的牺牲品。一般人都会成为权力的牺牲品,这很悲伤,却很普遍。王莽要嫁女儿了,就要成为皇帝的岳父了。皇帝的岳父,换另一种说法是国丈。王莽再次登高一步,百官纷纷前来道贺,表达内心诚挚的祝福。王莽嫁女儿,是应无数人的邀请的。声誉一天比一天隆,美名一天比一天传播得远,王莽很高兴。人逢喜事精神爽,王莽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舒心。王莽的女儿嫁给刘箕子为皇后后,王氏家族就有两个皇后了,另一个是王政君。喜事家家有,王家特别多。可是,就在即将大摆宴席之际,王家后院起火。后院起火,不是天灾就是**。王莽不像吕雉,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天灾不会发生在他身上。后院起火,通常被比喻为内乱,意思是有内鬼。王家可能祖坟积德,养出一个很正直的儿子。引发后院起火的,就是王莽的儿子,其名叫王宇。知子莫若父,同理,知父莫若子。王宇人品不错,脑子很简单,但是厚道正直。王宇看不惯王莽作伪,认为王莽伤天害理。为了弥补王莽所造的孽,他决心反家庭,反王莽。反抗家庭的人,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却失败,这不仅是人的不同,更是时代的不同。蒯通说,人人想当皇帝,都喜爱权力,卫氏家族也这么认为。曾记否,为了稳固自己的势力,王莽命令卫氏家族乖乖地待在封地别乱动。物不得其平则鸣,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王莽压迫卫氏家族,卫氏家族就要反抗。反正横竖都是死,为了权力,为了明天,为了子孙后代,刘箕子的舅父卫宝决定拔剑挥向王莽。刘邦斩白蛇,喝得醉兮兮的,想也没想随手将白蛇拦腰斩断。卫宝没喝酒,脑子很正常。可是对于卫宝这种大老粗,脑子清楚是坏事,他越清醒越不知道怎么斩杀大蟒蛇。所有的人都想干大事,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敢干。有的人敢干,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有的人敢干,他们的目的是试探自己有多大能力;有的人敢干,因为他们没事先掂量自己的能力。卫宝就属于第三类人,他有雄心,但是缺乏智慧。在一个偶然又不可错过的机会,卫宝遇上军师王宇。卫宝无计可施,王宇告诉他,想斩王莽就要先去长安,除此外没有其他办法。要去长安可以,但是不能偷偷摸摸地爬进去,要光明正大地走进去。王宇这一招,学他老爹的,先造势。古语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王宇懂这一招,有前途。倘若王宇能够得到高人的指点,必定前途无限,只不过他生错了年代。唯一的高人王莽在王宇眼中不过是个品行低劣的人,就算王莽是他的父亲,王宇也不屑于拜其为师。就这样,王宇献计,他同卫宝和卫姬密谋了以打败王莽为目的的行动。此事事关重大,稍有不测,参与者必定被处死。卫姬上书,痛骂傅、丁外戚集团,扰乱朝纲,败坏人伦,罪大恶极,保证卫氏家族绝不以他们为榜样。潜在对手表白忠心,为了彼此的脸面,更为堵住对方的嘴,王莽封卫姬七千户采邑。卫姬起事,目的是进驻长安,决不能半途而废。王莽想用糖衣炮弹敷衍,军师王宇命先锋卫姬使出女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绝招。王莽不是刘骜,不吃女人的绝招。卫姬每次上书求见刘箕子,王莽都用糖衣炮弹敷衍。女人的绝招不管用,军师王宇就使出杀手锏——男人的绝招。王宇找来老师吴章、妻子吕焉和舅舅吕宽,准备玩一次天灾。陈胜、吴广反秦,借用天意;王嘉想杀董贤,借用天意;王宇想取老爹而代之,也要借用天意。而吴章却出了馊主意,泼血在王家大门,想借此吓唬王莽交出大权。王宇将泼血的重任交给怀孕的妻子,吕焉手忙脚笨,在泼血时被抓了。为了名声,王莽曾经逼儿子王获自杀;王宇想整他,他自然不会饶恕。王莽是爱造势的人,想借此震慑胆敢反对他的人。王莽顺细藤,摸大瓜,将反王莽集团全部抓捕入狱。王宇壮志未酬,身先自杀。吕焉在监狱里生了孩子后,王莽立刻处决。军师王宇死后,卫氏集团中,除了刘箕子的生母卫姬外,全部被斩。此事之后,王莽想起了他早看不顺眼的王立。当年,为了踢王立出长安,王莽第一次和王政君闹矛盾。王莽觉得,有些人早晚都要被整死,为了千秋大计,他要玩一次大清洗。王莽借后院起火一事,抓捕王立入狱。为了逼死王立,王莽派人日夜监视王立,让他没有一丁点自由。贪污犯王立不能吃苦,在大牢中自杀身亡。......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