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朝堂内
项梁会稽举兵之事,早有探马报之陈胜。陈胜正要派人加封项梁,命他出兵击秦,葛婴方面,出了一件大事,暂将加封项梁之事,搁置起来。
葛婴连克五县,奉命往略九江,不知陈胜称王消息。行至东城,楚哀王堂兄襄疆持械来投,二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也不向陈胜禀告,居然将他立为楚王。后得到陈胜称王消息,又悔又惧,正不知如何处置襄疆,陈胜召他还陈,将心一横,把襄疆杀死,负荆去见陈胜请罪。
陈胜盛怒以待,既不念首义之情,也不允众臣之请,大喝一声,将葛婴推出斩首。众臣为之心寒,窃窃私议。
陈胜尚以为得意,杀一儆百,自此之后,看谁还敢自作主张!至于葛婴所部,则遣邓宗统领。魏人周市,投奔陈胜之前,做过秦军几年伍长,一心要当将军,葛婴遭斩,固然决之于陈胜,但与他的谗言,也有极大的关系。不只是他,还有朱房、胡武。
三人的目光全都盯着葛婴的将印,欲取而代之。谁料,半路杀出来一个邓宗。周市为将之心不死,向陈胜死磨硬缠,讨了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北攻魏地。
刚刚送走周市,宋留找上门来。宋留原为陈县县令,奔丧归来,陈县已为陈胜所据,害怕秦廷治他失城之罪,索性投了陈胜。他见一个小小的伍长,竟然做了张楚的将军,遂萌生了为将之念,对陈胜说道:“大王,武臣也好,周市也好,他们进军的目标,皆都远离咸阳,即使获得成功,对秦廷来说,也不过手足之痛。大王若是给臣一支兵马,臣愿西出南阳、武关,直捣咸阳,给秦廷当头一棒。”
陈胜嘉其言,壮其行,发给将军印绶,命他率兵五千,西征南阳。兵发三日后,吴广遣人来报,荥阳城久攻不克,要陈王加派兵马。是时荥阳,乃三川郡署所在,郡守李由,秦之右相李斯之子,文韬武略远在吴广之上,由他率兵坚守,吴广如何攻得下来?
陈胜接报之后,允广所请,但加派多少兵马,由何人统领,犯了惆怅。若依陈胜之意,这统兵的将领,由朱房、胡武担任最为合适,可房、武二人与吴广素来不合。若改派他人,又恐不能胜任。
魏人周文,不失时机地站了出来,面见陈胜,自称是周市族兄,早年流落于楚,做过春申君黄歇的一等门客,也曾做过楚将项燕军中的视日,愿领一支军马,前去助攻荥阳。陈胜一向敬慕黄歇,爱屋及乌,当即允文之请,拜其为将,增援吴广。
兵未及发,周文又见陈胜,献计道:“荥阳李由,已成瓮中之鳖,何必急于捕捉,为大王计之,倒不如绕过荥阳,直攻咸阳,咸阳若下,还愁李由不降乎?”
周文之所以出此计,并非真的为陈胜着想。有道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若是西征荥阳,有吴广在上压着,只能算一鸡尾。攻咸阳呢?自己便成鸡头。此乃一也;其二,大泽乡陈胜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秦的半壁江山,几为陈胜所有。秦之如此不堪一击,何不领兵西向,直捣秦皇帝都,建不世之功!又一个西攻咸阳,与宋留遥相呼应,也可谓双管齐下。
不管周文是何动机,西攻咸阳,实乃一个上策,陈胜欣然同意,拨给周文两万兵马,命他西行攻秦。周文自陈出发,所过郡县,望风而降,其部也像滚雪球般壮大起来,行至函谷关,已达数十万众。关中守吏见周文势大,不战而逃。函谷关是咸阳的屏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国六雄——齐、楚、燕、韩、赵、魏,或独战,或联横,与秦争斗了数十年,从未破关西进一步。
如今,未动一刀一枪,便被周文占领,甚为惊讶,少不得遣人打听,原来是赵高作怪。胡亥身为始皇的小儿子,连做梦也没想到能做皇帝,一旦君临天下,既不知如何治国,亦不知如何安民,所知者,唯有淫乐而已。但作为皇帝早朝之事是少不得的,每日五更三点,懒洋洋地朝金殿走一趟,接见一下百官的朝拜,偶尔也与他们商议一些政事。
仅此而已,赵高还觉着胡亥有些不该,正色说道:“先帝临朝已久,所以群臣不敢为非作歹,也不敢乱进邪说。今陛下年少,初即帝位,不应该与公卿在朝廷上决议政事。万一陛下判断失误,公卿们就会瞧不起陛下。天子称朕,应使臣下不见其形,只闻其声,才能使臣下慑服,长怀敬畏之心。”
胡亥原本就觉着每天临朝是件苦差事,闻听赵高之言,正中下怀,自此之后常居禁中,很少接见大臣,有事只与赵高一人商议,决定以后,由赵高向群臣传达。
于是,赵高便成了不折不扣的二皇帝。二皇帝就刑法和玩弄权术方面,确实是一个高手,但对于治国安民来说,也不比胡亥强到哪里。因害怕胡亥说他无能,赵高是报喜不报忧。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义之后,各地告急的奏章,如雪花似飘到咸阳,他一律扣压,概不上奏,直到陈胜在陈县称王,方有一个姓许的使者,将这张窗纸捅破。此人从陈县归来,也不知走的何人门路,居然潜进宫来,面奏胡亥。胡亥治国无术,也不想治国,却对诗文有些偏好,把朝中的博士召进宫中,吟诗饮酒,欢聚一堂。是时,正与众博士喝得高兴,听了使者的报告,满面不悦,向众博士问道:“一个小小的佣者,竟能聚众造反,还要攻城略地,据地称王,众卿以为可信吗?”
这些鸿儒,在儒学上大都有很深的造诣,但在玩弄权术、察言观色方面,却是一张白纸,异口同声道:“陛下所问之事,臣等尽知,那陈胜确实在大泽乡扯起了反旗,也确实占领了陈县,建了个张楚国,自称张楚王。请陛下赶快派兵将他消灭,不然的话,我大秦危矣!”
胡亥把脸一沉:“有这么严重吗?”
叔孙通见势不妙,忙趋前奏道:“陛下息怒,吾等是和您说着玩的。早在先帝在世之时,已经一统了天下,推倒了郡县的城郭,收缴了兵器,以示从此不会再有战争。陛下即位之后,继承先帝遗志,制定了严明的法令且颁布于天下,天下之人无不畏服,哪里还有人如此不识时务,起来造反呢?至于陈胜之流,实属一群鸡鸣狗盗之徒,何足挂齿,若实在不想让他们胡闹下去,只需陛下降一道御旨,命郡县派兵前去捕捉,即可万事大吉。”
听叔孙通这么一说,胡亥转怒为喜:“这还像句人话。先帝在世之时,一匡天下,把一个战争如麻、盗匪如蚁的大秦国,治理得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朕再不济,继承皇位,还不足一年,天下还不至于到了连一个佣耕垄上的村夫竟然也敢据地称王的地步吧?”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仍有几个不识时务的博士,梗着脖子说道:“陛下,叔孙通是个谀臣,臣等以性命担保,那陈胜确确实实在陈地称王,望陛下及早发兵平叛!”胡亥冷笑一声道:“你们这些臭儒,唯恐天下不乱。陈胜果真据地称王,地方官早就飞章来京,可朕从未见过这方面的奏章。这是其一;其二,郎中令赵高每日必来朝朕一次,将天下之事,择其要者一一向朕禀报,可他从未提及陈胜造反之事,可见尔等所言,皆为无中生有。朕若不加以惩治,尔等不知朕的厉害。来人,将这几个臭儒,拉下去重责二十杖!”
众侍卫得旨,蜂拥而上,将那几个不识时务的博士,按倒在地,正要行刑,赵高闯了进来,高声叫道:“且慢!”
胡亥满面诧异地盯着赵高。赵高趋前跪拜道:“陛下,先帝在世之时,对于那些诽谤朝廷的臭儒,皆处以坑杀之罪。陛下若是仅仅将他们处以杖刑,有违先帝之行。且是,当年的那一群臭儒,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诽谤朝廷,尽管如此先帝尚且将他们坑杀。这几个臭儒,竟敢当着陛下的面造谣生事,诽谤朝政,实乃十恶不赦,恳请陛下三思。”
几个将要受刑的博士,齐声呼道:“陛下,您不可听信赵高之言,陈胜称王的消息,地方官早已飞章报京,全被赵高压了下来。赵高是一个大奸臣,您千万不要听他的!”
赵高正要反驳,胡亥将手摆了一摆说道:“卿不必多言。”遂转脸对那些将要受刑的博士说道:“郎中令做过朕的先生,他是忠是奸,朕心里比尔等还要清楚。朕今日斩杀尔等,乃是效仿先帝坑儒之为,与郎中令无关。”说罢,将手一挥:“拉下去给朕砍了!”
“陛下,陛下,陛下…………”
大秦的一个个忠臣,就这样被他们所效忠的陛下给亲手推了下去,每个王朝的尽头不都是如此吗?
葛婴连克五县,奉命往略九江,不知陈胜称王消息。行至东城,楚哀王堂兄襄疆持械来投,二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也不向陈胜禀告,居然将他立为楚王。后得到陈胜称王消息,又悔又惧,正不知如何处置襄疆,陈胜召他还陈,将心一横,把襄疆杀死,负荆去见陈胜请罪。
陈胜盛怒以待,既不念首义之情,也不允众臣之请,大喝一声,将葛婴推出斩首。众臣为之心寒,窃窃私议。
陈胜尚以为得意,杀一儆百,自此之后,看谁还敢自作主张!至于葛婴所部,则遣邓宗统领。魏人周市,投奔陈胜之前,做过秦军几年伍长,一心要当将军,葛婴遭斩,固然决之于陈胜,但与他的谗言,也有极大的关系。不只是他,还有朱房、胡武。
三人的目光全都盯着葛婴的将印,欲取而代之。谁料,半路杀出来一个邓宗。周市为将之心不死,向陈胜死磨硬缠,讨了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北攻魏地。
刚刚送走周市,宋留找上门来。宋留原为陈县县令,奔丧归来,陈县已为陈胜所据,害怕秦廷治他失城之罪,索性投了陈胜。他见一个小小的伍长,竟然做了张楚的将军,遂萌生了为将之念,对陈胜说道:“大王,武臣也好,周市也好,他们进军的目标,皆都远离咸阳,即使获得成功,对秦廷来说,也不过手足之痛。大王若是给臣一支兵马,臣愿西出南阳、武关,直捣咸阳,给秦廷当头一棒。”
陈胜嘉其言,壮其行,发给将军印绶,命他率兵五千,西征南阳。兵发三日后,吴广遣人来报,荥阳城久攻不克,要陈王加派兵马。是时荥阳,乃三川郡署所在,郡守李由,秦之右相李斯之子,文韬武略远在吴广之上,由他率兵坚守,吴广如何攻得下来?
陈胜接报之后,允广所请,但加派多少兵马,由何人统领,犯了惆怅。若依陈胜之意,这统兵的将领,由朱房、胡武担任最为合适,可房、武二人与吴广素来不合。若改派他人,又恐不能胜任。
魏人周文,不失时机地站了出来,面见陈胜,自称是周市族兄,早年流落于楚,做过春申君黄歇的一等门客,也曾做过楚将项燕军中的视日,愿领一支军马,前去助攻荥阳。陈胜一向敬慕黄歇,爱屋及乌,当即允文之请,拜其为将,增援吴广。
兵未及发,周文又见陈胜,献计道:“荥阳李由,已成瓮中之鳖,何必急于捕捉,为大王计之,倒不如绕过荥阳,直攻咸阳,咸阳若下,还愁李由不降乎?”
周文之所以出此计,并非真的为陈胜着想。有道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若是西征荥阳,有吴广在上压着,只能算一鸡尾。攻咸阳呢?自己便成鸡头。此乃一也;其二,大泽乡陈胜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秦的半壁江山,几为陈胜所有。秦之如此不堪一击,何不领兵西向,直捣秦皇帝都,建不世之功!又一个西攻咸阳,与宋留遥相呼应,也可谓双管齐下。
不管周文是何动机,西攻咸阳,实乃一个上策,陈胜欣然同意,拨给周文两万兵马,命他西行攻秦。周文自陈出发,所过郡县,望风而降,其部也像滚雪球般壮大起来,行至函谷关,已达数十万众。关中守吏见周文势大,不战而逃。函谷关是咸阳的屏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国六雄——齐、楚、燕、韩、赵、魏,或独战,或联横,与秦争斗了数十年,从未破关西进一步。
如今,未动一刀一枪,便被周文占领,甚为惊讶,少不得遣人打听,原来是赵高作怪。胡亥身为始皇的小儿子,连做梦也没想到能做皇帝,一旦君临天下,既不知如何治国,亦不知如何安民,所知者,唯有淫乐而已。但作为皇帝早朝之事是少不得的,每日五更三点,懒洋洋地朝金殿走一趟,接见一下百官的朝拜,偶尔也与他们商议一些政事。
仅此而已,赵高还觉着胡亥有些不该,正色说道:“先帝临朝已久,所以群臣不敢为非作歹,也不敢乱进邪说。今陛下年少,初即帝位,不应该与公卿在朝廷上决议政事。万一陛下判断失误,公卿们就会瞧不起陛下。天子称朕,应使臣下不见其形,只闻其声,才能使臣下慑服,长怀敬畏之心。”
胡亥原本就觉着每天临朝是件苦差事,闻听赵高之言,正中下怀,自此之后常居禁中,很少接见大臣,有事只与赵高一人商议,决定以后,由赵高向群臣传达。
于是,赵高便成了不折不扣的二皇帝。二皇帝就刑法和玩弄权术方面,确实是一个高手,但对于治国安民来说,也不比胡亥强到哪里。因害怕胡亥说他无能,赵高是报喜不报忧。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义之后,各地告急的奏章,如雪花似飘到咸阳,他一律扣压,概不上奏,直到陈胜在陈县称王,方有一个姓许的使者,将这张窗纸捅破。此人从陈县归来,也不知走的何人门路,居然潜进宫来,面奏胡亥。胡亥治国无术,也不想治国,却对诗文有些偏好,把朝中的博士召进宫中,吟诗饮酒,欢聚一堂。是时,正与众博士喝得高兴,听了使者的报告,满面不悦,向众博士问道:“一个小小的佣者,竟能聚众造反,还要攻城略地,据地称王,众卿以为可信吗?”
这些鸿儒,在儒学上大都有很深的造诣,但在玩弄权术、察言观色方面,却是一张白纸,异口同声道:“陛下所问之事,臣等尽知,那陈胜确实在大泽乡扯起了反旗,也确实占领了陈县,建了个张楚国,自称张楚王。请陛下赶快派兵将他消灭,不然的话,我大秦危矣!”
胡亥把脸一沉:“有这么严重吗?”
叔孙通见势不妙,忙趋前奏道:“陛下息怒,吾等是和您说着玩的。早在先帝在世之时,已经一统了天下,推倒了郡县的城郭,收缴了兵器,以示从此不会再有战争。陛下即位之后,继承先帝遗志,制定了严明的法令且颁布于天下,天下之人无不畏服,哪里还有人如此不识时务,起来造反呢?至于陈胜之流,实属一群鸡鸣狗盗之徒,何足挂齿,若实在不想让他们胡闹下去,只需陛下降一道御旨,命郡县派兵前去捕捉,即可万事大吉。”
听叔孙通这么一说,胡亥转怒为喜:“这还像句人话。先帝在世之时,一匡天下,把一个战争如麻、盗匪如蚁的大秦国,治理得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朕再不济,继承皇位,还不足一年,天下还不至于到了连一个佣耕垄上的村夫竟然也敢据地称王的地步吧?”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仍有几个不识时务的博士,梗着脖子说道:“陛下,叔孙通是个谀臣,臣等以性命担保,那陈胜确确实实在陈地称王,望陛下及早发兵平叛!”胡亥冷笑一声道:“你们这些臭儒,唯恐天下不乱。陈胜果真据地称王,地方官早就飞章来京,可朕从未见过这方面的奏章。这是其一;其二,郎中令赵高每日必来朝朕一次,将天下之事,择其要者一一向朕禀报,可他从未提及陈胜造反之事,可见尔等所言,皆为无中生有。朕若不加以惩治,尔等不知朕的厉害。来人,将这几个臭儒,拉下去重责二十杖!”
众侍卫得旨,蜂拥而上,将那几个不识时务的博士,按倒在地,正要行刑,赵高闯了进来,高声叫道:“且慢!”
胡亥满面诧异地盯着赵高。赵高趋前跪拜道:“陛下,先帝在世之时,对于那些诽谤朝廷的臭儒,皆处以坑杀之罪。陛下若是仅仅将他们处以杖刑,有违先帝之行。且是,当年的那一群臭儒,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诽谤朝廷,尽管如此先帝尚且将他们坑杀。这几个臭儒,竟敢当着陛下的面造谣生事,诽谤朝政,实乃十恶不赦,恳请陛下三思。”
几个将要受刑的博士,齐声呼道:“陛下,您不可听信赵高之言,陈胜称王的消息,地方官早已飞章报京,全被赵高压了下来。赵高是一个大奸臣,您千万不要听他的!”
赵高正要反驳,胡亥将手摆了一摆说道:“卿不必多言。”遂转脸对那些将要受刑的博士说道:“郎中令做过朕的先生,他是忠是奸,朕心里比尔等还要清楚。朕今日斩杀尔等,乃是效仿先帝坑儒之为,与郎中令无关。”说罢,将手一挥:“拉下去给朕砍了!”
“陛下,陛下,陛下…………”
大秦的一个个忠臣,就这样被他们所效忠的陛下给亲手推了下去,每个王朝的尽头不都是如此吗?